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帝登基后,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弘徽殿女御。
现在应该称呼她为皇太后了。
皇太后搬离了金碧辉煌的弘徽殿,扬眉吐气地带着越发壮大的女房团体强势挤(重点)进了,嗯……清凉殿。
如今藤壶皇后即将随着上皇桐壶院一起退居宫外,内里再无人约束皇太后了。而等到桐壶帝仙逝之后,皇太后只会更加霸道。
朱雀帝对此略有不满,可他实在不敢反抗母亲和外祖一家,于是只能和母亲住在一起,委委屈屈。
本来就温柔内向的他更加抑郁了。
藤壶皇后带着亲近的女房们一起随着桐壶院出宫了,在此之前,她把剩下的人脉转交给了淑子。
“如今形势逼人,我只能将孩子一人留在东宫,自己却不能探望,实在是恬为人母。”她泪眼婆娑。
“所幸在这深宫,我还有你可以相信。”
“这些年,我靠着你们的鼓励和陛下的爱护走到今天,我万分羞愧地拜托你,和源氏大将一起,照顾好这孩子吧——他是我们的希望。”
藤壶皇后这些年越加气度雍容,华贵端方,但要离开这生活了十几年的熟悉宫廷,也是内心不安。
她和淑子都清楚,只有冷泉能够顺利继位,她们才能有将来。
“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
淑子郑重保证。
如今后宫的酒水膳食已经归在了她的名下,兵司和闱司这种事关内里安全的部门她也得到了明旨管理。
在这样优厚的看重下,如果还做不到保护好冷泉这个宝贝蛋,还不如早认命嫁给源氏这个感情渣渣,或者一头撞死在清凉殿!
如今淑子的当务之急,是迅速收拢权利,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在下一任尚侍进宫前完全掌握内里,并架空这未来的尚侍。
出行前,藤壶皇后最后一次抱住冷泉,伤心落泪。
小皇子年幼,不懂母亲为什么哭泣,也不太懂什么是分离。
他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了母亲,努力伸直身体,用幼小的双手不断为母亲拭泪。
渐渐地,看着悲伤难抑的母亲,小冷泉也开始大哭。
周围的坚强的女房忍住悲伤宽慰皇后,而感性一些的也跑到外面一起落泪。
美丽的藤壶宫殿,被染上了悲伤的面纱。
“好了,明明都是决定好的事情,我却再次悲啼,太不像话了——”
最终还是藤壶皇后终止了哭泣。
她轻轻为冷泉吹散眼泪,亲手将他抱到了同样眼眶红红的淑子怀里。
“母亲要和父皇一起离开了,以后你要好好听典侍姨母的话,好好长大。”
这是未来三年里,这对母子唯一的对话。
“世事无常久,请君怜幼苗。”
“幼苗有天祝,蓬勃入日长。”
淑子与藤壶皇后互相答和。
曾经的后宫万紫千红,如今上演了百人百态。
承香殿女御也有一些伤感,但更多的是轻松。
——她的长子帅皇子与皇太后家中的女孩缔结了姻缘,如今她得了特许,去大儿子的府上居住,还能时不时进宫看看小儿子,确实是心满意足。
无子无女的丽景殿女御在走过了悲伤后也逐渐平和起来。
她不算受宠,桐壶院对她没什么不舍,出于减少麻烦的考虑准许她回娘家居住。女御思来想去,虽然家道中落、不如往昔,可是能回到从小长大的地方,落叶归根也很好。
况且,宫中还有升为藤掌侍的花散里,她还会照拂家里的姐妹。
之前还有人嘲笑女御的妹妹成为了侍奉贵人的内侍,今日他们才发觉,失宠无子的女御前途不稳,可有权力的女官依旧受人追捧。
将手中的人脉交给花散里后,丽景殿女御蹬车,最后看了一眼这层层叠叠的宫殿,在淑子她们的送行中离开了生活半生的内里。
一直希望成为正式后妃的春日尚侍在这最后的时候被晋升为了女御,奉旨和上皇一起出宫居住。但上皇已经退位了,她又有什么盼头呢?
如今她不再像以前一样昂头挺胸,明明衣服更加华丽,脸上却写满了落寞。
离开之前,她找了源典侍,两人不知说了什么。
淑子看到,尚侍孤零零地地离开了,即使是美丽的外衣也难以掩盖消瘦——曾几何时,她也是时下推崇的丰腴美丽的女子。
“之前还有一部分上皇没带走的女官,她们一般会被安排到各司就职;年老力衰的,随意找个宫殿养着就是了——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源典侍难得地伤春悲秋。她经历了无数朝代更迭,年轻的时候自以为已经看惯世间离分。但如今年纪渐长,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与现在的心境相比,年少时候可真是无病呻吟。”源典侍自嘲。
“少年不识愁滋味。
却道天凉好个秋。”(注)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对着天空45度角流泪的非主流时刻呢?
