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案与君无关 > 第46章 镜中鬼影(五)

此案与君无关 第46章 镜中鬼影(五)

作者:司勿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23:31:39 来源:文学城

李长曳一行人匆匆走到院中的戏台附近。

这戏台,虽久无人用,倒也不显破败。两侧立柱雕刻着精细的祥云纹路,一看便是出自名匠之手。这样的手艺,搭配眼前这略有些萧条的院子,倒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李长曳轻叩立柱,手指沿着祥云的纹理滑过,她目光微动:“此间主人,倒是个雅致之人。”

戏台仅一人来高,木制结构,台面不大,连个正经戏班子都容不下。

阿月绕着戏台走了一圈,双手抱臂,一脸困惑:“这戏台也太小了吧,真要唱起戏来,最多站得下两个人,怎么瞧都不像正经的唱戏的地方。”

她一边嘀咕,一边朝着戏台角落的帷幕后探了探头。

戏台上的帷幕因久未使用,早已收起,而侧面却堆着一层绢布,颜色褪得发黄,隐约还能嗅到些许霉味。方才陶勉正是藏身在这堆绢布后,才让他的身影在铜镜中显得模糊不清。

李长曳伸手,将那绢布缓缓扯起,随手拉到舞台的另一侧,绢布展开,恰好将整个戏台遮得严严实实。

她凝神片刻,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这难道是……”话还未说完,目光便朝着陶勉望了过去。

陶勉微微一笑,语气淡然,他方才已在此处探查了许久:“这可不是普通的戏台。”他抬手一指,“这,是影人戏的戏台。”

阿月先是一怔,随即猛地瞪大眼睛,语气里透着几分兴奋:“影人戏?就是时下最时兴的那种?可这宅子不是很早之前的宅子吗,怎么会有这种戏台?”

她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伸手在绢布后轻轻拨弄了一下,眼里满是新奇。

李长曳却没有立刻答话,只是静静地望着戏台,目光深沉,像是在思索什么。片刻后,她才开口道:“影人戏虽是近些年才流传开来,最早却并非民间戏法,而是只在宫中或权贵之间传演,寻常百姓,甚至寻常士族都难得一见。”

阿月若有所思地嘀咕道:“那这宅子的主人,难不成跟宫里有什么关系?”

她的话音还未落,忽然听到赵霆在戏台后方喊了一声:“你们快来!”

李长曳与陶勉对视一眼,立刻朝后台走去。

戏台后方空间极其狭窄,仅容两三人并肩而行,四周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赵霆半蹲在角落里,手边放着一个看上去已有些年头的旧木盒,盒盖微微掀起,露出几张泛黄的牛皮影人。

李长曳蹲下身,伸手打开盒盖,目光微微一凝。

盒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张用牛皮制成的影人,其中一张影人赫然穿着本朝官服,袖口和衣摆处的纹饰仍依稀可辨,手中握着一把沾染着红色痕迹的大刀。而另一张影人则是一名身着短褂的女子,衣饰简陋,姿态僵硬。她的短褂之上,同样布满了斑驳的红色痕迹。

赵霆凑上前一看,倒吸一口凉气:“这像极了那身着官服之人手持大刀,砍死这女子的杀人戏份!”

他说着,下意识地后退半步,眼神有些发直。

李长曳沉吟片刻,伸手取出那两张半人高的影人,缓缓贴在方才挂起来的绢布后。赵霆见状,也在后方点燃了一根蜡烛。

微弱的烛火映照之下,绢布前方的影像渐渐显现出来。只见那官服人影高举大刀,短褂女子则仰面倒地,姿态僵直,像是被当场斩杀。夜风微微拂过,影人随风晃动,仿佛整个画面都活了过来。

戏台前,影子清晰可见,仿佛有意让所有人都看到这场残杀的故事。

几人看到这一幕都屏息凝视,没有一个人出声。

不知过了多久,李长曳终于打破沉默,语气低缓:“我想,孙巡检和余先生便是在铜镜中看到了这一幕吧。”

阿月皱着眉,目光在影人投下的剪影间来回打转,似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可如果他们看到的都是同一幕,为何余先生疯了,而孙巡检却自尽了?”

李长曳盯着绢布上的影像,沉吟片刻道:“或许,这一幕戏,与他们有关。”

说罢,李长曳没有再多做解释,转身便朝堂屋走去,步伐果断利落,仿佛心中已有答案。她边走边道:“要想知道孙巡检为何自尽,便必须先查清楚——这座宅子的主人是谁。”

一行人随即跟上,穿过昏暗的院落,回到堂屋之中。

堂屋内,陈设依旧沉寂如旧,烛火的微光在木制窗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依然残留着一丝尘土的味道。

