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边塞搞基建 > 第2章 令史

穿到古代边塞搞基建 第2章 令史

作者:又逐飞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19:17:59 来源:文学城

太阳西垂,最后一丝光亮被黑夜吞没,远处似有人影幢幢,林书阁看着远处两道身影,远远向他们招手,喊道:“阿远,阿萱我回来了。”

二人听到林书阁的声音,朝这边狂奔而来,林清远急切道:“大兄你去哪里了,这么远才回来,我跟阿萱快担心死了。”

“大兄,下次出门要早点回来。”林萱虽然没像林清远那般激动,但也是一脸忧虑。

林书阁看着一脸担忧的兄妹二人,笑道:“大兄答应你们,以后肯定早归家,有事肯定托人跟你们说一声。”

旁边有人嗤笑一声:“你们兄妹感情真好,不过也该让我早归家吧。”

林书阁连忙拉着二人向王集见礼,帮忙把独轮车上的米粮卸下,“王兄进屋用饭吧,寒舍简陋,慢待兄。”

王集笑道:“我也该归家了,不然太迟我家娘子得着急了。”说完笑看着兄妹三人。

林清远顿时羞得躲到林萱身后,林萱倒是置若罔闻。

林书阁见他去意已决,拿荷包装了铜钱与他,“王兄,累你跑了一路,一点小钱拿去喝酒。”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这就告辞了。”

“告辞。”说完便林书阁带着林清远和林萱进屋。

“阿远阿萱,大兄有钱了,买了肉和排骨,今天尝尝大兄的手艺。”

林书阁进厨房准备简单做个猪肉炒冬苋菜和萝卜炖猪肉,冬日里蔬菜太少,家中储存的只有冬苋菜、萝卜和菘菜。好在家中调料充足,可见原主病前家中还是富足。

林萱指挥林书阁在旁边用泥炉煮饭,米粮充足,不必像以前兄妹三人分食一碗粟饭。

萝卜、猪肉切丁,将猪肉焯水,油热下锅翻炒,加胡椒米酒去腥,茱萸汁调味,肉炒熟之际放盐,一道猪肉炒苋菜就好了。林书阁又做了萝卜炖猪肉,大冷天吃着正好。

月凉如水,冬月冷寂,屋外天气冷肃,屋内却一片温暖,林书阁将炒好的菜端到屋内,招呼兄妹二人吃饭。

桌上摆着猪肉炒苋菜、萝卜炖猪肉,一盘烧鸡三碗米饭以及林萱做的炒苋菜和三碗粟粥,米饭清甜软糯,猪肉肥而不腻,配冬日的苋菜,更觉醇香可口。

林书阁笑着说道:“吃饭吧,都饿了。”

三人早已饿得肚皮发紧,也不做推辞,夹菜的夹菜,吃饭的吃饭,一顿饭吃得尽兴。

饭后一起收拾完,林书阁将今日之事告诉二人,林萱问道:“大兄是想走仕途?”

“是,阿爹阿母过世,咱们也没人脉,要想举孝廉先让人注意到我,崭露头角以后让知县大人举荐。”林书阁想着今日李知县的反应,轻声说道。

“我估计过几日知县大人试行有效的话会召见我,那时就是我的机会。”

林清远看着大哥神情肃穆,道:“大兄定会如愿,我还从来没有经历这么暖和的冬天,知县大人看到如此效果,定会往上呈告,有此政绩,说不定知县大人也会再上一层。”

“希望如此”。

“大兄做的暖炕,真是不错,今年冬天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冻死了,大兄也算是造福百姓。”近几年冬天越来越冷,有好多老人小孩挨不住寒冷,林清远自然见过。

林书阁笑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哥自认非圣贤,只是小人物,求得独善其身,养活你们两个就够了。”

林清远欲言又止,似乎想要说什么,被林萱制止。

林书阁看着二人动作,笑着将兄妹二人赶回屋里,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才是正事。

远处炊烟升起,不知谁家传来几声鸡鸣,吃完早餐后林书阁收拾好厨房,便抓紧时间温习本地律令,原主父亲也是读书人,留下整整一箱子书简,就算变卖了田产,书简依然留着,其中不乏有律令相关的简牍。

能读写文字,精通算术、律令是官吏任命的最低标准。

这个时代虽然纸已经被发明了,但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用的是桑树皮制成的桑皮纸,纸张粗糙,有时写起来还会晕墨,因而官府重要公文还是用的竹简。

林书阁一边看一边想着,有机会可以改良一下造纸术,起码自己用着方便。

门外传来声响,林书阁放下手中的竹简,起来朝屋外走去,“阿远,怎么了?”

