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生尽兴 > 第18章 第18章 相见欢

此生尽兴 第18章 第18章 相见欢

作者:夜半客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7 22:31:14 来源:文学城

玉绳高,银河浅,恰正是夜阑人静。

顾缘君回到自己的营帐,卸下戎装,安卧于榻,须臾间便沉沉坠入梦境。

“你就是我的伴读?你叫什么名字?”小陈玄步入南书房,看见一本正经端坐在案前读书的男童,疑问。

“回禀太孙殿下,我是陛下为您挑选的伴读,名顾戟,爹已经给我取了字,乘风。”小乘风看着小陈玄,眼中放出光彩,眨巴了下眼睛,嘴却牢记家里大人的吩咐,缓慢应答,以显沉稳。

“你就是缘君妹妹的哥哥呀!从前你娘亲进宫总是带着缘君妹妹,不带你,她说因为你十分顽皮,不宜带到宫中,我看不然嘛,你看起来读书勤勉又稳重。”

“嗯!”小乘风重重点头,深表认同。

……小陈玄,你道行太浅,还是得多读书啊。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於正。上节俭,则寡取于民而富矣;上简易,则动于民者寡而乐矣;上稽道于圣,则民不惑于异术而趋于正矣……”

小陈玄今日学的是《慎言》,他衣冠整齐,坐姿端正,书声朗朗。

但读着读着,发现屋内只剩下自己的声音,遂疑惑地转头去看,却见小乘风把还有些婴儿肥的脸蛋枕在手臂上,小嘴微张,睡得正香。

“……”

小陈玄招招手让人拿件衣服给他披上,然后转回头看了看手中的书籍,叹了口气,自觉地改为默读,生怕把他吵醒。

时光如流沙,挥散须臾间。

今日有人在侧呼呼大睡,倒是没有影响效率,往后他爱睡便睡罢,倒也无妨。

“叩叩——”小陈玄敲了敲小乘风的桌子,“下学了。”

“嗯嗯。”小乘风迷迷糊糊地点头,片刻后发现不对,急忙睁眼抬头,“嗯?!”

他这才发现大事不妙,晚上定会被爹打得屁股开花!遂眨巴着星星眼看着小陈玄:“太孙殿下……”

“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去食午膳吧,下午还有骑射课。”

小乘风没想到太孙如此好说话,半晌没反应过来,“嗷嗷……好耶!骑射!”

小陈玄低喃:“果真是亲兄妹……”

“殿下你说什么?”

“没什么,走罢。”

皇家校场,晴光正好,微风不燥。

二人各持一把为小童特制的弓箭,齐发。

“咻——”

皆中靶心。

“殿下好厉害呀!”

小陈玄摇摇头:“你也能做到,我便不算厉害。”

“殿下对自己要求好高啊,我在宫外无敌手,所以我很厉害,殿下同我一样,所以殿下也很厉害!”小乘风摇头晃脑,“不过这么玩没难度,太无聊了,我带殿下玩点新鲜的!”

“嗯?”

“我们原地转二十圈,然后立刻射出,看谁射得准!”

小陈玄很感兴趣,“好呀。”

待二人晕乎乎地转完,“咻——”“咻——”两声……皆脱靶。

“哈哈哈殿下是笨蛋!”

“你也是笨蛋!”

“哈哈哈哈哈……”

……

下学后,紫宸殿。

武宁帝考校完小陈玄今日的功课,用布满兵茧的手将书放在桌子上,满脸的沟壑和纹路中透露出慈和,看着他提问:“你知皇爷爷为何替你选他做伴读吗?”

