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此案与君无关 > 第11章 洛州失踪案(一)

此案与君无关 第11章 洛州失踪案(一)

作者:司勿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32:22 来源:文学城

距离凤州一千里外的洛州,此时正是狂风大作,天幕低沉。

这里是王朝的极西北之地,寒风裹挟着尘沙,肆意拍打着兵营的塔楼。

高台之上,泰玄王陶豫伫立不动,目光如炬,遥望着荒凉的边塞。

风声呼啸间,一个面容清俊,但身形略显壮实的男子逆风走来。他与泰玄王有着几分相似之处,神情间透着沉稳与忧虑。

“父亲,还是回去吧。风大伤身,头痛若再犯,母亲会担心的。”

泰玄王转过身,目光深沉地扫过他的大儿子,沉声道:“你二弟有回信吗?”

陶旭摇摇头:“还没有。二弟或许正被什么事绊住了。”

他迟疑片刻,谨慎地说道:“这案子确实古怪,两三百号兵马,就在那荒原之中无缘无故消失。唯一的线索,到凤州附近也断了。父亲,会不会是……我们内部出了叛徒?”

泰玄王的眉头皱得更紧,声音低沉而冷峻:“若只是叛徒,还好。怕的是……局势已不在我们掌控之中。”

他转身走向高台,狂风将他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他的眼神却坚定如铁:“只要我还站在这里,就不会让这边境往里挪一寸。”

陶旭望着父亲刚毅的背影,胸口沉重,心中默默祈祷:二弟,你可一定要快些查清真相啊……

此时,他的二弟陶勉正站在凤州县衙后院,眉头紧锁,内心一团乱麻。

张大厨的儿子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而这案子与他正在追查的洛州兵马失踪案有着太多相似之处。眼下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刻,却偏偏被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绊住了脚。

凤州知州杨循,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专程登门造访,名义上是为嘉奖他们破案有功。可陶勉心知肚明,这位知州大人分明是察觉到了他的身份,特意来敲打一番。

无奈之下,陶勉只能让赵霆带着张大厨去调查线索,而自己和李长曳则留在县衙,接待这位上官。

李长曳跟在陶勉身后,目光微闪,心中好奇。这位杨大人虽是自己的上官,却从未谋面,今日倒要看看,这传闻中好酒好色的知州大人究竟是何模样。

太阳西沉,余晖洒在县衙门前的青石地上。

一阵玉佩清脆的叮当声由远及近,一个挺着大肚腩的中年男子晃晃悠悠地踏进县衙,他身穿紫色锦袍,袍角绣着繁复的金丝花纹,走起路来,锦袍随风微微抖动,倒像是一只不慌不忙的菜青虫。他的脸上堆着一抹油腻笑容,眼角微微上挑,透出几分倨傲和揶揄。

据传这位杨知州最爱大摆宴席,酒池肉林,夜夜笙歌。至今还未娶正妻,府中姬妾却成群,青楼女子更是频繁出入,他这知州当的,好不快活。

“呦,这位就是陶大人吧。”杨循的嗓音拖着长腔,透着几分玩味。

陶勉眼神微敛,淡淡的夕阳勾勒出他眉宇间一丝冷意。他拱手作揖,语气依旧温润如玉:“杨大人亲临,有失远迎。”

杨循笑意更深,目光缓缓游移,最终定格在李长曳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停了片刻才道:“这位莫不是,屡破大案的李班头?果然是英姿飒爽,好模样啊。”说着,他不紧不慢地迈步靠近李长曳,目光带着掂量和试探。

陶勉见状,眸色微沉,微微侧身,稳稳地站在杨循与李长曳之间,,脸上挂着不变的温和笑意:“杨大人此番前来,不知有何要事?凤州县衙虽小,但也不敢怠慢上官。”

李长曳站在一旁,眼神冷冽,暗暗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杨循的笑容微微僵了一瞬,但还是挤出了几分假意的关切:“这话说的,陶大人新官上任,本官公务繁忙,错过了道贺的时机,心里一直惦记着。今日好不容易腾出空来,特意来看看你们。”

说罢,他大摇大摆走进大堂,却是朝着大堂侧方走了过去,径自坐在了主位旁的侧位上,一时竟有点拿不准他到底是何意。

陶勉微微颔首,声音不疾不徐:“多谢杨大人的关心。”

杨循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转向李长曳:“李班头,方才我进门时听衙役说,你们打算去眉山?”

李长曳上前作揖,语气平静:“正是。县衙张大厨的儿子失踪,我们正准备去眉山寻找线索。”

杨循放下茶杯,目光幽幽:“眉山那地方可不太平啊。你们可听说过,那山里有座古战场?”