然而,这里没有一件物品能直接指向房屋主人,连一个能证明身份的字迹都不曾留下,仿佛这里的主人只是个影子,从未真正存在过。

李长曳微微皱眉,她将目光放回那铜镜之上,手指在铜镜的背面缓缓拂过,忽然触碰到一处微微凹陷。她心头一动,手指顺着那处凹陷轻轻划过,才察觉到那竟是一道极浅的刻痕。

她眸光一凛,立刻道:“赵霆,把这铜镜翻过来。”

赵霆闻言,抬了抬眉,一脸无可奈何:“李典史,这镜子可是和桌子连在一起的。”

“力气别白长。”陶勉见状补充道,语气平静,语气却完全不容拒绝。

赵霆没有办法,只能撩起袖子,咬了咬牙,单手按住桌角,另一手稳稳抓住铜镜边缘,用力一转。桌脚在地上摩擦出一丝闷响,铜镜缓缓转了过来,沉甸甸的后背映入眼帘。

只见铜镜背后,雕着四个大字:

宜室宜家

字迹因岁月侵蚀略显模糊。再往下,隐约可见一行小字:

姚府所制

阿月轻轻倒吸一口气,小声嘀咕:“宜室宜家,这不是嫁妆上才会刻的吗?这难道是个陪嫁用的铜镜?”

李长曳抬起头,眸光在昏暗的堂屋中缓缓扫过,似乎是在将所有的线索快速拼凑起来,继而缓缓道:“这些年来,可有哪个姚姓人家显赫一时,又与这刘家庄有姻亲关系?”

一旁的陶勉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姚家?若要说这姓姚的,还能称得上‘达官显贵’的,那可就只有十几年前的姚丞相了。”

他语调平稳,尾音微微拖长,却带着几分耐人寻味的意味。

赵霆闻言,不由皱眉:“姚丞相?可他……”

陶勉眼神微微一沉,接着道:“可他早在十几年前便被判了流放。传闻他一路凄惨,未到流放地,便遭山贼劫杀,全家上下,无一幸免。”

李长曳接着道:“那可曾听闻姚家是否有女儿出嫁?”

陶勉微微一笑,目光落在铜镜上。他点点头,缓缓说道:“当年确实听闻过一件事。姚丞相在尚未入阁拜相之前,曾有一庶女,早已嫁人,外界少有人知她的去向。”

他顿了顿,目光微微一闪,似乎想起了什么,语气轻缓却透着些许耐人寻味的意味:“不过,若这宅子确实是她的,那看来,她是嫁到了刘家庄。”

阿月瞪大了眼睛:“嫁到这里?可姚家和刘家庄的刘姓人家,好像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吧?”

陶勉微微勾了勾唇:“彼时的姚丞相不过是个入仕不久的清贵之臣,在那时姚家远称不上权倾朝野。只是当今圣上登基之后,姚丞相因为护驾有功,才被升为丞相。”

他语气带着几分回忆:“我年幼时,曾随父亲赴姚府宴席,偶然间见过那位庶女。她当时已是人妻,带着一个年幼的小女孩,因出身不高,坐席不过是侧院一角,不曾入过正厅。”

李长曳若有所思道:“若这宅子的主人,正是那位嫁入刘家的姚氏女,那为何会迫害孙巡检等人?这宅子静默了这么多年,看来这姚氏女既然嫁来此地,按理说不过是寻常人家的一桩婚事,至于牵扯到如此多命案?”

她抬眼望向陶勉:“这姚氏女,后来可有什么消息?”

陶勉垂眸,语气低沉:“自打姚丞相出事后,便再无人提起。”

空气骤然沉了下去,堂屋内一片安静,只有烛火在风中微微晃动。

就在这时——

窗外,忽然掠过一道黑影!

烛火瞬间被带起的风吹得不停摇晃,阿月下意识往后一缩,手立刻摸上了腰间的短刀。

陶勉眉头微微一挑,目光微动,迅速朝赵霆示意。

赵霆早已反应过来,几乎在刹那间便抽出佩刀,脚下一点,跃出屋外,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长曳下意识地也要迈步跟上,可她刚刚抬起脚,便被一个身影挡在了面前。

她微微一愣,抬眸,便见陶勉立在她身前,身形微侧,半个身子恰好拦在她的去路上。

“别怕。”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熟悉的从容。

李长曳微微一怔,嘴角抽了抽——

不是,我也没害怕啊。

李长曳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刚想开口,眼前的人却忽然微微倾身,微凉的手指不容置疑地握住了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透着一丝莫名的压制感,像是要把她牢牢定在原地。

李长曳本能地想甩开手,可对方却握得紧紧的。甚至在她微微用力时,反倒顺势收紧了一分。

她心头忽然生出几分无奈:“陶大人,我们这些年查了这么多案,什么时候见过我怕过?”

陶勉低笑了一声。

“那可不一样。” 他低垂着眼,目光落在她的脸上,“以前的案子,不是这样的。”

李长曳微微皱眉:“有什么不一样的?”

陶勉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微微侧头,看着她:“这回的人,可是专杀官员,你可是个大目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镜中鬼影(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