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衫皱 > 第21章 唐突

春衫皱 第21章 唐突

作者:肖科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5 19:21:32 来源:文学城

姜杳和阿碧慢吞吞来到马场后山的镜湖旁,却见草地上搭的锦棚和湖心凉亭都挤满了人。

没有多余的位置了。

永诏一袭血红色衣裙坐在人群中央,发髻束得极高,像是要将眉眼都吊起来。瞥见姜杳站在湖前的石子窄路上,犹豫不前,装作没看见,被簇拥着谈笑。

姜杳与旁得世家小姐也不熟识,本家的姜如燕妹妹又怎么可能好心地给她留位置。

阿碧拽了拽姜杳的袖子:“奴婢真该早些叫您起床的。怎么办呀小姐,咱们难道回去吗?”

而姜如燕此时也留意到姜杳的到来,正得意地看戏。

堂堂正二品权臣的督主夫人又如何呢?还不是在贵女圈里毫无立足之地,真是不嫌丢人!

本有一些有意结交,想要上前唤她过来一起的贵女,被永诏一个眼神止住了。

虽说这汴京城的贵女圈多看门第,只要两家没有交恶,又官级相当,自然能玩在一起。如姜杳这般,嫁了当朝权臣作了大夫人的,本来是高了一阶,受人追捧都来不及,但是奈何永府夫人不与之来往。

永将军常年驻守边疆,是大将。永府的家眷呆在汴京封赏不断。永府夫人更是出手阔绰,舍得花真金白银结交。除开每逢年节都有家宴外,春赏桃夏赏竹秋赏菊冬赏梅,一年四季门庭若市,流水席不断。

这一来二去都往永府走动多了,永府的大夫人便成了这汴京贵女夫人圈子里的纽带,也就日渐成了贵女中不敢得罪之人。

前两年有一位正三品官级的秦夫人,不知怎的与永夫人话赶话,结了仇。秦夫人搬新府的贴子早了一个月送到各家,偏没有给这永府夫人。于是永府在同一日办了诗会,据说那位秦夫人家里连三桌席子都没坐满。

骑马或者看歌舞姜杳都是喜欢的,但与贵女们强行攀谈,姜杳却是没什么兴趣。

她思来想去不如直接回去的好。

“杳杳,我等了你一上午了。”

一个娇柔的女声在背后响起。

晋湘宁不知道何时出现在她身后,上来就要牵她的手,要把她带走。

姜杳被她扯到带伤的手,低呼了一声:“晋湘宁,你干嘛呀!”

晋湘宁像是一只被吓坏的小白兔,赶紧收回手,哆嗦着道歉:“对对不起……我是看这儿太挤了,没位置了。你随我去坐吧。”

不远处湖心亭里的人,望着她们也是纳闷:“没想到昨日一闹,姜杳竟和晋国公府扯上了关系。”

晋湘宁在汴京口碑甚好,人缘也不差。人群中有少女探出脑袋问:“刚刚也没瞧见晋湘宁呀!”

有人热心解答:“这你都不知?人家在圣上和淑妃娘娘的临湖阁赏景呢。要往上论道,晋家夫人和淑妃娘娘的母家也是有亲缘的。”

永诏不屑,冲姜如燕道:“你姐姐倒是会攀龙附凤,前脚攀上督主,后脚连情敌也能化了仇怨。我们这种将军府出来的女子实在是想学也学不了。”

姜如燕赶紧搭腔:“永诏姐姐这般爱恨分明,本就是随了永大将军的性子。不过眼下她们还装着呢,若是梁督主将晋湘宁娶回了府,二人指不定要怎么大打出手。”

永诏不高兴地瞥了姜如燕一眼。

那边的姜杳只觉着当众驳了晋湘宁也不好,她怕是又要没完没了地哭,只得跟着她走。

谁知她径直将自己领去了湖另一侧的台子,穿过湖心的廊桥,远远可见那台子位置极好,背靠山面朝湖。春风阵阵,湖面微风轻澜,姜杳边行边问她:“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晋湘宁柔声细语地说“外头人多。你受伤了,我带你去淑妃娘娘的临湖阁里歇息。别担心,我母亲与淑妃娘娘交好,已经同她们说好了。”

姜杳错愕。想要顿住步子,却已经迟了。抬头就是临湖阁的牌匾,字迹气势恢宏,想来是宣帝的御笔。

临湖阁中,淑妃娘娘身着墨绿色金丝蜀锦凤裳,泛着水波般的柔光,头戴牡丹金步摇坐在正对面的高椅上,仪态雍容华贵。晋国公夫人一身浅湖蓝绣银蝴蝶袍,眉目慈善,坐于淑妃娘娘右侧,瞧见姜杳进来,露出和善的笑容。

随着晋湘宁进了临湖阁,姜杳向淑妃和晋国公夫人都行了礼。

淑妃娘娘浅浅笑着说:“坐下吧。”

晋国公夫人关切:“昨儿累坏了吧,湘宁一早说要在淑妃娘娘这儿给你留个位置,等你等到到这会儿。”

姜杳垂首微微笑着答:“是我起迟了,让晋夫人忧心了。多谢淑妃娘娘和晋姑娘。”

淑妃娘娘淡淡地看着姜杳,问道:“听闻姜姑娘的母亲是改嫁到姜府的,姜姑娘这骑射之艺惊为天人,可是继承了父亲?”

