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312章 天降噩耗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312章 天降噩耗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09:15 来源:文学城

琰秀听得她此问,先是愕然,而后唇边露出一丝苦笑,片刻后才淡淡道:“夫妻之道,即便是敷衍,也要彼此忍耐,互相给面子。玗琪你今后若嫁人,不可不察及此节。”

又笑道:“这些却是《女德》、《女诫》没有教过的,也不能写入书里去,只可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了。”

玗琪完全未料到,自己尚未来得及向琰秀转述十三叔公有关“夫妻相处”那番话,琰秀竟然开门见山便先来了这么一段。上官玗琪虽然天资聪颖,冰雪聪明,却于这些完全是外行,一时竟讷讷然,不知如何接话。

但就从琰秀这一二句中,她已知晓,琰秀与皇帝姑父的相处情形了。虽然在来之前已听叔公提过,大婚当日更曾有不祥预感,但如此经琰秀之口亲自道出来,玗琪仍觉得有难以接受之感。

不为别的,琰秀是大桓王朝最有名望的女子,南朝百年文治冠冕上的明珠,也是上官家最重视的女儿,谁想得到她的一生,便要这般在貌合神离的姻缘,终日幽暗的后宫中度过?

另一节令她心寒的便是,以上官家之势,琰秀之才,嫁帝王之尊,得到的也不过如此,那她自己的未来,又当如何呢?

琰秀见她踌躇,便岔开话题笑道:“你看这匹吴地绫锦上,刺绣的花样图案可是新颖?”她拂开的绣案上,正露着一段光洁如璧的银灰色素缎,其上正盘着金银双色,半开半合的阴阳花萼,绵延成匹,构成无穷无尽的镶边纹样。

但玗琪记得琰秀在家时,是不怎么动针线的。针线为女工,费时费力,多为下人制作,似她们这般的千金小姐,能绣一两枝花儿,水鸟之类,便算很勤奋的了。大多数时,琰秀的时间或用来看账、督察家务,或与叔伯、兄弟们品评人物时事,或者下棋写字,慧心灵质,一两笔着于纸上,便可见出风神,但若刺绣则动辄十天半月,才能成一方小小绣品,因此比之书画,她们是很少动针的。

但只略一沉吟之间,玗琪蓦然会过意来。

今时已不同往日。司马炎的偌大后宫,佳丽三千,人头济济,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琰秀大约根本不想费那个心去理。而若说品评清谈,宫中女眷不比男子,以琰秀的学问见识,又有几人可以与琰秀谈古论今。

皇后宫中可以打发长日寂寥时光,且不惹人闲话注意的,便只有针黹女红了。

她配合地拿起绣缎,认真地端详了一回,方才回答道:“的确这图案新颖,以前从未见过。不知是何人描出?”

琰秀眼中始露出欣悦之色,道:“这是忍冬纹,原型来自金银花藤蔓,故此有金银双色,经冬不凋,但变化成为此种循环往复阴阳相生的图案,则又参考了西域流传过来的火焰纹饰。做这个图式的,是少府的一名织女,她不但容貌秀美,而且心灵手巧。”

琰秀一边说着,一边抬手去指绣缎上的花样。而就在她衣袖抬起那一瞬,玗琪的目光瞬间落到,绣案上原本被罗袖遮住的位置。

那里正摆着一把以精工雕琢着凤凰的黄金绣剪,羽毛纤毫可见,精光灿然。

想是刚被使用之故,连剪刀口子都尚未完全收上,就那般随手摆在那里。

上官玗琪一时怔住,脑海里登时浮现无数种可能,却是云山雾罩,似乎是清清楚楚有根线索在那里,却又怎么都说不清楚。

琰秀见她分神注意剪刀,却是自然地笑道:“怎么,你看上它了?其实它除了价值贵重,也没有别的特殊之处。要么你记下样子来,等你出阁时,也照样打一对。”说到这里,似是想起了什么来,脸上一下落上阴霾,将剪刀轻轻推开,不着痕迹地以锦帕盖上,淡淡地道:“算了,剪刀是利器,于洞房不吉。你若成婚,自然该是圆满如意,打几个金柿子倒好,这个可以免了。”

玗琪始终没能问出口来,这把出嫁前夕丢失的绣剪,琰秀是怎样带了进宫来。琰秀又知道不知道,另一把至今都还在她在家族中的卧室里放着。

很多事,就这般囫囵着过去了。譬如,琰秀持着那把剪刀,在大婚之夜是如何度过的。皇帝姑父为何在大婚第二天,便连册封了三位美人?这即便不是明着打琰秀的脸,也好不了多少。此后五年,琰秀忝居中宫,却一直没有子嗣——这说起来,也算是上官家的一件尴尬事情,只是在家中,从未有人提起。

