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婵把挖的魔芋野菜折耳根都背了回去,七娘野菜倒是认得,那折耳根和魔芋俱都不识得,接过背篓道:“姐姐,这是甚物。”她期望的望着姐姐,心中想着这肯定是好吃的。
“怎得,酒醒了?”她点了点七娘的头“小馋猫。”不过她自个儿也是个好吃鬼,大姐不说二姐。
七娘冲着她吐了吐舌头,帮这一起把背篓的东西拿出来。
不过唐小婵还是给七娘解释到:“这在我们那叫魔芋,一种能吃的,能做成像豆腐那样。”她是原本是想做魔芋爽的,但是这东西她不会做,只会做个简单类似的,用草木灰或者等冬天了用雪当冰柜试试。
“六娘,七娘进屋吃吃饭了。”
两人听着屋里叫喊赶忙把手冲洗,去了厨房帮着拿了碗去了屋里。
这边孙梦卿看着桌上的菜也是一脸满意的点着头,对着进来的六娘亲情道:“六娘,七娘,今晚可要好好尝尝嫂子的手艺。”
又指着两道菜:“这是根据六娘口述做的麻婆豆腐和这辣椒炒肉。闻着是香,就是炒的时候呛人了些。”说着摆了摆手,像是还能闻得见厨房呛人味道似的。
唐小婵和七娘听着这话,兴奋的跑向桌边抽着鼻子闻了闻:“嫂子做的真香。”干辣椒还要呛人了,嫂子,她心里想着。
“难道阿母做的就不香了,嗯?”一旁的杨梦有心打浑着说着,一面又摆着碗箸。
两人都心知是开玩笑,也顺着娇嗔道:“阿母,婶婶,做的也甚是好的,都爱吃。”
“两个小鬼头。“
登时屋内的几人笑做一团。
读完书刚回到院落的李成蹊听着屋里的笑声,脸上也露出微微的笑,遂洗了手进屋问着:“婶婶,嫂子和妹妹们说什么哩,笑得这高兴,让五郎也听听。”
唐小婵和七娘忙出来一人挽着一只手道:“哥哥回来了,今儿个怎回来的晚了些。”
几人还没说一会话,碗箸刚摆放好,那边李福和李成正也从田里回来,听着屋里的笑声也都是满脸带笑的进了屋。
一家人围桌吃饭食。
“六娘,这就是你那小菜地种的辣椒?”只见二哥吃着那辣椒炒肉一面又说:“是挺好吃的,留种了吗,下次种的时候和二哥说,二哥把田给你犁出来。”
又笑着拍了拍李成蹊后背“你五哥哥的小身板可是不行的。”
“咳咳咳。”他一拍把李成蹊拍的呛了一下,一旁的李福打了二郎下:“好好的说五郎作甚,五郎是读书的……”
二郎一听这话,就知道他阿父又要说他们不认真读书,那不是他和大哥不认真呀,那是真的听不进去,他两一见着书就想睡觉,不等他阿父说完就把话截了过去,道:“来阿父,这菜多吃点。”夹了一大片肉放了李福碗里,又往杨梦碗里夹了菜。
“混小子。”杨婶婶嗔二一声。
翌日,早上她把折耳根凉拌了,端了去婶婶家,嫂子和七娘都道好吃,婶婶吃不惯没有吃,三人就把那一盘干完了。
“六娘,你家乡的吃食真多,真想去吃吃。”嫂子收拾了桌子对她说道。
她心中想着:我也想回去的,但是已经回不去了,遂摇了摇头苦笑道:“嫂子,妹妹是回不去了。”
嫂子见她伤心了放下东西和七娘安慰了一会儿,她整理好了心情,说了没事,又想起了她玉米还没种,遂又风风火火的要跑去种玉米,前几天还央着二哥给她锄了一小块地,她准备种小块地试试。
“六姐姐,你这要怎么种,跑茅厕来?”七娘一路跟在姐姐后面问着。
其实唐小婵自己也没种过,只是小时候看到过,首先就是要粪水和泥土混匀了,然后把混匀的泥土团成小球,再把玉米2-3粒按在粪球里,上面在盖上一层泥土,后再用稻草盖住,等待它发芽,若是真能成发了芽,就把粪球拿出来,再去地挖坑栽种,填上土,再施肥,这就是她能想起的全部,现在她和七娘就在弄这第一步,去坑里舀粪水。
她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七娘。
“好吧六姐姐说能成,应该是可以的。”
就这样两人舀了两桶粪水,去了屋子后面的地里忍着臭搓了粪球,其中唐小婵还是加了一点点系统种的肥料,她也是怕这不发芽,毕竟这种子贵得很,现在在外面又没有动物主动攻击她,她是赚不了多少金币,升不了多少级的。
“呀,六娘,七娘,又这弄甚。”三奶奶送完饭回来就见着两个小娘子蹲在那搓着臭烘烘的泥土。
唐小婵抬起头用手拐蹭了蹭头发,见是三奶奶便道:“三奶奶,给三爷爷送饭回来了呀。”
“三奶奶,我和姐姐种地哩,等种出来了在告诉您老。”七娘也没有把种的什么说出来。
“哟,那感情好,自从六娘来了,我们这寨里真是越过越好哩,六娘真真是个福星。”
这话唐小婵可不敢应下,忙道:“那都是族长有远见哩,都是哥哥嫂嫂们勤快才能这样哩,哪里就是六娘功劳了。”
三奶奶还待说什么,七娘就截了话过去,道:“三奶奶,小柱子,还在家哩,赶紧回吧,有空了去我家我们再唠嗑哩。”
那三奶奶听着自家孙子便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唐小婵回过头来对着七娘吐了吐舌头:“七娘好样的。”
