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 第30章 韩信拜将(三)

穿到汉初成开国首相 第30章 韩信拜将(三)

作者:秦方方方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16:32:49 来源:文学城

人的野心能有多大呢?

大风吹得旗旌烈烈,当秦王率着百官跪伏捧上玉玺时,车马滚压过咸阳,刘邦望着宫殿高长的石阶,咸阳宫殿巍峨壮阔,关中百姓的拥戴,相士所言隆准而龙颜,魏倩所说天下贵人的命数。

此时有云如瀑,风云翻滚得激荡。

大风将旗旌扬起,在权欲的美酒里酩酊大醉时,酣然梦里的天下纷纷扰扰,攘袂而起尽入囊中。自斩蛇起义,势如破竹,百姓望而迎之,似乎最初的帝皇仪仗触手可及。项羽巨鹿的威势将这美梦敲得尽碎,冷汗湿衣,头脑也清醒过来,野心疯长的同时,将兵的刀也磨得更利,将帅才更是难遇。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刘邦听着萧何笃定的话语,负手思着浩瀚苍茫天地,望着阿房宫壮大的前殿。他失子房已是心痛,听急报萧何前日逃走,一时气急攻心张口怒骂兵卒胡言扰乱军心,长烛烧尽之时,萧何带了个人回来。

初听韩信之名,毛头小子毫无建树,若真有能力能在楚营做了三年执戟郎?连个小将也捞不着,巧言令色之人他见多了,像他这么缺心眼的,还真难遇。一来便要做三军统帅,一无名士荐书,二无作战功绩。关中秦将跑与散,有他也不敢用,就难寻将才,萧何也不能看见个人就说行。若是真有才学,用他也无妨,赌了才能有输赢。相士既言我刘季天命之子,关中寸地,岂容真龙?

刘邦将心气平顺,便笑着拍拍萧何的衣裳灰尘,“丞相一路替我追将才,我若不允,那不是有负丞相拳拳之心,便依丞相之意,授大将军,如此,他韩信能满意了?”

“既是授大将军,大王就不能草率。”

萧何从古比到今,恨不得写本书来教刘邦怎么礼贤下士,刘邦耐心听到最后,点头应允。斋戒沐浴,筑台祭天,赐印拜将,这道理他懂,不就是要个排场面子,大将军他都给了,人情自然是怎么重怎么卖。

魏倩看着萧何风风火火的准备着拜将,仿佛对韩信有千般信重与喜爱,她知道这场命定的兰因絮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她有些唏嘘。但当她得知,这次拜将并不是搭建高台,而是在阿房宫的上天台祭祀拜将,她就心态嫉妒,这是上天台第一次启用啊。

阿房宫壮阔,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而用的上天台更是完美。大风烈烈,上天台的汉旗也烈烈招展,魏倩看着这排场,与身边的汉王道。

“我觉得人不应当如此偏心,拜将这般排场,为何拜相不行。”

刘邦瞥了她一眼,“我封王也无这般排场,这证明没拿魏相当外人。”

魏倩想了想刘邦封王好像就是大年初一带他们一起去祭天地鬼神,自封的汉王,确实没什么排场。魏倩想了想史上刘邦对韩信的捧杀,行吧,拜将这仪式感还得韩信来承受,她看看就好了。

拜将那日,刘邦理好王袍衣冠,便与魏倩一道驾车出门,于拐角处,便遇上韩信的戎车,见那车卒避让,刘邦挥手停了王车,与魏倩对视一眼,了然于心,下车大步向前,将牵马的车卒挥开,握住了戎车的马绳,眼含笑意仰头看着站在戎车上的将军,“今日拜将,大将军岂能退。”

将军出马,首当立威,他不躲不避,揖礼受之。刘邦看他眼中神采奕奕,眉宇间有不凡之气,心便定了三分。

刘邦牵着马行过拐角,让戎车先行,便将马绳递与了车卒,回了王车,看着前面戎车上韩信身姿挺拔如苍松,不禁点头与右边车上的萧何笑道。

“萧大人眼光不俗,那韩信看着是有个贤士的样子,不枉你月下追之。”

“能让大王得偿所愿者,必是此人。”

刘邦立于王车上,看四方浩荡,有云如瀑,大风卷得汉旗高扬,兵卒望之不尽,肃正了容态,学着那秦皇的威仪,与魏倩萧何对视,眼中的野心贪欲一览无余。

“魏相,我刘季不会让你在关中委屈太久的。沛县弟兄们皆是厉兵秣马思归心切,士气如虹,项籍远在彭城,天下有何人能挡自天而降的汉军。”

韩信的车马在前,穿过市集,穿过军帐,一步步走向高台,少年眉目灼灼,刘邦看着他一步登天意气风发的模样,也似看到了展现在眼前的千里江山。

这场拜将,魏倩都嫉妒的排场,汉营的将士们在下面看着怎么可能无动于衷,沛县人冷着脸都要开骂了。但刘邦并没有管他们的心情,他并不想窝在关中当个王,他带领弟兄们一路打过来,水平他都知道,刘邦拉着他们走,他们给予刘邦助力。但要想让他们把刘邦推上高位,他们能力不够,也办不成大事,刘邦很清楚,所以才下的求贤令。

魏倩萧何张良郦食其都是大才,但也都是治国谋略之才,他有将无帅。六国旧贵族他并不想再用,更别说重用,他有洗牌的能力,为什么要缝缝补补呢?如果去除了这些旧贵族,天地间规矩都可以任他改写,魏倩与张良虽是贵族,但一个是信陵君之后,为他治国理政,一个是身怀大义的张良,仁人君子之风,皆是清风朗月般的人物。刘邦看人很准,他看韩信的面相知道此人不是庸才,再说他需要出兵了,春耕都开始了,出兵还能远吗?

