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battle原主后爱上男主 > 第115章 她不见了

穿越之battle原主后爱上男主 第115章 她不见了

作者:碧磬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7:37:16 来源:文学城

“大师你看!”

休静顺着这人所指一看,呆在当场,连常挂口边的阿弥陀佛都哑在了喉咙。他自认经历非凡,见过群魔恶鬼,也见过妖孽肆虐。但眼前的一幕让他突然觉得人间才是地狱。

炮声隆隆,远处的战场狼烟四起,虚掩了其中成堆的尸体。尸体下流淌的血水成了河。尸体堆中有个别肢体在舞动,向着苍天祈求活下去的机会。诡异得让人害怕。

有些刚刚来到战场的日桑人看到这一切,转头便往回逃,立刻被他们的主将斩杀。但当这些主将自己也来到阵前,看见那残肢碎沫铺就的战场时,他们也胆寒了,撤退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奔逃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可刚刚冲入战场的新济人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他们在明军火炮的掩护下,向着日桑人杀了过去。刀柄锋利而干净的他们迅速对逃兵展开了屠杀。

而在阵中,如铁血森林般伫立的明军军团,已经鲜血淋淋。他们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带血,连马的眼睛都是。

敌人退了,但他们已经早已在阵型中卡住动不了了。弓弦依然拉满着,箭矢朝着前方,长枪依然根根指着前方,盾牌下的他们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有的甚至已经死在盾牌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拆不散了。而他们一路杀过的敌人已经铺成一条死尸的路,一直通往王京的方向。

休静闭上双目,一行泪水顺势而下,他喉咙里终于救赎得喊出:“阿弥陀佛。还不快去救人。”

炮火的加入的确让李若松如获大赦,但突然听闻秦慕琅失落在战场的消息让他全然忘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他不顾一切地跟了过去,但吉娜明显像个无头苍蝇,她不停地喊,不停地乱找,一无所获。

李若松急得一把拽过她,“你为什么带她来这里,你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知道连我都差点都死在这里吗?”

吉娜毫不示弱的甩开了他的撕扯,“就是因为怕你死在这里,她才不要命的来的。你以为我没有拦她吗?要不是我一路护着,她早死了。”

李若松懒得和她吵,驾马再次冲进了日桑人的残军中,他努力劈砍,希望找寻她的下落。

此时正值午时,日光灼灼,一道金光耀眼地晃闪在他前方的尸体上,让苍白的他们立时成了金人。李若松还没来得及回头,一把比他大腿还粗的大刀已经呼啸地朝他劈来,他侧身躲过,但他的马却没有那么幸运。一条马腿立刻倒地,血液喷溅下,李若松被甩下马去,滚落到地。

这时他才发现对面的黑马上坐着插满箭那个身穿金色盔甲的日桑将领。只是这个盔甲插满了箭矢,形如一只金色的刺猬。

他见李若松掉下马来,自己也下了马,拖着他那巨型大刀向他缓缓走去。

李若松看着眼前的巨人,一时居然错过了站起来的机会,只能在地上努力往后退着。

李三爷见到金色盔甲便知不好,立刻在拈弓搭箭,向那显眼的金色目标射去。他的箭矢势大力沉,一下子没入了铠甲之中,但也只是让这个金色怪物晃了晃。

立花将军笑着拔下了他身上那如刺般的箭矢,“这些休想伤我。”说完抡起那把巨刀高高举起,那把刀太大,太亮,被午时的太阳一照,金光肆溢,照着四周一片惨白,人眼都不能视物了。

吉娜远远见了,驾马冲了过来,她自知自己的刀太过单薄,索性连人带马冲撞了过来,火星撞地球的冲击,让他轰然的倒地,那把巨刀被他甩远,哐啷啷回响不绝。

李若松趁机站起身,李三爷已经驾马而至,他伸手想去接他,却见他朝倒地的立花将军冲去。

他先一脚踢飞了他那金色的头盔,头盔下立花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散落开来,无处掩藏。

