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 第7章 第七章

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弥小仙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18 23:49:20 来源:文学城

弘德殿在乾清宫边上,安临琛走了几分钟就见到一个穿着绛色衣服的中年人。

那人明显也看到了他,恭顺的抬手对他行了一礼。安临琛瞄了一眼这人的帽顶,受了这个礼。

两人落座,时间就在陈大人不急不缓的声音中慢慢消逝。

安临琛一开始还能听进几句,后来就完全开始走神,冷着一张脸开始神游天外。

陈大人家中有小孙儿,皇帝这听课的模样像极了他那在课堂中跑神的孩子。他心中有些好笑,倒是不知不觉松懈下了不少。

给帝王讲课,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更何况四书五经本就不是一个帝王必须要学的东西。

一个时辰很快走完,麦冬端着茶水给两位再次续上,小声提示:“陛下,时间到了。还需要继续吗?”

安临琛摇头。

陈大人心中好笑,面上倒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却被心声出卖了个干净。

‘皇帝这不爱看书的样子倒是和敏才小子差不多。倒是有些孩子心性。’

安临琛盯着陈大人头上出现的气泡:“……”

陈大人:“那臣退下了?”

安临琛似闲聊般:“辛苦陈爱卿了。对了,陈大人家中可是有幼童?”

陈大人:“当不得陛下这句大人,折煞臣下了。臣确实有一幼孙叫敏才。”

安临琛:“令孙活泼。”

随后他没有再说什么,摆摆手让麦冬将陈大人带了下去。

顺便将‘折磨’得安静如鸡的小云放了下来。

安临琛仗着自己是坐着听课,直接将小云当成了解压工具,这边捏捏那边戳戳,报复小家伙作乱发顶的仇。

小云被盘了快两个小时,又挣不开这家伙的手掌,气得直接将自己当做一个真娃娃不动了。

陈大人对于皇帝突然夸了声自家孙子有点摸不着头脑。直到回到家换下朝服,才发现自己的帽子顶端藏了朵蔫了的粉色小花。

陈大人:“……”

逆孙!

陈大人刚退下,小云的声音就响了起来:“你怎么突然对陈大人说这个?对他有意见?”他挣不开安临琛也就不挣了,其实待在他手心挺舒服的。

安临琛对陈大人倒是没有意见,只是听到他心声里的这个‘敏才’才关注了下。

陈敏才,字德泽,京城有名的年轻才子。原文中的年轻大臣。女主遇上的第一条鱼、最先出场的男配。描述他最多的词就是光风霁月、芝兰玉树,非常的沉稳可靠。

小时候倒是挺皮。

安临琛没回小云,因为麦冬开口了:“陛下,午膳时间到了,是否传膳?”

他点了点头:“传膳吧。”

等麦冬中气足的‘传膳’传出好远后,安临琛才接着问:“陈大人本名叫什么?他家孙子多大了?”

麦冬迅速回复:“陈大人本名陈达,乾道二十三年探花。他家孙儿今年五岁了。”前朝末代皇帝年号为乾道,这么算来陈达倒是在前朝皇帝还不算昏庸的时候上的金榜。

这就是第一秘书的厉害之处啊,安临琛愈发觉得麦冬是个人才。

“从御膳房到这需要多久?”

“回陛下,大约一刻钟。若是您有什么想现做的,大约半个时辰能送到。您有需要加点的菜品吗?”

“不必了。常规就行。有想吃的朕下回提前点。”安临琛默默算了一把时间。从出锅到装盘不论,到提过来再摆上,差不多一个小时。

皇帝这要是现点盘东西,一来一回没个一小时吃不上啊。

还没外卖快呢。

麦冬乖巧退了出去,安临琛将小云摆上桌,回答了他刚才的问题:“我对他没意见。只是听到‘敏才’这个名字,今天他帽子还簪花了,所以提了一句。”

大概率这个陈敏才就是男配之一了。

几句话的功夫,一队穿戴整齐的太监,抬着膳桌,手捧金龙朱漆膳盒。浩浩荡荡进了殿内。

传膳太监们飞快给皇帝收拾出了还冒着热气的食物,大大小小快20盘。

小云飞快的跳到桌上,眼巴巴的看着这些食盘。他本就很小,边上小巧的点心都快有他高了。

小云:“陛下快吃!陛下香香~”

快动筷子快动筷子!

