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案与君无关 > 第42章 镜中鬼影(一)

此案与君无关 第42章 镜中鬼影(一)

作者:司勿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23:22:55 来源:文学城

一个雨夜,豆大的雨水倾泻而下,砸得路面泥泞不堪。

余诚赶了一日的路,许是运气不好,今日官道附近的驿站竟然全都歇了业。此时的他浑身湿透,疲惫至极。

前方河边朦胧浮现出一片村庄,稀疏的屋檐在大雨中若隐若现。

他松了口气,喃喃道:“莫不是到了刘家庄?”这刘家庄也算是京郊不小的村子了,听说这村内有人家开设私驿,供路人歇脚休息。

余诚掐算了一下时间,今日是赶不回京城了,倒不如在这村中借宿一晚。

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走到村里。没想到进了村,才发觉这村内,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一个人影都没有。

这哪有借宿的地方啊。

余诚看着天色越来越黑,雨也越下越大,一时凉意爬上了脊背。

他环顾四周,终于看到前方有一座大宅子。心下一喜,正要走近询问,这宅子侧面却冒出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身着粗布衣裳,头戴斗笠,脸隐没在阴影里,看不清是男是女。余诚以为是这刘家庄的村民,连忙问道:“请问,此村可有宅院借宿?”

那人没有答话,只是缓缓抬起手,朝旁边的大宅子指了指,然后在雨幕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余诚站在原地,怔了片刻,回头看向那宅子。只见大门斑驳破旧,墙面因年久失修而露出了黄土的颜色。他心头犹豫:“这里,能住人吗?”

可雨下得越来越大,雨水沿着脖颈滑入衣领,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余诚咬紧牙关,心中暗道:“哪怕只是躲一会儿雨也好。”

他走到门前,试探着一推,吱呀一声,门居然是虚掩着,轻轻一推便开了。

余诚站在门口,朝里面探了一眼,这宅子竟意外地干净,庭院宽敞,青石板路干净得像是有人打扫过,庭院正中竟然还有一座戏台。帷幕低垂,被雨打得轻轻摇曳。

他站在门口,试探性地喊了一声:“有人吗?”

声音在院内回荡,却久久没有回应。

雨水顺着他衣襟滴落下去,余诚深吸一口气,绕过庭院,走向堂屋。推开门,屋内的陈设映入眼帘,桌椅整齐,家具一尘不染,连墙上的挂饰都摆放得井然有序。正对门的桌上,一面铜镜被精心摆放在那里,镜面亮得如同新制一般,只是不合时宜地泛着幽冷的光。

他忍不住走上前去。

镜中影像清晰可见,映出他自己的身影,还有——一抹白影,仿佛就站在他身后!

余诚呼吸一滞,猛地转过身。

身后,空无一人。只有庭院中那戏台的帷幕,被风吹得飘荡。

余诚的背脊发凉,他不敢再多停留,慌忙退后几步,踉踉跄跄地跑出了大宅。

他快步逃到河边,抬头喘息。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忽然停住了。

河岸边的泥地里,赫然露出一截白骨,在雨水冲刷下泛着诡异的光。

**

长庆宫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皇帝埋首于案,手中的笔在奏折上快速划过。身旁一名身着紫衣的宦官正弓着背,小心翼翼地为他研磨着墨。

片刻后,皇帝忽然开口:“孟丞相可有什么交代?”

宦官闻言,手一顿,连忙回道:“孟府那边传话,说愿意交出名下所有漕运的船只,用以换回孟小姐一条命。”

皇帝目光微微一敛,把笔一甩,墨甩得到处都是。片刻后,他道:“这老贼,早些时候放手不就好了?非得闹到如今这个地步,他才肯松口。”

宦官不敢接话,只小心地收拾桌上的墨迹。

皇帝抬眸扫了他一眼,忽然说道:“陶勉这次倒是办事挺快的。”

宦官一边低头收拾砚台,一边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听说亿枫公主说,此次协办的有个小官,探案很是机灵,像是挺讨公主喜欢的。”

皇帝语调一扬:“哦?谁?”

宦官略微顿了顿,才小心答道:“万年县典史,名唤李长曳。凤州人士。”

“凤州……”皇帝低低重复了一遍,像是陷入沉思。

那宦官看了皇帝一眼,说道:“今日的赏恩会,那李典史好像也会来。”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的声音才徐徐传来:“走吧,朕去瞧瞧。”

此时的云章殿中一派繁华,分列了好几排桌子,坐着大大小小的官员。穿着华丽的宫人们穿梭其间,端上了最新的佳肴:清蒸鲈鱼、翡翠菜心、甜酒豆腐羹,香气萦绕,令人食指大动。

李长曳坐在最外圈,正在一动不动地盯着桌前那碟未动过的点心。

据说这赏恩大会是专为一年内立过功的臣子们所设,而她,一个万年县的典史,竟能列席其间。李长曳心里清楚,多半是因赵探花一案沾了些边,才有机会踏足这样的场合。

四周皆是达官显贵,李长曳不好随意走动,只能坐在椅子上,尽量让自己显得不起眼。然而,附近其他人的低语却不由自主地钻入了她的耳中。

坐在李长曳身旁的两位官员低声交谈着:“这硕大的孟家,竟然一夜之间就倒了。”

“可不是么,”另一人接过话,声音压得更低,“孟丞相那老顽固,早就与圣上不和。他家把持漕运多年,其他人手根本伸不进去。可巧了,孟小姐在这节骨眼上出了事,还是牵扯到朝廷要员的命案。”

先前那人皱了皱眉,压低声音道:“你的意思是。”他四下望了望,眼神中透着几分戒备,“这事,是有人故意设计的?”

