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暮色染透半边天时,沈家兄妹俩踩着最后一丝天光进了村口。
沈隽趴在自家阿兄背上,昏黄的夕阳洒在身上为她镀了层金边,倒像只蜷起来的狸奴。
呼吸间隐约嗅到炊烟气息,她忽然觉得鼻尖一痒,抬眼便瞧见了前方枯树下那道熟悉的身影。
“阿姐!”
她挣着要下地,鞋尖刚沾着地面,就被一只温暖的手捉住了腕子。
沈昭将妹妹冻得发红的手指拢进掌心,眉眼弯成新月,“逛得怎么样,集市上热闹吗?”
沈隽点点头,开启话匣子,同她说起集市上的所见所闻来。
她说得起劲,把那些场景描述得绘声绘色,沈庆还时不时在一旁补上几句,叽叽喳喳的,两个人硬是说出了好几个人的架势。
沈昭走得不紧不慢,含笑听他们说话,牵起妹妹微凉的手,放在手心捂着。
三人笑闹间,惊起檐下寒雀,扑棱棱略过结霜的枝桠。
杜妈妈掀帘时正好瞧见着光景,双手叉腰,中气十足地吆喝道:“还不快进来!当心冻掉耳朵!”
沈父端着酱瓜从隔壁走出,眼角泛起笑纹:“外头好不好玩?大郎怎么没给你妹妹买点小玩意儿?”
“阿爹你不知道,三姐儿说了。她不要外头卖的。”沈庆捧起粗陶碗,嘚瑟地开口:“就想要一个我亲手做的灯笼,打算等到上元节带出去玩儿呢。”
话音未落,杜妈妈就哼笑出声,“莫不是三姐儿为了省钱,说好话哄你的罢?”
沈隽正帮着端饭,听到这话,不由微微一僵。
还是沈昭主动开口:“娘,您没见过阿兄做的灯笼吧,精巧又好看,比外头街上卖的还好呢。”
大女儿一贯稳重懂事,她说的话,杜妈妈还是信的。
“这样啊……”
捏着筷子琢磨了半晌,转头看向儿子:“既然如此,回头你多做几个,给主家小郎君小娘子们那边送过去。”
沈庆已经端着碗开始埋头往嘴里刨饭了,含糊不清地回了一句“行”。
杜妈妈满意了,往他碗里夹了筷咸菜以示关心。
又给两个女儿一人夹了好几块肉,自己也吃了块儿。
砸吧了下嘴,才道:“多吃点儿,这顿饭是你们阿爹做的,手艺虽不如我的,不过也行,将就吃吧。”
她平时在主家饭做多了,一回到自家就懒得动弹,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在炕上歪一天。
他们这样的人家,自然也没什么男人不能进厨房的习惯,如此,做饭的事儿就归了沈父。
反正平时他一个人住着,也是自己做饭,没道理能给自个儿做,家里人来了却做不成的道理。
饭后,沈隽刚想帮忙去洗碗,就被其他人给劝住了。
“你身子还没好全,可别碰了凉水又受寒了。”
“是这个理儿,听你阿姐的,让你阿兄洗去。”
“没你什么事儿了,早些上炕歇着去吧。”
几个人轮着番儿地劝,沈隽拗不过他们,只好暂且放弃,坐到炭盆旁的矮凳上,双手托腮,盯着前面开始想事儿。
正琢磨得出神呢,脸上忽然一阵冰凉,她瞬间打了个激灵,下意识抬起头。
沈庆正半蹲在前头,冲她嘿嘿一笑,屈起手指往她脸上弹水。
一时不察,脸上又多了几滴水。
沈隽:……
她呼了口气,感觉手好像有点痒。
不等她说什么,沈庆先被路过的杜妈妈拍了一巴掌,“实在没事儿干,就去把柴房收拾了,省得在这儿招惹你妹妹。”
“哦……”
见他悻悻然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打算出门,沈隽赶忙出声叫住他,“阿兄,你等等。”
迎上对方疑惑的眼神,她眨眨眼,“回来的时候帮我带点碎炭,煤粉,黄土,还有谷壳和细树枝。”
说的时候,她还有几分担心,怕他们追问自己要做什么。
好在不管是杜妈妈和沈父都没问,沈庆也只是“哦”了一声就答应下来,出门去帮她取东西了。
只有沈昭走了过来,在她身边坐下,温声问要不要帮忙。
沈隽想了想自己待会儿要做的东西,犹豫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很快,沈庆就带着她刚说的几样东西回来了,不由分说地往地上一摆,脸上还沾着土,“三姐儿你看看,是这些吗?”
沈隽一样一样看过去,见材料都对,便冲他“嗯嗯”两声。
然后就顾不得别的,蹲在地上忙活起来。
先把煤粉和黄土按照一定比例分出来,挑出其中明显的杂质,又往里面添了些谷壳,拌匀了就逐步加水,一直加到能够手握成团,轻压即散的程度。
然后再其他人诧异的视线下,她开始专心地徒手捏泥巴,一边给这团泥塑性,一边把细树枝按照记忆中的规律插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一块儿简陋版蜂窝煤勉强成型。
看到这个怪模怪样的,上面都是洞的泥团,杜妈妈终于没忍住,皱着眉头开口:“你这是忙活什么呢,弄得这么埋汰……”
沈父也看过来。
沈隽想了想,就算自己现在实话实说,也不好解释消息来源,更何况还只是试着。
思量片刻后,她睁圆了眼睛,用尽自己少量的演技,装出一副天真的模样来,“阿娘,我做着玩儿的,那些碎炭和碳粉放着也是放着,万一做成这样,也能像整块儿的石炭一样烧着用呢?”
听了这话,杜妈妈和沈父不由笑出声来,煤粉掺着泥巴做成的东西,怎么能烧呢?
只当她是孩子气,便不再追问,摇摇头随她去了。
只有沈昭从方才就在一旁瞧着,也帮忙加水和泥,觉得自家妹妹并不像是胡乱做的,反而颇有一番章程,哪一样配料要放多少,都像是心里有数的模样。
不过这也是她心里的猜测,并没有说出口,只在旁边帮手,姐妹俩又合力做了几个出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