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穿越明末之我是崇祯胞弟朱由思 > 第十八章 谁来算账

穿越明末之我是崇祯胞弟朱由思 第十八章 谁来算账

作者:相佑先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2-21 22:18:54 来源:转码展示1

春闱在即,又到了全国各地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最终决战的时候了。这北京城经历了新年之后,又一次变得热闹了起来。

如今,崇祯朝的科举,在天子登基为帝第一年便发生了改变,三年一试便成了五年三试,策论成为考试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如何根除流寇和女真,成了每年逃不开的话题。

每一年,崇祯帝都盼望着能冒出个卧龙凤雏,能帮助他坐稳江山,但此前四年的前三名都让他大失所望。都是些停留在四书五经的读书人,正应了那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

今年的科举进行的同时,还有一项新增的考试,继“科举”“武举”之后,“匠举”随着匠户制度的产生,应运而生,凡在各省匠学研习满三年,而后在省匠举考试中,前三十名来北京参加“匠举”。

全国匠举考试中,暂设“火器科”“水农科”“纺织科”,每科取一百人,各科前三名为天字工匠,前二十名为金字匠,前五十名为银字匠,前一百名为铜字匠。另外,若有重大发明改进的工匠,无须参加匠举也能封匠级。

匠举制与匠学制,这样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制度,给了底层百姓除了读书以外的另外一种提高社会地位的可能,也及时进一步减缓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

宋应星这两天是忙坏了,第一年参加的匠举,大多是京师乃至全国各地资深工匠。这些工匠无论是地域还是年龄跨度都极大,大部分工匠还不识字,还要安顿他们。这可是忙坏了天工院的官员们,宋应星不禁感叹英王的先见之明,怪不得要求各地匠学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还要叫学徒们识字。若是来参加考试的工匠都会识字,他的工作可是轻松多了。不过,令他欣慰的是,收支还算平衡。

由于去年,崇祯开始加收江浙闽广四沿海省份的商税,商税定额从三十取一到十五取一。正月以来国库收入一个月便增收商税近四十万两银,极大的减轻了财政负担,这还是存在各级官员贪污的前提之下。

崇祯上台之初,定下农税定额,直接在各地立下石碑,除定额农税外不得有其他杂项,若有杂项,直接上报北京。这起初效果确实很好,但随着战事不断,财政越来越吃紧。随后便开始了全国性的军屯清查和兵员,核减了许多空户,也算是省钱了,但不是不够用。

如今也只有增商税的的法子,历史上的崇祯不敢做,但张家民敢!作为始作俑者的周延儒,虽然得罪江南财团下台了,但财政问题暂时得到解决是真的,使得他在那些为国的正直大臣中有了巨大的威望。首辅温体仁也因为做好了收税工作,深得皇帝之心。

作为增税的回报,崇祯放宽沿海四省,私人办手工工场的限制,免除了一些毫无缘由的杂税、关卡税,也使得商人们少了些怨言。

崇祯五年二月,天子谕令“凡江浙闽广四省之商贾,既承增税之担,则政府当为之盈利行便,可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这背后的推手当然是,如今在案前头疼的英王朱由思喽。

“这天下的帐是算好了,我这偌大的英王府该由谁来算账呢。”朱由思看着眼前英王府每个月的账单头疼,虽然已经命王典横排从左至右书写,但王典交过来的文案还是十分混乱。毕竟王典虽然读过书,但他一个小小的太监,要管整个王府的账目,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王典,你这记的,我是真看不懂。你就告诉我,这个月收入多少,开支多少,结余多少?”

“回殿下,圣上每月拨款一千两银,加上京郊圣上又赐予殿下的良田五百亩的田租,每月可得二百五两银。全府上下护卫佣人等月例支出三百两银,日常物资采办花费一百两银……”王典念着账本,好像小和尚念经。

“好了,你不用念了,账目本王向来懒得管。王典,如今,这王府上下还没有比你更适宜管帐的。他日,若有更适合的人选,本王一定换了你。”朱由思扶着额头,有些烦躁。

听着朱由思说着想要换人做帐的话,王典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更加开心,讨好地说道:“殿下,奴才实在能力有限,还是让奴才跟着您,为您遮风挡雨来的好。”

竹里馆,琴馨正算着二月以来的账目。由于春闱的原因,这段时间,来竹里馆的客人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是各地的士子,尤其是山西的士子,大多汇集在竹里馆用餐。一来是,同为山西人的傅家,开的竹里馆早已经是名声在外。二来是,这才子爱佳人,竹里馆有个貌美老板娘,年方二八,尚未婚嫁的消息已经是传遍了士子当中。许多人都是为了一睹琴馨姑娘的风采而来。

