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第260章 第 260 章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260章 第 260 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4-18 05:42:35 来源:转码展示1

相隔十二年,这桩无人知晓的父杀子案终于彻底了结,他以后也可以安心做自己了。

崔燮将手在被面上抹了抹,从袖中取出香包按在鼻端,闻了几下,泪水便滚滚而出。他将香包系到腰间,起身悲痛地喊道:“叫衡哥、和哥来,通知祖母……再派人到各家送讣报……咱们老爷故去了……”

崔老爷从那天夜里中了丹毒,竟又熬了十余天的工夫,家里装裹、棺材早都已备齐了,家人闻讯就上来装裹。崔燮转身离开,去书房取了早就备下的折子,命人递往通政司乞丁艰。

弘治天子接到折子,不觉大为吃惊:“崔先生不是最擅长养生,他父亲怎么这个年纪便去了?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朕还拟叫他兼个东宫属官,怎么就要丁忧了!”

高公公父子都跟崔燮相好多年,崔家的事,除了崔燮跟谢瑛往金丹里添东西他不知道,别的都和自己家事一样清楚,当即答道:“崔侍讲的老父当初因贪贿落入锦衣卫诏狱,后来官司断明,罚的他去榆林输米。他一个读书人,哪经得住这么来来往往奔波?当时生了重病,就信了一个不知哪来的道士,养着他在家烧丹炼药,一吃就吃了两年,这回怕是吃出的祸事……”

先帝宪宗就是信妖道、服仙丹,因中了丹毒,腹泄不止而亡的。如今崔家这位老父竟也是因服丹身故,天子不只同情,还有几分感同身受,感叹道:“又是这些妖道炼丹害人。崔先生自己就善养生,他父亲怎地不信他,偏信了道士!”

覃公公适时夸了一把皇上:“崔大人的养生法虽有验效,可养生时得先食素锻体,非有大毅力者安能坚持得住?陛下是天下明主,不耽溺于美食安逸,可崔榷就是个寻常老人,哪能受得住这样清苦的日子?又要长生又要安乐,也难怪他叫道士骗了,连他老母和那么多儿子都劝不转。“

天子感叹了一阵,可惜崔燮这官职太低,够不着夺情的底线,只能赐些绸缎布帛,给勘合路引,许他回乡守制。

崔燮要回乡,两位国舅不好再住在老师家,便收拾东西回国丈府。祝举人也要告辞,却叫两位国舅比老师还强势地抢回家,让他近距离体验少年锦衣卫的真实生活,方便他取材写稿。

这俩熊孩子真不能没人看着啊!

张家兄弟带着祝允明上门吊唁时,崔燮才知道这俩熊孩子干出的事,忙替他们跟祝大手道歉,请他看在自己的份儿上原谅弟子一回。

祝允明大度地说:“侍生答应了给崔大人写《少年锦衣卫》,不管如何,都得把文章写定了再离去。大人府上如今正居丧,学生也不能再若无其事地留宿,国舅们此时相邀,倒省得学生另觅居住了。”

见他说的挺真心,不像含怨的样子,崔燮才略松了口气,道:“你若觉着住他们家不方便,就还回侍讲府吧。我已将那边托付给了谢大人家看顾,张家兄弟无事时也要去跟谢兄学武,你们要探讨写书的事也方便。你住的院子又与花园不相接,清清静静的,若有朋友也可叫到家里小聚,比住外头方便。”

说着冷冷扫了张家兄弟一眼:“别以为祝举人替你们说话,为师就不问你们抢人的事了。”

两位国舅后颈的寒毛直竖起来。

崔先生要折腾弟子,那花样儿可是日日翻新,想避也避不了。哪怕他过不久就得扶棺回乡,在京里不也得停个三七五七的?这些日子就足够把他们俩折磨得死去活来的了!

然而他们老师身当丧父之痛,性情竟比平常温柔了许多,没狠罚他们,只说:“我从前抄记了些洪武、永乐朝平海寇的记录,还有日本国遣来国子监就读的监生们的文章,都在我侍讲府书房里。如今应当是谢镇抚遣人收着,你们就问他要书来抄一遍,原稿还给我留下。祝举人写《少年锦衣卫》时或能遇...着,他目力不佳,你们替他念几遍,到他用不着为止。”

这!这都是他们将来当大将、灭倭国时用的着的东西!这还算什么惩罚啊!

老师果然是伤心过度,都不用心罚学生了!

张鹤龄兄弟又伤感又偷偷地有点儿高兴,忙不迭地应下来。

祝枝山也悄悄松了口气——住崔燮家里,那是翰林爱惜才子,教导提携他,住在国丈家算怎么回事?虽说这两位国舅名声还好,可再好也是外戚,他这个文人久居国舅府,叫人误会了甘为外戚做清客,名声可不大妙。

他诚心谢过崔燮,道:“侍生必定为大人写好新书再走。”

崔燮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我倒不光是为了要你写书强留你。就是你那眼镜,王造匠他们正琢磨着,如今已做了一副单手拿的双片眼镜,你可以举着它看书,自己调节远近。只是验不准你那眼睛配多薄的片子合适,暂时还不能做成花镜那样架在鼻梁上式的。”

祝枝山近视多年,手里的镜片也是放大镜,还没体会过双眼一块儿看见清晰世界的感觉,能有个手持的近视镜已经心满意足了,拱手谢道:“允明能重新看清世间,皆托赖大人厚意,何敢得寸进尺?”

