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 第49章 选官开始

穿越大齐的为官日常 第49章 选官开始

作者:谢紫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2 11:20:02 来源:文学城

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天气转凉,彻底带走夏日炎热的余威,也纾解了几分刘自止心中的急躁。

月初,新科进士迎来了首批选官,按照会试名次和观政的表现,实际上还是殿试名次,依次进行授职。

大齐朝对于新科进士的授官与其他朝代相比显得十分吝啬。

一甲三人仅状元一人授予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亦不过直接进入翰林院免除观政实习。二甲和三甲更要从七品和八品做起。

尤其大齐朝早已度过初期,如今国家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不再需要大量人才,并且随着这些年的不断补充,官员的缺额越来越少。

选官一开始当然都是京城各官署的缺额,再者就是外放。此次选官六部仅留下了11个额外主事名额。

额外主事的情况其实和之前翰林院选取的庶吉士差不多一个形式,一般要经过一到三年的实习期,通过考核,才会实授。

额外主事是正七品官,也就是说经过三年一般都会顺利连升两级,升至正六品的主事。

这也算是对于会试名次靠前的新科进士的一种优待。

“咱们都察院这边御史的缺额不少,留了七人。”

毕竟关乎自个的前程,选官开始,新科进士们还算沉得住气,之后尽管不敢四处喧哗,但官署空气中依旧充满紧绷的气息。

陶仁以往便知道自己与都察院无缘,但是等事情确定下来,心中不免生起几分苦涩。

他的脸上充满了羡慕,语气自然急切了些,“刘兄可知,与你我二人共食过的严兄,就是其中一个!”

刘自止自个也只有羡慕的份,他本身对于做官的**不强烈,心态自是放得平:“严兄的名次靠前,左右少不得前程。”

“确实如此,严兄上次未考入翰林院,这不马上留在都察院!”

陶仁也是极为赞成,正说着,便看到严建宇的身影,“严兄,这边!”

“严兄,多日不见,恭喜你选入都察院,让我等好生羡慕!”说曹操,曹操就到,以往甚少见面的人,再次坐下,陶仁热情地祝贺道。

“恭喜严兄,大鹏展翅!”刘自止也笑着道喜。

“哪里,哪里!不过比众仁兄早行一步!”

严建宇早已没了之前落选庶吉士的沮丧,如今可谓春风得意,“想必下批便能收到刘兄的好消息,说不定也能捞个京官!”

“不好说,借严兄吉言!”刘自止自觉不成,也不想费心折腾,草草回了一句。

陶仁羡慕之余,内心不由带着几分忧色,“首批不过七十多人,缺额算是填满了,二批、三批约莫也没几个名额,还是名次靠前好!”

二、三甲本身不在同一个起跑点上,严建宇心中正是愉悦,嘴上宽慰道:“陶兄何必着急,三甲的缺额可是不少,陶兄三甲第八十九名还怕没了着落!”

“哈哈,是极,是极!”陶仁这是关心则乱,主要是身上的金钱压力不断膨胀,让他喘不过气。

但是朝廷选官依照名次从二甲到三甲开始,八品官缺额再多,也得等二甲实授过后。

否则三甲比二甲提前选官,岂不是乱了套。

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三甲靠前的名次运气够好得话,有机会拿到几个七品官的缺额。

“首批外放有三十多人,都是些简缺,过渡个几年,没有多大作为。”

此时天色刚好,摇椅已经被搬到屋檐外面,刘自止懒洋洋地躺在上面,手指跟随着摇椅轻轻打着节奏。

正好有一束暖光透过柿子树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让他忍不住微微眯了眯眼睛。

“哦。”卫琅静静地听着,也时不时抬起头搭上一句,“下批是小雪之前?”

“没错,往年年前两批,上冻后便不再选官。这次首选至二甲第一百零七名,没意外的话我应当在第三批。”刘自止的语气中带着轻松惬意,脸上并不见一丝苦恼。

“那就是来年开春,”卫琅当即一算,眉头还未蹙起便放松下来,“天寒地冻,上任带着孩子,最怕蹲蹲受不了。”

“嗯,能过个好年。”刘自止点了点脚尖,微微一笑,“阿爹阿娘这回应当放心了。”

“夫郎下午好生冷淡,不怕我轻车简从,将琅儿落在家中?”临睡前刘自止将卫琅往怀中拢了拢,贴着他的耳朵轻笑。

“某人大可试试,我可不会轻饶了你!”卫琅的耳朵被一股热气包围,痒痒的,不满地偏了偏头。

“语气不够凶狠,琅儿这可算威胁否?”卫琅睡意朦胧,声音落入刘自止耳中,三分清冽,七分软糯,令人心头一阵酥麻。

“哼,你说呢?”

