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过镜子的那天以后 > 第79章 张冠李戴

穿过镜子的那天以后 第79章 张冠李戴

作者:夜历星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4:58:46 来源:文学城

即便陶兮缄默不语,但她的神情已经明示着她的抗拒和厌烦。

方才还气氛热烈的书房,此时冷得像是能凝结出冰霜。

杜璟指尖一扣,将书压在桌上,皱眉道:“你不必担忧,太后是个敦厚温和的人,你救了我,她极为感激,命我带你进宫好当面致谢。”

“殿下,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陈阳山上射箭救你的不是我,是我师兄,您为何要将所有事都推到我身上呢?”

“在我看来就是你。若不是因为你,他们也不会在陈阳山上,那无论是谁出的手,结果总是不变——救我命的就是你。”

水榭亭台之上的书房,窗户微掩,风卷挟着草木的香气吹了进来。书案上的烛火跳动着,明明灭灭的光投在杜璟脸上,神色晦暗难辨。

他此刻声线低哑,是那种被扫了兴的烦躁和失落感。

杜琛在旁沉默静坐,眼神在二人之间迅速逡巡,起身寻了个由头告辞:“二位想必有体己话要说,我这个碍事的,也该回府了,不然你三嫂得骂我了。”

“三哥,夜深露重,你病才好,当心别着凉了。”

杜璟变脸一般,朝杜琛挤出一个标志性的温润和煦的笑容。他站起来,不顾杜琛嘴里推拒的词,坚持要亲自相送。

陶兮低垂着头,在杜璟与她擦肩而过时,她感到杜璟停顿了下,朝她看了一眼。

房门在身后关闭,四周安静了下来。

她抬起头,打量着书房的环境。杜璟平素喜好简洁,书房内陈设不多,一扇绘有幽竹的折屏,将门外的视野隔绝在外,圈出一方全是书卷的天地。

角落里的镂空鎏金鼎内散着淡色的烟雾,是杜璟惯用的那种冷冽幽长的熏香。

静静等了一会儿,“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

“你们都下去吧,这里不需要你们伺候。”杜璟淡淡地吩咐了句。

外面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逐渐远去,王府的下人们规矩都极为严苛,听这脚步声竟有十数人之多,可刚才陶兮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杜璟渐渐走近,一抹金线密织,绣着竹叶的衣角出现在陶兮眼中,又很快掠过了。

许久后,头顶传来一声略带疲惫的声音:“坐吧,站着怪累的。”

陶兮也知道,该是两人坦诚相待的时候了,也不再推辞,就近坐下。

“你不愿意见太后,是不想让她记住你,方便你日后离开吗?”

“陶兮,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陶兮硬着头皮解释:“殿下,我只是个江湖草莽,面见太后恐怕冲撞了。而且......”

“我不是问这个。”杜璟深吸一口气,“为什么你和沈池初次见面,就可以像故人重逢一样谈笑风生。可为何对我,却处处提防?”

“......”

陶兮嘴唇翕动,不知该作何反应。

杜璟朝她扯出一个笑,轻声道:“从问天府,到宁州小镇,再到建安府,德平,陈阳。这一路同行,经历了这么多,我本以为与姑娘心意相通,如此看来,竟然是我自作多情。”

他那双漂亮澄澈的眼眸此刻有些晦暗,半垂着眼遮掩了大半的烛火,脸上有几分失落。

那双眼含笑时像带着钩子,不笑时又有几分脆弱,即便陶兮对男人长相免疫,也不禁眼花了一瞬。

陶兮明白他城府极深,野心勃勃,绝不会是耽于儿女情长的人。但此刻她突然发现,她似乎平时确实是误解杜璟了。

虽然旁人常说她榆木脑袋不解风情,可她分辨得出杜璟看向她时,眼内流转的情绪与严令尘有七八分相似。

他是真心的吗?

可就算他是真心的,她也必须得掐断所有的联系。他们都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注定不会走到一起。

王炬的消息还未打探到,陈阳山的案子才刚开始审理,关于后续营救黄安的规划都未完成,她不能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

陶兮苦笑了声:“殿下说的哪里话。您是千金之躯,我怎么敢高攀?只是安分守己而已。不敢肖想。”

“是因为你的那个严师兄吗?”

陶兮陡然抬头,正巧撞进他那双带着冷意的眼眸。

他现在完全褪去了往日温润的外表,笑得有些阴鸷:“‘青梅竹马,情谊深厚’......所以无论我如何示好,在你眼里,也不及他一分吗?只是因为他出现得早,所以我喜欢你,你也看不出来吗?”

陶兮感到自己心跳快速,擂得鼓膜也跟着震动,过了片刻才从脑内搜寻到回答:“殿下,您风华卓越,多少贵女仰慕,会有命定之人的......”

