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家里来人了
林为先大了沈嫣九岁,沈嫣三岁那年被送回外祖家抚养,半大小子的林为先见外甥女活泼可爱,也非常喜欢她,带着她满山满野地乱窜。
林家伐木为业,在永春有大片的林场,沈嫣在山里渡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时隔多年再见小舅舅,沈嫣已是寡妇,而林为先成了走南闯北的“中年人”。在这个四十可以自称老夫的时代,三十一也算得上中年了。
林为先看着从小带大的外甥女,满是心疼,又说起一路遭遇:“我早就想来京城,谁知道一直打仗。直到洪都通关,我们才得往北走。听说逊帝要行禅让礼,我是真的急,也不知道你们这些嫔妃如何了。后来到了京城一打听,这位石将军说宫妃都被遣散了,他正好认识你,就把我带来了!”
沈嫣闻言,看向石磊,他带着讨好的笑容,应道:“这位林郎君说和从前宫里的沈贵嫔有亲,我一想,不就是大娘子您吗?”
沈嫣微微点头致谢,道声“有劳”,又让都珂给了赏钱。石磊推辞不过,接了之后,就很有眼色地就告退了。
出去的时候遇到关梁,他拉住关梁,问道:“沈大娘子还好么?昨日她受了惊吓,是不是怪我行事鲁莽?她可曾说过什么?”
前一天关梁送沈嫣回家前,看了石磊一眼,那一眼大有深意。而关河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也指点他,来向沈嫣道歉。
可石磊这个武夫,一时还没有闹明白,只能依关河所说,先问问关梁。
关梁叹道:“罢了,我看沈大娘子是个宽厚的人,你也不必太担心。你今儿个在何处遇到我们舅老爷?”
“就是在城门口啊!”石磊说道:“他看见我,就上前来问了。你说巧不巧?”
关梁扫了一眼他的禁军盔甲,这个舅老爷是个会识人的,胆子也大。
“赶巧你想讨好沈大娘子!”关梁道:“真叫你小子遇上了!放心吧,沈大娘子一高兴,哪里顾得上怪你!”
石磊开开心心地走了。
林为先这里和沈嫣说话:“你继母带着亲生的一儿一女回她的五邑老家去了,你大姐姐日子过得不错,如今得了一儿一女,你二姐姐嫁了个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家里的事都靠娇娇操心,我们本来都替她担心,谁知前岁你二姐夫终于中了举人!”
沈嫣听了,也高兴起来,她从外祖家回去后,和大家都不亲。大姐姐忙着绣嫁妆、学规矩,都是二姐带她,所以她心里对二姐沈娇最为亲近。
林为先问道:“你可有什么消息?什么时候举行大比?”
按照惯例,新帝登基自然是要开恩科的。
“可是如今官家御驾亲征……”沈嫣估摸着:“怎么也得等到开春吧!最好是官家得胜归朝,届时开恩科,二姐夫进京赶考,把姐姐也一起带来吧,我也好见见!”
林为先听了很高兴,又问起沈嫣自己:“我听说你又嫁了人,那个人又死了……小四,不急,是他们命不好,配不上你。咱再嫁一回……”
一盏茶的功夫,小舅舅已经露出他的本性。都珂在一旁听了,心中一惊,茶盏都拿不稳,偷眼朝沈嫣看去,沈嫣笑眯眯地听着,一点儿都不生气。
她这个小舅舅啊,从前就是纵情任性,豁达不羁,说起话来也没个顾忌,沈嫣都习惯了。甚至拥有一个现代灵魂的沈嫣,是很喜欢这种相处方式的。
“小舅舅,如今你管着家里的船运么?”沈嫣问道。林为先点头称是。
这样也好,小舅舅这个性确实适合跑船。
林为先道:“之前我们家经营林场,卖木材,顺便也卖点儿南货。我在各地看了看,比如京城吧,这木材价格和永春的价格,天差地远。所以我想着,与其这样,不如我们自己跑呢!”
确实,有自己的船队和商路,等于搭建起了一个供应链,也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沈嫣笑道:“那真是巧了。我如今打算起房子、收租子,做一些营建的买卖,木材这些我正用得上!还有,永春若有好的木匠坞工,舅舅也可以荐来,如今汴都正缺人呢!”
林为先一拍大腿:“果真么?哎呀,世人只知道东阳木匠,不知道我们永春也有能工巧匠,我知道了,下回带他们来。对了,你房子起得如何了?你小时候做的那个‘建筑模型’,比一般的烫样强多了,我现在还收着呢!那些老师傅看了,都夸你是天才!”