“小郎君,三日期限已到,不知道欠我家主人的钱可凑齐了。”那日的妇人高声问道,旁边还跟着一人,模样像是管事。不等林书阁开口,那妇人得意道:“这是程管事。”

果然是上次吃了亏找来的帮手。

“在下说话算话,俱已凑齐。”林书阁回屋拿来钱袋。

程管事接过钱袋,数了数,面露满意,“不错,够数,算你识相,不然我家主人可会让你全家在这甘州城待不下去。”

“让谁待不下去啊?”门外传来声音,是王集。

“哟,这不是王大人吗?什么风把您吹这里来了。”程管事一脸谄媚,丝毫不见先前的骄横。

王集看着程管事手中的钱袋,又看了看一脸不平的双胞胎,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冷哼一声,没再理他。

“小郎君,知县大人有请,”王集一脸兴奋,“你上次进献的暖炕奏效了,知县大人已经将图纸并工匠报给张郡守大人,郡守大喜,不仅奖赏了知县大人,你肯定也是大大有赏,县衙里都传开了,这不,知县大人命我传召你过去,肯定有你的好处。”

林书阁心中一喜,“辛苦王兄走一趟,我这就跟你去县衙。”

“阿远阿萱,你俩看好家,我办完事就归家。”林书阁又叮嘱弟妹道。

“知道了大兄。”兄妹二人也是一脸惊喜。

一听林书阁真要去见县令大人,听王集的意思似乎还对林书阁赞赏有加,程管事当机立断,“小郎君误会误会,这点钱怎么好意思跟小郎君要呢,先前得罪了小郎君和令妹,是手底下的人办事不当,这点意思,小郎君收着。”说着掏出一袋银钱,比刚刚林书阁拿给他的重了许多。

看到他这副嘴脸,林书阁冷淡道:“程管事言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一旁的妇人脸色发白,正欲说什么,王集一把挥开二人,和林书阁走出了院。

和上次一样的县衙大堂,李知县见到林书阁,抚须笑道:“找你何事,你应该已经知晓,除了此事,本官还向郡守大人举荐于你,郡守大人的意思是若你通过考核,便可破格录用你为本县官吏。”

“小子多谢大人举荐。”林书阁俯身行了个躬礼。

“好说好说,考校一刻钟后开始,可有异议?”知县问道。

“但凭大人做主。”林书阁回道。

李知县看他一脸淡然,似是成竹在胸,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先暂行休整,王集稍后带你去吏舍应考,考校本官会亲临。”李县令看着他说道。

到了吏舍,里面有一人正在低头办公,看见林书阁,问道:“你是那个做出暖炕的林……林什么来着?”

“林书阁。”林书阁无奈笑道。

“对对对,林书阁,你知道你已经闻名全县了,我家也用了那个暖炕,我阿母天天念叨着暖和,都说是你的功劳,对了,你来这里是?”

“来应考。”林书阁回道。

“噢噢,那是说咱们说不定以后就是是同僚了。我叫周度,本县人士,家中排行第二,叫我二郎就是。”周度一脸激动道。

“林书阁,字淮亭,清溪镇人士,家中排行老大。”林书阁回道。

“咳咳”突然传来一声咳嗽声,李知县就站在门外皱眉看着二人。

“县官大人。”二人急忙行礼。

“今日县衙无事,周二郎颇为清闲。”李知县皮笑肉不笑。

周度急得抓耳挠腮,额头都快冒汗了,果然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上班摸鱼被领导抓到都是一件惨事。

“好了,林书阁跟我进来。”李知县说道。

“是。”林书阁回道,抬头就看到周度在跟他挤眉弄眼。

林书阁失笑。

林书阁进到里舍,屋内摆着几张桌椅,李知县坐在上首,递给他一册空白竹简,“今日进行策问。”李知县说道。

策问是察举制的主要形式,由皇帝问策,即在竹简上写好问题,考生根据问题作答,类似后世的策论,不过不同于中央问策的高屋建瓴,基层官吏考校就简单得多。

果然,第一支竹简问的是“郑伯克段于鄢”何解?