那人也环顾四周,正好望到李长曳这边。李长曳赶紧端起茶杯,低头啜了一口,假装没有听到的样子。那人放心下来,接着说道:“谁知道呢,只知道孟丞相,这下可是完全失了权。”

李长曳垂下双眸,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手中的茶杯,却握得更紧了。

此时,一声爽朗的笑声突然穿来,打破了这份沉静:“你们在说什么呢?”

李长曳猛地抬头,只见一名男子缓缓走来。他一袭华服,外袍上用金线绣着纹饰,面上倒是笑意盈盈,举手投足间尽显贵气。

待看清那张脸时,李长曳心中猛地一震。

竟然是许久未见的徐暮!

先前的两位官员听到这声音,顿时如同老鼠见了猫,慌忙起身,连连作揖:“三皇子。”

“三皇子?”李长曳心中一紧,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她知道陶勉的交游甚广,身边也多是达官显贵,但却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无比不靠谱的徐暮,竟然就是传说中的三皇子!

徐暮大步走到两名官员跟前,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你们方才说得兴致盎然,怎么不继续了?”

两名官员面面相觑,哪里敢接话?连酒杯都顾不得放下,便匆匆找了个借口溜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徐暮这才回头,目光直接落在李长曳身上。他双手负后,唇角勾起笑意:“哟,李班头,好久不见啊。不对,现在该叫你李典史了。”

李长曳暗自吸了口气,连忙起身行礼,语气低而稳:“下官见过三皇子。”

“免礼免礼。”徐暮摆摆手,随意地在一旁坐下,笑着打趣道:“你也算是此次赵探花案中的功臣,怎么这般拘谨?莫不是宫中气派太大,吓着你了?”

李长曳此时才反应过来,赵探花一案中的孟素华是三皇子的未婚妻。她心头一紧,脑中乱作一团,那她可不就直接把三皇子的婚事给搅黄了?这三皇子是来兴师问罪的吧。肯定是了,早就听闻这三皇子婚娶之事,异常困难。她顿时有些愧疚,更多的却是无措,脑海里全是“怎么办怎么办”几个大字。

徐暮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偏偏不肯放过,嘴角一扬,语气中带着几分揶揄:“对啊,我现在成不了亲了,李典史,你说怎么办?是不是得赔我一个娘子?”

李长曳被这话堵得一噎,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能憋出一句完整的话。

她低头盯着手中的茶杯,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心里却飞快地盘算起来:怎么每次参加皇家宴席,都得遇上点倒霉事啊?是不是以后每次来,都得事先找个算命先生算算。

徐暮瞧她这副模样,原本还想再调侃两句,但看她眼神都快变成一条死鱼了,也不好再多说。倒不是他突然良心发现,而是,他实在是怕陶勉揍他。

想到这里,他突然一个激灵,忍不住环顾四周,生怕那位忽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他仔细扫了一圈,发现陶勉果然不在,他这才松了口气,甚至还偷偷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暗暗想着:赶紧说完正事跑路,此地不宜久留。

“哎呀,李典史,别摆着这张脸嘛。”徐暮一边装作漫不经心,一边递来一个温和的笑容,“其实吧,你要真想赔罪,我倒是可以指一条明路。”

李长曳抬起头,心里咯噔一下,总觉得他的话里藏着什么不对劲,但还是忍住道:“殿下说说看。”

徐暮靠近了一点,压低声音,语气神秘又带点讨好:“我府上有个幕僚,名叫余诚。三个月前替我办差,回京路上不知道遇到了什么,突然中了邪。这人平日精明得很,现在每天都神神叨叨,我请了好几个御医,都说他身子没毛病。”

他顿了顿,看李长曳眉头微微皱起,赶紧补充:“李典史啊,你不是破案高手嘛?我想着,这事儿兴许你能帮我查查。你要是能治好他,咱们这事儿就算两清了,你不用赔我娘子了!”

李长曳盯着他片刻,表情微妙:“下官尽力。”

徐暮见她答应,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事成之后啊,必有重谢!对了对了。”他忽然凑近,声音压得更低,“千万别告诉陶勉啊,这事儿他不知道的。”

说完,他像是后头真有人追似的,匆匆离去。

李长曳看着他的背影,低头喝了口茶,不由得腹诽:“这分明是来求我办事,偏要弄得像是我欠了他似的,真有他的!”

此时,离宴席不远的二楼雅阁中,皇帝负手而立,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下方的一切。

他目光微转,停在李长曳所在的位置,语气淡然地问:“这便是那凤州来的小官?”

身后的紫衣太监忙探出身子,顺着皇帝的视线看去,稍作确认,回道:“回陛下,正是。”

皇帝听后,眉眼间竟露出一丝许久不见的笑意:“你觉得,像吗?”

紫衣太监一怔,略显迟疑地问:“陛下所指,是像何人?”

皇帝未作回答,只是站在窗前静静看了片刻,便转身离去。

紫衣太监伫立原地,沉默片刻后,低声喃喃道:“像,真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镜中鬼影(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