崔燮温声道:“这有什么,眼疾在咱们读书人中也是常见的病了,受其困苦的不只你一人,我做这眼镜也不只为你一人,而是想试出让更多人能清书本的镜片。只可惜水晶石太贵,其实用无色透明的玻璃片也可做出这效果,但烧制玻璃也不容易……”

也不知以后是跟别的穿越者一样烧玻璃容易,还是索性推动开海,从外国买玻璃容易。

他忧国忧民,忧得都无心守灵了,送走了两位国舅和祝举人后便叫来崔启,让他时常组织居安斋见有的几名画师开会,灵感互相碰撞,研究出最合适的布局再画。

他终究是个翰林,当不了职业漫画家,这个书坊得做成出版社模式,不能是个指着他主笔的漫画工作室。

崔启红着眼圈应道:“是我们做得不到,叫大爷伤痛中还得想着书斋的事。往后我跟计掌柜必当尽心尽力,把锦衣卫好生画下去,不叫大爷操心我们。”

崔燮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嘱咐:“你们自己揣摩着多画几套动画图片,不光要养生的,最好要能讲出个故事来。用薄纸一张拓着一张画,动作神情变化不求太精微,自己先试试手。小计掌柜那边也交你们联络,有事仍可往老宅写信,我是在家守孝,又不是什么都不能干了。”

就是停灵期间,他该干的事也没少干。

锦衣卫正画到十四千户出海,海图和海船都得由他设计。崔燮白天在外头接待吊孝的亲友,晚上还要熬夜看现代片,从各种办公室的墙面上找到世界地图、某国地图、海船模型……凡举能用的都描画下来。

这么一天天熬夜看片画图,熬得他面色无华,眼圈青黑,满眼都是血丝,比两位父子情深的弟弟看着还像孝子。来吊唁的亲朋们见着他都不敢多说什么,都苦劝他不要哀毁过度,以免崔老爷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心。

崔燮白天困得打不起精神来,不用装就是一副形容枯槁、心如死灰的模样,晚上则守在灵堂前看片,刷足了孝子形象。直至守足七七,家里几处买卖都交待好,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他才足足实实地睡了几天,准备扶棺回乡。

张国丈、李东阳等人直送他们到城外,还有些素不相识的少年书生也挤到城门,想看看他这位给天下才子编出教辅书的名士是何等风采。及至看到他素衣麻带,不事修饰便俊秀超然的模样,见到他挥笔录下亲友们送别诗时洒脱的举止,众人都不禁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

如此年少、如此俊秀、如此风采,不愧是以五元压天下,以侍讲身份便跻身日讲官的名儒!

只是...可惜他悲伤过重,不大爱说话,临行时也没慷慨赋诗一首。

众学子满足中微带遗憾,跟着来送别崔燮的亲友一道散去,出城之后的路,就要崔家一家人独走了。

直到城外五里亭下,一辆马车忽然闯进了他们的视线。车里的人掀开帘子,露出一张崔家上下都熟悉到极至的脸庞。

崔家车夫立刻拉停了车,回头叫道:“大爷,谢大人来送咱们了。”

崔燮从车窗中探出头,看着谢瑛微带戚容的脸庞,眼中有惊喜的笑意一闪而过,很快又被他自己敛住,只余下分别的不舍与怅然。

他从车里跳下来,拱手道:“谢兄特来相送,崔燮感激不尽。这回我怕是要有两年回不来,侍讲府和两位国舅就都交给谢兄了,待我丁忧期满,再回来相谢。”

谢瑛道:“不用口口声声道谢,你我二人情同骨肉,两家宅子更只一墙之隔,我替你照应家里岂不是应当的?我从你家收拾了些你可能有用的东西,还有些是我的心意,都在车里,你过来看看。”

崔燮不和他客气,点了点头,便上了他的车,看见了车上堆的几个箱子。其中有他从中秘库抄来的海图资料、谢瑛弄来的火器书,有皇上赐的衣裳、绸缎,剩下的都是谢瑛给他赠别的礼物。

谢瑛抚着箱子里的金银,低声道:“你在家乡结庐守孝,我就是送你绸缎、玩器,你也不能摆出来用。我想了想,索性还是送金银,你平常买东西用我的银子,也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不过前些日子兵荒马乱的,也没怎么亲近你,临别之际,你也给我留个表记吧……”

崔燮在腰间掏了掏,只带了块普通玉佩,也当不得什么信物,还不如从前送的画像呢。他把玉佩塞回去,叹道:“这些日子光忙着崔老爷的事,倒耽搁了咱们自己的。这么着,瑛哥,你过年时叫人来我家一趟,我送你件可心的东西。至于临别纪念么……”

他脸上渐渐绽开一个笑容,抬手按上谢瑛的后颈,用力吻了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