被如此羞辱的立花将军努力起身。刚站稳的他,甩手一掌向李若松挥去,李若松低头避过,一脚踢向他的身体。

若是旁人,怕是已经被李若松踢飞出去。可立花将军太高,太重,这一脚让他纹丝不动。被隔靴搔痒的立花笑提起李若松踢来的脚,把他整个人倒吊了起来。他像玩弄一个玩具般把他晃了晃,然后轻蔑的对李若松道:“杀了你,也算我胜了。”

吉娜见李若松危险,驾马打算再次撞来,只是这次,立花将军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如斗牛士戏牛般潇洒闪身避过,让吉娜扑了个空。

李三爷急得想救下哥哥,驾马也冲了过来。他的刀虽是利器,但在他盔甲上砍了两下便已经破了刃,急得他把刀当场扔了。这一扔,立花将军已经转身,抬手一把把他推下了马。

吉娜见没冲撞成,再次朝巨人冲去。立花以为她不过再次傻傻冲撞,不急不慌转身应对,哪里知道吉娜驾马擦他而过,让他避了个空,吉娜乘他腾挪,把一把短刀朝他眼窝刺去。短刀借着马匹的冲劲深深地扎在巨人的眼窝里,他疼得终于放开了李若松。

李若松身子刚落地,火炮从天而降,大地撕裂地皮翻飞,尸体腾空。他们所有人都被重重的摔在地上,马儿被吓得四散奔逃。李三爷被马狠狠摔下震晕了过去。

天崩地裂后,第一个站起身的居然是立花将军,他用他那仅剩的眼睛锁定了李若松的位置,不顾一切的朝他冲来。却被突然出现的一具尸体袢了个跟头,踉跄的他,轰然倒地,胸前的那把箭矢,刺穿了他的胸膛,血水终于从他身上流下。

他本想努力支撑着站起来,却听到一阵熟悉的金属撕拉撕拉朝他而来。

那是他的大刀在刮地,他还没来得及看清,刀尖已经在他脖颈左边了,那人明显抬不起刀,只能拿它当铡刀使用。

随着金色的闸刀在他脖颈上横空落下了。立花将军再没站起来。

使刀的人力气太小,幸亏刀柄本身重,刀刃很快没入了立花脖颈的肉中,血哗啦流了出来,但却没能将他完全杀死,顽强的生命力让他努力挣扎着,手甚至想捞回他的刀。这迫使拿刀人不得不全身站在刀背上。可惜她还是太轻了,刀并没有更进一步。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吉娜已经赶到,她力气大,踩着立花将军,帮着她提起了刀,再次抬起落下,齐心合力的两人终于砍下那颗巨大的头颅。

随着那头颅咕噜噜滚落,俩人累得瘫倒在地,朝着彼此笑着,很快吉娜笑着笑着哭了。

“你终于回来了。”

……

一场搅动东亚战局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双方都耗尽了力气,付出巨大的代价。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赢家。特别是双方的主将均消失在战场,让双方都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大战第二日夜里,开城的城门上传来了悠远的敲击声,咚咚咚,敲得人头皮发麻,守城的将士不敢开门。这几日外面的尸体成堆,谁知道是那个鬼在敲门。他们这么胆战心惊了一夜,一大早才敢缓缓掀开一角朝外看去,只见一阵耀眼的光晃了他们的眼。待他们再开大一点才发现,城门口地上倒着两个明军将领和一个巨大的金色头盔。

李若松和他弟弟归来了,他还带回了日桑将领的金色盔甲。金色头盔的主人结局不言而喻。到底发生了什么,谁都想得到。

主将的归来无异于宣告明军是最后的胜者,奏报立刻快马发往大明朝廷。

写完捷报奏疏的宋应元看了看英气不在,略显萧索的李若松只问了一句,“她不见了,吉娜也不见了,你见到她们了吗?”

