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刺秦令:司乐倾城 > 第256章 主臣之别

刺秦令:司乐倾城 第256章 主臣之别

作者:孤虚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2 04:42:50 来源:文学城

谢朗凝神望过阿秋面颊,唇边浮现淡然笑意,道:“前不久才在关内侯的洗尘宴前后见过,表演之精彩,朕怎会忘记。”他这一语却是双关,夸她表演精彩,一则是指《衍世宁》上的献舞,二恐怕就是指她入宫以来所有这些装作舞伎的伪装了。

他这番话的要点,便在洗尘宴“前后”二字。洗尘宴前,是衍世宁献舞,洗尘宴后,则是武圣祠内万俟清双掌齐下,令得阿秋身份暴露。谢朗作为君主,自会顾及顾逸情面,将此事盖过不提,但他却要敲打阿秋,这些时日在他宫中耍的花样他都已尽知了,也警告她既已脱离兰陵堂,以后便不要再生别的念头。

阿秋首次面对这位虽然病重,却含威而不露的大衍君主的敲打,虽然心虚,却只得硬着头皮道:“谢陛下垂顾。”

赵灵应接话道:“此次召你来,却是为一件重要之事。如你所见,北羌使者入朝,却是为了商议三个月后,王廷使节团来访我国的事宜。其时将会用到先王雅乐。陛下知你是少师的弟子,故议定将此任务交予你,并予你加封,使你可有权调度乐府与太常寺的人物事宜,你可有疑议?”

只这番代君发表的言议,便可知赵灵应此刻的权位,已俨然百官之首。阿秋瞥眼看去,原应属于左相上官祐的座位,此刻是空着的。而作为右相的公仪休侍立赵灵应肩下,一副与阿秋毫不相识的样子,并不多言。

赵灵应既已代表皇帝提出决议,实则就不会容阿秋反对,只是循例问她一声而已。阿秋已知萧长安为她拟定的计划,自不会提出异议,低头道:“妾领旨。”

谢朗始露出满意神色,微笑道:“大衍开创至今,得乐府众工尽力,舞乐已呈现前所未有之新气象。经百官议定,特设太乐署管理雅乐。至于典乐石氏,乐理精娴,勤慎敬业,特擢为大司乐,司掌廊庙宗室雅乐。”

安道陵率先拱手道:“恭喜本朝第一位大司乐!”

司乐一职,可上溯至上古先王时代,理论上论地位之尊,可与总领全国兵马的大司马相媲美,其区别在于,大司马掌握的是军权,而大司乐执掌的是礼乐位分秩序。若在上古,掌名份者,地位高于手握强权之人,这便是贵者尊于强者的道理。天子比诸侯为尊,在于位分而非实权。但到了如今强者为王,军寇流乱四起之时,这条规则自然作不得数了。

但顾逸当初在朝中所领之职,是九卿之首的太常寺卿,也是象征意义高于实权。而阿秋此刻所授的大司乐,恰在太常寺卿之下,亦合足了他们的师徒关系与礼法位制。

由此亦可看出,对阿秋的安置,赵灵应是用足了心思。给她一个名义上极尊极贵的位置,恰不逾越顾逸,充分显示了朝廷对少师传人的重视,又正好是她可发挥所长的乐舞范畴,不会对赵灵应此刻的专权造成任何实际影响。任百官民众,谁也不会有话说。

但无论如何,阿秋总算是得到朝廷认可的正式身份,至少不必像通缉犯般须东躲西藏,而如有百官愿意与她结交,亦可光明正大来往了。萧长安这一招北羌来使,不但解了舞部的燃眉之急,亦解除了阿秋的身份危机。阿秋即使心中想不谢他亦不可能。

赵灵应亦笑道:“你再不是后宫伎者,陛下面前不必称妾,而可称臣了,还不谢恩。”

阿秋立即三跪九叩道:“臣石挽秋谢陛下隆恩,自后必尽心竭力,为大衍江山社稷筹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她这几句话却是真心实意,绝无花假。

谢朗高坐龙座已经十年,阅人无数,真心假意还是看得出来的。经他手擢升的臣子何止百千,但说得上一片赤诚,真心为国的,却也寥寥无几。瞧着眼前低头的阿秋,他不由得想起顾逸来,心中一叹,亲自将她自地上扶起,道:“卿务以少师为楷模,接续其志,用功不懈。愿本朝正声流布天下,由你而始。”

阿秋感到谢朗此刻心意,应声道:“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御座前一个雄浑明朗的男声响起,笑道:“恭喜大衍陛下,得此佳妙人才。少师后继有人,我们北羌亦为之欣幸。”

到得此刻,阿秋再无可避,终于不得不抬眼,与这位自小一起长大的二师兄四目相碰。

墨夷明月唇角微勾,瞧向她的目光却是精光闪闪,毫无笑意。

今日可说是谢朗近日心情最为舒畅的一日,他并未觉出异样,笑向阿秋介绍道:“这位便是北羌使者萧越先生,他此次是作为北羌使团的先头使者,来商议两国通好事宜。”

