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正当时 > 第16章 第十六章

春风正当时 第16章 第十六章

作者:婆娑树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4 16:48:08 来源:文学城

这厢,赵氏吃得酣畅淋漓,那厢,徐敦却是吃得魂不守舍,无他,徐母寿辰这种日子,那郑氏定然是要来贺寿的,他晨间亲候在正院,果然又得以一窥佳人。再说那郑殊,郑母听了郑好的劝,近日都在紧锣密鼓地给她筹办婚事,她日日焦灼,夜夜煎心,是以今日郑氏的马车一出现在郑家门口,她便不顾郑好的劝诫,毅然随了郑氏来这国公府。在后园内,郑殊看着那一群娇俏的小姑娘黯然伤神,人人都比她家世好,人人都比她衣着华丽,可谁都没她长得好,及至开席,她仍味同嚼蜡。

“姐姐,我吃饱了,我想自己去后园走走。”郑殊凑在郑氏耳边,低声说道。

郑氏眸中一闪,道:“别跑远了,那假山后面有几株桂花树,离这儿不远,就在那随意走走吧,我让桂枝跟着你,省得你迷路。”

郑殊轻声应下,桂枝比她更熟悉这国公府,闻言便引着她去了。

郑氏见她走远了,才把另一个丫鬟桂香唤到身前,附耳轻声吩咐了几句,那丫鬟点点头,就飞快地走了。

徐敞在那边席间饮至兴浓,正与人飞觥献斝,他的小厮九斤忽然跑到身后,耳语数句,那徐敞听完,酒杯仍举在半空,半信半疑地看了小厮一眼,道:“当真?”

小厮点头如捣蒜,道:“是桂香姐姐来传话的。”

徐敞忙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放眼去寻徐敦,起身上前,又是一番耳语。

郑殊闷闷地在几棵桂花树下转圈,用脚尖踢着地上的鹅卵石,突然,一个石子飞出去,一声“哎哟”在近前响起,是个男人的声音,她一下慌了心神,猛然抬起头来,桂枝呢,已然不见桂枝的身影,只身前几步外站着一人,黑纱罗的幞头巾子,孔雀罗的长袍,一双软锦靴蹬在脚下,不是徐敦又是谁。

“这不是郑家二妹妹吗?怎一个人在此?可是府上招待不周?今日亲朋甚众,丫鬟仆从们若有顾不到之处,我在这给妹妹赔礼了。”徐敦一面说话一面作揖,双眼却是不住地往郑殊身上瞟。

郑殊飞红了脸,道:“原来是大少爷。我就是饭后随意走走,这就回席上。”说罢,转身就要低头疾行而去。

徐敦忙伸手扯住她的衣袖,涎着脸,痴声道:“妹妹别走,咱们再说会儿话。”

郑殊面红耳赤,慌忙去抽徐敦手中的袖子,徐敦趁机握住了她的手,道:“好妹妹,自那日见了你一眼,我睡里梦里都是你,改日我让我娘上门提亲可好?”那声音温柔缱绻,与樊迟木讷憨厚的声音极为不同,郑殊何时经过这场面,竟愣愣地呆住了,徐敦又趁机摩挲她的手背。

郑殊这才回过神来,猛地把手一抽,红着脸瞪着徐敦,呵斥道:“大少爷把我当什么人?”一语毕,竟低声抽泣起来。

徐敦忙做小伏低地温声哄道:“好妹妹,我是一时情难自禁。我一日不与你表明心迹,便一日寝食难安。我真想将心剖出来给你看看。”

郑殊忽然抬头看着他,定定地说:“大少爷此话当真?真想上我家提亲?”

徐敦见此,忙赌咒发誓。

郑殊忽而一笑,道:“大少爷哄我呢!我在席上瞧见卢大奶奶,金尊玉贵的一个人儿,模样好,口齿好,大少爷要如何上我家提亲?”

徐敦急忙说道:“她惯会做表面功夫,当着人前,她是贤惠能干的卢大奶奶,背着人后,她刻毒寡恩,我的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若是,若是家父议亲时,我先见了妹妹,便是拿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会上她卢家提亲的。”说完,竟还呜咽了两声。

“大少爷现在提这些作甚?”郑殊声音轻轻的。

徐敦抬头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忽又上前两步,凑近郑殊,低声道:“你放心,若是你愿嫁与我做二房,我必以正妻之礼待你,往后心里眼里只认你一个。好妹妹,你应了我可好?你应了我,我明日就上你家提亲。”徐敦说着,又要去握郑殊的手。

