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8章 第 8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殿下?”时临安唤道,希望他老人家给个明示,究竟是去歇了,还是要听一听月琅达的冤屈。

总归…总归不好一直靠着她。

傅玉璋缓了缓,一指厅房内的太师椅,“去坐坐。”他道。

片刻之后,市光端上一碗温热的醒酒汤。傅玉璋便一面喝,一面听月琅达说前情。

恩城有三绝,恩女,恩绣与恩酒,恩女明艳,恩绣灵巧,恩酒绵醇,其中,又以恩绣最为闻名。

四年前,恩绣被置于湖广布政使送至金陵的第一箱年礼中。袁贵妃一眼瞧中,叫它做了岁供。

不曾想,岁供中列明的百丈恩绣,出了金陵,便成了二百丈,到了湖广布政使司,增到五百丈,到了两条街外的潭州府府衙,则又变为一千丈。

待岁供之令终于传回恩城,恩绣的数量已至二千丈。

月琅达之父月渌乃恩城苗族的土司。起先,他叫人打起精神——恩绣成了岁供,终归是好事。

眼下数量虽多了一些,但熬过这一年,他去布政使司疏通一番,总有回环余地。

恩城的百姓信了他。大伙儿拔了禾黍,种下愈多的桑树。城中织机彻夜作响,多少绣娘熬白青丝。

然而,到了第二年,岁供的数量增至三千丈。

第三年,又增至五千丈。

终于有人熬不住,砍了桑树。

月渌带人去拦阻,却叫愤怒的村民一石头敲碎了脑袋。

又有人想起,几年前,布政使呈上的恩绣正是出自月渌长女月琅吉之手。愤怒的人们偏执地认为,正是月琅达叫他们陷入无尽的岁供中,月琅吉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月琅吉被人绑着,与一众织机一道,被烧成了灰。

月琅达悲愤至极,欲与人报仇。忠仆只好将她迷晕,将她带至潭州城,这才叫月氏留下独苗。

“月琅达,你想叫孤怎样还他二人清白?”傅玉璋问道。

“太子殿下,自然是杀了那些人,昭示我阿父、阿姊并非岁供的罪首。”月琅达满脸希冀地答道。

傅玉璋饮尽碗中的醒酒茶,“那你说,罪首是谁?”他道。

“是潭州府知府…”月琅达答道,下一瞬,她又否定方才的答案,“不对,是布政使…不,也不是他,他并非罪首,是…是…”她答不上来,又或者,她并不敢将答案说出来。

“是定下岁供之人,”傅玉璋替她将答案说出,“是吗?”

月琅达抬起头看他,眼中是一份迷茫的执拗。

“你所说之事,孤记下了,然,”傅玉璋站起身,捋齐衣袖,“解决之时,不在今日,解决之人,亦不在孤。”

“那在何时?又是何人?”月琅达紧跟一步,问道。

“届时你便知晓了。”傅玉璋答道,随后,抬步往屋外走去。

时临安紧随其后,送他回到主院。

见他神色已恢复清明,时临安不再多待,正欲离去。

这时,傅玉璋唤她:“霁春。”

时临安转过身。

或许是喝了酒,傅玉璋的身上解了一份沉默的禁制——正如他此时的声音,变得有一丝散漫与慵懒。

他立在门旁,在清冷的月下,如一支幽香的兰。

时临安迎着她的目光 ,莫名地,觉得耳廓又有一些泛红。

傅玉璋递过一个纸包。

时临安接过,从纸包中取出一枚绣有莲花的灵符。

她不解,问道:“方才,殿下去礼佛了?”

傅玉璋点了点头,“随手求了一个,你愿意便留着,不想要也可丢了。”他淡声道。

未待时临安回复,傅玉璋转过身,走回屋里,再未与她多说。

时临安拿了灵符,一头雾水地走回自个儿院子。

突然——

“今日,我宿在何处?”月琅达的声音响起,叫时临安吓一大跳。

时临安抚了抚心口,“你怎会在此处?”她问道。

“他们不叫我进太子殿下的院子,”月琅达解释道,“听说汉人讲究,男人同男人住,女人自然得同女人住。这里就你一个女人,我只好找你宿一晚。”

听罢,时临安只觉她既无礼,又有礼。她思索片刻,指了一处厢房,“你宿在那一处。”她道。

这时,月琅达瞧见她手中捏着的灵符,“咦,你是没有母亲吗?”月琅达问道。

“什…什么?”时临安有些不解。

“这个,”月琅达指着灵符,解释道,“这是上方禅寺的灵符,有人若思念亡母,便去那里。”

借着月光,时临安仔细打量灵符——正面绣一朵青莲,背面绘一幅《地藏菩萨本愿经变图》。

她记得,为了报答慈母恩德,世尊飞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以念佛力成就《地藏菩萨本愿经》。

她又想起,今日是五月初头,正是海棠花落,一个少年失去母亲的时节。

原来如此。

傅玉璋是没了母亲的人。这个世界的时临安,她也是。

时临安叹一声,将灵符安放至随身荷包中。

然而,月琅达还未放过她。

她突然又问道:“你当真不是太子妃、太子良娣。”

时临安被问得一呛,“你为何如此想?”她有些不可思议。

“既不是,你为何整日跟在太子殿下身旁?”月琅达一脸的理所当然。

“那是因为,”时临安无奈地解释道:“我是东宫中庶子。”

“中庶子,是甚?”

