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宫 > 第13章 太平逸世

春宫 第13章 太平逸世

作者:一枝芦苇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5:45:34 来源:文学城

宫宴至亥正方散。

几乎不熬夜的苏清方早就开始上下眼皮打架,又跟着喝了几口果酒,酒劲发上来,更是困顿,恨不得躺下就睡,一回府就开始洗漱卸妆。

菱花镜前,苏清方坐着犯瞌睡,岁寒在后面帮苏清方一点点卸发饰。

“哎呀,”岁寒惊疑,“姑娘,润平公子送您的那对蝴蝶钗,怎么不见了一支?”

“什么?”苏清方被岁寒叫得醒了一半,听完又醒了一半,摸了摸头,环簪已经尽数摘下,只剩下一支蝴蝶钗孤零零躺在岁寒手里。

估计是掉宫里了,在苏清方都不知道的时候,更不要说去寻了。

苏清方惆怅地从岁寒掌中拈起蝴蝶钗,哀叹了一声,想着只能明天偷偷去一趟翠宝阁了,看能不能买支一样的,瞒天过海。

次日,苏清方收拾齐整准备出门,正撞上卫夫人从大舅母处回来,问她:“要去哪里?”

“没去哪里……”苏清方不想声张蝴蝶钗的事,正自思考应付之语,脑海中猛然蹦出昨夜李羡那句话,回答,“最近气运不好,去太平观拜一拜。”

卫夫人素有向道之心,欣然点头,另外交代道:“那你顺便把我抄的《南华经》送去供奉吧。”

说着,卫夫人示意身后的婢女去取经书,又想到方才和大夫人的谈话,孜孜叮嘱道:“记得再求求姻缘。你年纪也不小了,自己也上点心……”

“知道。”苏清方被念叨得头疼,连忙接过《南华经》,带着岁寒开溜,徒留卫夫人在原地叹息。

两人却乐呵得很,蜻蜓似的嬉闹着出了门。

岁寒紧随在后,轻声问:“姑娘,我们是去翠宝阁,还是太平观啊?”

“都去。”苏清方挑眉回答。

***

此时的苏清方,最挂心的莫过于蝴蝶钗。两人登上宝马香车,便直奔翠宝阁而去。

翠宝阁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宝饰之铺。其间珠翠,选材上乘,做工精美,最重要的是款式推陈出新,因此很受追捧。

苏清方曾经也只是听说,真正来到这里,满目琳琅,形态各异,方知不是虚名。

老道的掌柜见有客至,热情地过来招呼道:“姑娘想看看什么?”

苏清方一眼就看到了摆在中央的蝴蝶金钗,指着问:“这个,还有吗?”

“姑娘好眼光,”掌柜夸赞道,“这是小店最新出的样式。不过店内摆的这对只是展品,姑娘若是要,得专门定做。工期三个月,定金二成,一百两。”

二成一百两,那总值便是……五百两?!二百五一支簪子?

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二十两。

苏清方心中惊诧于这个价格,面上却没有多显现,压下微微张开的嘴角,一脸惋惜地说:“我原也是想朋友快生辰了送她,要等三个月的话就算了。”

二百五的话就算了。苏清方可不想当二百五。

殷勤的掌柜继续引导苏清方向里走,道:“姑娘还可以看看别的有没有喜欢的。有些有现货。”

“不用了。多谢。”苏清方微笑摆手,一刻也没敢在翠宝阁多呆。

主仆二人重新登上车舆,坐在旁侧的岁寒疑问:“润平公子哪来那么多钱呀?”

五百两,对他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苏清方也百思不得其解,“到时候问问。我们先去太平观吧。”

***

本朝道教颇兴,女观却少。太平观便是京都绛城周围唯一一座女观,观内约有坤道三十来人,位于城外仙石山。

仙石山上,有一块人高的巨石立在悬崖边,将落未落,传说是天外来客,因此得名仙石山。

车停山下,经过九百九十九级青石台阶,便是太平观。

苏清方将手抄《南华经》交给掌观时,已经临近中午,掌观便留了她们一顿斋饭。

苏清方颔首道谢,接着问:“妙慧真人在吗?”

