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富贵荣华 > 第24章 第 24 章

穿越之富贵荣华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贝吉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4:43:26 来源:文学城

田大舅的新家,是一个两进的大院子。

前面一进住着未婚的田大河田大路,俩人的房间就在大门一侧,也方便看大门什么的,哈哈哈。

后面一进,主屋住着田大舅夫妇,东厢住着田大山夫妻,西厢房则由大表姐和小石头做邻居。

白玉兰来了以后就跟跟着表姐田小泉挤一挤。

白玉兰住进来的第一晚,小石头那个黏人的小东西,就半夜抱着枕头跑到门口,叩叩地拍门,然后卖萌乞怜,非要跟两个姑姑一起睡。

白天他也不消停,田小泉要忙着做家务什么的,他就一直粘着白玉兰,尤其白玉兰要去山上的时候,他就腾腾地跑过来黏着,因为所有人都不让他去看爆竹,但是他知道所有人都听白玉兰的。

这不,今日白玉兰正躺在床上望着屋顶想事情,黏人精又不知道何时溜了进来。。

“兰姑姑,出去玩儿吧,姑姑”,小石头可喜欢跟白玉兰一起玩儿。什么跳房子、划草船、黑猫警长的,白玉兰空闲的时候就教他玩儿,等她忙的时候,他就找村里小孩子们一起玩儿。

原先在山上,本就没几户人家,可以陪自己玩儿的就更好了。

但是自从搬进来了山下的村子,有好多孩子,一开始他也不敢去,那些小孩虽然对他很好奇,但是也不敢叫他玩儿,因为他们家有钱。

没错,虽然拥挤,是石头垒砌,但比山上方便,更比村里其他人家的土房子好很多了。

直到他和兰姑姑一起玩游戏时,很多小孩眼馋地围观,兰姑姑叫他们一起来玩儿,从此他又了很多新朋友。

白玉兰也是从那些小孩口里得知:村里的小姑娘因为总是看到田家的两个未婚小哥儿围着白玉兰转,就都把她当做假想敌,嫁入田家的竞争对手,毕竟在这里表哥表妹的喜结连理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天地良心,表哥对我好就是拿我当亲妹妹,但或许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改良研制鞭炮啊。

唉,我一个定位于成为全国首富的有志青年,怎么会像你们那样满脑子只有男人,呵呵。

说到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件事,白玉兰这两天都在思考:难道要靠造纸术?

事情是这样的,她来了有四五天了,最开始两天白天都跟着表哥们上山去作坊查看,前两天他们有进城到各大造纸作坊挑选购买纸张的经历,让她意识:

研制不出鞭炮不是他们的配方不对,很可能是使用的纸张不对。

这里市场上售卖的各种纸张,以及各大造纸作坊,他们的纸张原料都是在麻絮中加入树皮和渔网。

虽然易取成本低,但是不合适做鞭炮纸。

所以,要想做出前世相似的鞭炮,她必须先改良造纸术,至少先要扩充造纸原料。

我靠,穿越一回,难道还要改良造纸术?

她被自己想出来的结论吓到了。

不是吧,不是吧?可是我也不会啊?

不过我倒是知道还有很多可以做原料的植物们这里竟然都没用上。

所以,纸张才这么贵的吧?!

那就算我有原料,但是不会制作不还是没用?等等,前世好像刷到过关于造纸的过程的视频吧?只是当时看的也不细啊,唉,这可咋整?

“什么?!”

“你们要用竹子造纸?!”

田大舅的亮嗓门吼起来吓得众人像鹌鹑一样低头缩肩闭嘴。

唯有白玉兰站在那里泰然自若。

开玩笑,就这点子,算得上什么。

前世得她可经历了职场十年,然后,凭借自己超绝的忍耐力和持/久/性,从最底层一路升职到五百强公司大华区准经理的人啊。

什么样奇葩的领导上司,什么样难缠的合作伙伴,她没见过哦。

再说,举凡能干出大事的人,绝对不会是规规矩矩毫无新意畏惧创新的人,更不会是丝毫风险都不敢冒的人。

其实严格说起来,她这个想法也不算创新了。

因为在前世,鞭炮所用的纸好像就是竹纸。

因为正史上,就是在两宋期间,余杭地区就已经研制出了以竹茎为原料的造纸工艺。

她,就是要试一试!

她信心满满!

因为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现成的经过千百年实践已经证明了的能够做成的事情。

“大舅,您消消气。我跟表哥们试过了现在市场上的所有纸张,无一例外,都太软了,不管有多少张叠在一起,或者直接找造纸将给作出厚纸,都不行。”

“我去柳桥书院的藏书楼找过相关资料查过了,这个可能是一种叫做植物纤维的硬度不够造成的。”

白玉兰准备以后都拿柳桥书院的藏售楼作掩护,糊弄书院的先生们不敢说,但是像田大舅他们的话,因为这里读书识字的人太少,所以,他们天然就对能读会写的人有一种敬畏,对书籍和知识有莫名的信服。

反正大家都知道她“借书”被逮,不但没受到任何惩罚,最终竟然还被山长特批,说以后可以随便看书呢。

她早都知道自己家的亲戚私下里,都常常对外与有荣焉地逢人就炫耀:“我们家的兰兰比那些书院的学子还聪明,她要是个男孩,都能去考状元了”。

虽然,对于这个竹纸,白玉兰也没有十足把握一定能造出来,但是,名人不是都说了嘛,失败是成功他/妈,尝试了是一不一定成功,但如果连尝试都不敢尝试,那就真的是完全没有可能成功了呀。