只是长大后才发现,那时候流的泪,不过是现在心湖中的一滴水,在现实的悲欢离合面前,激不起一丝波澜。
眼下再看看这些因为侍奉的贵人离开而晚景凄凉的内侍。
淑子想到一首诗。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注)
“那些内侍们,如果有能力尚可,品性端庄的,我们一一谈话;之后先放入各司,按照才能履历重新安排职位。”
“至于年老且无处可去的前辈们,先换一体面宫殿,将她们好好安置。命日后准备在内里养老的其他女官照顾衣食住行。
以此代代相传,不敬老内侍的女官日后也不得在内里养老,老内侍也不可作威作福为难年轻人。此事由各司尚书(即部门最高女官)及其余掌事女官轮流监督。”
淑子在折子上盖上自己的典侍印章,递给有些难过的源典侍:“您看,我们已经在改变了不是吗?她们会比之前的退休女官生活得更好。以后的女官们也会老有所依。
这是我们一起做出的努力,源典侍您也特别优秀,日后神佛也要称赞您呢。”
“呀,这多让人不好意思——”源典侍有些害羞,脸都红了。
“所以,为了前辈们和咱们的未来,您赶紧干活啊!!!”淑子继续逼同事内卷。
她实在是太忙了啊啊啊啊——
淑子实在是忙出来了残影,为了稳住地位,同时为了抵制皇太后想插入的人手,现在她疯狂扩充自己的班底,恨不得把小雨君在温明殿偷偷养的那只猫猫都拉过去干活!
在晒太阳的超可爱小三花:喵喵喵?是谁在思念本女王?
正式成为书司尚书的橘掌侍、被淑子委以重任调往藏司管理圣旨的橘典侍、在殿司越发如鱼得水的源典侍、药司一把手小路掌侍、因为资历足够被分往膳司的马命妇、以及被派往其他部门的曾经后凉殿和清凉殿源氏留下的信任的女官和部分藤壶皇后的女房……
淑子疯狂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她的人手安插在了各司的重要职位上,若有忤逆之人则依靠尚未完全还政的桐壶院的旨意将她们罢免或降职。
即使被右大臣派系和某些迂腐不化的官员议论手段强硬也我行我素,不为所动。
娇弱的兔子只能被夸奖可爱,然后被分食血肉;只有经历过厮杀狩猎的猛兽才能在这利益分明的残酷丛林存活。
比起这些男人所谓多情的怜惜,淑子更想得到的是尊重。
时代教不会他们尊重,但是权力一定会教给他们敬畏。
即使被诟病辱骂,也要抓紧现在的时间,不择手段。
否则等桐壶院去世后,在皇太后的压制下,所有的辛苦都将功亏一篑,甚至失去倚仗又被瓦解权力的淑子也会跌入万丈深渊。
最后,面对最为细心妥帖,且这些年逐渐更有主见的花散里,淑子将她派去了兵司和闱司监督。
“所有友人中,不惧怕交际且在外足够稳重自持的人,只有你和橘典侍二人。”淑子神情严肃。
“我与你和你姐姐十分亲近,当初也是她介绍咱们相识的。”
“如今,关系复杂但又事关重大的这两个部门,我最为信任、能有足够人脉和能力的也只有你。”
淑子郑重鞠躬:“想方设法拿到目前两司尚书的把柄,若是能威逼利诱、化为己用最好;若是保持中立我们就大量派人监督;
但若是她们向右大臣一方偏袒,哪怕只是一点点意向——即使没有我们也要制造机会,必须将她们赶出宫去。”
“我的弟弟藤小将他们在宫门处当值,必要时我们可以和他们联合。”
“这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我们家族的安危。”
“请您一定做好,我会永远支持您。藤原和子女官”
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大胆为自己起名为和子,取自“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花散里也郑重下拜:“君之托付,定不辱命。”
朱雀帝登基的第一个月,在桐壶院的强势支持下,在世人的惊骇与皇太后的不满中,淑子成功发动了一次内里规模最大的清洗。
注:
1.“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辛弃疾《丑奴儿》,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出自元稹《行宫》。
2.《源氏物语》的权利斗争是暗线,而且我只能感慨,大家都好仁慈啊,都没什么流血牺牲案件,最大的惩罚也就是流放免官啥的。
所以,我们淑子目前也不会刀人的,最多赶出去。一般来说,这种赶出去就没什么未来了;除了开大挂的男主源氏。
再次感叹,皇太后还是不够狠。
不过女主和她是对立,也幸亏她不够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宫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