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 第6章 做客杨家遭数落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第6章 做客杨家遭数落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3 20:30:54 来源:文学城

珍卿坐在马车里,扒开马车帷子看着外面的春日景象:到处花明柳媚,蝴舞莺飞,人的耳朵里总能听见各种鲜活的声音。冬日一片死寂的堰塘,也长出绿绿的漂浮物,时来一阵轻风,水面就优雅地荡起涟漪……

珍卿靠在马车壁上,舒服地叹了几声。在杜太爷手下讨生活,简直跟坐监牢一样。去杨家湾呆一阵子,好歹能呼吸点新鲜空气,舒舒坦坦享几天清福。

可怜啊,她只有杨家姑奶奶这一门亲戚可走,因此能出来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

说杜太爷的亲近亲戚少,就不得不说说杜太爷这个人。杜太爷年轻时,是个干啥啥不成的犟驴子,他一门心思想做大生意,走南闯北到处浪。家里所有事情都交给老婆管,一儿一女就跟没这个爹似的。后来,他把父母留给他的家业几乎败光,浪到没有资本浪了才回到杜家庄来。

珍卿的奶奶景氏又气又累又伤心,四十不到就死了。后来,杜太爷对一双儿女,也只会施加棍棒教育,压根没有当慈父的意思,闹到一儿一女先后都离家出走。珍卿奶奶的娘家景家,也早早跟杜太爷断绝了来往。而珍卿的爸妈当初是各自逃了家里的婚约,两个人私奔在一起的。后来怎么回的杜家庄,容后再说。

珍卿的外祖父母根本不认这个“败坏门庭”的女儿。所以,杜太爷也没有亲家可以走动。她的那个从没见过的姑姑红珠,离家出走之后更是杳无音讯。

现在能让杜太爷走动的,除了本家杜氏的亲戚,只有他的一位表姐家——就是现在要去的杨家姑奶奶家。

这位杨家姑奶奶,原是杜太爷的亲姨表姐,是杜太爷亲妈小妹妹的女儿。姑奶奶七岁那年,因为家乡闹瘟疫,她家里人死绝了,只得投托到她亲姨妈的膝下,其后便一直在姨妈身边长到出嫁。

姑奶奶大约感于姨妈的抚养之恩,对于姨妈最担心的小儿子一直非常照顾。所以姑奶奶爱屋及乌,对珍卿也非常看顾。珍卿的四季衣裳鞋袜、首饰膏粉,还有她写字的笔墨纸砚,多靠着姑奶奶那里给她张罗的。不管别人如何,珍卿对这位姑奶奶是感激的,也很亲近。

杨家湾位于睢县西北方,四五十里的路程,不用半天就到了。

杨家湾也是个大村庄,庄上也有不少财主乡绅,而姑奶奶家的杨氏就是其中的一个大户。他们杨家的房子就算比较旧了,也比珍卿家的气派多了。杨家的大门是很庄严的黑漆大门,看着真显眼。大门外头,还有几个大青石的拴马桩,是盖房子的时候为了摆阔炫富用的,现在也还是门第的象征。

珍卿下了马车被杨家佣人引进去,姑奶奶的老丫鬟余奶奶已经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余奶奶上来搂住珍卿,问她来的路上怎样,握着她的手问冷不冷。

余奶奶原是杜家的丫头,跟姑奶奶陪嫁到杨家,所以她对珍卿也很好。珍卿的包袱行李,自然有人给她安排了。余奶奶笑得满脸褶子,拉着她向里面走:

“你姑奶奶总盼你来,吃用穿戴给你备了一大些。你爷那个犟筋,非说你天天要上学来不了。这也没学上了,不如多住一阵再回杜家庄。”

珍卿乐呵呵地说:“我巴不得多孝敬陪伴长辈,也最愿意和表姐们在一块儿,就怕我祖父不让呢。”说起杜太爷这老头子,总不爱孙女在别家多住,好久生怕住久了人就成了别人家的。

珍卿进到杨家的花厅里,见姑奶奶和二表娘、三表婶,还有姑奶奶夫家的侄媳妇、侄女,都在花厅上吃茶、说话、绣花。二表娘跟她堂房小姑子翠花,正拿花样子比画着什么。

大家看见珍卿走进来,极热情地叫她过去,这个摸一把那个揉两下,问她在家都忙什么,怎么总不来,还给她拿点心果子吃。珍卿也没机会好好答话,姑奶奶就把她搂在怀里不撒手,还亲手拿着果子喂她吃。

