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春秋斩 > 第12章 月下

春秋斩 第12章 月下

作者:鹤岁锦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21 05:06:15 来源:文学城

夜半十分,街道上一片宁静,只有远处一个孤零零的灯盏还发着光亮。

打更人一手提着灯盏,一手拿着棒槌,顺着墙根慢悠悠的朝前走。

伴着走路的步伐,在锣面上敲出两短一长的声音。

第一声短促。

“关门关窗——”

紧接着一声。

“防偷防盗——”

第三下还未落下,突然从不远处的围墙里传出一声巨响,灼眼的火苗顺着房梁直上,腾得一声窜出数米高。

更夫那句“平安无事”还没说出口,便被这一变故惊得举着棒槌愣在了原地。

犬吠声从巷尾传来,被火势惊起的抱怨声、起夜声,小儿哭啼,众人议论纷纷,可始终没有人敢凑上前去围观。只因起火那处,正位于守备森严的皇城。

“东院烧起来了,快救火!”

“快来人!”

城中一片火海,呼喊声不绝于耳。

城门看守的士兵心绪不宁的不断回头张望,他抬脚几次想往里走去又忍住,焦心得连眼前什么时候站了人都没发觉。

直到那个带着黑色斗篷的人推开了侧门,士兵才反应过来,他连忙上前拦住了那个人,质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还不去救火吗?那里的人可正需要你呢。”那人抬起了头,将帽沿拉起了一边。

和他对上了视线的一瞬间,那士兵如同怔住了一般,眼中失了神色。

“对啊…对啊……”士兵嘴里喃喃自语着什么,说罢拔腿就朝宫中跑去。

守备一走,那人便堂而皇之进了城门,还顺手关上了侧门,从里面落了锁。见四下无人,便摘下了兜帽,露出了一张白皙的脸庞。

是安禾,可似乎又有所不同。

安禾的目光落在远处,一双深色的瞳眸映出眼前的一片火光,依旧是一副冷着脸的模样,看着却好不真切。

安禾逆着人流一直往里走,突然被一个领队拉住了手臂。

“喂,你是哪队的?怎么往这儿走?”

安禾抬起头,一双异色眼瞳闪着流光。

这次看得分明,一瞬间,那人就像失了神一般松开安禾,愣在了原地。

安禾顺着小道一路畅行无阻,一刻钟的时间便到了司命阁。

东院火起的消息并未传至这里,看守甚至还趴在一旁幸福的打着酒酣。

安禾从身侧摸出两根银针,抬手一挥,只见两道银光迅速没入了看守的后颈,一声闷哼,那看守便彻底瘫软在了地上。

明月高悬,倾泻而下的月光流淌过小窗,稀成一小片灰白色,泛着朦胧的景致。

一片寂静之中,身后由远而近的脚步和金属碰撞的声响尤为清晰,张且行隔着栏杆望去,却在看清人之后猛地站起了身。

“你――”

“在这儿赏月,还真是好兴致。”安禾甩了甩手中的钥匙,说:“张大人,该走了。”

张且行看着安禾轻而易举的解开了大牢的门锁,一时愣在了那里。

安禾也没再理会他,转身便朝外走去。

张且行回过神来立马追了上去,“你是怎么进到司命阁里来的,这里的守卫呢?不对……城中守卫都到哪里去了?”

“有说话的功夫咱们已经出宫了——”正说着,安禾突然停在了原地,手按在了腰间,朝着门口的方向看去。

司命阁大门敞开,一轮明月之下,一道人影背光而站,正正挡在他们面前。一袭红衣上绣九皋禽,在月色映衬之下宛若灵物。

安禾也不避退,从腰间掏出一把通体黑亮的短刀,便迎了上去。

“等等——”张且行突然拉住了安禾。

徐容之看着安禾手中泛着寒芒的短刃,又看到拦着那把刀的张且行,仿佛眼前的事和他无关一样抱臂靠在了一旁,用着一副轻松的语气说道:“张且行,咱们两人相识已久,我却也不知张大人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个高手,不给我介绍一下?”

安禾用刀柄狠狠地砸向张且行的腰腹,见他吃痛的一瞬间,挣开了他的手。

张且行见拦不住,匆忙喊道:“不要下死手,求你。”

安禾手中动作一顿,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转过刀刃,直直的迎向了徐容之。目光相接,那双并无感情的眸子在月色之下逐渐开始发生变化。

还没等出现什么,徐容之却猛地抓住了安禾握刀的那只手,安禾被带得向前一扑,紧接着是一声让人牙酸的刀刃穿透布料的声音,温热的鲜血便涌了出来。

“斯余!”

