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回暴君少年时 > 第17章 凤印

穿回暴君少年时 第17章 凤印

作者:随风千万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9 16:39:25 来源:文学城

不过一刻钟的时间,皇帝谢翰也已经赶到了长春殿。

姚贵妃等一众人守在容妃身边,静候太医把脉结果。

老太医眉头紧锁,似乎是在斟酌。

焦急等待着的谢楹握着容妃的手,安安静静地守在虚弱的女子身侧。

谢翰见到那道瘦小的身影,先是一怔,旋即看向卧床不起的容妃。

下一瞬,所有人被喊到外殿。

皇帝一脸阴沉地坐在主座,不悦地扫了一眼众人。

还没等他发话,姚贵妃就已经上前一步开始哭诉,“陛下,臣妾真的什么也没有做。”

谢翰道:“哦?那你讲讲,当时你与容妃在做什么?”

姚贵妃杏唇轻启,眼睛里蓄着泪,时不时挥袖拭泪,边哭边把经过讲了一遍。

无非就是两人面对面饮茶,然后说了些家常话,只不料说着说着,容妃竟一口血呕了出来,直接摔了过去。

听起来倒是没有什么假。

谢如沐也懂事地为母妃分忧,跪地说:“父皇明察,母妃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谢卓谢远更是跪在姚贵妃身边,垂头一言不发。

反倒是小团子般的谢楹一动不动地杵在原地,闷声不吭。

谢翰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问:“蛮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她摇摇头。

看着她半大的模样,谢翰自觉自己大概是疯了,竟会去问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这种事,她能记得什么?

见到那种混乱场面,没有哭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谢翰捏了捏眉心,有些烦躁地看着姚贵妃哭哭啼啼的场面。

又对比了旁边宠辱不惊的谢楹,顿时更感不悦。

他沉声道:“够了,别哭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都没有哭,你看看你成了什么样子?”

没预料到被吼的姚贵妃顿时止住了哭声,不可置信地看着谢翰,说:“陛下?”

她最是了解陛下的心思,此时皇帝已然烦躁,断不可再卖惨哭诉,思及此,姚贵妃收敛了哭意,转过头去。

恰在此时,陈太医出了内殿。

谢翰问:“容妃如何了?”

陈太医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道:“回陛下,娘娘她已无大碍,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陈太医道:“只不过看脉象,容妃娘娘已有一月的身孕。”

众人诧然,面露惊讶。

谢卓谢远两兄弟还在窃窃私语着,谢如沐看出气氛不对劲,连忙提醒两位弟弟噤声。

谢翰垂眸思索片刻,旋即大喜道:“一月前,的确是朕与容儿的孩子。”

姚贵妃目眦欲裂地盯着内殿,护甲几乎要扣进肉里。

但谢翰丝毫没有注意,忙问:“那容妃腹中胎儿如何了?容妃又是什么病症?”

陈太医一一回答道:“回皇上,多亏公主殿下通知及时,经过救治,母子皆无碍。容妃娘娘似乎中了毒,只是小毒易解。”

闻言,谢翰紧握着的拳头骤然松开,松了一口气,对陈太医说:“去准备些补药,下去领赏吧。”

陈太医领命退下。

谢翰吩咐姚贵妃与谢如沐他们先行离开,自己则是欣慰地摸了摸谢楹的头,然后带着她一起进了内殿。

躺在床上的容妃格外虚弱,美眸紧闭,面色苍白如纸,却依旧透着几分柔弱惹人怜的美。

谢翰心疼不已,拉着容妃的手贴在脸颊,守在她身边。

侍女太监均已被遣散,内殿只剩下他们三个人,倒有些像是一家三口。

此刻,旁边的谢楹倒显得有些突兀。

她小声发问:“父皇,母妃会没事的,对吗?”

谢翰的脾气少有的温和了起来,说:“对,你母妃只是生病了,蛮蛮这几日不要打扰她,就让你母妃好好休息休息,好不好?父皇会亲自照顾你母妃的。”

闻言,谢楹乖巧地点点头,“那我这几天想去找皇祖母。”

皇帝谢翰没有拒绝,让她去了。

*

出了长春殿,谢楹自行去了福寿宫。

太后似乎早有预料,见了谢楹,先是笑了笑,朝她招招手道:“蛮蛮回来了?”