郑殊忽然听到远处似有极轻微的脚步声传来,忙羞红着脸,挣开徐敦的手,低头跑了。徐敦怅然若失,正要转身悄悄地回到那边席上时,忽见刚才郑殊站立之处,留下了一方手帕,他忙俯身去捡,摸上手时,那手帕的触感跟郑殊的衣袖是一样的,这必是郑殊掉落的了,徐敦喜上眉梢,将手帕一卷,塞进自己的靴筒内,脚下轻快地踏着步子,哼着小调儿,绕过月洞门往另一个方向而去。

不一会,等这桂花树下,除了满地的落花,再无人影时,假山洞里却钻出一个人来,对着两边的月洞门冷笑连连。

这日晚间,送走了宾客亲友,赵氏母子各自心满意足地枕着美梦呼呼大睡。

卢兰芝卸了钗环,换了家常衣裳半躺在贵妃榻上看礼单,流霜把其余人都遣退了,才在脚踏上坐了,将在假山内听到的言语尽数说给了卢兰芝,说完,还不忘啐上一口,又道:“姑娘真是神机妙算,单凭郑氏在席间的小动作竟能猜到他们这些下作行径。”

卢兰芝轻勾着嘴角,脸上半点伤心之色也无,眼里尽是嘲讽,挑着眉头笑道:“我早看出来,这郑氏把她妹子带进府里别有所图,她和赵氏眉来眼去,当我是瞎子不成。也好,他二人既情投意合,我便成全了他们!刚好,也成全我们!”说完,别有深意地看了流霜一眼。

流霜心领神会,道:“姑娘是想用此事作筏子?”

卢兰芝笑道:“不好吗?夫妻一场,我成全他,他也成全我,省得我另寻借口。你这样——”卢兰芝对着流霜低声交待几句,流霜听得连连点头。

再说那郑殊,白日里微红着脸回到席间,郑氏便知有戏,心中甚是得意,在回家的马车上,便抓着郑殊的手,问道:“你和桂枝在后园可曾遇到什么人?”

不料,郑殊却是直勾勾地冲她一笑,道:“姐姐不知道吗?难道不是姐姐有意安排的?”

郑氏手一抖,姐妹对视间,郑氏忽然一笑,这个妹妹倒也不蠢,有野心的人好说话多了,她抬手扶了一下发髻上的金钗,道:“我也是为妹妹前程着想,妹妹难道甘心嫁给樊县尉?”

郑殊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嘴角一弯,道:“这么说,姐姐连退亲的法子一并都想好了?”

郑氏看着她,但笑不语。

郑殊把头一点,道:“姐姐既然都算计好了,我也甘愿入局,只一点,退亲的事,需姐姐去跟娘说。”

姐妹二人达成共识,心照不宣地各回各家。

再说魏国公府,直忙了三日,才将亲友送尽,喧闹告一段落。

这日午后,卢兰芝携着礼单和账本来了荣安堂,有一搭没一搭地向徐母说着各家礼品清点入库和寿宴开支诸事,徐母不甚在意地摆着手,笑道:“这些事你料理就是,又何苦来向我老婆子说一遍,我自是放心你的。”

“那些东西都已交给翡翠,放在祖母的私库里了,这礼单我今儿便给如意了。”说完,卢兰芝就笑着把那一本描金册子塞在如意手里,又笑道,“还有一事想讨祖母示下。”

徐母拉了她一道在暖榻上坐了,轻拍着她的手,叹道:“你从娘家回来之后也太谨慎了些,这家里大小事你拿主意便是,何必来问我!”

卢兰芝浅笑道:“上回赏菊宴,因着我扰了祖母的兴致,孙媳想向您赔个罪,也向亲戚们赔个不是。而且,三婶婶娘家办喜事,祖母和我都未到场,终究有失礼数。我寻思着,咱们府里有几株丹桂,眼下正是开花时节,那一片银杏林也好看得紧,不如,咱们再给亲家太太下个帖子,把郑大嫂子和她两个妹子也叫上,我再派人去把我嫂子请来,咱们在园里好好赏一赏桂花,上回的事便算在亲戚面前揭过去了,各人面上都好看,祖母觉得如何?”