两人就接着干活了,一直到晚上嫂子来喊吃饭的时候,两人才揉着腰站起身洗了手回家去。
晚上七娘同六娘回去睡了,现在她已经对这里熟悉了也便没有什么恐惧了,两人在床上都是你帮我按按腰,我帮你捶捶肩,尝尝聊天到很晚非得李成蹊喝住她两睡觉,她两才安分的睡去。
时光荏苒,她来这里已经快一年了,这日唐小婵一行人在驴车旁做别,前几天几人本是想趁着冬天无甚事,去县里大嫂家玩耍两天,哪成想夜里就下起了鹅毛大雪。
下大雪那天她起床见外面大亮,披着斗篷开门,兀那门一开冷风呼呼来,吹的她浑身一颤,赶忙拢了拢斗篷的领子,遂望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在空中飘飘然的起舞,空气中弥漫着凛冽又清新的气息,忽的一阵寒风拂过,带起了一阵阵的雪花扑向她而来,她回过神来兴奋的叫道:“哥哥,哥哥,快起来,下雪了,好大的雪。”
她前世很少见着雪,现下看到这鹅毛的大雪,甚是欢喜,她随手把斗篷领子打了结,跑了去院里这踩踩,那跺跺,不一会儿乌黑的头发满是白霜。
她正蹲在雪里玩耍的起劲,忽听外边传来喊声:“六娘,雪这样大,赶紧回屋把身上的衣服换了,着了风寒有你好受的”一面说着一面伸手进来开了院门走到她面前拉着她胳膊起身。
她瞧着是玉嫂子,脸上笑意盈盈的抬头道:“玉嫂子,起这早呀,不怕哩,我穿的多。”
“不信你摸摸,我手暖哄哄的。”她说着把两只手都塞进了玉嫂子手里。
玉嫂子感受到手里软软暖暖的小手,捏了捏,还是正正的道:“就算不冷,还是不应该下着大雪出来,走进屋去。”说着就拉着唐小婵进了屋檐下。
她刚站立了,玉嫂子就给她拍了拍身上,头上的雪,戳了戳她的头道:“我就不进去了,赶紧回去把衣服换了去被窝里躺着,让五郎给你煮碗姜汤。”
“我今儿个还有事,就先走了,听话”说着推了唐小婵进了屋去,她也径直出了院落。
唐小婵在堂屋的窗户冲屋外的人道:“玉嫂子,等雪停了来坐坐。”玉嫂子冲她摆了摆手,示意她赶紧去换衣服。
她也听话的准备回去换身衣服,反正已经起来了就不睡了,想着去把热水烧了。
这边屋里的李成蹊被她这一嗓子给喊醒了看向窗外“下雪了,难怪这么明亮”,遂也穿好衣物出来,见唐小婵踏着布鞋,披着斗篷,头发也还未梳,站在窗前笑着望向外面,知她应是早起兴奋得就这样去外面耍雪去了,喊道:“唐小婵,鞋子,衣服都未穿的保暖。怎不顾自己身体就出去。”
正在看外面的唐小婵像是做贼心虚一样,吓的她心中一抖,完了完了,蹊姐姐这声音不对,都连名带姓的喊她了,遂讪讪的转过身来,低着头小声说道:“我刚一起床就见着下雪,还铺垫了这么高,太兴奋了。”
一面说着一面走过去拉着她哥哥衣袖软软的撒娇着,她知道她只要这样李成蹊就会消气。
果然李成蹊见着眼前头发漩涡,确实是消了气了,拉着她回了屋里:“不是不让你耍,只是得雪停了带个小水炉子方才放心,知道吗,嗯”说着手上替她解了斗篷又去柜子里拿了唐小婵自个儿系统买的一件绛红色斗篷给她披上,赶忙把她塞进了被窝里。
唐小婵正准备说她不冷的,不用,但到底是她不对,也就任由她蹊姐姐了。
李成蹊见她乖巧,一双眼睛溜溜的盯着自个儿,心里叹了口气,真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揉了揉她脸蛋“好好的把自己捂热了,我去给你煮点姜汤”说着给她掖了掖被子出门去了。
床上躺着的唐小婵心里是极欢喜的,嘻嘻嘻的在床上滚来滚去,真好,暖哄哄的。
还没滚多久只听得外面的人像是有透视眼似的。说道“好好的,不要乱动,煮好了叫你”
“哦,好的哥哥”她懒洋洋的应着,遂也听话的进了被窝。
两人都喝了姜汤,穿着袄子,靴子,把院里的雪扫过,去婶婶家去了。
李成蹊见她穿着布袄子,心中愧疚:“等过两年我考了州试,就让妹妹穿你自个的衣服”
正在前面踢雪玩耍的唐小婵听了这话,心中叹了口气,她是真不在乎穿的、戴的、住的怎样,现在这样刚刚好,但她也知道李成蹊心中觉得愧对于她,她那系统买的衣服在这都是些贵重衣物,不好穿出去,她倒退着走了几步。
“小心些。”李成蹊在身后虚虚的扶着她。
她停下伸手牵住李成蹊慢慢得道:“好,那我就等着哩”她也不说什么'不用',说了也只能令蹊姐姐心中更为愧疚,索性也就随了她的意。
李成蹊拉着她手捏了捏,遂放开了:“走吧。雪下大了,别走快,到伞下来。”说着把伞举过她那边。
“好”唐小婵笑着点着头,眼睛弯的像月牙儿,乖巧的应下。
两人就这样同遮一把伞在大雪中慢慢的踱步,就像她们以后不可预知的人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