管事姑姑早就备好了谢楹爱吃的几盘糕点,整齐地摆在桌面上。

“皇祖母,”谢楹噔噔噔小跑着扑过去,说,“母妃生病了,太医说是中毒了。”

“中毒?”

青衣小娘子点点头,双鬓之上的玉穗也随之晃了晃,“对啊,太医说,母妃坏了小宝宝呢。”

“哦?”太后眯了眯眼,喃喃道,“后宫要不太平了。”

谢楹扯了扯她的袖子,说:“皇祖母,蛮蛮能做什么帮你吗?”

后位空悬,太后依旧执掌凤印,倘若妃子出事,想必最后依旧是要太后处理。

太后反问:“蛮蛮想做什么?”

谢楹想了想说:“我想找出来凶手。还想照顾母妃。”

顿了顿,她又托腮,垂眸愁苦道,“可我能力太小了。”

老太太乐的不行,抬手帮她理了理乌黑发亮的细发,将青色的丝绦捋顺,动作轻盈认真。

“哀家的蛮蛮有心,就足够了,”太后道,“哀家总在想,这宫里波谲云诡,有哀家护着蛮蛮就够了,可人都会长大的。”

谢楹一动不动地聆听着,故作似懂非懂。

“蛮蛮,皇祖母带你看个东西。”

说罢,太后起身,牵着谢楹的手进了内殿,管事姑姑会意,端出一个檀木托盘。

上面安安静静地搁置着一个重物,红布落盖。

太后让谢楹亲自去看。

小娘子愣了愣,没有犹豫,起身去掀开红布,下面是一块方正玉质的印章,印章之上,一只镂空的凤凰栩栩如生。

谢楹心中有一瞬的震撼,她讶然回头,“皇祖母,这是凤印。”

太后看了眼凤印,平静道:“不错,正是凤印。”

谢楹不明所以地看着她,“皇祖母……”

凤印如今却轻易地在她一个五岁的孩子面前展示,谢楹不禁愣住,心里却在盘算着为何。

“蛮蛮,深不见底的宫墙,仅一墙之隔,有人挤破头想进来,有人挣扎至死想出去,有人拼命上爬为了这凤印,有人只觉凤印烫手,拼命丢弃。”

太后叹口气道:“可最终,无一例外,终不能如愿。”

谢楹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依旧在听着。

太后看着她道:“蛮蛮,权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当你有的时候,你厌恶它,当你没有的时候,你渴望它。”

谢楹道:“皇祖母,你是说母妃这件事,也是因为权力争夺?”

太后没有明说,只是轻轻点点头,道:“许多事,你以后就会明白的。”

谢楹问:“那蛮蛮现在……能做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做,”太后笑了笑,道,“静候即可。”

谢楹在太后怀里沉沉睡去。

管事姑姑忧心道:“太后,容妃出事,迎春宴是否需要通知其他妃子筹备?”

老太太眯着眸子,轻轻地拍打着谢楹的肩头,哄她入睡,思索片刻,她问:“冷宫里的那位,是不是也该放出来了?”

一旁的管事姑姑瞬间会意,弯腰靠近道:“回太后,算算时间,是快了。”

“今夏又该是选秀了,”太后望着不远处的香炉,沉声道,“皇帝尚年轻,如今权力交迭,不少世家正想借着今年选秀,巩固势力。”

“选秀是最快的手段,可今年迎春宴与选秀日子差不了多久,只怕,迎春宴不会向往前那般热闹了。”

太后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水,又吩咐道,“让她出来吧,迎春宴一事,由她操办。”

管事姑姑点头道:“是。”

脚步声走远后,谢楹才悄咪咪睁开一只眼睛,四处看了看。

太后悠悠道:“不困了?”

谢楹一个激灵坐起身,装模作样地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说:“皇祖母,我刚醒。”

“哀家可不信你个小机灵鬼。”

扎着两个双环髻的小团子嘿嘿笑了下,又拍了拍自己的头说:“哎呀哎呀,蛮蛮刚才头疼的厉害,皇祖母您给蛮蛮揉揉?”