这是考验林书阁是否具有书写能力,对经书是否熟悉,顺便看看有没有意识形态问题。朝廷以孝治国,又尊儒学为官方正统,自然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官方意识形态。

至于为何出这一段,应该是县令的私心。

郑庄公此人作为春秋时期第一个脱颖而出的春秋小霸,可谓是打响了不宗周礼第一枪,不论是以捧杀的方式除掉亲弟弟,还是后来明目张胆取温之麦、成周之禾,同周天子互换质子,甚至在“繻葛之战”中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颜面尽失,都可以说是一代霸主。

对于他后世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雄才大略,有人则认为其阴险狡诈。

“郑伯克段于鄢”就发生在隐公元年,庄公母亲生庄公时难产,因而不喜欢郑庄公,想立小儿子继位,一再为其讨要封地,庄公一再纵容,臣子都忍无可忍了,庄公却依旧淡定。

果然,弟弟共叔段看哥哥这样,最后直接谋反想杀掉哥哥,母亲姜氏甚至还给小儿子做内应。

其实这些早就在庄公的掌握之中,一看时机成熟,也不装了,一举打败了弟弟,玩得一手好捧杀。

对这段历史的评价,《左传》和《公羊传》给出了不一样的评价,林书阁忖度李知县的喜好,抬笔写到“尊亲有道,母慈子孝,昆弟有亲,此人伦之大义也……”

先点名官方意识形态,这是儒家所尊奉的人伦之礼,再写《左传》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称郑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的失教之责,对姜氏的态度则是认为她为母不慈,共叔段也不是一个做弟弟的样子。

笔锋再转,不同于《公羊传》认为庄公此举是“大恶”,林书阁又从庄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贡献一一列举,肯定他作为春秋小霸的功绩。

一言以蔽之,克段于鄢确实不符合兄友弟恭的儒家文化,但其功绩不可磨灭。

林书阁将竹简交给李县令,县令看完之后点了点头,又递给他第二份“考卷”,林书阁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甲某为城邑守卒,匈奴蛮夷来攻,弃城而亡入外蛮夷,按律作何处置?”

这是考验对律令的熟悉程度,林书阁暗暗想道。

“据《燕律令》:亡入匈奴蛮夷,不坚守而降之,其人腰斩,妻子连坐,罚为隶臣妾。”

甘州县包括定远郡辖下五县,均处于整个国家抵御外敌的前线,对于逃兵甚至投降蛮族的处置十分严厉,不仅当事人腰斩,妻儿都得受牵连,罚为隶臣妾,为的是防止有人不战而降,军队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

林书阁埋头答题,不觉李县令已经走到他旁边看着他答题,见他答完,也不再拘泥策问方式,又问了一个有关算数的问题。这项考校是为了检验林书阁的简单算术能力。

作为一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文科生,数学虽然不如理工科生,但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是完全可以搞定。

“好了,不错不错,文辞流畅,律法算术也算精通,本县正好缺一名令史,明日你稍作休整,后日便来上值吧。”李县令抬手拍了拍林书阁肩膀,“出去跟周二郎领你的官服和玺印吧。”

令史是县令的属吏,职掌文书,算是县令的书记官,职责是要参与户籍管理,登记户籍信息并负责上呈户籍文书,还有登记贸易往来,参与校雠传达律令等。

月俸有九百钱,算是整个燕朝行政系统里面最后一级公务员,不过这也算有个国家编制。

林书阁面上不显,不卑不亢道:“谢大人抬举,小子定不负大人举荐抬举之恩。小子还有一事,小子发现县内有子前家私自放钱,利息颇高,令无数人家倾家荡产,还望大人严正法纪。”

“这群贼子,胆大妄为,私放子息钱鱼肉百姓,待本官查明定不轻饶。”

“大人英明。”

如此,那些子息家定不会好过,也少了无数人家妻离子散。

第一个问题是我编的,小书所答内容部分出自《左传》,第二个问题出自《敦煌汉简》,有改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令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