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婵一行人日夜兼程的赶往万泉县几人都盼着早日回去,终是第三日的时候到了。
“多谢明瑾姐姐,我和兄长就在此处下车了,姐姐家中姨母怕是等得着急,快些去吧。”唐小婵一行人停在了县城门口。
“多谢夏大娘,夏小娘子,也请替我兄妹两多谢谢夫人。”
“我兄妹两堂兄在县里做着活计,我和阿妹去寻了他正好一同回乡。”李成蹊拱手躬身说道。
夏明瑾见两人如此说了只得作罢,遂上车:“小婵妹妹回乡后,可莫要忘了姐姐,无事时记得尝尝来县城寻姐姐谈谈话。”
“晓得了,姐姐快回吧,妹妹有空就来,到时候姐姐莫嫌我烦”唐小婵回应着夏明瑾,挥了挥手示意她赶紧把帘子放下,早上风大。
唐小婵两人望着马车渐渐远去,眼力好的她还能见着夏明瑾从窗探出头直挥着手。
“已经走远了,莫看了,走吧,进城去。”李成蹊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等回家安顿好了,我陪你上县城来。”
唐小婵点了点头:“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猛然的分别还不是很习惯,不过要让我与哥哥分别那是不行的。”她满脸笑意的对着李成蹊说道。
“那可不一定哦,我看着这一个多月你可把我抛的彻底。”李成蹊逗趣的说着,还不待她回嘴就又说着:“好了走吧,我那堂兄娶了县城一杂货铺家的娘子,因那娘子是家中独女,平时也要照看铺中生意,就住在这了。”
“这样呀。”她一边左看看,又看看:“我们需要买些什么东西上门吗,毕竟你们多年不见了,空手上门总是不好的。”说着她又指着一处布庄说道:“手中银钱不多了,要不我们买点布匹吧。”
李成蹊也想了下,也是,许多年不见了是该提点东西上门去:“妹妹想的周到,走吧。”
两人往着那布庄走去,天还早着,街上还未有多少人:“两位客观看布哩,我们各种样式的布匹花样都有,您看看。”两人刚一到店门,店里伙计就迎了出来。
“我们自行看看。”
“郎君是买给小娘子的吗?您看看这匹玉色的生娟就很是可以,这颜色最衬小娘子今天的打扮。”那伙计引着两人看去。
李成蹊还未说话,唐小婵就已经见着了需要买的布指着那块布道:“哥哥,这个湖色的很好,买这个吧,颜色男女都合适,不拘着堂兄还是堂嫂”
“伙计,把那匹布包了,多少银钱。”
“哟,小娘子真有眼光。这生娟550文。”伙计麻溜的去拿了唐小婵指着的布包了起来。
“哥哥银钱在我这。”说着拿出银子递与柜台的伙计,伙计找出零钱给了唐小婵。不多时两人就拿着包好的布匹出了店铺。
街上,她轻轻拉着李成蹊要他低头轻声说着:“1两银子你收着,剩下的碎的我拿着,不然下次再买东西还以为你吃软饭了哩。”说着把银子塞给了李成蹊。
李成蹊见她误会,轻声笑了起来:“傻妹妹,那伙计分明不是这意思,不过妹妹给的我就收下了。”
“那是什么?”她疑惑的问道。
“……”
李成蹊没有回答,只是拉着她出了大街,去了另外一条街,街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各个店铺都开了门,热闹多了,不多时俩人拐进了一巷子,见着一铺子上面写着‘孙氏杂货铺’
“走吧,是这里了,多年没有来了,都快忘记这里怎么走了。”
“哦~我说刚刚哥哥怎么带着我绕来绕去,合着哥哥你自个儿不记得路了。”唐小婵调侃道。
李成蹊进门询问:“敢问李成道在否。”
那人正在整理着货物,听得有人询问他在不,又听得这说话声音着实熟悉,猛的抬起头来,见着是那3年不知生死的人,现活生生的站在眼前,他用手指着眼前的李成蹊一直你你你的,说不出话来。
李成蹊见那人是堂兄登时眼眶一红哽咽道:“大哥,我回来了。”拱手作揖。
李成道急急从柜台奔出来路上撞了几个凳子,唐小婵在旁边都替他疼,一把抱住李成蹊遂放开说道:“你这几年去哪了?阿父阿母在家都急死了,阿母每晚都哭,怎么不带个信回来,啊?”一面拍着李成蹊,一面抹着眼泪。
唐小婵拿着布在旁边看着兄弟重聚,心里酸酸的,她也想家人了,眼眶也登时红了。
那两人都是红着眼眶眼泪直流,“是弟弟的不是,累着叔叔婶婶了。”
“好了,好了,莫说这些了,快快,坐下。今儿这店是开不下去了。”说着拉着李成蹊坐下,走至店门前要将门关了。
“李老板,今儿不做生意了,出了甚事。”隔壁包子铺的见李成道刚开门就要关门,询问着。
“是呀,这才刚开门哩。”街坊都问着。
李成道摆了摆手道:“今儿个高兴,不开门了,要回家去,赶明在开,哪日有空在唠叨。”说着关了门。
回身正见着一直站着的唐小婵:“成蹊?这位是。”心中还在胡乱想着。
李成蹊起身介绍唐小婵,说了唐小婵家人怎样救了他,她家人收了他为义子,后她家人过世,两人怎样在荒山野岭中生存,唐小婵怎么样养活他,这样那样的,说了好一会才说清楚。
