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 第27章 第 27 章

穿越后在东宫搞危机公关 第27章 第 27 章

作者:王楠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1:55:16 来源:文学城

这日下值后,时临安收好笔墨,往东宫而去。

礼部官署位于太极殿东南,由前后三进院落构成,由东阁门与太极殿前的广场相通。时临安笼起两只袖子,自东阁门入太极殿四围的廊庑,快步走过几息,又拐入正东的一条踏道。踏道旁种有罗汉松与柏木,绿叶经冬不凋,为皇城添一分生气。

又行一炷香的时间,视野之中出现两株菩提树,东宫到了。

日暮时分,宫内的三坊八局正为晚膳忙碌。趋步的小监见到时临安,忙避到一旁,“中庶子。”他们问候道。

时临安知晓他们的忙碌,只问了傅玉璋在何处,便叫他们去忙。

小监说了,今日事少,傅玉璋在未时回了东宫,之后更衣净手,进了英华阁。

她撩起官袍的一角,沿桧木台阶而上,向英华阁走去。

这英华阁是傅玉璋摆烂之时最爱的住所,阁中无旁的摆设,只顶天立地打了四面的博古架,高低错落的格子中放有文青最爱鼓捣的书经,香事,曲谱,画卷…

英华阁中清净,未等传召,其余人不得入阁。因而,时临安在门前稍停,轻叩移门,唤道:“殿下,臣时临安请见。”

不一会儿,门内传来傅玉璋清静的声音,“进吧。”

甫一开门,一股清馥的甜味扑面而来。时临安深嗅一口,再往里头一看,傅玉璋正在鼓捣香事。

只见他的身前放一只碾轮,碾轮下的碾槽中积有一层深褐色的粉末。碾轮旁是一只博山炉,炉中燃出烟气,自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时临安嗅到的清甜味正来自于此。

傅玉璋抬头看了她一眼,“霁春,来,”待时临安在案前跽坐,他递过一杆黄铜小称,道,“一钱橙皮粉。”

时临安拿起银匙,由他指点哪一碟粉末是陈皮粉,她称出一钱的份量,递与傅玉璋。

“一钱甘蔗末,一钱梨汁。”他又道。

说来也奇怪,自礼部出门时,时临安满脑子官司,只想尽快查明究竟何人操纵岁供,又叫她陷入漩涡中。然而,自进了英华阁,叫傅玉璋指使着称了两回香料,她的心静下来,沉下来,一如这袅袅的香气,有了自由,飘逸的形状。

她瞧出来,“殿下怎的制起了小四合香?”她问道。

四合香集“沉檀龙麝”这四道香味巅峰的香于一体,最是典雅,高贵。与之对应的小四合香要寻常许多,取的是荔枝壳,橙皮,甘蔗末,梨汁四样果物的甜香。

“冬来干闷,”傅玉璋醒好香泥,压出香饼,这才答道,“做些甜香醒神。”

时临安想出一道场景——窗外飘下初雪,自个在屋内喝甜汤,燃甜香,这是凛冬中难得的乐事。于是,她厚起脸皮,问道:“殿下做了恁多,赏臣几饼?”

说罢,她殷勤地递过湿帕,叫傅玉璋净手。

“方才你也搭了手,赏你了,”傅玉璋看她一眼,道,“过几日来取。”

香饼制好后,需阴干几日。

时临安应一声。

她想了想,反正已经腆了脸要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殿下上回制的桂花香,可还有?”见傅玉璋看过来,她硬着头皮说道,“臣闻过一回,便不再忘。”

傅玉璋静了一瞬,似被时临安“没有最不要脸,只有更不要脸”的行径震惊,他想了想,又问道:“还有甚?”

诶?这样善解人意?

时临安心道,这几年,傅玉璋的文青人设立得稳,他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做了许多年的文青。香道深受文青追捧,他自然玩得精深。

市井传言,若有太子殿下亲制的香丸,他们愿意出百金藏之。

“木樨香,鹅梨帐中香,还有…殿下若有多的大四合香,也赏臣几粒?”时临安试探问道。

傅玉璋沉默半晌,不知是后悔出言相询,给自个挖了一个恁大的坑,还是再次吃惊于时临安不要脸的吃拿卡要。

最后,他摇了摇头,“过几日,一并来拿。”他无奈道。

“是!”与之相对,时临安的声音生气,欢悦许多。

闹过一阵,时临安说起此行的重头戏。

她将近日来,与岁供相关的几件事与傅玉璋细说。

随后,她说出自个的猜想,“若说只是巧合,臣怎样都不信,只不知,是何人在背后操纵。”她道。

“礼部…”傅玉璋沉吟一声,随后起身,跪坐到另一张案后。

这张案上放有笔墨,他取过笔,在墨池中一润,写下三个名字:贺淞文,余传贞,尚邡。分别是礼部尚书,礼部左侍郎,礼部右侍郎。

“能定下你的职分,并操纵岁供一事,不过这三人。”傅玉璋道,“最为直属的,当是主管仪制清吏司的余传贞,然,当真有人监守自盗后,明目张胆地嫁祸于人?”