“想得美。”太后不理她。

谢楹立刻聋拉下来脸颊,嘴撇得厉害,一副委屈巴巴可怜兮兮的模样。

太后淡淡地瞥她一眼,放下茶盏,嘴角勾了下说:“蛮蛮刚才可知道哀家在说些什么?”

青衣小娘子摇了摇头,“不知道。”

太后没说什么,只是问:“蛮蛮可知道五年前,你尚在襁褓之中时,那一年,大澧与大昭曾和亲过一次?”

史书上记载过,两朝时有联姻和亲,以保短时间内的太平,若是在五年前,其实还真的有一位公主曾和亲过。

大澧朝大长公主陶乐出嫁大昭,而十年后,大昭皇朝三公主郡英和亲大澧。

前后十年,两朝相安无事,成为历史上一件称颂的美谈。

算算时间与年纪,陶乐公主大抵是与太后同辈份的人,而郡英公主则是与容妃等诸多妃嫔同辈份的人。

只不过,太平年间,两位和亲公主相安无事,但若是换做前些年战乱时间呢?

那么冷宫里的那位,恐怕就是指郡英公主。

谢楹明白了这一点,点头道:“我记得。”

太后:“那蛮蛮猜猜看,哀家为何要将她从冷宫放出来?”

容妃出事,姚贵妃被关了禁闭,淑妃本就不争不抢,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后宫尚无主,又恰逢选秀之际,

怀里的小娘子想了想,稚声稚气道:“是因为迎春宴和选秀吗?”

“是,但也不是。”

谢楹分析道:“其实这些事皇祖母都可以自己完成,等待母妃的伤好些就可以,但皇祖母偏偏让一个外族公主来主持,是为了彰显两国和平吗?”

闻言,老太太眼睛顿时一亮,国子监的夫子都已经讲了这么多了?

“容太傅教我们的,”谢楹赶忙道,“容太傅家的小郎君与我和阿芷是一起进学的。”

“原来如此,”太后又道,“那若是她出来心存怨恨,又该如何?”

谢楹故作天真道:“心存怨恨不是一个更好的理由去削弱她的实力么?而且,这只是一个幌子吧。”

她在大楚皇宫长大,遇见过太多太多的宫斗了,那些妃子们也喜欢谈论史学文论,无非是想要以史为鉴,保全自己。

史书上的明争暗斗,使用的手段可是不容小觑。

太后的目的,她也清楚。

“皇祖母,是想要后宫互相牵制,”谢楹抬眼问,“对吗?”

有人已经对容妃下手,恐怕是意识到了容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甚至可能知道容妃怀有身孕的事情。

而姚贵妃已经母凭子贵,位置依旧稳固,淑妃现如今不清楚动静,膝下仅有一女。

而选秀马上开始,不少官员大臣蠢蠢欲动,朝堂势力盘根交错,已经在向后宫延伸。

容妃出事就是最明显的征兆。

在这个关头,容妃一旦诞下皇子,既有母族势力,又有皇帝宠爱,皇后之位恐怕会提前定下。

而今有人借姚贵妃之手,借刀杀人,为的就是要留下这个位置,又能提前铲除异己,一举两得。

太后不敢轻易相信任何大澧贵族的势力,只能借冷宫和亲公主来转移目光。

这才是这步棋真正的意义,残酷却又现实。

谢楹心里清楚,但却不能直接说出来,只得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

太后眼底划过一瞬间的错愕,又叹口气笑道:“真不知道,这样对你是好,还是坏。”

“皇祖母,您说过的,我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才不会拖后腿。”谢楹笑了笑说道。

宫里长大的孩子,心智总会早些成熟的。

其实这一点,太后自身也格外清楚,所以她才会从小就带着没爹没娘疼的谢楹,亲自看一遍宫中的惨淡,教她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及身为公主的责任。

她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护不住自己的孙女,但在那之前,谢楹必须学会自己成长。

而真当这一刻发生时,太后竟有一瞬的恍惚。

其实蛮蛮什么都懂的,在很早以前,她就在刻意隐藏这些心思了。

在这宫里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带刺。

谢楹早就清楚了,所以她骄纵,她蛮横,没爹疼,没娘爱的小娘子,只能这样保护自己。

唯独遇见自己的知心好友与挚爱亲人时,才会露出柔软的一面。

太后道:“蛮蛮,迎春宴的时候,你同哀家一起出席。”