小陈玄认真思索片刻,而后摇了下头:“玄儿不知。”

武宁帝并不意外他的回答,只是郑重地告诉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固然重要,但‘活着’更重要,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千万百姓。读书无需激励,你自会做好,你缺的不是伴读,而是能让你更有人味的玩伴。当年我打天下的时候,对你爹疏于管教……才让他养成了这般性子……”

小陈玄似懂非懂,点点头。

……

陈九曜在绚丽的晨光中苏醒,难得的美梦、好眠。

昨日云山归来,说见到了乘风和缘君。

他苦想如何找机会见一面,许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倒是先在梦中见到了小时候的乘风。

如今衡城之危解除,他已带擎北军撤回晋城大本营休整。但即便他此时心如飞箭,若要离营远去那也是万万不可的。

罢了,既然他们来了西北,总是有机会的。

陈九曜端坐案前,继续处理昨日未完的军务。

良久。

“咳——”帐帘被掀开,来人故意发出声音吸引注意。

陈九曜抬头,“缘君……乘风!”

“哈哈哈殿下,别来无恙否?”顾乘风上前一把搂住陈九曜的肩膀,然后上下打量着。

顾缘君也注视着面前的人。

又消瘦了些,但所幸身上没有明显严重的伤口,看着也精神奕奕,应是休息得尚可。身上一袭明光铠凤翅眉庇、铁甲遍覆、光华耀眼,衬得他越发英武不凡,所谓“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这身铠甲确实不负这个好名字,也配得上他。

“我一切都好,只是你们,终究还是来了。”陈九曜虽喜也忧。

“哈哈哈我爹都管不住自己,又怎么能管住我?我必是要随他一同来的。至于我妹妹,我管不住自己,自是也管不住她的。”

陈九曜借着这句话看向顾缘君,目光难以自控地一错不错,眼神潋滟,仿若盛满星河。

幸好思念无声,否则震耳欲聋。

顾缘君对上这眼神,心脏骤然停跳了一拍,眼皮轻颤了两下,随即不自然地转开了目光。

“发什么呆啊?”顾乘风想起自己的保留剧目,有些迫不及待,“今天可不止我们二人来噢,殿下不妨猜一猜门外站着谁?”

陈九曜如梦初醒,敛目,轻抿一下嘴唇,随即真心实意地高兴,扬声道:“定音,别由着乘风摆弄玩这些小把戏了,不要在外面站着,快进来!”

门帐一掀,楚定音无奈地笑着走进来,“自家弟弟只能宠着呗。”

顾乘风不服气:“我才不是弟弟!你就比我大一个月!”

“好——”楚定音拖长尾音,调侃:“那我随缘君叫,哥——”

“诶!诶!诶!”顾乘风心满意足。

陈九曜看着眼前的一幕,轻按微微震颤的胸腔,嘴角抬起,平静地笑着。

想到自己一直担心的事,发问:“缘君,听云山说你受伤了,现在如何了?”

顾缘君正要答,却被楚定音着急地拉住上下打量:

“你怎么没和我说?”

顾缘君秋眸微弯,指了指自己肩膀,“别找了,在肩膀上。你们别担心,只是皮肉小伤而已,不足挂齿。”

“……还疼吗?”陈九曜眼睛微微泛红,转开眼,克制地问。

“不疼了。”顾缘君笑着摇头。

楚定音放下心来,“云山呢?我也许久没见到他了。”

萧云山一掀门帐,“来了!听说你们来了我便立刻赶过来!”说罢一拳锤在楚定音肩上,“真没想到你也来了!这下好了!人齐了!”

陈九曜笑着点头:“人生难得相逢,本来确实该痛饮一场,但如今我们皆在军中任职,不宜饮酒,便带大家去城中逛逛,体验一番此处的独特风物,也算不负自云都千里奔赴之苦。”

……

满目枫红,黯淡天光,寒风飒飒。

秋日之景向来是如此萧瑟凉薄的。

仓颉造字,“秋”、“心”为“愁”。

还有前人感叹: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然却亦有“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的喜悦之词。

可见一切不过是因了人的心境。

一行人换了常服,在晋城街市中游走。相见之欢,灿若艳阳。

这里的百姓因擎北军的到来而幸免于难,加之西北天地蕴养的旷达天性,皆活在当下、也珍惜当下,街上往来的人大多精气神十足,充满向上的生命力。

众人置身这条热闹的街市,宛如回到了云都。

“刚烤出炉的古楼子!一张饼足加一斤羊肉!”

