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后考科举 > 第8章 筹备束脩

穿越后考科举 第8章 筹备束脩

作者:知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1 01:09:49 来源:文学城

“娃娃,你这是要去干什子?”

喜娘一手拿着两张油纸,另一手上拿着一个小布袋子,李珩猜测里面应当是装了豌豆种子。

夜晚的凉风刮的喜娘鼻尖红红的,婉儿打了个喷嚏,依偎在哥哥的怀里。

李珩怔愣了半晌,搂紧了婉儿,“本来要去找你来着,先进来吧,外头冷。”李珩走过去把院门关了。

婉儿迷迷糊糊地感知到喜娘的存在,从李珩的怀里抬起头来,朝李珩眨了眨眼睛,又向喜娘张开双臂,小嘴巴一张一合的,“呀呀呀呀。”

李珩捏了捏婉儿的小脸蛋,将婉儿让给喜娘抱着,自己接过喜娘手上提着的东西。婉儿如今也有一个月大了,笑起来模样喜人,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脸颊上还有两个小酒窝。

喜娘抱着婉儿,婉儿便对她笑,喜娘心想如果能伴着婉儿长大,无论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喝过奶了吗?”喜娘柔声道。

两人走到了屋内,屋内火盆正燃着,烘得屋子很温暖。李珩放下手中的东西,回道:“已经喝过了。”

他有些话想问喜娘,却又欲言又止,最终倒底还是说了,不问的话,他实在是不放心,“喜娘为何这般晚回来?”

喜娘一边将婉儿放到炕上,给她掖好了被子,一边不紧不慢地答道:“走路花了点时间。”

之前院子里的光线暗,李珩看不清楚,如今到了屋内,李珩见她的身上都是灰尘,裤腿上还沾着泥巴渍,便二话不说先去了灶房,端着一洗脚盆的温水走了出来,“喜娘先坐下来泡个脚。”

李珩把洗澡盆放在了凳子跟前。喜娘还没被人这般关怀过,一时又是手足无措又是羞耻不已。李珩背对着她,又回到了灶房,他知道在古代不能随意窥探女子的玉足,虽然他现在的身子只是个孩子,但这不代表他就可以不尊重喜娘的**。

喜娘低着头,将脚放入水中,她的脚底长了好几个水泡,脚后跟也磨破了皮,她今日走了很久,来回一趟大概有二十多公里,花了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多,路上不是没有牛车,只是她想着能多省点钱,便多省点钱,反正她也不着急,多走点路也是不碍事的。

李珩的声音自灶房处传过来,“喜娘,下次我们不走路,坐牛车。”

家里不富裕,喜娘不想多花闲钱,急着解释道:“我走得慢,不累人。”

李珩却反将道:“油纸也可以不要有,窗户不用补,我夜里不冷。”

喜娘激动道,“那怎底行,你若再染风寒怎办?”

那边李珩点了点头,拿着锅铲的手顿了顿,声音带了几分沉重,“既然如此,喜娘便也知道有些钱是必须花的,无需省着。我们虽然穷,但也不能亏待了自己。”

喜娘红了脸,觉得李珩说得有道理,她这么大一个人倒叫一个小孩给教育了。

估摸着喜娘泡好脚,沐完浴后,李珩的菜也做好了,紫藤花炒鸡蛋,再加上一道木耳炒青椒。香喷喷的,很诱人。

劳累一天回来,最幸福的莫过于安静地坐下来吃一顿美味的饭菜。

两人坐在桌子前吃饭,家中有茶树油,李珩取了些,叮嘱喜娘涂在伤口处。

喜娘说到她今日赶墟的事,从兜里掏出九十六文钱,沉甸甸的,铜币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喜娘的脸上堆满高兴的笑容。

天麻总共七个,一个十文,七个七十文钱,竹篓子一个五文,五个卖了二十五文,还有竹促织、竹蜻蜓一共卖了十文。

买豌豆种子花了五文钱,油纸花了四文钱,总共就还剩下九十六文钱。

今日赶墟,她一开始确实是紧张的,怯懦地不敢说话,摆着个摊在那儿,人是干愣着的,后来她想到了婉儿,想到了李珩。

— — “我们是一家人。”

— —“这个家里,有你真好。”

她顿时来了勇气,反正这儿没人认识她,只要开口喊出第一个字,后面就简单了。

于是她也学着其它摆摊的农户们一起叫喝,渐渐地也就不再那般害怕,将手上的货物都卖完了。喜娘编的竹篓子很好,数量少很快便被过往的妇人买光了去,还向她打听是怎样编出这样好的篓子来的。

她虽是羞涩的,怯懦的,骨子里却一直渴望着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此番赶墟,她觉得自己心里那个大洞正在被一点点填补。

心脏鼓鼓的,满满的,很有成就感。

李珩将今日与李夫子的事讲给喜娘听。喜娘一听他要读书,浑身一激灵,用力地拍打桌子,立马支持道:“读书!该读书!喜娘供你读书!”

