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江花夜月 > 第45章 第 45 章

春江花夜月 第45章 第 45 章

作者:却看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7 09:44:29 来源:文学城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长廊竹帘挡住贴在身上似火炭的阳光,高耸的枝条咽下蝉鸣,一位梳着高髻女子拿着一张锦,步伐轻快。她上穿缙云色衣,下穿绿裙,腰襕外系着的襕带随清风摆动。

“寒时,”她微微提了声调,声调中的欣喜似涓涓细流淌过青石,“初照来信了。”

埋头苦读那穿着青黛色交领长裙的人抬起头,面寒冰霜,不过见到来人,那几分冰霜被炎炎夏日融化,只剩一点书呆子似的木讷。

她的目光随来人从长廊落到小案对面,来人跪坐在惯常给她备一份的坐垫上,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

甫一落座,她便支着上半身将头上的珠钗凑过来,“初照说什么了?”

那人将摊开的锦合上,“你未曾事先看过?”相比起来,陈浮玉性子急躁,江初照几月未曾来信,她居然耐着性子没有看。

“这是初照写给我们的。”陈浮玉伸手去拿,却被她拿过藏于身后。

“温寒时,”她有些不悦道,“初照每次写信,我哪有背着你事先看过?”

眼见要将人惹毛,温寒时将信摊开,推到她面前,“喏,你看。”

看着看着陈浮玉皱起眉头,“初照请你出仕?”

温寒时细细将那方锦叠起来,“不是我,是我们。”

“那你如何看?”陈浮玉将身子坐正,她心底已经有了想法。

温寒时的想法与陈浮玉的不谋而合,“现在还不是出仕的时机。”

她手指一圈圈地绕着腰襕,“初照心思缜密,算无遗策,不到出仕的时机,她怎会给你我写信呢?”

温寒时:“只是现在没有罢了。初照随五殿下一起灭蝗,现青州百姓被官府逼得起义,说不定起义镇压后,时机就出现了。”

陈浮玉放下手中的腰襕尾巴,往温寒时那边靠了靠,“初照不会让我们去青州任职的。”

“依你之见呢?”温寒时拿着简册往旁边挪了挪。

“约莫是去冀州几个军事要塞任太守吧,”她心不在焉地说完这句,才兴致勃勃地提了一点点声调,“温寒时,你最近在研读《诸葛亮兵法》吗?”

她流利地背出来:“卷一《将苑》,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蒙身旁这位才女的光,她与母亲陈留一样,自小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温寒时则继承了母亲凌含漪舞刀弄枪的本领,因此功课上总是落陈浮玉一大截;在诸多长辈对陈浮玉的夸奖,和对自己见贤思齐的教导之下,温寒时终于变成沉默寡言,一有时间就埋头苦读的人了。

她将简册卷起来抱在胸前,不悦的脸色像陈浮玉所说的读书读傻了的那般,“井中还湃着瓜果,专门给你备的。”把你嘴堵上吧。

“要我自己去后厨切吗?”陈浮玉丝毫没有准备要起身的样子,为何温寒时又要支开她。

“浮玉,”只听长廊那头传来一声温润的中年女子的声音。她起身过去迎,果真是温书邈和凌含漪。

“见过二位姨母。”陈浮玉行了个万福礼。

“可是寒时又冷你了?”凌含漪上前牵过她的手,语气温婉,还带着对温寒时的轻微斥责。她身旁那人,依旧是穿着宽领广袖长袍,一副不喜世俗的样子。

“我听下人们说你过来了,寒时近日读书琢磨不透,总有些心急,我怕她又与你闹别扭……”

温书邈没有随二人过去,她一手端在腹前,站在小亭的柱旁。

察觉到身后有人还未走,温寒时转头,果真是温书邈,她起身行礼,“母亲。”

温寒时没有下逐客令,温书邈这才将陈浮玉方才挪过去的垫子移过来,盘腿坐下,“你阿娘带着浮玉过去了,听不见。”

她随手拿起案上的一卷,低头看了起来。母女二人虽表面都在看自己手中的竹简,实则时不时抬眼打量对面的人。

坐了大概一刻钟,温书邈终于知道温寒时为何近日看书总是毛躁。撕心裂肺的各种虫叫钻进耳朵里,仿佛要将人耳朵震聋一般,哪里是清风徐徐,坐在这里仿佛像坐在蒸笼里面一样,不仅热而且闷。

她忍不了将竹简卷起来放回原处,欲言又止了片刻,才道:“你阿娘托我跟你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温寒时:……

只见温书邈飞一般地疾步走了。

平日里都是她托凌含漪带话,阿娘是有什么话说不出口的,分明是她自己想说的吧。

花开堪折直须折。她哪里不想了,温寒时拨弄着竹片,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截断为数不多的水源,将叛民围困了五日。卢长福终于明白司马信为何要多带粮草,在山中叛民饥渴交困之下,司马信派人将饭食送上去。并且下令,在此刻投降的百姓既往不咎,甚至可以领一份粮食作为回乡路上的干粮;若张巢在此时率部投降,也可以从轻发落。