卫琅带着几分娇嗔,撩人尚不自知,刘自止的心底就像被小猫的爪子又是存在感十足地重重挠了一下。

他今晚原本是打算说些知心话,无奈黑夜将人的感官放大,**在一瞬间沸腾。

轻拍的手掌,不由在卫琅的腰背间来回轻抚,不知何时偷偷溜进衣内。

卫琅的亵衣松松垮垮,他闭着眼睛舒适地哼唧哼唧,在熟悉的胸口上拱来拱去。

刘自止的喘息逐渐变得粗重起来,将头埋入某人的脖颈轻咬了几下,“我可不敢,若琅儿跑了留下为夫一人,何人可这般慰我……”

“色胚!”卫琅这下彻底没了睡意,只能任某人不知餍足地施为,随之沉沦。

夜还未深,屋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二人成亲时置办的绿色单被已有大半落在纱帐外。

单被随着架子床轻轻摇晃,只有丝绸被面上的鸳鸯在皎洁的月光下时隐时现。

首选过后,官署热闹个几日便恢复了平静,不会一切都与刘自止无关,不知不觉过了半月,来到九月下旬。

二十二这天,他按照往常一样散衙回家。

走过影壁墙,映入眼帘地便是精心打扮过的人儿,眼前一亮,不由止步凝视。

人儿衣着以青楸色缎子为主,上面绣着秀美的云纹,见到刘自止时清冷疏离的面容上瞬间露出一抹巧笑。

那笑容仿若深秋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不炙热,却能吹散寒意,恰好照进刘自止的心窝。

这一刻他终于理解诗文中“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的蕴意。

“你回来了!”人儿快走几步,仿佛从青山云雾间,穿越虚幻,来到他的面前。

刘自止的心灵顿时震颤不已,瞬间将人揽入怀中,紧紧圈住,似乎要融入骨血中。

“怎么了?”卫琅敏锐地感受到他的不安,顾不得有下人在旁,也不挣扎。

“没事,琅儿今儿甚美,我想多抱一会!”刘自止的眼神幽深,让人难以靠近,不过随着怀中的温暖,渐渐得到满足,化为绕指柔。

“好了,有人在呢!”卫琅感到他的情绪稳定下来,面上没表现出来,心里却后知后觉变得羞涩起来。

“好!”刘自止尽管有再多依恋,还是将人缓缓放开。

“你快些换身衣裳,咱俩早去早回!”卫琅轻轻地推了推某人,催促道。

“知道了,琅儿这般不喜跟我一起!”刘自止嘴上抱怨,但还是依言进屋赶紧换下公服。

“如何?”见卫琅双眼盯着他身上的青色衣袍,刘自止当即昂首阔步。

可惜尚缺一把折扇,否则轻摇慢扇,也好叫某人瞧一瞧文人的风雅。

“不错,怎么不穿新制那身孔雀蓝的长袍?”刘自止素日的衣服偏稳重自持,卫琅特意给他做了身亮色衣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刘自止悠然自得地牵住卫琅的手,在他的明眸浅笑中,继续说道,“平日也就罢了,在咱俩成亲三载的日子,总要穿身夫夫装才不算辜负大好时光!”

“整日歪理一大套!”卫琅嘴上嫌弃,但他的眉眼弯弯,带着浓浓的笑意。

“客官,里面请!”

刘自止订的这家五福酒楼,别看名字听着直白和俗气,但是寓意极好,加上大师傅手艺不错,平日食客众多。

由于酒楼离家不远,他们二人未乘坐骡车,手牵着手,怡然步行前往。

刘自止的纪念礼物没有让身后的田大拿着,因此随身背着一个画囊。

惹得他悄悄跟卫琅抱怨礼物还未送出便暴露了,惊喜一点不剩。

卫琅调皮地拍了拍身上的小挎包,将人作弄一番,算是给了他回应。

“刘兄,嫂夫郎,许久不见,别来无恙!”沈方修乍一看见二人,有些惊喜地拱了拱手。

“沈兄,看来风采更胜从前!”刘自止见沈方修比上次见面发福不少,连忙上前寒暄。

“沈兄弟,万福!”卫琅行了个万福礼。

“让你们见笑了,我这是无事一身轻!”沈方修笑道。

刘自止知他目前在国子监任助教一官,平日协助国子监祭酒、博士教授生徒,过得十分清闲自在。

他前年娶妻,今年添有一子,可谓人生圆满,生活自是滋润。

“沈兄的日子我可是羡慕已久!”刘自止真情实意地说道。

“哈哈,听说第二批铨选不远,刘兄大展宏图之期,指日可待。”

新科进士授官是朝廷大事,寻常百姓即使不关注,也会听见一耳朵,更何况本身对这事极为重视的官员们。

“借沈兄吉言!”刘自止客气说道,接着壮似无意问道,“沈兄这是与人有约,怎么未见嫂夫人?”

“昨儿听说酒楼里得了一只活鹿,正好约上几位同好,解解馋。”

沈方修说着,面上带着几分可惜,“你嫂子,在家中照看幼子,实在脱不得身,正要唤人送一份回去。”

“沈兄果真夫妻情深,嫂夫人定能领会沈兄的心意。”刘自止脸上笑意加深。

“哈哈,理当如此。冯兄他们怕是等不及,刘兄、嫂夫郎咱们改日再聚!”

“好!”刘自止应道。

“这家酒楼菜品丰富,偶尔打打牙祭,还算不错。”刘自止随手烫好两个白瓷茶杯,倒上茶水。

不多会,小二便送上来一对烛台和小花瓶,显然是烛光晚餐的搭配。

或许大红色过于喜庆和庄重,烛台上面各插着一支桃夭色的蜡烛,正取自“桃之夭夭”之意。

花瓶中放着几朵芍药花,至于为何不是前世众所周知的爱情花-玫瑰?

只能说任何时候也不好生搬硬套,毕竟这时候玫瑰与爱情关联不大。

其实这个季节芍药早已过了花期,这里用的是酒楼的特色风格-蔬菜雕花。

刘自止将自己的发现指给卫琅看,“这些萝卜雕花看着十分精致,简直栩栩如生,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哦,店家还算用心!”卫琅跟着仔细瞧了几眼,明显兴趣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