陈九曜闻声止步,笑着推荐:“大家从前皆吃过胡饼,但这种独特的胡饼却是云都没有的,不妨试试。”

顾乘风盯着摊贩手中刚出炉、表皮金黄酥脆的饼,惊奇道:“这是胡饼?竟裹着羊肉?”

陈九曜点头,“没错,西北边民很是善食,胡饼最早自这边流入大霂,在云都还以胡饼为风尚时,这里的百姓早已改良了食法,这种改良的胡饼被称作‘古楼子’。”

“那定要尝尝!坐坐坐,大娘,先上五张!”

“好嘞,各位公子稍等。”

做古楼子的大娘衣着俭朴,发丝掺银,眼神却很慈和而有精气神,手上的动作利落,一看就是个老师傅了。

这饼定会好吃。顾缘君暗想。

众人被大娘手中的动作吸引了注意,目不转睛。

只见她利落地将一斤羊肉馅佐以香料调和完毕,然后把一块大面团摊成巨大的饼皮,再将肉馅平铺其上,撒上椒、草豉,抹上酥油,最后将其放入炉腔内不接触火焰烘烤,片刻间香气便向五人袭来。

“咕——”腹鸣之声响起。

萧云山调侃:“乘风你矜持点。”

“我矜持不了一点!我们仨为了早点到,天将亮便飞马出发,都没用早食!”顾乘风十分委屈。

陈九曜闻言立刻起身,“别恼别恼,是我疏忽。”转身亲自到旁边的摊位端来五碗酪,如凝玉般修长的指搭在粗糙瓷碗上,衬得普通瓷碗也生了玉骨,“且先垫垫。”

碗中的酪颜色微黄,蒸腾着热气,奶香气随热气一同氤氲开来,令人食指大动。

“试试看,这酪也与云都不同。”

楚定音端起碗浅品一口,挑眉:“咸的?果真特别。”

“第一口喝起来怪怪的,越喝却越香,好喝!”顾乘风一碗酪下肚,缓解了饥饿之感,方有心思一解心中之惑,“我看大娘方才在古楼子上撒了椒,但另一种香料是什么?此前都没见过。”

“是草豉。这草豉来自巴西诸国,草似韭状,豉出花中,风味独特。”

大娘乐呵呵地将古楼子端上来,“这位公子说得没错,小公子不妨试试看。”

“多谢大娘。”顾乘风一抱拳,然后迅速拾起木箸,塞饼入口。

金黄的饼皮入口酥脆,其上的羊肉却仍保留着鲜香的汁水,入口弹嫩,富含油脂,草豉的独特味道与羊肉配极,口味新奇而独特,整整一斤的羊肉配上饼皮令食者甚是饱足。

这硕大的古楼子一上桌,顾缘君便知自己无福消受整个,遂请大娘帮忙切开,将其中一半送给街上周边诸城来逃难的流民。

这饼确实好吃,她却有些心不在焉。

这一人一餐之饥她尚可解,那下一餐呢?那数万流民呢?

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衡城这几日也有不少流民涌入,她已苦思几日,暂还不得其法。

暗中注意着她的陈九曜开口:“多吃点,你比云都别时消瘦了不少。”

“嗯。”她听话地塞饼入口,缓缓咀嚼着,只是依旧神情不属。

很奇怪,她什么都没说,但他却知道她在想什么:“我已向中书令李公去信,请他从中斡旋令朝廷拨款安置流民,但我们皆知远水解不了近渴……”

顾缘君接话:“……需得集思广益,先尽力做我们能做的。如今殿下西征不能坐镇朝堂,朝廷那边实则难料。”

“正是。”

本章引用:

(1)“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於正。上节俭,则寡取于民而富矣;上简易,则动于民者寡而乐矣;上稽道于圣,则民不惑于异术而趋于正矣……”引用自明代的王廷相的《慎言·御民篇》。

(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引用自元代诗人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引用自杨万里的《秋凉晚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18章 相见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