“原来如此。你看得出来,只是一直在佯装不知罢了。”

杜璟冷声打断了她虚假空洞的奉承。

窗外传来风刮过的呼啸声,天气越来越冷了,却也没有此时的书房内更冷。两个人各自垂头沉默,谁也不想开口。直到一阵寒风从窗缝钻进来,打在陶兮脸上,她不禁打了个冷战。

衣衫摩挲声从耳边传来,杜璟站起身,将窗户关上,挡住了那股寒风。

他关了窗户,却没有接下来的动作,背身站在那里沉思着。

过了很久,久到陶兮正襟危坐的姿势都快维持不住,他才开了口:“很晚了,你今天在外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好好休息,后天一早随我进宫见太后,我会陪着你,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费了一番口舌,终究还是逃脱不过。

陶兮无声叹了口气,起身告辞,杜璟并未回头,仍旧木然地站在窗前,背对着她。

**

“姑娘这件衣服可是针工局的胡绣娘锈的,一定衬您......”

“太夸张了,换了。”

“这妆容是京城最时兴的......姑娘,您不要扣啊!”

“你往我脸上贴太多东西了,我脸痒......”

...

房间内关于服饰妆容的争论终于停歇,约莫半个时辰,陶兮拉开门,脸上还有未褪去的微红,表情愤慨,与平时波澜不惊的样子截然不同。

花团锦簇的圆内有一精巧亭台,杜璟正悠然坐在其中品茶。

他身边照常是云昇应忠两人,还有位公公,正是这几日没完没了给陶兮送东西的。他是善王府的管事大太监郑瑞,逢人便笑,眯眯眼,待人和善可亲。见陶兮推门出来,还朝她颔首致意。

陶兮提着那厚重繁琐的裙摆,一步步走近亭台,云昇应忠二人微微愣住,又很快移开目光。

藕色缂丝对襟大袖,下身长到拖地的水色罗裙,这已经是那堆花里胡哨的衣服里,相对不那么夸张的。即便如此,她还是千万个不适应。

特别是看到那位郑公公,他眼神在杜璟和她之间不断流动,笑得意味深长。

“让殿下久等了。”陶兮行了个礼。

杜璟轻轻“嗯”了一声,眼神快速地从她脸上掠过,便站起来朝院门那边走。

旁人都看得出他心情欠佳,都大气也不敢出,默默地跟在身边。

马车内两人对面而坐,一个闭目养神,一个垂头不语。

沉默在狭窄的车厢内蔓延开来,连外面赶车的人都感受到了这股压抑,足足小半个时辰的路,大气也不敢出。

直到马车停下,那人才颤巍巍地道:“殿、殿下,到了。”

似乎也是受不了这压抑的气氛,那人话音未落,杜璟就立刻起身,撩开帘子,露出外面有几人之高的红墙金瓦。

像是和陶兮赌气一样,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回头看着她,用眼神示意她跟上。

陶兮叹了口气,搭上他的手下了马车。

从这偏门到太后的寝殿还有很长一段路,比来时马车的路都长。两侧的宫墙坚实高大,隔出一道道巷道和小院,只有努力抬头才能窥得一片天。

时不时有三两太监路过,对善王跪拜行礼,各个将腰压得极低。

也有几个活泼些的小宫女,但也只敢偷偷瞄两眼善王殿下的风采,便匆匆离开了。

偌大的宫城内,安静得出奇,甚至能听见微风拂过墙头的声音,奇怪的是,走了这么久,头顶也没见过一只飞鸟。

走在最前带路的老太监步伐放缓,在一处巍峨富丽的殿前,连声音都放得极低:“殿下,太后近日旧疾发作,可巧您回来才好些呢。您在说贵体受伤的时候,得照顾怹老人家的身体啊。”

杜璟微微点头:“我知道。”

老太监躬身答了句谢,又把目光放在沉默不语的陶兮身上。虽然没说话,单从他那略显阴翳的吊梢眼中,又些许警示的含义。

“李公公,您放心,她也明白的。还请您带路吧。”

两个小太监轻轻推开沉重高大的宫殿大门,一股浓郁的药味儿混杂着檀香扑面而来,殿内金光四溢,物件、家具、地板处处一尘不染。殿内上首的椅子上有位鬓发如雪的老夫人,正歪在那里打盹。

听到人走路的动静,她缓缓抬眼,眼神蓦然就亮了:“阿璟,你来啦?”

杜璟笑着应声行礼,陶兮也跟在他身旁跪下。

“你这个臭小子,前天就回来了,也不知道来看哀家!只知道让李忠递信,越大越没良心,跟你爹一样!”

杜璟凑到前面,语气温柔:“祖母教训的是。可是您也得让孙儿分辨几句呀?那天回来,父皇就把我叫去问话,等交代完了已是深夜,孙儿怎敢打扰您休息呢?所以只能托李公公给您带话了,您就别生气了,好不好?”