此言一出,晋国公夫人和晋湘宁俱是面色苍白,谁能料到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汴京中是有些风言风语——说姜杳不仅是庶出女,还是个来路不明的野丫头。但是忌讳监琮阁,这流言是没人敢声张,也没人当真,就连不对付的永府也不敢拿姜杳的身世做文章。

可是万万没想到淑妃竟突然亲自问出了口。而且,分明已是查了姜杳的背景。

姜杳背后更是冒了一身冷汗,顾不得腿上的伤痛,立即起身跪在了淑妃娘娘的面前。

皇后早逝,淑妃娘娘已经掌了凤印,早称得上中宫之位,只是她为何要过问姜杳的事。晋国公夫人心中打起鼓来,难道姜杳是招惹了淑妃娘娘不曾?还是监琮阁现在已不得陛下信任?

却听姜杳跪地追忆,眉目间透着一股清冷:“父亲早年是北境商队的商人,常年游走在外,鲜少得见。后来母亲重病,无法再随行北上,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联系,也有人说是死了。至于骑射如何,更是无从得知了。我因着和母亲一同进了姜府,后来就未再提过。若非今日娘娘提起,都快忘了。”

淑妃娘娘却没有被这淡淡的哀思打动,反倒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倾身问:“听闻北境商队有一款奇药,叫炉神丹,小则伤风感冒,重则危急救命,我闻之不忘,你可曾听父亲说过?”

炉神丹?此问分明是陷阱。

姜杳如果不是公主,甚至只要不是最受宠爱的慕容和明,她怎么能知道异域进贡于皇室的风土之物?

当年西境有位荀玉道长入宫求见过父皇,带来的就是这个所谓的神药“炉神丹”。淑妃娘娘现在拿西境的药,来当北境的东西试探她所言虚实,姜杳的心掉入冰窖。想不出是哪里让淑妃娘娘生了疑。

姜杳小腿内侧的伤未痊愈,钝痛楚楚,跪地回话多是膝盖用力,撑不到一会儿就已经膝骨打颤。

她勉力稳住,摇了摇头答:“回秉娘娘,不曾听闻。母亲原本是随父跑北境生意的,身子却是一日不如一日,才致使最后独自带我留了下来。如果有此神药,我们断不会不知晓。若真要说北境有什么,记忆里父亲带回来的都是些香味古怪的小玩意儿。”

淑妃娘娘笑着靠回腰枕上,婉然道:“是了是了。那些个香珠子香线和稀罕的香膏才是北境连年送来的。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那炉神丹约是西境商队的药。”

淑妃娘娘问:“你那骑射功夫可是自己学的?”

“小时候父亲教了几次,很是喜欢。”

淑妃点点头:“那便是有天赋了。诗词歌舞可会?”

姜杳:“未曾学过。”

淑妃娘娘唤婢女将她扶起来:“起来吧,我随口问问,倒是弄得你紧张了。”

晋湘宁咬着嘴唇,向姜杳投去抱歉的目光,生怕她误会是自己故意为之。

姜杳还未站稳,却听得身后太监唱声:“陛下驾到。”

临湖阁,内侍宫女都齐齐跪了下来。

梁应渠跟在陛下身后进来,均是一身潇洒的骑射服。宣帝抬了抬手,示意免礼后,淑妃立即迎上去道:“陛下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围猎可尽兴了?”

姜杳起来得费劲,腿胀得厉害。

梁应渠不知何时站到了她的身后,她不用扭头,就认出了他的呼吸从身后迫近。他托了手肘一把,她才摇摇晃晃站起来。说来也怪,那颗摇摇欲坠的心像是落入湖面的一滴雨,安然地被拖住了。

宣帝出了一身薄汗,坐至盘龙红木阔椅上,还微微气喘。淑妃娘娘招手,随侍内监忙捧上热茶糕点、金盆丝帕。淑妃娘娘从公公手上里的托盘上拿过茶盏,递给陛下,用纱帕为他擦拭汗。

宣帝大饮一口蜜茶,呼了口气,语气倒很是高兴:“朕老了,跑不动了,让他们年轻人去吧。”

宣帝瞧见姜杳也在,对梁应渠朗声说:“骑射不错,难为你小子娶媳妇眼睛厉害。”

姜杳退至梁应渠身后,一齐道了谢。

“这次的骑射和才贺听闻都是太子主意?”宣帝问。

淑妃娘娘答:“是啊,太子有自己的主意了。刚刚臣妾还在问姜姑娘骑射甚好,是否也会诗词歌舞。听闻姜姑娘却是不太擅长歌舞,也不知是不是谦虚。臣妾确实忧心,是怕川儿两头都要,不容易。”

宣帝大笑,拍拍淑妃的手道:“是不容易,但太子既然有意挑,便随他去,也让我们好凑个热闹。”

姜杳背脊疼出的冷汗,被湖面的凛风一吹,如通灵犀,内心瞬间清明,暗自计较的狐疑陡然有了答案——

淑妃娘娘并没有怀疑自己是慕容和明,太子明确而刁难的择太子妃主意,让淑妃娘娘不得不怀疑宣青川是否已经有心仪之人。

而恰恰是骑射比试自己的出挑,和封赏台上最后那句柔声的“你想要什么”,让淑妃害怕了,害怕太子是否心悦的人,是自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唐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