姑奶奶倒不问她在家干什么,只问她在家吃得咋样,穿得咋样,在学里跟同窗处得如何。珍卿就一一地答她,但不好当着外人说的她一句也不说。

姑奶奶家的人在一起,都是亲亲热热的,比她自己家清冷的气氛好多了。珍卿坐定之后,渐渐被这群妇女的情绪感染,心里也很高兴了。姑奶奶的夫家侄女——翠花表姑姑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她半晌啧啧有声道:

“果然姑娘长大了,就斯文多了。这小妮儿小的时候,简直是个混世魔王,胆子也大。姑姑问你,你现在还拿不拿铁钎子戳马屁股,还敢不敢爬到房顶上闹,还往不往人家粪坑里扔石头?……”

翠花表姑姑这么一问,一屋子老少女人哄堂大笑,笑声快把房顶掀起来。

珍卿也讪讪地笑,这都是小时候为了破坏定亲干出来的事儿,没想到一次又一次被拿出来说笑,这些年都被这群妇女逗弄得疲沓了,内心毫无波澜还得装出我不好意思的样子来。若是当着这群妇女不装斯文样子,她的举动传到杜太爷耳朵里,这老头子又得用暴力手法掰她的性格——时下乡下地主为了掰女孩子的性格,除了打骂还有让人饿肚子的办法,珍卿经受过这些手段的洗礼,倒是不怕杜太爷把她打个好歹饿个怎样的,怕就怕杜太爷一发癫拿上学的事要挟她,这可就太得不偿失了。倒不如让大家看到她斯文有礼的样子,既不吃亏也不受罪。

姑奶奶的夫家侄媳妇桂英表娘,却忽然跟姑奶奶的二儿媳说:

“早跟你说,孩子小时候没有不淘的,姑娘家长大了自己就省事了。你看小花儿,小时候骂她说她都跟说的不是她一样,没心没肺的样子。现在长大些,可不就晓得害臊了。这孩子性子刚强,正好配你家老二,你还不愿意……”

厅中女人们都在那起哄,珍卿心里一个咯噔,看着二表娘强笑的神情以及姑奶奶笑呵呵的样子。

她心中立时警铃大作,这是又要乱点鸳鸯谱啊。

珍卿知道姑奶奶有心照应她,其实很想把她聘到杨家,姑奶奶家里的适龄表哥,也只有二房的二儿子昱衡和三儿子绍衡。但姑奶奶和她二儿媳,对这一桩事一直没有达成一致。二表娘根本不愿聘珍卿当儿媳妇,不愿意的原因当然很多了。

此刻,姑奶奶冷眼看着大家那么起哄怂恿,二儿媳妇就是不肯接话,心里对她着实不满,忍却着没有发作,她扭过头跟余奶奶说:

“娟子,你带小花去换一身穿戴,在自己家里就轻轻爽爽的,对啦,再把我给她新请的玉佛戴上,项圈、串子那些子累赘都别戴了。”

珍卿正感叹,她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念书念得好。在这一点上,姑奶奶家的男性知识分子,其实都很认可她,都说她该多念书。而在杨家这群妇女看来,她们选儿媳妇学问好是最没用的东西。

余奶奶正带着她往外走,忽听姑奶奶在后面补充:“——对了,小花,换好衣裳去看看二表姐,她的喜日子快来了。你们姊妹也处不了几天,好好跟她说说话儿。”珍卿连忙应下了。

才从花厅里出来,珍卿跟余奶奶边走边说话,姑奶奶家的三表姐若衡风风火火地跑过来,抱着珍卿摇啊摇地说:“小花,我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盼来了。你不晓得,我娘逼我绣花,我爹又叫我认字,天天不是这就是那,又没人陪我,可没得意思了。”杨家的三表姐若衡,正是刚才花厅里二表娘的女儿,