为了最后的可能的成功,她必须表现得胜券在握:“但是,你们知道吗?竹子的纤维就很硬,用它造出纸来的话,绝对能做出鞭炮了。”

“你说的那说明纤……纤维是个什么东西?” 田大舅沉默不语,一旁的李明开口问道。

要说李明其人,果然没有白做“售货员”(店铺学徒)多年,很是精明。一开始他还跟着田家兄弟亲到颜宅,一起请教白玉兰做鞭炮的事情呢。

可是,自从他们偷偷实验了很多次都没成功,他就转而投奔田大舅,开始反对继续实验了。

原因嘛,自然是----买纸太费钱了啊啊啊,他真的扛不住了啊,为了改良出那个纸炮,他不仅辞了工,现在家底也赔光光了哦,嘤嘤嘤(╥╯^╰╥)

“这个,呃”,白玉兰不得不思考者怎样解释才通俗易懂,想了想,她试着说到,“纤维和硬度的话,你们可以这样想,藤蔓植物干枯了以后,是不是很容易拉扯折断?”

见到众人点头,白云兰继续道:“那那些枯死的树枝如何?枯干的竹杆与比树枝相比呢?枯竹是不是更难掰断?”

果然见到众人摇头。

白玉兰趁机拿出最后定论:“所以,若是拿竹杆做成纸张,绝对会结实不易折断,拿来做鞭炮绝对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若是能做出来,何必只做厚纸卷了筒做鞭炮,完全还可以做薄了,当书写纸呢。到时候,咱们还可以搞得高大上一些,专门卖给读书人。”

白玉兰没忍住,又开启了前世引资的惯常操作----画大饼:“读书人不是喜好梅兰竹菊,不是称它们为四君子吗?竹纸就是竹子做的,就不信他们不会趋之如骛。”

虽然南宋时期,竹纸已经成为南方地区普遍常用的纸张,不仅当时备考的学子、诗人都爱用小竹纸,竹纸还受到众多文人的喜爱与追捧,更有王荆公生平只用小竹纸一种呢。

但是听在这里众人的耳中,无疑是一个挑战他们固有认知的大胆想法,同时自然也是一个相当蛊惑的巨大诱惑。

至少田家的兄弟们听到还能造纸卖给文人读书人,先是一脸懵地互相对视,然后反应过来后,就高兴地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儿,田大山还兴奋地锤了锤两个弟弟的肩膀与胸口。

李明也是眼睛放光,看着白玉兰一动不动:到底要不要再信她一会呀,啊,真纠结……

白玉兰猜测他在幻想造出纸张供不应求发大财的场景。

“兰兰,你说的,真,真能…….?” 大舅妈激动地舌头都打结了。

“老头子,要不,就让孩子们试试吧。这几个月买了多少纸张花了多少钱,不能白花啊。要是用那漫山都是的玩意儿能给造出纸来了,那才算不亏了之前那么多银钱。就只需要竹子,是吧,兰兰?”

她也不知道还需要什么,但是她听明白了,就是拿竹子做纸,但还是问一问吧,就算在需要别的,也比买纸花费少吧?

“呃,大概只需要买些石灰,到时候跟竹子一起浸泡。呃,最要紧先挖一个沤池”,白玉兰观察众人神色,应该是通过了,于是就接说起怎么开始做了。

她记得前世看到的讲解里面说的是每年腊月就要砍毛竹了,沤竹则大概需要三个月。

现在马上就要冬月了,先沤池,再去砍竹子,完全来得及,田大舅再考虑几天也不耽误的。

“只需要石灰?”李明已经等不及了,要是真的能像亲家这个表姑娘说的那样,哪怕只能做出来鞭炮用纸也足够了。

看到白玉兰点头,想到如果成功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李明他又一次转变立场,也开启了游说:

“田叔,要不就让我们几个试试吧?石灰那玩意儿山上不就有? 亲家表姑娘那是什么人儿?我听说连柳桥书院的山长都夸的聪明人儿……”

最后在一家子老少妇孺的灼灼目光中,腿还打着绷带的只能半躺的田大舅也终是点了点头。

接着,白玉兰就被围在了一起,不止李明和田家兄弟三个,就连家里女眷也都一人一个竹篮一个框的要跟这去运出挖坑的土…….

然后,一行人就径直往山上去了,他们商量后决定还是安置在山上比较合适。因为,那里没什么人烟,既能掩人耳目,又距离竹林也近,不然砍完竹子再背下山就太麻烦太辛苦了……

再次申明:本书的背景架空,属于承接唐朝朝以前历史,替代了北宋王朝的平行时空的端朝。所以,本书女主所处的时代,只有爆竹没有鞭炮,但却是鞭炮被创造出来的时期哦。

《唐史》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久治无效,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遂封李畋为爆竹祖师。

据度娘说:

由于历史久远,鞭炮的发明者已无法考证,只知道鞭炮发明于北宋时期。古时,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北宋时,中国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炮仗”,后又改为“鞭炮”。

《后汉书·蔡伦传》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原来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纸”指的是缣帛,即丝织品。后来经由蔡伦的潜心研究,在麻絮中加入树皮和渔网,一种更加廉价且方便使用的植物纤维纸出现了,树皮的加入更是开创了世界木浆纸的先河。

据度娘说:

造纸术虽在汉代就已完成,但在宋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宋代,造纸的原料更加丰富,向麻、竹、木、草、皮等多原料转变。现存的宋版书用纸就极富地域特色,四川的藤纸、浙东的竹纸、江南的楮纸、江西清江的藤纸等品种都有使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