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第13章 农家日常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第13章 农家日常

作者:鱼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22:04:26 来源:文学城

赵来贺头一回听到儿子这个想法,一时有些不能理解。

村子里也不是没有把地围起来的,不过那大多是菜园子,一来是怕被别人家薅走了,二来也怕被鸡啄掉了,但是把这么一大块地方都围起来,那得用多少竹子啊,怕是他们家竹林不够用的。

“不是用竹子,是用砖垒,我看了一下,这样咱们家右边后边都能围起来,您可以当多了个大菜园子,往后,咱们在荒地那块搭个棚子养鸡,场子大,鸡也能活动来开,旁边就是竹林,可以去里面啄虫吃,再过去便是池塘,能养甲鱼,后边山脚下是咱们家的地,荒地再吝平整一些,直接在平地上晾麦子豆子,一来也不用担心被偷,二来不用担心山上的野猪下来把菜拱了。”

自从前些日子野猪下山进了顾家村伤了人毁了庄稼后,山脚下的地大家都不敢去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人买这片地的缘故之一了。

也因此,柳巧娘跟赵丰年都不想让赵来贺进山,也是这段时间要花钱,赵来贺也保证会小心,加上有弩箭,否则柳巧娘是再不愿意的。

往后他们家就要靠养鸡,养甲鱼赚钱,不用冒着危险上山,赵来贺思考了片刻,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儿。

两人往家里赶,又去看了眼堆肥,这才跟柳巧娘说起了这事。

柳家是木匠,柳父去过不少地方,巧娘从小听柳父说外面的故事,有点见识,赵来贺一描述,柳巧娘就明白了。

“这不就是个庄子嘛,像是那些大户人家的庄子,田庄什么的,咱们家可真是,竟都要开始盖田庄了。”

赵丰年一想,也是,这不是田庄是什么。

往后还可以在庄子里再种点瓜果,再挖一口井,那就更方便了,后面庄子上的产出都可以拿到县城,乃至府城去买。

“不过要真盖庄子,咱们还得再攒攒钱,或许要等到秋天,农忙后了。”

那五亩地要重新翻土,还要将肥料拌进去,春耕来不及了,只能等秋收后。

加上今年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池子里的鳖能卖钱,大概也不会有人来偷,可过了秋天,大家都知道能赚钱了,就这样敞着,不怕人模仿,就怕有人眼红下药。

正巧他们因着喂鳖买了一批鱼苗,村子人都以为养鱼呢,也因为前面就是河,大家真想抓鱼去买的,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也不会太眼红,多半觉得多此一举,倒是便宜了。

第二天就是赵家新屋摆酒席的日子了。

巧娘一大早就忙开了,得亏娘家嫂子夏氏来得早帮忙,否则巧娘一个人怕是手忙脚乱了。

“不是我说,你那几个嫂子真是不像话,还真打算直接来吃现成的不成。”

“不来便不来吧,总归我前头也没帮上忙。 ”

这说的是之前赵家二房新屋摆酒那天,因着要送儿子去私塾,巧娘便去晚了些,结果等她到的时候,王小红拉着一张脸左嘲右讽,话里话外都是她家如今要盖青砖房,看不起二哥家的泥砖房。

巧娘也不是泥人,索性略搭了把手,饭都没吃就直接回去了,后来王小红每每碰到她都拉着一张脸扭头就走,连句话也不说一句。

夏氏后来听说了这事,当时便无语极了。

吃饭的时候,几房倒是一个不落的来了,今天是自家的好日子,巧娘自然不会说什么,只知道内情的夏氏白眼都快翻上天去了。

各自归家后,赵老头就把大儿子二儿子喊过去骂了一顿,也亏三儿子在周员外家的庄子上还没回来。当然,几房的媳妇也是没落下婆母那边的训斥。

这些赵丰年一家都是不知道的,不过即便是知道也不在意了,因为从今天晚上开始,他们家正式启动火炕孵小鸡了。

巧娘一共买了五十个鸡蛋,这些鸡蛋都是种蛋,特意挑的有公鸡的人家买来的,乡下鸡蛋没县城里贵价,一文钱能买两,炕头可就是是二十五文,巧娘摸了摸炕头,刚开始孵,她没经验,生怕凉了热了的。

夫妻俩头一回住新家,第一晚竟是直接睡孵小鸡这屋了,而且看情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这样。

赵丰年知道让他们回自己屋睡也是睡不安心,便也没有多劝。

接下来的日子,赵丰年依旧每天去顾家村读书,经过上回,赵有志越发不待见赵丰年,不过也没有再跟他攀比炫耀,倒是省了赵丰年很多麻烦。

为了照顾家里的鸡蛋,巧娘厚着脸皮请赵家大伯家早上送孙子的时候顺便带上赵丰年,还想再塞一文钱,赵来富媳妇很是心动,只是赵大伯大手一挥,免了这一文钱,只让给一文钱,接送一个来回,只说反正家里也要接送小孙子,顺手的事。

这下巧娘才算放下心来,跟赵来贺轮流给鸡蛋翻面。

而山脚下之前堆的肥,近来也陆陆续续下进了地里。

有人见赵来贺担着一担乌漆嘛黑的土翻进豆苗根边上,就问,“来贺,这是哪里挖的土,这样的黑。”

