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案与君无关 > 第26章 人皮册案(六)

此案与君无关 第26章 人皮册案(六)

作者:司勿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22:20:40 来源:文学城

平阳城外,一辆马车急速前行。

赵霆恨不得把车赶得再快些。本该前一日就抵达平阳,奈何雪天道路难行,耽搁了不少时日。他低声嘟囔:“这下可赶不上回京的时限了。”

马车内,陶勉坐得稳稳当当,神色如常。他掀起车帘,淡淡扫了赵霆一眼,语气平静:“不必如此,慢些赶路便是。”

赵霆满脸不情愿,嘴上不应,手中却依旧勒紧缰绳,快马飞驰。待马车在客栈前停稳,他跳下车,扬声道:“二公子,到了。这是平阳城内唯一一间还过得去的客栈,将就一下吧。”

陶勉下车,迈步走进大堂,随口道:“先将东西安置妥当,稍后去县衙探探情况。”

说罢,他径直上了二楼。

刚上楼,陶勉的视线就落在一旁半掩着的房门上,隐约可见一名身形高大的男子背对房门而立,腰间别着一把寒光凛凛的佩刀。

陶勉侧目注视了一下,心中暗叹:好刀!不过他面上依然是波澜不惊,神色如常地走到自己的房内。

而此时,李长风正将自己身后的佩刀拔出一寸,抬眼对李长曳说道:“阿曳,那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李长曳系紧包裹中的人皮册,语气坚定:“去钱郎中家,必须从那里找到线索。”

师兄妹二人一前一后走出客栈,来到街口。只见前方有两条分岔路,左侧通往县衙,右侧则是通向钱家所在的巷子。

李长曳脚步不停,连片刻迟疑都没有,直接朝右边拐了过去。李长风抬手捏紧刀柄,默默跟在她身后,目光沉沉。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后,陶勉和赵霆也到了路口。

赵霆四下打量了一眼,说道:“二公子,刚才店小二提到那出了事的钱家就在右边巷尾,可要过去看看?”

陶勉没有多做思索:“钱家的事,自会有人查。此次时日无多,我们去县衙探查探查就行。”说罢,便抬脚朝左边的县衙方向走去。

而此时,钱家门前聚集了不少前来吊唁的人。钱家虽不富裕,但在平阳行医数年,根基颇深,竟然还有衙役守在大门前,神色严肃,将整座宅子围得密不透风。一时半会儿,竟连个靠近的机会都没有。

李长风皱眉,压低声音道:“师妹,这样等下去恐怕连门都进不去,怎么办?”

李长曳环视一圈,拉着李长风转向钱家背街的巷子:“绕到后面看看。”

两人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背街冷清寂静,只有几户人家紧闭门窗,似乎对昨夜之事讳莫如深。正当他们四下打量时,迎面撞上一位背着柴的老婆婆。

老婆婆步履蹒跚,眼神浑浊,瞧见李长曳腰间的佩剑,顿时露出惶恐之色,急忙摆手:“你们怎么又来了?我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没听见!”

李长曳眉头一挑,稳住声音问道:“婆婆,您别紧张,我们不是官府的人。”随即,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我们是来吊丧的。”

闻言,老婆婆神色稍缓,叹了口气,握住李长曳的手腕,哀声道:“哎呀,钱郎中是你什么人?这可真是命苦啊!”

李长曳顺势应道:“钱郎中是我姑丈,我这可怜的姑妈,以后可怎么办啊……”说罢,她还掏出帕子作势擦泪。

老婆婆闻言,更是唏嘘不已:“你姑妈也是个苦命人,趁早把她接回去吧。这钱家,不是个好地方。”

李长曳闻言,故作疑惑:“怎么会?我看着这地方挺好的啊。我姑丈医术高明,待人和气。只可惜我姑妈命苦啊。”

婆婆听了这话,脸色忽然变得有些凝重,四下张望了一圈,压低声音说道:“唉,我看你是那家的亲戚,才跟你多说几句。这钱家古怪得很呐!”

她叹了口气,眼中带着几分不安:“我这老太婆眼神不好,看得不太清楚,但耳朵还灵着呢。十几年前,钱郎中搬来后,每隔几晚,总是有人大半夜上门。”

李长曳愣了一下,脑海中迅速梳理婆婆的话,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婆婆似乎还没说完,压低声音,又补充道:“昨晚我还见到一个大汉,从他们家的后门偷偷溜出来,吓死人了!”

李长曳眉头瞬间皱起,语气变得更为谨慎:“大汉?婆婆,您看清那人长什么样了吗?”

婆婆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哎哟,我这眼睛不行了,早都看不清楚了。老太婆我夜里出门解手,远远就看见一个人影,高高壮壮的,从他们后门溜出去。”

李长曳微微眯起眼睛,心中隐隐觉得这件事不对劲:“除了个子高,还听到什么吗?”

婆婆似乎回忆了一会儿,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压低声音说道:“对了!那人走的时候,好像在嘟嘟囔囔的,好像说什么‘债还清了’之类的话。”

“债还清了?”李长曳低声重复,脑中思绪飞转,忽然间,一张熟悉的面孔浮现在她脑海中。

她猛地抬头,眼中露出一抹恍然之色:“婆婆,那人,莫不是满脸胡茬,力气大的很?”