李珩乐得筷子都要掉了,“喜娘,读书可不是一般的耗钱。”

“钱就是拿来花的,喜娘能挣钱!”喜娘毫不在乎地道,掂了掂桌子上的一串铜币,“你个娃娃家的,不用操心这些。”

喜娘当然知道读书耗钱,也知道读书这条路究竟是有多难,她之前的村子里头,几十年了都考不了一个秀才,那些读书人都读得头发发白成了皓首老翁,最终还是个童生。

不过,不知为何,喜娘觉得李珩这娃娃很聪明,莫名地给她一股信心,这孩子,一定会考上,而且还远远不止是个秀才。

喜娘想让他专心读书,欲揽过家里的一切活儿。因着她见其它读书人几乎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那么累,还要干其它活,哪里有力气。

李珩拒绝了,他同喜娘说了自己的挣钱计划,他打听过隔壁花溪村和白云屯共用一两个水塘,这两个水塘离花溪村远。因而花溪村的人常常雇佣白云屯的村民们挑水到家门去。

李珩决定每天早上早点起床去挑水,等挑完水后,再去山上砍柴,砍的柴卖到村子里头的人家去也能换得一点钱。

挑一担子水的钱是五文,李珩的力气小,每次只能挑半桶多,便要挑两次,多加了一文钱,也就是六文钱。砍柴是一趟五文。

李珩去李夫子那读的是经班,因为他识字的能力已经达标,便可以直接跳级到经班。经班的束脩为每岁六百文。

那么按照这样算下去,他每天挣得十一文钱,一个月便大概是三百三十文钱,只需要两个月便可以把束脩交上。

弄清楚了这些,便让李珩对未来的计划更有把握,除了束脩的钱之外还令他头疼的便是文具费用了。

赶在春天,白云山上长了很多春笋,他下午放了学后,可以去山上摘些,下次直接带到镇子上卖,镇子上卖的价钱要比墟场上贵些。

这些卖的钱可以用来买文具。

于是每日早上寅时大概四点,李珩便摸着黑爬下了床,他必须要抢时间才行,趁着

上午辰时八点上课前,做好一切后,赶到教室去。

东山那边的天空还是雾蒙蒙的,像笼罩着一层薄纱似的。凌晨四点的白云屯安静地像是神话故事里沉睡的古老的蛟龙。

李珩用扁担挑着水,在田埂中缓步穿梭,他走得稳,桶里的水不会荡出来,后面再不断加快速度。春种的早的农户家里,田地上已经悄悄冒出了喜人的绿芽,同样早起的白鹭从山林子中飞出,在即将破曙的天际划过一条靓丽的弧线。

而后天慢慢亮了,由青灰的天色中化出一层淡淡的樱粉色,半晌后,又在一片樱粉中掠过一云火红,咻的山花红的朝霞中一抹烟紫色洇入,揉碎了沉睡的梦。

旭日初升,雄鸡报晓。

沉睡的人们推开窗户,漏一抹斜阳。

读书的孩子,挑着木柴下了山,领着工钱,第一个到了私塾,门还是关的,他便蹲在门口背起了书。

早晨的时候大脑清醒,背书的速度快,李珩将昨夜里背过的书又温习了一遍,便开始背新的,等学子们都来的时候,他这篇文也就背完了。

李潇平日来得总是最早的那一个,只是他没想到,今日竟然有人比他来的还早。

李潇见李珩蹲在门前的沙地上,手里拿着根树枝,不知道在泥土地上比划着什么,等他凑近了一看,才知道李珩在默写《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由于李文昨日问他的那道题目取自《孟子》,李珩发现自己对于《孟子》的熟悉度还不够,便开始查漏补缺,寻着这一个漏洞,去复习《孟子》这一整个体系,等到下次在碰到与《孟子》有关的题目便能够游刃有余。

李潇蹲在他身边看,“你的字写得真好”李潇毫不吝啬他对李珩的夸赞,不过,他又道:“但是,科举要求的字体是‘方正有力,气势雄浑’的楷体。”

李珩点了点头,虽说在土里写字,看不出明显的书法风格,不过他贯写的字体确实不是楷体而是行书,偏向“颜真卿”的飘逸洒脱,行云流水的笔法。

不过写了十多年的行书,叫他一时改成楷书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夫子照例来开私塾的门,李潇来得早他一向是知道的,如今见李珩也来得早,心里更加愉悦了,不愧是他看中的娃娃。

天赋固然重要,可若没了努力的加持,天赋最终流于普通。

李珩当然清楚这一点,有天赋的人并不少,想要在一众学子中脱颖而出,便只能比他们更加努力。

由于李珩现在正处于服丧之期,大齐国历代崇礼,根据齐律规定,三年丧期之内不可科举,因而李珩现在还有三年的时间为科举考试做准备。

为了应对三年后的县试,他给自己定下目标。

第一,写得一手端正遒劲的楷体。

第二,熟读《四书》《五经》及其集注。

第三,学会用八股文的形式撰写文章。

虽说大齐国的科举考试固定以《四书》《五经》为蓝本出题,不过《四书》《五经》博大精深,言近意远,多少士子穷其一生研究一本经书,仍不得造诣。

最让李珩头疼的是,齐国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这八股文的难度那是千年来大家所公认的地狱级难度。

八股文除了体例要求严格僵化外,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从命题范围来讲,还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也就是说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内容代圣贤立言,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李珩着实觉得头痛,科举之难难于上青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