等陛下动筷子了他就也能开吃了,他超有礼貌的。

安临琛好笑,挥了挥手让麦冬带着人下去。

麦冬面露难色:“陛下……”不试试毒吗?

安临琛看着他的手势,知道他要说什么,他也看过一些‘银针试毒’、‘吃菜不过三匙’的电视剧。

他没这个烦恼,也没准备为难自己。

连口吃的都不能放肆吃,还当什么皇帝。

“朕要真出事,有的是人陪葬。”

安临琛话音未落,周围齐刷刷跪了一片。

小云的‘哈哈哈哈哈’声在这一片寂静中极为嚣张。

安临琛:“行了,下去吧。没怪你们。”

众人安静撤离,小云的声音格外突出。

小云拿捏着嗓子,阴阳怪气:“陛下~人家陪你一起吃~哎呀怕怕~别陪葬人家嘛~”

安临琛直接提起他扔进了包子堆里。

……

一顿饭不算和气的吃完,安临琛提着再次被绑成团团的小云去了乾清宫。麦冬提醒了他吃完饭要召见一些重要大臣。

安临琛面上已经没有表情了。

从开始到现在,他连着上了两个小时的早朝、改了两个小时的奏折听了两个小时的课。连吃饭时间都像是硬挤出来的。吃完就立刻得进入召见重臣的环节。

这是皇帝?

这是生产队的驴吧。

仅仅半天,皇帝这份职业就让他产生了倦怠情绪。

*

乾清宫,三位大臣正等在御下。同时还有一个起居舍人,平时他负责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现下议事,自是少不了记录员。

安临琛进来的瞬间,几人低下头,对着皇帝弯腰行礼。

安临琛走过去坐下,声音平稳:“诸位免礼平身。都坐下说吧。”

礼仪上倒是挺人性化,还给大臣同样配备了椅子。

几人再次谢礼。也没推辞,神色平静的坐了下来。

“众卿各有什么事,说吧?”

小云直接在边上显示出了三人的身份,以及释义。

内阁大学士:温宏文(文官统领、最厉害的那个文臣,正一品哦)

协办大学士:戚宣(内阁大学士的秘书长,前者的小跟班)

军机大臣:项柏和(东北统帅,目前在京实际武官最高,传说中的元帅大人?)

安临琛将视线转向自己手里的手心,小云仍旧不说话,扔给他一个挑衅的眼神。

安临琛:“……”

只当小云给标了方便他理解的解释。

“确有要事,陛下。”几人中头顶着内阁大学士的温宏文最先开口。

“今日陛下明确主张废除留都,我等也十分赞同。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如今天下初定,也需要作出一定改变,让天下黎明百姓知道新朝的到来。此外,陛下是否承认前朝为正统王朝?”

安临琛:“自然认同。”明朝正式成立后也是承认了元朝的正统地位的。

温宏文:“除此外,陛下是否需要强行驱逐那些还留在我朝国土上的少数部族的民众?以示我朝国威?”

安临琛莫名其妙,这种问题也需要问到他面前吗?

还是回答了:“自是不用。若是要愿意编入我大锦籍更好,不愿意就作罢。不需要强行入籍。普通民众罢了。且中原大地的每个封建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制度。朕的子民都是炎黄子孙,承认我文明者皆为华夏人。”

不说多民族,以后说不得还能变成多种族的国家,原书剧情在安临琛脑海里展开,并呈扩大趋势。

咳,安临琛将跑偏的想法扳回来。

帝王的话音落下,面前的几人都是心头松了一口气。

跟着安临琛打天下的人里,有不少部族、草原甚至被中原人认定是异族蛮邦之人出身,武将兵卒里尤甚。哪怕初时安临琛用人不拘一格,如今他已登大宝,又同样尊汉尊儒为传统,就怕这些人被斥为异端拿来开刀。

看来是他们小人之心了,陛下并没有这么想。

温宏文:“既如此,臣回去就编纂文书。”

顿了顿,他提起了今日的主要来意:“如今的国土划分是否仍沿用前朝承宣布政使司①?”

“如此,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如此破除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格局。陛下以为何?”