珍卿拍拍她胳膊,龇牙咧嘴地作怪脸说:“告诉你多少次,不叫小花,叫珍卿。”若衡笑得像一朵喇叭花,撒娇道:“昂^,珍卿,人家从小叫习惯了嘛。”余奶奶在一边说:“小花还是要叫,你还没长大,等你平平安安长大,愿意叫什么叫什么。”珍卿跟余奶奶吐吐舌头,做了个怪表情,没跟余奶奶顶嘴。

姑奶奶家的孙辈里有四个女孩儿。大表姐、二表姐都是大房的,珍卿跟她们年岁差得大,不怎么一起玩。三表姐若衡是二房的,性格开朗热情,跟珍卿年齿相近,两人从小玩得最多。四表姐若兰是三房的,三房只有她这一个孩子,所以她性格孤拐又霸道,并且不知为啥对珍卿意见很大。三房的杨若兰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把珍卿的行李扔到杨家大门外,叫她滚回杜家庄去。所以,珍卿压根不跟杨若兰打交道。

若衡也不喜欢三房的若兰,反倒跟珍卿这个表妹最是要好。若衡一路跟过去帮珍卿换衣服,还帮她扯领子挽袖子,特别亲热。

珍卿换了衣裳,若衡又陪她一块去见二表姐若云。到了若云表姐闺房,若云姐的亲娘也在——珍卿叫她大表娘的。另外还有若云姐的亲外婆高老太太,和她的亲舅妈高太太,都在她的房里陪她说话。大表娘和若云表姐看珍卿来了很高兴,拉着她的手就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

珍卿暗暗打量若云表姐,见她面容娟秀,神态娇柔,举手投足说不尽的古典韵味,看着真是美地很。若云姐还很有才具,除了管家之外,也会做女工、写字弹琴。同样地,她还裹了很精巧的三寸金莲。

这么好的女孩要出嫁了,珍卿感受却有点复杂。在这个风云激变的时代,人们要应付更多的变化。听说若云姐的未婚夫婿,是在平京城上大学的,必定学了很多新的观念和思想。倒不是说新派男子一定不喜欢旧派女子,而是旧派女人跟新派男子在一块面临的风险更大。

珍卿正在想着,忽听见若云姐的外婆高老太太说:“小叫花子,你爷不给你饭吃吗,瘦得跟一把柴一样?”神他奶奶的“小叫花子”!若云姐的外婆真是讨厌,别人都叫她“小花小花”,偏偏她一定要叫全名,一声声地喊她“小叫花子”。

哎,“小叫花子”这个名字真让人难以承受。她从小身体不好,她妈在世的时候生怕她养不活,就听了姑奶奶的建议,说给她取个癞名好养活。也不知道这帮女人怎么给她精挑细选的,就选定了这么独树一帜的癞名——小叫花子。在姑奶奶的严格要求下,杨家湾这边的亲戚,都会叫她“小花”或“小花子”。而杜太爷却要反着来,让所有人都叫她“大小姐”。

其实叫“小姐”也就罢了,杜太爷别出心裁、牛心左性,对家里的佣人、工人,还有外面的亲戚、邻里,都要求人家一定要叫珍卿“大小姐”。大小姐就大小姐吧,总算是个体面的称呼。

但这个“小叫花子”,真叫人一言难尽。

看出珍卿不大高兴,大表娘连忙转移话题,怜爱地拉着珍卿问她:“我听说,你们家原来做饭的老妈子走啦?”珍卿点点头。大表娘就很热心地说:“你爷不会找下人,早该来跟我们说。你看看你这妮儿,脸上皮肉松垮垮嘞,受的啥罪。听大表娘的话,在这儿多住一阵,把嘴上亏的都补回来再说回去的话。”珍卿当着外人表现得格外斯文乖巧一些:“我听表娘的,其实我吃得也好,今儿吃兔肉,明儿吃红烧肉,时不时还有烧鸡嘞,又能走又能跑,天天自己上下学,身体好着呢。”

若云姐的舅妈高太太,上下打量着珍卿撇着嘴说:“这妮儿还是胎里弱,财主家里的小姐,瘦得跟饿老鹰儿一样,没福相。喊你‘小叫花子’,倒是没喊错。”

珍卿来到这里后,听过一个俗语叫“十个瘦子九个贫”。这个时候,绝大部分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这里的绝大部分胖子没有减肥的压力,穷人们看到他们身上的肥膘还会心生艳羡。反倒是瘦子们因为瘦得没福相,瘦得不雅观,反倒总被人拿来说嘴。