大家便当作这事不存在一般,照旧地日子过下去。公子少爷们风花雪月,女眷们抚子育女,闲来讲论琴棋书画。族内能任事的几位堂兄倒是不分昼夜地在叔公的书房里耗着,看舆图,析情势——南朝内忧外患,能打硬仗的人不多,形势越来越吃紧了。

玗琪最后一次见到琰秀,便是琰秀在忙着排演《白纻》舞的那一次。那时琰秀的精神极佳,是即便在家中也不曾见过的笑意灿烂。上官玗琪并不能明白歌舞为何会令姑母如此开怀,但想着她能开心,且有人作伴,总好过日复一日的消沉,用那些绵延无尽的刺绣花样来打发宫里的长夜漫漫。

紧接着的,便是七个月后,上官家突然间,便收到了栖梧宫皇后薨逝的消息。

这消息于玗琪,直如惊天霹雳,五雷轰顶。明明上一次见到琰秀时,她精神极好,断无半点病侵之象,且琰秀又不是七老八十,何来得说走便走?

除了玗琪,上官家中其他人恐怕也都做如是想。

但是没有人敢质疑和多问,因为带回来消息的,是十三叔公上官谨。

恍若一夜之间,十三叔公的鬓角便多生了无数白发。从前的他,仍是清癯洒脱飘逸的中年人,而他的苍老,便是从那一夜过后猛然现出。

那一夜宫中忽然传旨,召十三叔公入觐。上官玗琪心想怕是北边军情忽有异动,其时多位堂兄都在各州镇守,她身为上官家主亦不可能不为此焦心,故此一直坐在家族中堂,彻夜不寐地等候叔公传讯息回来,同时分出人手,去各级衙门探听军报。

但十三叔公入宫之后,消息便杳如沉海,连只字片语都无。反而是她派出去探听军情的家人纷纷回来,说是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长江边上仍旧按兵不动,各州郡亦没有造反起事的消息。

那不是公事,就只能是私事。她一转念间便想到琰秀,可琰秀这么多年在宫中,算得上安分守己,与皇帝姑父虽不热络,也算相敬如宾,也从不曾听得有谁与她不睦,她能弄出什么事来?

她心里一时转悠过无数念头,好的、坏的都有。这一夜之于她,却又是琰秀大婚那夜的情形重演。自己明明是醒着的,却又好像在睁着眼睛做梦。一时听得外面喧哗,说是叛军造反,攻进城来了;一时又是宫中传旨,皇后诞下麟儿,合家有赏。檐下风吹铃响,便是草木皆兵,她坐在中堂彻夜未曾合眼,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一家之主肩上责任之重。

十三叔公是天明时分回到家中。玗琪在见到他的第一眼,便震惊得再说不出任何话来,连焦心了一夜要问的问题,也瞬时忘了。

不仅因为上官谨一夜间便华发早生,清癯瘦削面容憔悴苍老至她几乎不敢认,还因为上官谨是提着“冰篁”进来的。

上官家的家传名剑“冰篁”,等闲不会出鞘。而作为大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令,上官谨的权势使得他早已无须亲自出剑,因此这些年来,人们大多都已经忘记了,中书令大人曾经的外号是“青衫一剑,倾尽江左。”

而且,冰篁剑尖,竟有血凝固痕迹。

人皆知上官谨这一夜,去的是宫中,他竟然在宫中与人动起手来,还以“冰篁”血溅了殿阁?

玗琪原本是坐着的,登时脸色发白地站了起来。

幸好大堂之中,等待到此刻的只有她一人。其余家人早已被她遣去休息。

上官谨原本疲惫不堪的眼神,唯在触及她的时候,方才又恢复了些许生机。

或者,是家中仍有可以寄予厚望的晚辈,正在渐渐长成能独挑大梁的样子,令他本已枯竭灰暗的心境,又生出了一丝希望。

他镇静了一下心神,故作淡然地道:“栖梧宫皇后病逝。明日便会发出讣告,昭告天下。”

仅这么两句话,似乎已经用尽他全身力气。

玗琪的整个心都直沉了下去,是坠到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一时茫然不知身在何地。

她想,这又是另一个梦,一个睁着眼睛做的梦。梦里叔公提剑入堂,衣襟带血,告诉她琰秀死了。

这真是百年上官从来没有过的噩梦。

上官谨喝道:“玗琪!”

这一声断喝,将她自恍惚离神的状态中惊醒过来。

她口唇翕动,摇头道:“那不可能。”

所谓的不可能,便是她觉得这不可能。

她不能接受那么一个灵秀洒脱的琰秀,竟然就这么香消玉殒,从此就不在人世了。

她以为人间这一趟,她们至少还要作伴五十年,六十年。

即便现在已经不能如以前般朝夕相处,但遥遥相望,知晓世间尚有对方存在,也是亮如晨星般的希冀。

可现在,十三叔公说琰秀死了。

而十三叔公口中之言,从来是掷地可作金石声。

他说琰秀不在了,那么无论前因后果前情后要多么地荒谬,多么地令人不可置信,那么,也必然是,不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