李公公在旁眯起眼睛,也朝太后笑道:“太后也是太想念殿下了,所以一早就让老奴去接殿下呢。”

“不说这些了,祖母,陶兮姑娘还跪着呢,您可不能冷落了孙儿的救命恩人啊。”杜璟提醒道。

太后满心盼着自己心尖的孙儿,说了几句话,这才发现陶兮还纹丝不动地跪着,忙抬手让她起来:“瞧我这记性,真是老了不中用了。孩子,快起来罢,你救了阿璟,哀家得好好赏你才是啊。啊呀,多俊的孩子呀,快快,走近些让哀家仔细瞧瞧。”

太后笑呵呵地向她招手,她眉目和蔼,慈眉善目,让人看着心生亲近。

陶兮依言走上前去。

太后拉住她的手,放在膝上摩挲着:“好孩子,哀家都听他们说了。那些个逆贼胆大包天,竟然要刺杀阿璟,是你出手救下他,还为他疗伤,照顾他起居,若是没有你,阿璟他恐怕就......”

说着说着老太太眼圈便红了,哽咽了起来。

陶兮忙安慰她:“太后不必伤心,您看殿下这不是好端端的吗?当时殿下身边的侍卫们,都是拼死保卫殿下的。那些贼人伤不了殿下性命,殿下的伤也只是皮肉之伤,现在已尽好了。您可以放心了。”

她的话丝毫没起作用,太后手指发抖,眼泪便垂了下来。

陶兮下意识抬头向杜璟求助,他也正好在看着她,勾了勾唇角,弯腰轻轻拍着太后的背:“祖母,您看我现在不是活蹦乱跳的?您就放宽心吧,我做事都有打算,不会鲁莽行事的......”

“——就算你再聪明,也总有被坎绊倒的时候!我看你就是被我惯坏了,缺个人管管你了。你府上那俩人怎么够,一个木头,一个病秧子,怎么能照顾好你?”

“是是,祖母教训的是。那依祖母之见呢?”

太后被他逗得破涕而笑,点了一下他的脑门,转过来拍着陶兮的手:“哀家看这丫头就好。聪明,伶俐,人也长得漂亮,还救了你,把你照顾得好好的。孩子,你觉得如何呀?”

陶兮眉头一跳,极快地压下去心底的烦躁抗拒。

陶兮看了眼杜璟,他此刻正定定地看着她,眼眸神色幽邃,看不清神色,但让人看着莫名感到有压迫感。

再看眼前的太后,笑盈盈地看着陶兮,但那笑也只浮于表面,不是在真正感激的眼神,而是显而易见的倨傲得意,是那种习惯处于上位姿态去施舍他人的傲慢。

是啊,那可是她从小疼到大的孙儿。

天潢贵胄,才华横溢,又有一副俊美无俦的外貌,多少京中贵女倾慕。能在他身边,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可那又如何?

于是她慢慢抽出手来说:“谢太后夸奖,草民只是做了该做的,不足挂齿。草民家世寒微,从未对殿下有非分之想,只求回乡,为父亲完成遗愿,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她撤开两步,朝太后重重磕头。

四周沉默了片刻,陶兮听到杜璟呼吸加重的声音。

等再开口,太后的声音冷了几分:“这么说,你还是因为当年哀家对顾家和崔家的态度,不想和皇家扯上关系么?”

“还是”?顾家,崔家?为什么初次见面,太后会说这些?

陶兮垂着头,眉头绞在一块,仔细琢磨着她的话。

头顶又传来一声轻叹,那位李公公走到陶兮面前,将一串香珠呈在她面前。

陶兮只一瞥就认出来,这是她当初从山匪手里救下崔宰辅夫人后,那位老夫人为答谢她救命之恩赠予的。

在宁州府小镇遭到黑店伙计那夜,杜璟认出了这香珠,提到这是太后赠予那崔夫人的。这之后为了离开杜璟的视野去陈阳山,她和严令尘将云昇应忠打昏,临走前又将香珠扔给应忠了。

没想到这辗转间又回到了太后的手里。

“虽说当年因为崔晟的案子,顾家也遭到了牵连。但哀家也是不愿如此,所以才几次劝阻皇帝,最终还是保下你祖父顾老先生。你与阿璟此次在江南相识,又救下他的命,他心悦于你,那是老天注定的姻缘。你莫要执着于长辈们的恩怨情仇,白白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幸福。”

她的祖父什么时候变成顾老先生了?难道太后把她当成顾家人了?

陶兮心中一凛,解释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太后,我不是......”

“——祖母,陶兮她从小就随父亲祖父在深山隐居,一时割舍不掉也是情有可原。您别吓着她了。”

杜璟不动声色地将她的话隔开,温声朝太后笑道。

陶兮猝然抬头,看到他也侧过脸回看她,那双漂亮澄澈的眼眸里浅层浮着笑意,内里幽深晦暗,压抑着阴鸷的情绪。

她头一次以一种冰凉的眼神,望着杜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