沈嫣道:“房子已经好了,小舅舅要跟我一起去看看么?”遇到久违的亲人,又是个懂行的,沈嫣难免起了显摆的心思。
林为先当然说好。
于是一行人来到已经落成的“俱欢颜”,沈嫣顺便过来付尾款,孙匠师一听是东家的小舅舅,家里是开林场的,非常热心,带着几人又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
沈嫣才吩咐关梁找刘大山他们带人看房,沈嫣还没离开,就有人来了。沈嫣微一打量,那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确实是读书人。听他说话,应是个举子,也姓刘。
没错,沈嫣做的这个“俱欢颜”项目,就是打算专做读书人生意的高档公寓。
刘举子进门,就看到一个雅致的小院,颇具文人气质,非常满意,又踱了两步,来到公用的书房,宽大的桌子,整齐的书柜,窗明几净,等等……这窗?
刘举子走过去,小心翼翼伸出了一个手指,戳了一下,感受到有阻隔,又用手掌抚过,“天哪,这是水晶么?”
孙匠师笑得与有荣焉:“整个汴都,我们这个‘俱欢颜’是第一个用上这么纯净的玻璃的,天工坊制作,别处没地儿买去。就连官家还在外征战,没享受到呢!我们东家说,俞国自高祖皇帝以来,就优待读书人,这个玻璃,让读书人先享用!”
林为先也在北窗边,细细看着玻璃,赞不绝口,他看向沈嫣,道:“小四,这天工坊是你家的?”
沈嫣微微点头,脸上得意,压低声音道:“官家也有一半干股!”
林为先震惊地看向沈嫣:“小四,好本事啊!”
他们两人窃窃私语,刘大山又带着刘举子上楼看房间了,没一会儿功夫,刘举子就下来了,爽快定了二人间。沈嫣定的规矩,押三付一,若是一年一交,还有优惠,可以打个九五折。
林为先又轻声问道:“你这个,租金多少?”
沈嫣说:“四人间整租,一年三十贯,二人间整租是三十五贯,单人间四十贯,若是套间则是六十贯。”
林为先在心里算了算,这个价格放在前两年,不算贵,但这两年兵荒马乱的,这个位置又在南城,就有点小贵了。
看刘举子这痛快的样子,还真别说,自有不缺钱的读书人愿意买单。
沈嫣也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她买地皮、起房子,不算玻璃的造价,也就三百贯不到的样子。如果全都能租出去,那么这一个四人间,两个二人间、两个单人间和一个套间,总计可以带来240贯的收入,这笔买卖非常成功!
当然她建“俱欢颜”的目的,除了收租,也是为了给她制作的玻璃打一回广告。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玻璃到底怎么好,怎么比水晶好,来这里看一看瞧一瞧,不就都明白了吗?
林为先过去跟刘举子搭话:“这位郎君,听您口音,似是北面来的,是来进京赶考么?”
刘举子点头说是。
“可……”林为先似有疑惑。
不待他问出口,刘举子就说了出来:“前些日子,我们与北胡作战,非常胶着。近段时间,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你想,等御驾回銮,官家不就要开恩科了么?”
众人听了,都对刘举子的先见之明佩服不已,早点进京,早点备考。等大家伙儿接到消息再来,说不定连客栈都订不到了。这个刘举子是个急性子,略说几句,立刻告辞。
等刘举子走了,刘大山过来说道:“大娘子,您看,咱这租金要不要再涨一涨?”
沈嫣道:“不必了,人无信不立,我们价格都放出去了,临时涨价,倒让那些嘴利的读书人骂我们无商不奸了。这样就很好!”
林为先也说沈嫣做得对:“你起了这个名字,就是为了‘买名’的,切切不可得罪读书人!”
石磊回去后,和段久汇报情况:“今儿个遇到了沈大娘子的亲舅舅,我就把他送到沈大娘子那边了。”
段久问道:“亲舅舅?是哪里人,进京做什么?”
石磊一五一十地说来:“他叫林为先,永春人,家里是开林场的,这回运了很多木材一路向北,沿途贩卖……”
听到这里,段久眼睛一眯,想起沈嫣曾经提到过外祖家,还说士农工商,她要事搞营建也在“工”的范畴,而且今后的木材,她也不用愁了。南边的木材,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过来了,那样的话,她还哪里用得上他呀?
石磊见段久听得很仔细,忽然有些明白了,莫不是……
欢迎养肥[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章 家里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