魏倩听刘邦的话,她没觉得委屈,这么点地感觉都能累死她,天下倒也不必打那么快。但汉王很急,他觉得打天下还是得尽快,他都51岁了,趁着年轻他得奋斗。

拜将仪式开始了,魏倩也站在高台之上,捧着剑。上天台上,刘邦亲操钺持首,授韩信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从魏倩那拿过剑,授将军以剑,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君王看着年轻的大将军,依古礼叮嘱,“今尔为大将军,汉营三军尽相付,战场之上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

韩信受命,向君王一拜复告君,“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

刘邦接过萧何捧着的虎符,看了看虎符,又对上韩信望过来的眼睛,他看了良久,将虎符递与韩信。

韩信接过虎符,刘邦依古礼向大将军跪拜,以谢将军,以授国运。

魏倩才知道,原来拜将是真的拜啊,那拜相岂不是,嘿嘿,算了,汉王比她爹年龄还大,她不跟老人计较。电视剧误我,毕竟剧里是将军向君王跪拜,这确实不合理,毕竟这时代讲究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君王趾高气扬,臣下低三下四,明显不合理。对君臣而言,礼就意味着君要谦卑,拜将也是扎实的下拜,不然将军登高台有什么意义?这时代儒家并非主流,君臣父子那一套还没有上场,那是汉武之后的事,这个时代讲信与义。人家君王谦卑下拜,恳求您帮他做事,如果您答应了,难道不应该好好完成吗?您要不以忠事君,那又何必答应?

她觉得这样很好,这证明确实不能让儒家独大,儒家独占思想之后,三纲五常,奴性就开始滋生了。

拜将刚结束,汉营将士就开始给大将军找茬了,樊哙已经骂起来了,然后被韩信立威压入狱中。魏倩看了看吵闹的军营,看了拿到虎符气场就变了的韩信,她就随汉王离开了,将纷纷扰扰都甩在身后。

“汉王,这韩信都没打过仗,您给这么大的排场,万一信错了人,可如何是好?”

魏倩还是不懂为什么刘邦信任一个二十四岁的少年人,还托付三军,这都已经是身家性命了,主要是韩信连仗都没打过。她知道韩信能打是因为她开了历史天眼,刘邦怎么会这么下注一个少年呢?

“我登台拜将那是求贤若渴,敬重大将,他要是打不了,夸下海口的是他,登上高台的是他,那下不了台的也是他。”

不愧是你,老流氓。

“不过魏相不必担心,我瞧那韩信非庸碌之辈,定有一翻作为。再者我们要得天下,大将军必须要拜。”

正值春好,草长莺飞,刘邦准备东出,那自然会与项羽对上,夏侯婴早早就去了沛县,将所有人的家眷都带了回来,吕雉便是此时带着老太公来到咸阳,住进了咸阳宫。她家只是小富之家,她住进宫殿之时也是分外欢喜。刘邦唤着娥姁,让她住主殿,握着她手道辛苦,她的心情很好,直到戚夫人大着肚子柔弱无依的挡住了她的去路,她的嘴角也从笑着抿成一条线。

魏倩还备着礼物过几日准备去看望吕雉,她都忘了有戚夫人这号人,毕竟她对老板的后院不感兴趣,但她对老板后院起火很感兴趣,毕竟宫斗戏她以前也挺爱看的。

此时的吕雉刚入长安还没封后,戚夫人虽然愚蠢,但实在美丽,于是很自然的成了刘邦真爱,吕雉想教训人居然被这死鬼怼了一句,她还怀着孕,你大度点。气得吕雉当场发飚,刘太公都拦不住,刘邦的脖子脸上都有了血痕。他骂了句悍妇,背后摆手让戚夫人走,然后听着吕雉说刘母去时她一人操持,刘邦便无了话。毕竟刘母死在他打关中之时,母亲死后他都不能去拜一拜,也使他悲痛难当。

他将王后印给了吕雉,叹了口气,“你今为王后,何必去理会柔弱女子。”

吕雉拿过后印,看着她的丈夫,她与他贫贱之时,两人相濡以沫,出去送徭役也会帮她备好一冬的柴火。可冠冕着身之时,却在她面前细声细语的护着他人,说什么戚姫柔弱,何其可笑。

吕雉比刘邦小近二十岁,刘邦长得好会来事,两人是有过浓情蜜意时候的,他有担当负责不忘糟糠是真,历史上吕雉从项羽军营里出来,流言蜚语四起,他并没有在意,封后给权共江山他都做到。喜新厌旧也是真,他宠幸戚夫人,爱着她的美貌,歌舞与身段,想过废太子立如意。

第二天朝会上,刘邦罕见的戴了冠冕,搞得大家都正式起来,但魏倩眼尖的看见衣领上的血痕,看来老板后院起火,昨日上演了一场大戏,她幸灾乐祸的想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韩信拜将(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