慢慢地,随着围困山中野草渐少,送粮的道路也被截断,投降的人越来越多。司马信还让投降的百姓回去劝降,劝降一人,便有赏。

张巢也在飘忽不定间。

今年大旱,山中泉溪干涸,加上运输粮的小道被截,饥渴难耐,只能掘草根和吃尚未成熟的野果充饥。少雨多阳,野果又小又涩,根本难以下咽。

司马信与士卒同甘共苦,主营只是几根木头支起来的简棚。几人围着一根木桩吃饭,司马信几人的目光,总是偷偷放在另一处的汲猎身上。

一名士兵匆匆过来,附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其间汲猎总是时不时偷偷看向几人。几人像根本没注意到那边似的。

做贼心虚的汲猎笑得有些谄媚地过来,“殿下,济南郡太守那边来信,说是再有三日就能与我们汇合了。”

司马信用筷子的另一头戳木桩的年轮。他们都将叛民围起来,眼看就要投降了;之前写信让其形成两面包夹之势,结果他姗姗来迟,连尾功都蹭不上。

“我从洛阳赶到范阳,几百里路程,几日便到了?济南到高苑,才多少脚程,八日,就算是爬,也应该爬到了。”

“罢了,你先下去安排吧。”

司马信待人走远,才低声对卢长福说:“找个靠得住的人盯着他,有情况立即回来报告。”

济南太守那边有信,自然是第一个向司马信汇报,怎会跟下属的县令报备行程。说明这根本不是济南太守的来信,极有可能是汲淳那边传来的信。

不过汲淳的消息有什么是见不得人的呢?

细思极恐。

她放下饭碗,细细分析现在所处的局势。她名义上是这场剿贼的主将,实则这些士兵都掌控在青州司马这些人的手中;她有权用军法斩杀,但每杀一个人,就给这支军队带来一分不确定性。现在身边最靠得住的,只有渚月带来的十几个亲兵。

济南郡太守为何走得如此之慢,是真的不想要这份功劳吗?被两面夹击,腹背受敌的,究竟是山中的叛民还是自己呢?

不行,必须速战速决了。

她叫来卢长福,不大不小的声音足够周遭的人听清:“你拿着我的书信,务必亲自交到济南太守的手中,就说叛民我们已经平定了,不需要他带兵支援了。让他节省粮草,即刻回济南。速去速回。”

而后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清的声音小声道:“回来时谨慎进营,若察异样,无须进营核查,即刻回信都找初照。”

现在以节省粮草的名义,将卢长福遣送出营送信,不会引起汲猎的疑心,而打草惊蛇。

见卢长福拿着书信往营外的方向走去,汲猎挥手召来身旁的人,盯着卢长福的背影,“你,找几个人远远地跟着,不要打草惊蛇。”

江初照在太阳落山的最后一刻前迈入院门,裙摆像雨后清晨荷叶倾倒露水那般落下,随日落西山飘动的云像烧黑的炭一点一点暗下去。她脖子上挂着斗笠,背着沾了一层灰的包袱,额上细细密密的汗珠像竹叶上雨珠滑下后残留的结晶,身上热气未褪,像带了一片残留的火烧云回屋。

沐浴后换上官服,恰巧碰见从前院过来的渚月。“这两日可有什么事?”简单的冲洗并未浇退快马急驰的劳累,反而像茂密的瓜藤搭在简单的竹架上,一横一竖简单支起来的架子想倒也倒不了。

见她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疲惫。渚月细细回想,“除了汲淳和前线有书信来往,一切风平浪静。先生先歇息吧。”

江初照简单翻阅了这几日比较重要的公文,细细察看了司马信送回来的信;确定是真的风平浪静之后,才歇息。

她做了一个不太好的梦。可具体哪里不好,她也说不上来,因为梦里面没有悲欢离合,大起大落;就像吃了一口多汁的瓜,不甜不酸也不涩,像面对鸡肋那般取舍难断。

这种空落落的感觉,像稀松平常的日子里突然被人抽了一根无关紧要的筋,作什么画,摹什么字都感觉差了一笔,但将那一笔补上,又显得实在画蛇添足。

天色还暗得像鲫鱼的鳞片。清晨路边草叶上的露珠还没有凝聚,酝酿了一夜的酣意正浓的美梦就被惊醒。

江初照摸索着点了灯,边披中衣边过来开门。

渚月三言两语将情况报过来。江初照揉着眉心,声音还来苏醒:“汲淳呢?”

等渚月话音落下,她按着乱跳的太阳穴,“出事了。别管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