徐容之按着腹部,从红衣中溢出来的血浸满了指缝,他咬着牙说:“不这样做,瞒不过上面的人。”

“赶紧走吧,等会儿来人你们就都走不了了。”

安禾也是一愣,不过随后便重新盖上了斗篷,低声朝张且行说了句:“我在外面等你。”

张且行朝前走了两步,见徐容之摇头,便又停下了。

“我知道你是故意回来的。容断堂被捕的人没有一个是你的亲信。可哪怕这样,你还是放不下,仍旧孤身一人回来赴这场死局。”

“张且行,”徐容之慢慢靠墙坐下,“我放你走,就是想看看你不惜以死也要成全的究竟是什么。”

张且行失神般迈出大门,直至安禾丢给他一件外衣,他才抬起了头。灯火过于明亮,张且行眯眼看了好一会儿,直到眼眶生疼,才迟钝的抬手挡了挡。

“看着我。”安禾朝他说道。

张且行慢慢放下了手臂。

他的身后灯火通明。

“你的命有这么轻贱吗,谁都值得你赴死?”安禾凉薄的声音传来,那双眼眸中隐藏着一只没有感情的怪兽,“不要再往后看了,这一步踏出去就再没有回头的可能。”

张且行猛然想起他在宫中最后一次遇见安禾时的情景,当时甚至以为是一场梦境,如今想来,更是匪夷所思。

“安禾,你到底……是什么人?”

筑台高楼,涣花楼中凭顶建起的赏夜楼阁,足有十丈,凭栏而倚,城街风光一览无遗。脚下是水榭帘洞,昼夜不歇的酒香顺着九曲回廊飘向远处。

顾淮将温好的酒递给一旁的陆瑾年,见他又添上了一件大氅,不禁说道:“要嫌冷就早点回去休息,身体跟不上了还硬撑,老人家真是顽固。”

“年轻人不要太猖狂。”陆瑾年整个人埋在大片狐裘中,只漏了一张脸,他瞥了一眼顾淮,还是把酒接了过来,慢悠悠抿了一口,那张精致的脸连喟叹都像画儿一样,“登高无非远眺,有些东西还是看一眼少一眼的。”

正说着,他的视线突然落在了远处,而后坐直了身子。

一片寂静之中,一处高楼蓦地燃起一阵火光,木料燃烧的味道随着火星飘散在空中。登时鸡鸣犬吠,以火势汹涌处为中心,四周不断亮起灯盏,聚集着的人群从高处看如同蚂蚁大小,涌动着不安。

“哟,这闹得动静可不小啊。”

顾淮倒一副了然的模样,“我的眼光如何?”

陆瑾年望向他,“这话怎么说?”

顾淮笑道:“年纪大记性不好了?”

“事不过三,顾百华。”

见陆瑾年眼神锐利,顾淮摆摆手,说:“我若猜的没错,这场动乱便是安禾惹起来的。不过我原以为他会用些更和缓的方式,没想到竟直接在皇城中点了一把火。”

见顾淮笑得愉悦,陆瑾年不免泼冷水,他冷呵道:“王爷有功夫傻乐,不如想想该怎么替他善后吧。宫中纵火,这可不是小罪。”

顾淮倒酒的手一颤,“……不会吧。”

“以您的眼光看上的人是什么品格,您应该比我更清楚。”

见顾淮匆匆起身的身影,陆瑾年品了口酒,终于露出了笑容,“王爷慢走不送。”

顾淮回到王府时,已过夜半,守夜的哨岗都换了一班。

轿前的侍应刚放下帘子,就见顾淮朝他招了招手。

两人前后步入偏厅。进了门,顾淮先开了口,“给了你两个月的时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侍应从怀中摸出一个约寸长的刀片,在自己的下颌处划下了一刀,再向上一挑,竟从脸上剥下一层透色的皮来。

尽管五官与先前无二,可那面相却完全换了一个人。被覆盖住的面颊上有道伤疤一直延到了耳侧。

姜虞回应道:“属下与接应的人在凰月城相遇,而后便立刻启程回京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

“是。”姜虞面色凝重,“属下途径城郊一处村落时,感应到了赤婴玉的动向。”

顾淮忆起之前那场交谈,问道:“安禾曾说赤婴玉的发动伴有异像,是只有特定的方式才能观测到吗?”

姜虞有一瞬间迟疑,而后蹙着眉说道:“您认为他的话有几分可信?”

顾淮对这个想法有些意外,“怎么说?”

姜虞从护腕的绑带内侧取下了一根红绳,绳子中间系着一个血滴状的玉石。他将玉石递给顾淮。

“赤婴玉有母体与附石之分,这便是其中一块附石。当有人动用赤婴玉的灵力之时,附石会由它本身的白色转变为血红色;而当靠近母体附近时,便会通体温热。据属下所知,感应赤婴玉的方式仅此一种。”

顾淮并没有接过附石,只细细看了看,说:“若是有人本身便可感知灵力,如安氏一族之人。安禾也姓安……”

顾淮抬眼盯着姜虞,道:“有没有可能他便是那一族的血脉?”

姜虞摇了摇头,把那根红绳重新缠在了护腕内,“安这一姓氏来源于蓬莱神话中的安氏天将,过去为此而改姓的教徒在蓬莱岛乃至褚国境内都不少见,并不能作为依据。何况姜家世代侍奉于蓬莱岛安氏一族,对于赤婴玉更是了解颇深,要说仍有什么秘辛是属下不清楚的,那便只有安氏一族中的最为尊贵的嫡系一支才能知晓了。”

姜虞说着,叹了口气,“还请王爷恕罪,那场暴乱后的安氏一族是何等的凋零惨况,已经不需要属下再为您叙述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