赵来贺笑了笑, “就是些树叶啊土啊河泥什么拌的,这不是地里土薄嘛,想着增增地力。”

那人也笑,“地力那都是定数的,不让、然还分什么上田下田的,不过你别说,你这拌的看上去就是能种出东西来的。”

知道只是客套话,赵来贺也只是笑了笑,没解释。、

先前赵来贺就从村长家借来了牛,已经将山脚下那五亩地犁了几遍,又把枯枝荒草烧了一遍,拌上他的堆肥,腐化了小半个月,别说,这打眼看上去,可太像上等田了,土的颜色都变黑了不少。

等回头再浇上宝儿让做的水肥,这地里的庄稼还不得蹭蹭长。

宝儿说了,这五亩地都种豆子,回头在他们家院子里盖个房子里做豆油、酱油。

赵来贺不知道豆油什么样,但是前头宝儿试做的那小缸,叫什么酱油这些日子好像是说快到了。

赵来贺这里想着,却听见山坡上自家娘子喊他,样子又激动又紧张。

“快,快,他爹,赶紧的,回家去瞅瞅!”

见巧娘这幅模样,赵来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八成是小鸡苗!

果然,回到家刚进炕屋,就听见了叽叽喳喳的叫声,只见炕上五六只嫩黄色的小鸡仔子正左摇右摆讨食吃呢。

“真,真孵出来了啊!”赵来贺恍恍惚惚。

巧娘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花,看着小鸡一脸慈爱,“我翻完蛋正要去编竹笼呢,才编了一半就听见动静了,连忙进屋,果然是孵出来了,你是没看见,刚出来的几只身上都湿漉漉呢,就拿那嘴去啄壳,要不是不能帮忙,我都想上手帮它们把壳剥了!”

“那可不行,上了手帮它们出来可是要活不成的。”

“还用你说,那边是不是又要破壳了?”说话间,左边又有了动静,柳巧娘笑了。

“我再去装点温水来,明天再给吃菜叶子。”

两人看得心头火热,都舍不得离开,竟是连晌午饭都没想起来吃,等赵丰年回到家,没看到人,想到小鸡破壳也就是这几天了,放下书包便去了孵化屋,果然见两人还在围着炕看呢。

一个时辰,几乎出了一半的小鸡,赵来贺夫妻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看,直到看到赵丰年进来。

“宝儿,咱们的鸡,成了!”赵来贺一个激动,将儿子举了起来。

赵丰年还是头一回体会“飞高高”,却一点也不害怕,只觉得新奇。

看着两张欢喜的笑脸,不由自主的也笑了。

“爹,再来一次?”

又过了两三天,这一批鸡蛋才陆陆续续孵出来,五十个鸡蛋,还剩下十三个没动静,八成是不成了,不过第一次孵鸡蛋就能有这么高的孵化率,夫妻俩已经很满足了,巧娘打定注意等过两天再孵第二批,她如今也算是有了经验了,到时候只会更高。

对此,赵来贺跟赵丰年父子俩表示十分赞同。

又过了五天,除了死了三只,这一批鸡苗还剩下三十四只,而且看上去都很精神,经过一家人的商讨,决定这第一批鸡苗都卖出去,镇上一只鸡苗六文钱,他们家不用运到镇子上去卖,就定五文钱,同村的倒是可以再便宜一文钱,就算都按照四文钱卖,那也有一百三十六文,而他们买种蛋只花了二十五文!

就算加上柴火费,四十文也够了,来回一个月就能赚九十六文!

“咱们先攒点钱,把鸡棚盖起来,等到秋收后,再盖庄子围墙,明天我就放出话去,让大家可以来咱们家买鸡苗,再收一批种蛋,这一回咱们孵它个一百只!”柳巧娘这几天又收了一批到蛋,其他人只当她宠儿子,毕竟分家后没分到鸡,宝儿又是个要精细养的孩子,以前就要隔三岔五买鸡蛋补身子呢。

“娘,不如这次孵两百吧,就算附近村里人不要,也可以卖到镇上县城里,镇上跟县城都有做这个的贩子,有些商贩有自己的牛车驴车,可以带去更远的地方卖,这样倒省了我们力气了。”

“这,人家能要么?再说,我这刚开始孵的,就成功了一回,万一后面没成......”

赵丰年明白巧娘的顾虑,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他只告诉了巧娘炕上的温度保持在让手温暖却不过烫,其实多少有些模棱两可,就这样巧娘都能孵出小鸡来,离不开她的细心与耐心。

但是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他相信巧娘应该可以,就算失败了,如今他们家也承担得起这份损失就是了。

赵丰年将自己的分析告诉夫妻俩,巧娘顿时眼睛都亮了。

“那就定二百!听咱宝儿的。”

就算卖不完,他们自己留着就是,说好的要养着下鸡蛋,回头能给儿子补身体,还能卖鸡蛋呢。

赵来贺眼瞅着母子俩你三言两语就定了二百的鸡蛋,有些咂舌,心想着抽空得去趟山上,多弄点竹子来编笼子,不然后面鸡多了,他们家的竹林怕是不够使,等赚了钱围墙做起来,后面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