卢兰芝一番话说得徐母心头热血翻涌,熨熨帖帖的,她不住地拍着卢兰芝的手重复道:“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就照你说的办。”

“那我便去下帖子了。”卢兰芝笑着,款款告退。

她前脚刚走,赵氏后脚就进了荣安堂。

徐母闭着眼睛假寐,眼皮都未抬,只懒懒地问:“这个时辰,你怎么过来了?”往日可是只有晨昏定省和亲戚聚会才会出现。

赵氏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气,也顾不上徐母的冷淡,自己走到徐母身前的脚踏上坐了,一脸神秘地说道:“老太太,我想跟您商量一下玫姐儿的婚事。”

“二丫头?你有想法?”徐母一下睁开眼睛,双眸审视地看向赵氏,声音不辨喜怒。

赵氏心中得意,道:“老太太,你觉得南平王府如何?”

“什么?”徐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氏还未察觉徐母的真实反应,她以为徐母是惊喜,忙献宝似的说:“您过寿那日,南平王妃来府上赴宴,见了玫姐儿,喜欢得不肯撒手,当场就把一个老太妃给的镯子给了咱们玫姐儿,又另外送了一匣子首饰,敏姐儿和蓁丫头可都没有呢。昨日又派了两个嬷嬷给玫姐儿送衣料,其中还有两匹贡上的缭绫,话里话外都是在夸咱们丫头的。那南平王幼子,我也问了大老爷,听大老爷夸他生的一表人才,有祖父遗风。您说,这可不就是一门上好的亲事?”说完,自己掩唇咯咯笑个不住,不忘拿眼去看徐母的反应。

徐母被她气笑了,反问道:“你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

赵氏止不住地点头,笑道:“可不就是一门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亲事!那南平王府何等富贵,咱们玫姐儿若是嫁过去——”一语未了,徐母拿起手边的老山檀香手串就朝着赵氏的头掷了过去,那赵氏“哎哟”一声,捂着额头跌坐在地上,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看着徐母,喃喃道,“老太太,你,你……”

徐母犹未解恨,怒骂道:“你真是黑心烂肚,天底下竟有你这样当娘的,也不打听清楚,就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你这双眼睛除了能看见富贵二字,还能看见什么?!那南平王的小儿子,只比敦哥儿小三岁,至今未婚配,你当是为何?满京城里的好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那是出了名的浪荡子弟,喝酒赌钱,虐待家下仆从,无所不至,比你儿子还要坏上十倍!你儿子跟他一比,都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儿郎!这样的人,你竟想把女儿嫁给他,你的心是不是掉进了粪坑里,心眼都被屎糊住了?”

一席话骂得赵氏又羞又愧,她哪里知道这些,她遣了费婆子去打听冯耀祖,那费婆子一箩筐接一箩筐的好话,她生怕错过了时机,这门亲事就被别人抢了去。

徐母骂完,接过如意捧来的茶,痛快喝了两口,才慢慢顺了气,失望至极地看着赵氏,道:“我一向知道你蠢,却不知道你能这么蠢。二丫头的婚事,你不必操心了,我已经有了人选。”

赵氏坐在地上,愣愣地看着徐母,不甘心地说道:“便是南平王府不成,老太太觉得宣武侯如何?”

徐母怒极反笑,道:“喔?宣武侯倒是满京城炙手可热的东床快婿,我竟不知,你何时跟宣武侯府有了交情?”

赵氏咽了口唾沫,道:“我听闻三弟他们进京时与宣武侯遇见过,不如,咱们国公府给他下个帖子,请他来家里做客,届时再安排他跟二丫头见——”

“呸!”徐母一口啐道,“你倒是敢想!你不必再想了,我已经给二丫头择定了人选,你娘家侄儿,赵成业就很好。”

“什么?”赵氏一脸震惊,白着脸,道,“成业?成业他只是个贡生啊……”

徐母闭目叹道:“二丫头性子绵软,但凡后宅复杂一点,她都应付不了,惟有找一户人有真才实学、但是家底子薄的青年俊才,魏国公府再没落,也能帮他在官场上打点一二,他要依靠岳家,自然就不会薄待二丫头,后宅没有那么多腌臜事,再给二丫头几个得力的陪房,日子自然也就舒坦了。我品择了这么多户人家,你娘家侄儿着实不错,他如今在国子监进学,春闱上榜是迟早的事,你哥哥嫂嫂又在邯郸老家,二丫头嫁给他,小两口在京城的日子不知多清净。有国公府的帮衬,等过个五年十年,他官做大了,自然忘不了这少年夫妻之情,二丫头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可是,可,可我娘家……”赵氏想出言反驳,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怎么?你看不上自己娘家?”徐母睁开眼睛看向她,那眼神逼得赵氏不敢直视,徐母冷哼一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等令言下值回府,我便与他去说。如意,扶我进去躺一会儿。翡翠,送大太太出去。”说罢,不再看赵氏,扶着如意的手头也不回地往里间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