楚朝直接生搬了明朝那套,半点不带改的。导致哪怕执政三世了,多数民众仍旧在心底认为自己是大明人。

他希望能有所改变,是以迈出了一小步试探帝王态度。

安临琛没说话,看了眼眼前的人。老人家发须皆白,眼神明亮气色不错。哪怕不再年轻,身上仍留有韵味。

说来,他上午看的那份言之有物、却被压在底下的奏折正是出自这位温大人之手。

身为奏折能过手之人,倒把言之有物的奏折压到最底下。

哼。

安临琛没答话,悄悄挠了挠手心的小云。

小云哼唧一声,将头转向另一边,安临琛再接再厉。

在几位大臣看来,他们的陛下在这个方案提出后就哑声了,只顾把玩着手里的一方玉坠子,他们再度忐忑起来。

安静了一会儿,安临琛才听到回话:“布政使司,一级行政区,就是省。这里就是十三个省两市的意思。你历史都给狗吃了不成!另外等会记得回头看,大缸里给你准备了现在能用的地图。”

安临琛倒不是因为不知道才挠他,只是心血来潮想看看小云有没有给他准备什么惊喜。

如今得到想要的答案,遭嫌弃了也不在意。

安临琛笑了笑,才回复温宏文:“温卿的提议很好,只是稍保守了些。既然要抹除前朝痕迹,自然要改得大些。”

温宏文的心安定了下来。

“诸位且上前。”

安临琛转身向书画缸伸手,座椅后面的缸里有份画卷微微动了起来,撞进他的手里。安临琛顺势将它抽了出来,在桌面上摊开来,快速扫描了起来。

上面正是如今锦朝的地图。

地图和安临琛记忆中的有所区别,相对而言更大更规整。东边海岸线依旧蜿蜒,却不过分曲折,北面接壤草原;草原面积不大,被夹在锦朝和沙俄之间小小一块;最西仍旧是世界屋脊,南边海里倒是多了不少大型群岛。

安临琛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轮廓,感慨万千。

安临琛拿了支笔反向点着纸面:“大锦幅员辽阔,前朝太过懒散,各地划分不明,导致一摊烂账。如今首要之事,明疆域,确立边境线。细化国土舆图。”

资料不是白整理的,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向规划长远。

“朕欲清算国土面积,将天下重新划分,改布政使司为省。前朝将全境划为十五省,其制过大。除北直隶改称盛京外,朕欲分湖广省为湖广、湖南两省;南直隶换回古名金陵,并入江南省,作江南省首府;分陕西省为陕西、甘宁两省,关内汉地析为十八省。”

“关外至边境先行不动,仍旧沿用各驻边军所提供的舆图与名称。此后北直隶改称盛京,其他皆为行省。省下设府、府下分县、县下管村。层层给朕划分清楚了。”②

“闽浙省比闽浙布政使司写起来要方便多了吧?”

安临琛真有几分这么想,少写几个字甚至少说几个字能省下多少口水和笔墨。

不过他的私心更多是想要让这份地图变得更为熟悉罢了。哪怕地图形状不一样了,相同的名称也是个安慰。

温宏文几人:“陛下英明。”

温宏文有些顾虑,更多是惊喜:“如此,地方得以再细化,地方官员要大大增加。现今的人手怕是更不够用了。”关外人烟稀少,原本的划分自是不必动;关内如此大改,怕是要忙个人仰马翻。

安临琛摆摆手:“举人本就可为官,再启动这项政策就是。新划分的地方上县官可由举人担任作为代理县令,秀才可自荐做师爷。”

“前朝昏庸,埋没不少才子,也有不少底层官员挂印离去。如此,只要有举人功名都可就近自荐为官,设三年作为考核期,政绩作为考核标准。若三年过后成果不错,就正式授印,让其转正为正式官员。可再度升迁。另外,科举会很快开放,若是这些人不着急,更是可以等科举后再谋前程。”

前朝官员他都认,前朝功名自是也承认。

何况,三年足够他网罗一批新人才了。

安临琛将这份地图交给他:“接下来就麻烦爱卿了,细分好了以后拿给朕过目,此事重大不可懈怠。需尽快出成果。”

划分地区之事为开端,和后面各项事务息息相关。务必既快又好出结果,后面的事情才方面展开。

温宏文:“遵命陛下,臣定不负重托!”

小云扭了扭身子,嘴里哼了一声,随后一道细小的声音在安临琛耳边响起:“没用的时候就只是一个卿字,有用的就是爱卿了。陛下你好分明哦~双标汪汪~”

安临琛神色不变,只摊开手心又将小云戳了个仰倒。

这小阴阳怪气精!

注释。(不喜欢直接跳过作话,右上角隐藏作者有话说~):

①承宣布政使司: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

北直隶:直属皇帝管辖的城,当做京城理解即可。

②这里魔改了些现在地名方便理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