婆婆愣了一下,回忆片刻后点头:“对对!满脸胡茬倒是看不清,但看那身形啊,力气大得很。他走的时候拍了墙一下,感觉都要把墙拍塌了,吓得我赶紧缩回去了。”

李长曳心中顿时了然,嘴里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多谢婆婆,您回家歇着吧,这事我们记下了。”

婆婆摆了摆手:“可要好好把你姑妈接回去啊,别留在这钱家了。”说完就背着木柴转身走了。

李长曳转头看向李长风,低声道:“应该是孙镖师。”

李长风闻言,露出几分愕然:“孙镖师?他跟这案子能扯上什么关系?难道是因为欠债?”

李长曳摇了摇头,目光中透着一丝复杂:“还不清楚。只是他昨夜出现在钱家,又说了这么一句话,恐怕他知道的,比咱们以为的要多。”

又过了一阵,天逐渐暗了下来。

钱府门前的衙役似乎接到了什么命令,纷纷匆匆离去,其中一人边走边嘀咕:“这么大的官,竟会来这种小地方,真是稀奇。”

李长曳藏身暗处,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眉头一皱,还未来得及细想,便看见李长风身影一闪,翻身跃上钱府的屋顶。

她心中暗道不妙,也只得跟着翻到那屋顶之上。

钱府不大,屋舍简单,庭院冷清。钱郎中生前只靠行医养家,家中除了夫人,便只有几个粗使丫头。突遭变故虽让人措手不及,但作为行医世家,这几名下人或许早已对生死之事司空见惯,虽略带悲戚,但是白事依旧操办得井井有条,府内未见丝毫混乱。

此时,只见钱夫人从一间偏屋中走出,神色哀伤,步履缓慢,显然是因为夫君的突然离世悲痛不已。

过了一会儿,忽见一个丫头鬼鬼祟祟地朝那间偏屋走去,四下张望了一圈,确定无人注意后推门而入。

李长曳眯起眼,手指无声扣在腰间的佩剑上,低声对屋顶上的李长风道:“盯紧了。”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丫头方才探头探脑地走出屋子,怀中抱着一个布包。她行色匆匆,步步回头,脸上显出几分藏不住的慌张。

李长曳目光微凝:“果然有猫腻。”

待那丫头离开院子,李长曳朝四周扫了一眼,确认无人注意后,对李长风低声道:“走,进去看看。”两人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偏屋之中。

这偏屋出奇地干净整洁,左侧是一排书架,书卷完完整整按照书名整齐地码放着,连尘埃都不见一颗;中间摆了一张方桌,桌面光可鉴人,未有半点污迹;右边的架子上则是各类药材瓶罐,以及一排小刀、银针等物,各个都擦拭得寒光闪闪。

李长风环顾一圈,低声道:“瞧着倒也没什么特别的。”

李长曳却皱起了眉,走到左侧书架旁,细细翻看起来。忽然,她抽出一本书册,翻开后,皱起眉头:“这不是医书……这上面记载的,竟是关于黥刑的内容。”

她指着其中一段念道:“黥刑,刻于人身暴露之处,如面颊、手腕、背部……刻纹需深,可叠加五彩,伤痕不易褪。”她的目光越看越沉,书册上甚至还附有几幅图示,标注了黥刑的位置和手法。

“黥刑?”李长风的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他走到右侧,目光落在那些小刀和银针上,抬手拿起一把刀端详片刻,刀刃锋利,形状特殊,似乎并非寻常医用之物。

他若有所思道:“阿曳,这钱郎中难不成还是个会施黥刑的?”

李长曳合上书册,走到他身旁,拿起一根银针细看,针尖的弧度极其诡异,像是为了方便刺入皮肉。

她声音微冷,低声道:“不止是施刑……这屋里摆的东西,配上这本书册,恐怕他不仅会施黥刑,还是专门研究人体纹路的人。”

李长曳接着摸索,转身望向架子上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瓶罐,目光最终停留在其中一个明显的空缺处。

她轻声喃喃道:“刚才那丫头拿走的就是这一罐了吧。”

李长风皱眉:“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李长曳正欲回答,只听院内传来一阵动静,她与李长风对视一眼,默契地翻窗而出,跃上屋顶,不发一言。

原来是钱夫人抓到了那偷摸东西的丫头,她怒气冲天:“我们钱家从不缺你吃缺你穿,老爷刚走没多久,你竟然敢偷东西!”

那丫头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夫人,饶命。我再也不敢了。”

钱夫人冷笑一声,一把夺过她怀中的布包,随手扯开。里面除了些金银细软,竟还混着几个药材瓶罐。她眼中闪过一抹诡异的慌乱,但很快掩去,语气变得更加凌厉:“这些东西是谁让你偷的?说!”

丫头吓得脸色惨白,连连摇头:“没,没人让我偷,是我自己拿的。”

钱夫人眼神渐渐锋利起来,似有几分笃定:“没人?你当我不知道吗?是孙镖头吧!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俩背后那些勾当?”她声音中透着讥讽,“你觉得你这一跑,他就会娶你?做梦!我告诉你,孙镖头只是拿你当个玩意儿罢了!”

李长曳眉头微皱,目光透过瓦缝看向院中,心中暗忖:“又是孙镖头。”

那丫头似是被戳中了心事,索性破罐子破摔,语气中带着几分怨毒:“那又如何!孙镖头总好过老爷……老爷他,简直不是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人皮册案(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