那李成道直给唐小婵作揖躬身口中直念叨:“多谢妹子救我兄弟,多谢妹子救我兄弟,妹子你放心,以后你就是我李家的嫡亲的娘子,真真是多谢伯父伯母妹子了,不然我这……”
唐小婵急忙扶着李成道,用眼神求助李成蹊‘快来’:“哥哥也助我良多,堂兄不必如此客气,现我们都是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李成蹊急忙扶着李成道坐下:“大哥,我今儿来寻你是想着你县城熟悉,帮我找个车我和妹子一同回去,再在叔叔婶婶面前谢罪。”
“什么给你寻,我和你们一同回去,正好我和你嫂子也有一月没回去了,趁着今儿个大家一同回去团聚。”李成道缓过来没好气的说着李成蹊。
“走,妹子,我们去后院去说去”又扯了李成蹊道:“还有你。”
唐小婵跟着两人往后门走去。
“你们嫂子买菜去了,还没回来,看来等会还得出去再买点。”他一路领着唐小婵两人进了后院高兴的说着:“吃完早食,我去雇俩驴车,今天就一同回去了阿父阿母见了你们定是高兴的。”
“那弟弟就不客气了。”三人各自坐下聊了会。
片刻不到就听着后院发出推门声音,李成道站起身道:“你们嫂子回来了。”
唐小婵和李成蹊也起身。
这边孙梦卿刚在前方见着自家店门紧闭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赶忙询问街坊,那隔壁老板说:“孙娘子,你家郎君说是有甚喜事,快回去看看。”
“是啊,是啊。”
“孙娘子快回去瞧瞧。”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说着,把她说得心中甚是恐慌。
孙梦卿心里满是不解,急急忙忙的往后院门走去,一进门就见着丈夫旁边站着的小叔,手中买的菜登时落地,急急跑过来,拉着李成蹊这看看那看看:“你这混小子,这几年去哪了,说是去读书,我们去县城书院,州府的书院,还去了你老师的家中都没有你消息,你老师当时都急的病了。”
李成蹊一听恩师病了急忙询问:“老师可好,都是我的不是,还得家人和老师为我担心。”
李成道说着:“好了都好了,现在你回来了更好了,等回了家安顿,你就提着东西去给你老师赔罪。”
“就是这个理。”孙梦卿放下李成蹊的手臂,看到了她旁边的唐小婵疑惑的问到:“这位小娘子是?”
唐小婵两人又将刚刚的说辞叙述了一遍,孙梦卿也是不停的感谢,唐小婵搀着孙梦卿:“嫂子,我们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活,来我们坐下说。”说着扶着孙梦卿坐下。
“对了嫂子,这是我和哥哥来的时候买的布,希望你不要嫌弃,我出来也拿不动什么东西,没甚银钱,这布还是街上现买的。”
孙梦卿见她拿着布递给她,笑着道:“能好好的回来,比什么都强,不过已经买了也退不了,等我给你和成蹊做两身衣裳。”说着接过布匹让李成道放回屋里去。
“你两才回来,回屋休息会,我去把早食做了,吃了我们就回家去。让阿父阿母高兴高兴。”说着起身去了厨房,两人也没有客气,唐小婵就趴在桌上睡了会,李成蹊就在椅子上仰着眯会。
不多时孙梦卿做好了饭食叫醒两人,几人一起吃了饭食,收拾好行李出门。
“孙娘子,这是回婆家呀。”
“这两人是。”
“哩,这不是李小郎君吗,这是回来了?”
众街坊都询问着,李成蹊李成道都一一回应,出了巷子,唐小婵耳力好,还能听见巷子里面的人说着“幸好这是回来了,要是再不回来,我怕那孙娘子她婆婆也是活不了几年了,整日愁苦,现下可算是能好起来了。”
四人架着驴车一路不停歇的往云水村驶去,到下午大概3点多的时候终于看到了村子模样:“这是快到了吗。”唐小婵询问着开口。
“就在前面,看,那就是我们家。”孙梦卿指着村上前面的房子道。
不一会就到了村子,村子里玩耍的小孩见着有人来,急急忙忙的跑开,边跑还喊道:“成道叔叔回来了,还有婶婶,和两个不认识的人。”
房子里跑出来几个妇女,一见着李成蹊就喊着:“快,快,快去叫你李福爷爷和李奶奶,就说她家成蹊回来了。”说着催促小孩去喊人,她自己跑过来欣喜的望着李成蹊。
“李二婶,三婶,二爷爷。”李成蹊几人称呼着。
李二婶拍了拍李成蹊肩膀擦了擦眼泪道:“活着就好,回来就好,快些回家去看看你婶婶吧。”
几人躬身道别,急急的往自家院子走去。
“我的儿呀,儿啊。”刚一到院落就听着这一声呼喊,一妇人踉跄的跑出,后面还跟着一女孩追着。
“婶婶。”李成蹊见着着妇女,明明她走前婶婶每日都是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的,现在看着将老了十多岁了,心中满是愧疚。
两人抱头痛哭,院落里的人多在低声抽噎,唐小婵也看的红了眼眶。
村民都劝慰道:“好了好了,莫哭了,五郎不是回了吗,有甚好哭的,快回屋去,莫要再吹风了,病才刚刚好。”
几人一同回了屋内,院内村民也各自散去回了家里,起了炊烟做起了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