李若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默默闭目咽下了这个结果。然后对宋应元道:“宋大人,派沈守玉去王京找他们谈谈吧。战场已经不在了,我们该坐在谈判桌上了。”

这场牵动三国的东亚大战,在那一刻被李若松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青馆之战重挫了他和明军的锐气,让李若松性情大变,让他从此惧战,成了最大的主和派。

大明朝堂刚收到李若松大胜的消息不久,还没来得及兴奋便收到了和谈的奏报。两封奏报的自相矛盾让朝堂炸开了锅,御史纷纷上书斥责李若松明明作战失利,却冒称为功,惧敌误国。

一封来自新济国皇宫的密信更是让大明原本野心勃勃的皇帝终于痛下决心--同意和谈。

沈守玉再次登场,他本以为是自己展示的舞台,却发现新济人才是和谈的主导。和谈之下日桑人撤出王京,退到斧山一带。

虽然三国依然动作不断,战事不停,但和谈还是以一种必然的结果持续发生着。

九月,随着和谈的更进一步,一封来自大明的诏书更是直接召回了李若松。

这边的战事初歇,大明北部蒙古却再起烽烟。一个本名不见经传的四王子异军突起,通过打得过的拉拢,打不过的联合对付的手段,很快统一了蒙古的诸多部落。

成了蒙古新一代的霸主。

“这个四王子以前怎么没听过?”大明的君主不解道。

奏报的官员立刻解释道,“听说他早几个月迎娶了新的王妃。传闻是这个新王妃的通盘运作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大明的君主眉头皱了起来,“一个女人,有这手段?”

“陛下,她不是别人,正是宁夏叛将哱拜的女儿——牧云格,那个草原最聪明的女人。”

哐当一声,茶盏的碎落一地,大明君主也站了起来,他不顾身上洒得全是水,上前质问道:“她不是该在李若松府上吗?”

奏报的官员从不知李若松小妾的典故,不知如何答了,颤抖的退下了。

几日后,锦衣卫来报,李府上下皆言:李若松出兵数日后,这个小妾便被主母打死了。他们早就为她置办了丧礼,全城皆知的。

大明君主面对这个全城皆知的谎言气得当场掀了桌子。远远地跪在地上的张掌印劝道:“多日后李若松便来叙职,陛下何不当面问个明白。”

这个提议让大明君主终于恢复了些许理智,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计上心头,笑着道:“我要当面告诉他,他的女人在哪里。”

我查阅很多资料,明朝的,日本的,朝鲜的。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辩护,都认为自己是获胜的一方。但这一战后双方都老老实实的坐到了谈判桌旁,不再刀兵相像。

我的猜想是双方都给对方造成了战争阴影,让他们放弃了战争这条光荣捷径。

中国学者对于这场战争,多数是消极或者变相承认这是一场失利的战争。他们找的失败的理由是千千万,疫病,粮草,盟国的错误情报,自身内部的矛盾等等。

于我我害怕写的。从资料来说对于我的男主很不利。

这是这场战争的确是大明第一次远征朝鲜的转折点,甚至认为这是李如松作战风格的转折点。从主战派变成了主和派。

我觉得就算我回到那一年我也窥测不到一个人内心巨变的原因。所以我只能从把多方的因素编到故事里,尽量事实展现。

但从平城之战纵敌渡江来看。他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远征之战上兵力的不足,不足以屠尽敌人。

有历史观点说他是轻信了朝鲜的情报,此战后再也不信朝鲜的情报。

但我们再立体的来看,其实朝鲜的水师一直有在沿海口岸和日作战,而且胜多败少。这样的胜利毕竟阻止了日军撤退和补给。所以造成了王京太多的日军。粮草匮乏,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日军迫切需要一战,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敌人,男主有缺点,但是在战场上他已经做到了极致。

在朝鲜国至今有纪念他的祠堂足可见他的功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5章 她不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