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一说出口,高冬苗就有些后悔了,去首都的来回路费和食宿费用肯定不低,要是往高了估,她一年的工资都得搭进去吧?
再说,楠楠姐是回来接晓军去首都玩的,她跟着一块儿,这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吗?
“我开玩笑的,别当真啊!”高冬苗连忙解释了两句,随后又若有所思地道:
“我爸想给村里人找个能挣钱的路子,要是搞种植养殖的话,我们或许可以去市里的图书馆看看?
不行,待会儿我就去跟我爸说这事儿,想从图书馆借书,估计也是有门槛儿的,他提前打听好,到时候也省事儿。”
高冬苗自个儿把刚才那句话收回去了,郑楠也就权当没听到那一句,只点头肯定了下她的想法:
“对,除了图书馆,还可以找公社领导开个介绍信,到时候直接去农业大学找更专业的老师答疑解惑。”
郑楠倒不是只会嘴上说说,承了高家的人情却不愿意带高冬苗去首都。
只是,和贺燕的情况不同,高冬苗有一份儿还算稳定的工作,父母也疼爱她。
在这种情况下,说是去首都逛逛,可万一高冬苗一去不返、嚷嚷着要留在首都呢?
到时候,郑楠这个“拐走”他们女儿的人,可不就成了夹心饼干、两面不是人了?
再说,现在的治安情况没那么好,火车这种事故频发地点,是最容易有人贩子出没的,而高冬苗要是被郑楠带出去,她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工作、对象,将来岂不是都成了郑楠的事儿?
所以,不搭腔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也能尽量避免伤了和气。
下午太阳落山的时候,高常林回来了,高冬苗迫不及待地找过去,说了下自己和郑楠聊天时冒出来的想法。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就找农业大学老师请教的问题,高常林又和郑楠讨论了两句,而让郑楠松了口气的是,高冬苗只字不提想去首都的事儿了。
第二天一早,郑楠抱着还在睡的齐晓军、坐着牛车来到了县里,一路上,又是坐客车,又是坐火车的,习惯了满山跑的孩子哪儿能坐得住?
齐晓军整个人都恹恹的,好在,他虽然对沿途的一切都很好奇,却也知道,外面坏人多,他得牢牢跟着妈妈才行。
母子俩睡在同一张卧铺上,说实话,怀里抱着个暖烘烘的“小火炉”,郑楠是不太习惯的。
但是,小孩儿才五岁,她总不能让他单独睡一张卧铺吧,万一晚上她睡得沉,孩子悄无声息地被人抱走了呢?
算了,反正明天下午就到了,忍一忍就过去了!
因为有小孩儿有行李,郑楠就没去火车上的餐厅吃饭,而是等到餐车推过来的时候,买了一盒米饭和一荤一素两个菜。
这时候的饭菜分量都不少,他们一大一小两个人吃,完全够了。
而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吃火车上的饭,这些体验,都让齐晓军感到新奇,连带着人也多了些精神。
等首都站到了、母子俩下火车、坐上三轮车到家的时候,也已经到傍晚了。
贺燕正在给卖完了货、早早回来的婶子们结算工资,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惊喜道:“楠姐,你回来了!”
郑楠点点头,介绍道:“婶子们,这是我儿子,今年五岁了。”
“奶奶们好!贺燕阿姨好!我叫齐晓军!”齐晓军还记得在火车上的时候郑楠教过的,一一打招呼问好。
婶子们就算有一肚子的疑惑,可对着这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也不好意思当着孩子的面儿问了。
等拿到了今天的工资,婶子们陆续离开,郑楠这才问起:“这几天我不在,没出什么事儿吧?”
贺燕刚想摇头,可又猛地想到了什么,说:
“库存、账目都没问题,婶子们也是一如既往地卖力,只有一件事。
方婶儿说这两天她摆摊的时候,旁边隔着十来米的地方,总有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蹲着。
她也不知道那人是在盯梢儿,还是单纯地没事儿干,反正就觉得心里毛毛的,怕有人想跟咱们抢生意,就回来跟我提了一嘴。”
郑楠皱起了眉头,看了下这几天的账本,发现婶子们每天的拿货量已经稳定在了一个数字上。
但是,这些货卖出去以后,从摆摊的地方过来,婶子们身上都揣着不少于一百块的货款呢。
这笔钱倒也不算特别多,可是,万一就有想铤而走险一回的呢?
毕竟,现在公安查案的手段就那些,换身衣服,脸遮住,钱一抢就跑,首都这么大,一百块钱而已,公安还能一直把精力放在这个案子上?
郑楠心思百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样,改明儿叮嘱婶子们几句,收摊的时候,让家里人去接一下,或者三两结伴,互相照应着。”
“行,我知道了!”贺燕点头道。
“收拾一下吧,咱们今晚去吃烤鸭!”
郑楠说着,上手帮忙清点起货物数量来。
因为有不熟悉的人在,齐晓军不愿意吭声,只乖乖听话、坐在旁边等着她们忙完。
不过,他听见妈妈刚才说的话了,待会儿要去吃烤鸭吗?也不知道,烤鸭好不好吃?到时候,他能不能带一只回去,让爸爸和爷爷奶奶他们也尝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