有一个人相比其他高谈阔论的士子,显的有点不合群。一个人点了些花生米和半两烧酒,独酌了起来。纹理麻密的木桌上散着零碎的花生米,东一堆,西一堆。

他的面前,突然坐下来了一人,端着一盘熟牛肉和一壶酒。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的年轻人放好东西,径直坐了下来。

“敢问阁下,这是何意啊,莫不是要请我喝酒吃肉?”喝酒的人,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看似要闹事的人。

“这位兄弟,独自在此小酌,不似其他士子高谈阔论,论治国之术。也是来京城考试,博取功名的么?”傅山给对面的人倒满酒,问。

“哈哈,兄台猜的不错,在下正是来参加春闱的,学识有限,不敢发声。故在此小酌,只为怡情。国事复杂,不是纸上谈兵可以解决的。”那人回答到。

“兄弟所言非鼠目寸光之徒,不知兄弟姓甚名谁。在下山西太原人氏——傅山,字青主。”

“在下河南杞县人氏——刘理顺,字复礼。傅兄,说来巧,在下祖上也是山西人,我俩也算是同乡。傅兄也是前来参加考试的么?”刘理顺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叹着他的朝气。今年是他第十次赴京应试,不知结果如何。傅山听了的刘理顺话,笑了起来,解释着自己在这的原因。科举向来不如傅山的眼,参加考试的尽是些迂腐书生,是君王的奴才。傅山之志在平流寇、除建奴,仿张良郭嘉之故事,天下定而归隐山林。

“在下看着比傅兄弟年长些许,以为当今圣上已是明君,除阉党,选贤举能,而后又废匠户,开匠学。难道还不是傅兄弟眼中值得辅佐的明公么?”刘理顺敬了傅山一杯,二人继续畅谈到。

傅山看着刘理顺面前摆着的花生米,借着几分醉意,挥了挥手,说:“如今,官场派系斗争激烈,前首辅周延儒三十五岁入阁,三十六岁任首辅,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增商税,这是利国利民之举。但不过十日,便被逼告病回乡。可见其中斗争之激烈,愚弟可没有能力趟着浑水。”

刘理顺见傅山如此坚决,不再多说,二人畅饮至晚,志趣相投,相谈甚欢,最后以兄弟相称。

视角从北京转到杭州,杭州地处江南。宋代词人柳永有词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作为浙江首府,又有钱江海运之利,商业十分发达。伴随发达的商业与贸易,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大量熟练的手工业生产人员的浙江,无论是官方与民间,对于兴办匠学提供大量的支持,浙江匠学在几个月内,无论是规模,还是学徒、设施等,已经是在全国执牛耳者。

这一切发展都得益于,牵头建设浙江匠学的浙江提学佥事,戴苍。戴苍除了研习经义,还喜欢钻研火器机械制造。在他组织的浙江匠学,着重钻研火器改进,原本他这不入流了爱好,竟成了天子推崇的,这令他大受鼓舞。他也是全国少有的,主动参与匠学建设的地方大儒。

今年的春闱加上第一年的匠举考试,戴苍也受到崇祯的召见,崇祯对于戴苍的成绩十分赞赏,赏了银,升为浙江提学官,封天工院火器科院士。

天工院内,戴苍正与宋应星,算着浙江匠学拨款的帐目。

“宋大人。如今,国库吃紧,浙江物阜民丰,匠学兴办,利国利民,浙江当地士绅多有捐款。浙江匠学可以自力更生,这省下来的费用,可以拨到内地穷困之省之用。”戴苍看着账本,对着宋应星说道。

宋应星听到戴苍不要拨款,实属惊喜。如今,各地匠学最需要拨银的是,流寇最凶的陕西与山西两省,宋应星正愁天工院财政紧张,戴苍这时真的是雪中送炭。

“戴大人如此正是救急之举,如今陕西山西两省办学因流寇受阻,正需大量银两。浙江此时不要拨款,是义举啊。南直隶两广等富饶省份等地百姓,若有浙江百姓此等觉悟,我也不用愁了。”

对于戴苍的义举,宋应星十分感激,如今的天工院已成气候,作为掌门人的他在各个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有崇祯支持,但他仍然身心疲惫,他急需要一个得力的副手,眼前的戴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