时临安点了点头,这亦是她的疑惑。

“贺淞文的嫌疑亦不小。他与时太傅乃宿敌,人道‘一步慢,步步慢’…若他因此做局于你,也说得通。况且,”傅玉璋换了一枝朱笔,在贺淞文的名上圈了一笔,“他乃尚邡的座师,二人沆瀣一气,把持礼部的大小事务,叫余传贞做个傀儡,亦是有的。”

傅玉璋所谓的“一步慢,步步慢”,说的是时熹与贺淞文“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

贺淞文长在山东,自小便有文名。乡试前,不少大儒,高年都看好他成为当年的解元,贺淞文亦有此自信。

然而,放榜之时,贺家的书童找到公子的姓名,只可惜,它位于第二名

高居榜首的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时熹,字东晦,青州府人士。

贺淞文自然不服,他托了重重关系,想一遇时熹,试这位新科解元的深浅。

只可惜,即便是青州府,亦无多少人认识时熹。待他探听清楚后,年轻的解元早收拾行囊,回了临安府。

是的,时熹长居临安府,只户贴尚在青州府。

贺淞文有真才,亦恃才,他只觉一口气梗在喉头,吐不出,咽不下。然而,时熹已在千里之外,他只好吊着这口气,更头悬梁,锥刺股,只求在次年的春闱中一吐闷气。

谁料,事有一,便有再。

次年的皇榜上,时熹再度折桂,他亦成为晋朝头一位三元及第的俊秀。

一时间,金陵城中只知时状元“春风得意马蹄疾”,未见一位来自山东的二甲进士落寞的身影——晋帝自不能将头甲的两名都给山东,于是,只逊色时熹一分的贺淞文只得落到二甲。

二人的梁子,自此结下。当然,这道梁子起初是单向的,是贺淞文单方面怨上了时熹。

后来,时熹入兵部,领了几回兵。每遇他出征,粮草,辎重总来得慢,其中亦有不少疵货。时熹一查,每一桩,每一件,都指向了彼时的户部郎中贺淞文。

这下,时熹也恼上了贺淞文。

此后,时熹任都督,右迁任兵部尚书,后又做上三公之一的太傅,永远压贺淞文一头,两人之间的心结愈发成了死扣。

“若论前尘,贺尚书自然更叫人怀疑,”时临安思忖一番,道,“怕只怕,背后之人亦知阿爹与贺尚书的旧仇,故意用此混淆真相,叫咱们闭目塞听。”

傅玉璋“唔”了一声,“还有月余,你细瞧瞧,”他道,他叫时临安附耳,叮嘱一番,这才道,“如此,总能露出马脚。”

时临安点了点头。

这时,天色已暗。

市光立于阁外,请傅玉璋用膳。

时临安本欲请辞,紧步赶一赶,当能赶在落钥前出宫。

市光却劝她,“中庶子许久不来,咱们有许多事要秉。此前你在礼部忙,殿下不叫小事叨扰你。”

不管怎样,时临安仍兼东宫的中庶子,三坊八局的事务是她的份内。听市光这样说,她便应下,在东宫陪膳,亦宿在东宫。

????

这些时日,薛友香一面埋首书册,准备春闱应试,一面竖了耳朵,专门探听仪制清吏司郎中时临安的事宜。

旁人或许不知,然而那一日,薛友香闯入东宫三庶子议事的雅间,意外得知近日在金陵风靡一时的《金陵十二时辰》由时临安主事。

她不曾与人说起。只是,虽囊中羞涩,她向房东借来每日的《金陵十二时辰》,细细读了每一行字句——她想借此,多了解时临安几分。

此前,她对于时临安只有一分模糊的想象——她乃前太傅之女,由征辟入朝,如今正管岁供。最紧要的是,时临安是她为家中翻案的最后希望。然而,随着阅读恁多的《金陵十二时辰》,时临安在她心中的形象鲜活,丰富起来——当然,报中的内容定不由她主笔,但登载何种内容,如何排版,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浸润她的心思。

薛友香想,究竟是怎样灵秀的女子,起了办报的心思,又将这份小报办得如此有声色?

她感叹一声,随后起身,去房东的屋中借阅今日的《金陵十二时辰》。

薛友香的房东是一名老妇人,家中有个读了一辈子书,却仅有生员身份的儿子。老妇人的心中有执念,每至春闱的年份,便以极低的价格,将家中的空屋子租与应试的举子——只希望他们的文气能分与自家一分。

老妇人早已习惯薛友香日日来询,她将今日份的小报递来,面上却愁容不展。

薛友香多受她看顾,见此便问她,可遇到难事?

老妇人一叹,“倒不是老身,只是,”她道,“明日,举人娘子怕读不成《金陵十二时辰》哩。”

时爹…真的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 2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