妙慧是苏清方之前来观里结识的女冠,年龄同苏清方差不多大,可能大一点。她们下过几次棋,一来二去,便熟识了。苏清方每次来,都会和妙慧坐坐,或说说话,或手谈几局。

掌观指了指东边院落,微笑回答:“在的,善人去就能见到她了。”

太平观东侧有一个小塘,塘里植着荷花。荷影深处有一座独立的小院,名逸世轩,正是妙善居住的地方。

苏清方站在槛外,轻轻扣了扣门框,笑喊:“真人?”

门内的妙善亦是一袭灰白的道人装,朴素无华,正在整理茶具,闻声抬头,见苏清方立在门口,展眉一笑,起身迎接,“许久不见你了。今日怎么来了?”

吐词不疾不徐,语调悠长轻柔,似高原静静流淌下的冰川水,涓涓不断。

“我父丧已满,不能有事没事往这里跑了。今天是替母亲来送经文的,”苏清方一边说,一边进了屋,坐在妙善对面的位置,戏谑道,“我来得巧,正撞上你的客人离开,不然还没用午膳,就要先吃一道闭门羹了。”

妙慧有一名尘世旧友,交情甚笃,而且神秘。每次这位朋友来,妙慧便会关门闭户,不见其他人。

这位神秘朋友似乎还是个挑剔且有洁癖的人物。茶叶和茶具都是专门的一套——茶是上好的红茶,残汤亦有幽香;杯是越窑的白瓷,釉面光润似玉。只要见到妙慧摆出这副白瓷茶具,便知是她的那位老友来了。

不过妙善似乎不是很喜欢红茶,哪怕和那位朋友对坐,吃的也是自己亲手做的荷叶茶,采的正是轩外池塘的荷叶。

精于制茶烹汤的妙善将白瓷茶具妥帖收进柜中,重新取来干净的青花茶盏,给苏清方泡了同自己一样的荷叶茶,道:“他公干经过这里,只是顺道来看了看我。我们许久未见了,若是知道你来,我肯定是见你的。”

室内燃着浓郁的檀香,浸润着荷叶的悠远味道,十分闲适。

苏清方接过杯盏,轻笑道:“我玩笑的。你近日如何?”

“我在山中空享岁月,一切如常。你呢?”

苏清方苦笑,“我母亲老是念叨我嫁人的事,烦得很。”

妙善抬袖掩笑,“善人花容月貌,不怪令堂忧心。”

“好啊,你个出家人,也打趣我。”

妙善收了笑,劝道:“躲着,总不是个办法。你自己确实要想想。”

诚如妙善所言,苏清方当初三天两头来太平观,不能说没有安躲避的心思。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苏清方一想到就头疼,叹息道:“我想同你一样出家了。”

妙善微微一笑,似是祝福:“善主是有大福的人,必不会有此劫难。”

***

在太平观用完斋饭,苏清方又和妙善对弈了一局,才不紧不慢下山。

下山的台阶似乎比上山陡峭,主仆二人手挽着手,彼此搀扶,以防摔倒。

岁寒一边看着脚下的路,一边随口问了一句:“姑娘,你说妙慧真人为什么会出家呢?”

妙慧的言谈举止,皆从容淡雅,茶道棋道,亦无一不精,一看就出身不俗。

遭逢劫难?

否则也不会在听到苏清方想出家时说那话吧?

逸世之人,又有几个不是历尽劫波、看破红尘?

妙善就似一汪山间泉,波澜不惊,润泽静默,触碰起来却是冷的。

苏清方摇了摇头,“不知道,也别问……”

话音刚落,一道黑影倏然从旁边林里跳出来,跳到苏清方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