像眼前高家老少两位太太,都裹着小脚儿,胖得走路都要人扶,还压抑不住身为胖子的自豪感,以及在瘦子面前的优越感。

这种说珍卿没福相的话,珍卿从小到大不知听了多少,早就不在意了。这些胖妇女们来日富贵病一个也不可能少,她们的优越感在珍卿眼里是空中楼阁。

珍卿对这种眉眼官司和无聊贬损,生不出一点破功的脾气来,她还能格外低眉顺眼地接话说:“大夫说了,虽说是瘦,可是能吃能喝,能走能跳,没啥大事。”那高老太太却忽然不愤地说:“你那一双大脚片子,前挑后压的,肯定又能走又能跑了。小时候吃不了缠脚的苦,长大了求亲的人就不登门,你看你这小妮儿以后咋办?”

若衡表姐也是一双天足,没有裹脚,她不服气地说:“干姥姥,我也没有裹脚,不也定亲了吗?”那高老太太不以为然地说:“你定的是姑表亲,有你奶奶给你撑腰,这是你的福气。可是你看,小叫花子的福气在哪儿?她的终身大事,现在还没着落呢。”

大表娘示意她娘别再说,高老太太刚闭嘴,高舅妈却好笑地对珍卿说:“小叫花子,我听说你爷给你缠脚,你死活不愿意,还说‘小脚窝闺房,大脚走四方’,你一个丫头片子咋这大的志气。”

高老太太还挺愤愤不平的:“你不缠脚,你还挺有理性。你生了一双大脚片子,将来结亲,谁知道你是个小姐,还是个做活的丫头?”珍卿默默地听她们说,没有搭腔儿,默默在心里回忆孔夫子讲的三季人的故事,只活三季的蚂蚱怎么知道一年有四季?它没见过想象不出的生活辩赢了又有何益 ?

高舅妈又接着婆婆的话说:“你这妮儿真是笑死人嘞,哪家的小姐太太不是高高坐着,等着下人侍候?丫头老妈子才要走四方呢……除非你是个小姐身子丫头命,天天要干活儿,才拿这个说嘴嘞……”

珍卿的大表娘和若云姐,都急得直扯她们的衣服,叫她们不要再说了。被这一老一少当众下脸子,珍卿看在杨家人都对她不错,不至于对着客人乱发脾气,可也不想继续挺在这儿受不相干的人数落。珍卿不接她们的话茬儿,扭头跟大表娘说:“大表娘,我攒了几本花样子,这回都带来了,我回去理理东西,待会儿给您和若云姐拿过来。”

大表娘是巴不得听到这句话,连忙摆手说:“好孩子,你去吧。让余奶奶陪着你歇一会儿,不忙着拿花样子来。”珍卿应了下来,跟高老太太和高舅妈勉强点了点头,说声“我去了”,被若衡表姐拉着走了出去。

她们两人走到外面,还听高老太太跟大表娘发恼:“咋啦,她一个小辈儿,我说还说不得她啦,没见过哪家的小姐,养得这么野乎乎的,脾气还敢这么硬……”那高舅妈也不服气:“小叫花子又没奶又没娘,咱们当长辈的指点指点她,训教训教她,那都是为了她好,还不领情……”

一直没说话的若云姐,说话间也发恼了:“外婆、舅妈,你们别说了,小花来家是做客的。”

外面若衡表姐气得咬牙瞪眼,跺着脚大吼一声“什么人嘛,耍威风耍到——”。珍卿连忙捂住她的嘴,拖着她走出了大房的院子。

说说憋屈的问题哈。如果珍卿在杨家做客跟客人大发雌威,惹得杜太爷对她生了恼怒让她上不了学,甚而是强按着她叫她早早订亲嫁人,女主除了偷点钱离家出走,是没法在封建乡村应对封建家长的权威的。那女主角发了脾气快意一时,要拿“上学”这件事来赌一把吗?不是说有任何委屈都应当忍受,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要抓住主要的矛盾来攻克。要知道在封建乡村人们更注意风评,杜太爷又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女主角不会拿上学这件事来赌的。说白了,女主年纪小经济又不独立,想随心所欲地活着要付出代价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做客杨家遭数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