“可是我的年纪——”

“无妨,你待在哀家身边,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谢楹嘴角的笑意压不住了,兴奋道:“那我可以带阿芷一起去吗?她也想去看看。”

“可以。”太后揉了揉小娘子柔软黑密的发丝,说,“有一两个知心好友,总归是好的。”

谢楹抱住太后,激动地跳了几下。

*

冷宫杂草丛生,凄寒衰败,没有一丝生气。

管事姑姑带着几个婢女和太监进来的时候,尘土飞扬,肉眼可见。

她看了眼周遭的环境,蹙了下眉,扬声道:“冷宫里住得也是主子,你们这群当奴才的怎么伺候的?”

带路婢女见此,忙请罪道:“姑姑恕罪,奴婢这就差人进来打扫。”

管事姑姑四处扫了一眼,问:“熹嫔娘娘呢?”

恰在此时,一个小太监从宫道转角处跑了出来,恭敬地行礼道:“奴才易安,拜见管事姑姑。”

管事姑姑没有正眼瞧他,只是看向大殿之内,又问了一遍:“熹嫔娘娘呢?”

太监纠结了一些,最后犹豫道:“回姑姑,娘娘尚在休息,不能亲自出来招待姑姑,还望姑姑恕罪。”

管事姑姑淡声道,“罪倒是免了,老身奉太后老人家的命令,特来请熹嫔娘娘回华阳殿,着手迎春宴一事。”

不辨喜怒,但声音嘹亮,似乎有意让宫内人听到。

易安小太监闻言,顿时大喜,忙磕头示谢。

“太后娘娘对熹嫔印象颇佳,此次本想亲自来找熹嫔娘娘,但奈何身体抱恙,后宫事务近期又繁杂,不得已派老身前来请娘娘回宫。”

管事姑姑顿了顿,又低头看着跪地的小太监说,“抬起头,老身瞧瞧。”

易安太监照做。

只见这人面皮白净,一双狭长的眸子颇有几分看不透的媚态,五官单薄,相貌清秀,腰却始终弯的很低。

“你之前是哪个宫里的?”

“回姑姑,奴才自打进宫以来,就一直在华阳殿伺候熹嫔娘娘,”小太监停顿了一下,又说,“细细数来,已经五年了。”

管事姑姑轻蔑地笑了下,道:“倒是个衷心的奴才。”

易安低着头,没说什么。

“罢了,去通知熹嫔娘娘吧,老身就在这里等着。”

闻言,小太监又磕了个头,转身离开。

不多时,一位素衣卷发的婀娜女子款款走来,卷曲的墨发乌黑浓密,静静地垂在脑后,五官精致,一双浅色眸子格外吸人眼球,彷佛一眼就能看破所有心思。

身后还跟着两名和亲陪嫁的大昭奴仆。

熹嫔,也是当年和亲的郡英公主,卷发浅眸,美丽多姿。

她朝管事姑姑笑了笑,道:“许久不见管事姑姑,姑姑依旧年轻,不像本宫,都老了不少。”

管事姑姑行了个简单的礼,面色缓和了些,说:“娘娘哪里的话,老身哪敢同娘娘比,娘娘出生高贵,花容月貌,即便许久未见,依旧亭亭玉立。”

熹嫔掩嘴笑道:“管事姑姑的嘴依旧能说会道,本宫不与姑姑争,太后老人家怕是迫不及待要找本宫了呢,姑姑带路吧。”

见此情形,管事姑姑也不再多说,转身带路离开。

离开前,熹嫔回头对侍奉的小太监吩咐道:“本宫今日回华阳殿,想打把金钗,易安,你办事本宫放心,就由你去吧。”

易安太监行了个礼,微不可察地勾了抹笑,尖声道:“是。”

我们蛮蛮女鹅也要慢慢学会在权势中斡旋啦~

高光很多哒,我会尽力写好哒,喜欢的宝儿们支持一下吧,灌溉营养液砸雷都是投票哦~

云养女鹅的快乐~(^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凤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