时临安学傅玉璋,将双手笼进袖子,她抬起头,看向头顶愈发圆亮的月亮。

“殿下的…管事。”她似是回答月琅达的问题,又似是对自己说。

马车继续西行,大半月后,东宫一行终于见到脑门儿奔凸,颧骨高耸的锦江府知府林右右。

月琅达嘴边没把门儿,“这老头真难看。”她不曾按下声音,说道。

时临安后撤了一步,脚后跟狠狠地碾到月琅达的脚上,“再胡说八道,叫点杠丢了你去扬子江喂鱼。”她面上带笑,嘴里却低声威胁道。

点杠便是当初收了月琅达的乌蛇鞭,叫她吃哑巴亏的暗卫。

自潭州府起,这两个人便杠上了。

起先,傅玉璋并不想带上月琅达,只叫她在潭州府好好过活。

谁料,走出没多久,时临安的马车驶过一段土路,颠簸之中,“哄”地一声,马车的天花板落下来,随之掉落的还有灰头土脸的月琅达。

傅玉璋的马车离得近。听到此处的动静,点杠飞身而至,将月琅达压到马车外。

“放开我!”在人高马大的点杠面前,月琅达的挣扎显得无力,“你又欺负我!”

天花板掉落时,一块飞起的木板擦破时临安的额头,她抹下一手的血,心想,得,不是昨日,便是今日,看样子,被月琅达破相是她命里写定的劫,怎么也避不过去。

她拿出巾帕,捂着额头,探出脑袋问道:“月琅达,你躲在马车顶做甚?”

月琅达变扭半晌,终于答道:“阿父和阿姊已经没了,我没有家了。”

“昨...昨日,他们将我送给了太子殿下,那我便是你们的人了,我该跟着你们。”她有些底气不足,说道。

时临安看向不远处的傅玉璋。他老人家撩起一方车帘,神色淡然地投出眼光。

两人的视线交汇片刻,随后,傅玉璋放下车帘。

“带上吧。”帘子后头传出他的声音。

那之后,月琅□□在时临安的马车里。

她去了集市,带回一兜子脆果儿,吃得满车厢都是碎渣。时临安既恼火,又怕她那一柄乌蛇鞭。

她忍无可忍,唤道:“点杠!”

点杠收了月琅达的脆果儿,押着她将车厢收拾干净。

又几日,月琅达一脸神秘地与她说:“我捉住一个宝贝,与你分享一番。”

说罢,她的袖中露出一个乌溜溜的脑袋,时临安定睛一瞧,天!那是一条货真价实的乌蛇!

她尖声喊道:“点杠!”

点杠收了乌蛇,叫月琅达离了时临安的马车,随侍从们一路走。

那之后,月琅达又缠上了点杠。

“点杠,你为何叫点杠?”

“点杠,江里的乌鱼极为鲜美,咱们去捉几条?”

“点杠,你知道为何会‘蜀道难’?不知道吧,因为‘蜀道’是老大,老大难呀!哈哈哈,好笑不好笑?”

彼时,时临安正在傅玉璋的马车中,向他汇报留在金陵的何文镜与江正道传来的消息。

闻言,时临安叹一声,但秉持“死贫道不如死道友”的心思,她决定忽视车厢外的声音。

傅玉璋也一脸沉静。显然,他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月琅达的一通嚷嚷,也叫她知道了“点杠”这个名字的由来。

“暗卫处闲时打牌,”傅玉璋挽过宽袖,端起一只茶盏,“他时常点杠,点得多了,便有了这么个名号。”

时临安有一些无语,心道,前些年,傅玉璋究竟有多宅?宅到暗卫处都练起了牌技。

这时,“难看”的锦江府知府林右右拜完东宫,朝时临安走来。

他上下地打量时临安,似在看她,又似透过她看另一人的影子。

“真像!”许久后,他一捋羊角须,说道:“尤其是这一双眸子,与东晦一个样儿。”

东晦便是时临安之父,前太子太傅时熹的表字。

林右右与时熹是同年,时临安一拜,称一声“年伯”。

她一打量,问道:“年伯是一人前来?”

这一问,问得深远。

自金陵一路行来,傅玉璋虽不愿兴师动众,然东宫一行若路过一地承宣布政使司府衙驻地,布政使出迎十里是惯有的礼节。

即便如湖广布政使一般,心里黢黑,他也要将面子做得圆融。

不曾想,傅玉璋远道而来,来的正是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地,四川布政使却面也不露,其倨傲可见一斑。

一行人心中俱已明了——此番施行新政,免不了有一番风雨。

“正是一人。”林右右朝傅玉璋一拜,他既是回应时临安的问话,也是向傅玉璋表明——整个四川,怕是只有林右右,与他们站在了一头。

傅玉璋颔首,说道:“不急,回府衙再议。”

然而,车驾将将驶入锦江府城门,一短打衙役飞马而至。

“知府大人,不好了,”他拜倒在车驾前,“白鹿洞书院闹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