方寸须臾之间,阿秋已想得很清楚,面对墨夷明月已避无可避,而无论如何,她此刻代表的是顾逸,就当站在顾逸的立场去考虑,而不是因身为兰陵叛徒而心虚。

阿秋毫不退让地迎上墨夷明月的逼人眼神,微笑道:“北羌向为我华夏臣属,记得从前是有每三年一次朝觐的习俗,后来这些年战乱,大家都没有空闲吃吃喝喝,迎来送往,这三年一次朝觐纳贡也就搁下了,难得贵邦稍微有空,便想起来此事,此忠诚之心,亦值得勉励嘉奖。”

她言笑宴宴,便如随口拉家常,却不经意地便触及了北羌本次出使最敏感的问题。

在五十年之前,北羌等五胡部众,是作为大汉的战败俘虏众,内迁至河朔、山西、关中等地,因此北羌、羯、氐等族在内地建立的部落政权,向来奉汉为宗主,而以臣属自命。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二十年前的王朝内乱,哪怕八王纷争时,北羌等国亦只敢自封为刺史,绝不敢立国称王。

但到得衣冠南渡后,形势倒转过来,五胡纷纷划地为王,甚至称帝。也正因着王朝正统之义,仍遥奉江东政权为帝驾所在的北方汉人,多尽量避免与这些少数国家正式来往,首要原因便是名分不正,便无法以合乎礼数的方式相觐见。

譬如李重毓雄踞燕、幽之地,独霸一方,名义上却仍是大衍的关内侯,他若与此刻已称帝的北羌来往,那是应以诸侯朝天子之礼觐见,还是同为州郡属国的邦交之礼相见,便是个问题。若以诸侯会盟礼仪相见,则北羌皇帝必视为轻侮;而若以诸侯朝天子礼觐见,则等于承认北羌皇帝为名正言顺的天子,也就意味着对南朝的背叛。

凭心而论,如李重毓等北方汉人,内心自然还是倾向大衍为正统,否则他自立为王岂不省事。但无奈诸胡人强马壮,彪悍善战,各民族杂居混处,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已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而北羌本就是最强一支,其执政阶层经过汉人同化之后,亦更懂得笼络人心,建立多元化的秩序。

北羌斛律金大汗定都中京,于北邙像模像样祭告天地宗庙,自承为大汉刘氏后绪,明眼人一看即是荒谬之极的笑话,但于中原百姓而言,哪怕他是沐猴而冠的做做样子,也好过那些装都不懂装,只懂烧杀抢掠的胡族政权。至少中原又再度出现了一个略为像样的帝王气象。

而于饱受流离战乱之苦的民众而言,帝王气象不是占星家眼中的玄之又玄的天运、紫气,也非野心家谋权聚势的借口,而是切实与他们有关的,关于和平的一丝希望。

人们在乎的不是圣主的血统,而是救世主来终结这一切灾难祸殃。因此,只要实力强劲的逐鹿者摆出个圣主贤君的样子,百姓都是乐意相信的,却非因为他们愚昧,而是因那是他们久经绝望,无能为力之余,唯一可以做的事。

但在以正统自居的南朝,这却是没法接受的事。二十余年前,北羌尚且不过是这些南朝豪门世族视为养马奴的,目不识丁,俘虏和奴隶般的存在,此刻居然掉转过来,要他们俯首称臣,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的心气上,都是不可接受的。

但斛律金好不容易巩固了中原之地,亦得到了五胡各部的支持,于外族可谓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功业,正是雄心勃勃之际,让他再向偏安一隅,退缩至长江以南的江东政权主动称臣,也是没可能的。毕竟人人都知,决胜天下争的向来是虎踞龙盘的中原,谁得长安洛阳两都,便会被人视为天下之主。让他把到口的战绩吐回去,那是没有可能的事。

故此,自斛律金称帝建都之后,南北朝从无正式通使来往。华夏九州从来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南朝不可能承认北羌为天子,那等于承认自己是赝品。而北羌亦然,不可能持朝觐礼来入奉南朝。

两边互不承认,便有了外交上胶着的格局。但却不影响民间边境通商互贸,物资交易,人员来往。

而阿秋向墨夷明月的第一句话,便是默认北羌是延续以往传统,朝觐南朝天子,这倒并非她不明情势,夜郎自大,而是若是顾逸处在她今时今日地位,首先要问的必然也是这一句。

顾逸之威,天下皆知。当着文事武功兼备、博采众家之长的顾逸,恐怕亦没有哪个北羌人敢说,他们北羌人才是泱泱上国,需南朝臣服纳贡。

既是来使,奠定两国会谈的基调便是第一件大事。

阿秋这一句试探完,整个朝堂都陷入了落针可闻的寂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6章 主臣之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