陶勉和李长曳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杨循嘴角扯出一抹笑:“据说几百年前,有个少年将军在那儿坑杀了四十万俘虏。血流成河,整片地都被染红了,死人的怨气直冲云霄。从那以后,那地方就变成了阴兵谷。每到夜深的时候,就能听见阴兵过境的呜咽声,像是那些冤魂还在哭嚎。”

李长曳微微皱眉,低声喃喃:“阴兵过境?”

杨循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莫测:“我最近新结识的一个美人,以前在眉山那一带住过。她说,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总能听见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就像是士兵列队走过,整齐得吓人。你想躲开都没用,那声音就像贴着你的耳朵,冷飕飕的,直往心里钻。”

说完,他将目光重新投向陶勉,声音略有几分探究之意:“咱们当官是为了给百姓解忧,可也别把小命搭进去。有些东西,还是离得远点儿好,你说是吧,陶大人?”

陶勉眼神微敛,神色淡然,未置一词。

见此情景,杨循微微眯眼,拍了拍手,笑呵呵起身:“瞧我这记性,差点把正事忘了。”

他从袖中取出几张请柬,晃了晃,笑容带着几分油滑:“过几日,我在府上给陶大人办个接风宴,虽说晚了些,但礼数不能少。陶大人,李班头,可一定要赏脸啊。”

他眼神一转,带着一丝揶揄和试探,急匆匆补充道:“我府上啊,热闹非凡,酒有的是,美人也不少。陶老弟,若是不来,可就太可惜了。”

说罢,他抖了抖衣袖,转身迈步,大摇大摆地走向门口,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公务繁忙,就别送了!好好找人吧,别累坏了!”

堂内的气氛一时凝滞,只剩下两个人面无表情地对视。

陶勉眉头紧锁,轻叹一声,神情间透出一丝疲惫和冷然:“你们这位知州大人……平时就是这副模样?”

李长曳耸了耸肩,语气里透着一丝无奈:“我之前也没见过,据说他整日花天酒地,连人影都难得见到。”

陶勉闻言,脸色一僵,目光微沉,心中苦笑:这地方官竟然都是这种模样。

待李长曳和陶勉赶至眉山之时,月亮早已高悬半空,银白的光芒洒在蜿蜒的小路上,映得四周一片清冷。

张大厨的宅子位于大路边的第二家,低矮的土砖墙,屋顶的瓦片有些破损,几处屋檐甚至露出了大梁。院门半掩,门框上的红漆已经剥落得斑驳,透着一股岁月留下的疲惫感。

赵霆和阿月早已等在门口,借着月光,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赵霆抱着胳膊,阿月踢着脚边的石子,抬头看到他们,忍不住抱怨道:“头,你们怎么这么久?都等到脚底板发凉了!”

李长曳轻叹了一声,淡淡地道:“抱歉,有点事耽搁了。”

陶勉目光扫过张大厨家院内,眉头微蹙。院中堆着杂乱的柴火,角落里散落着几件破旧的农具。门口的石阶上布满尘土,显然很久没有打扫过,整个宅子透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几人跨过门槛,走进院内,屋内透出微弱的烛光。张大厨正坐在堂屋内,脸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像是好几天没有合眼。他见到他们进来,连忙站起身,声音沙哑:“陶大人,李班头,麻烦你们了。”

张大厨的儿子张田,整日游手好闲,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年迈的张大厨竟成了家中唯一的顶梁柱,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在县衙中辛苦劳作。

赵霆无奈地说道:“大人,李班头,我们几乎把屋里屋外都翻遍了,没发现什么异常的线索。”

阿月接着补充道:“我们还走访了周围的人家,也没人看到张田最近去了哪里,仿佛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一样。”

李长曳眉头微皱,目光沉静地扫过屋内,声音低而坚定:“张田平日里有没有提过什么特别的事,或者与什么人来往密切?”

张大厨叹了口气,声音颤抖:“这孩子……整天和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前些日子他说要去赚大钱,可我问他要去哪里,他死活不肯说。”

李长曳眸光微闪,若有所思地准备再问下去。

突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寒风卷进屋内,带来一丝冷意。

阿月惊喜地喊道:“紫君姐姐,你回来了!”

众人抬头,只见一名女子缓缓走入屋中。她一袭降紫色罗裙,乌发盘起,但那双红肿的眼眶透出一抹憔悴。她步履轻盈,神情落落大方,与这破旧的小屋格格不入,仿佛错入了别人的画中。

她轻轻朝众人点头,随即低下头不再言语。

张大厨叹了一口气,声音里透着几分苦涩:“唉,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的未婚妻,边紫君。”

李长曳与陶勉对视,心中皆是错愕与困惑。如此女子,竟与这张田有婚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洛州失踪案(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