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真少爷的养母[穿书] > 第31章 流言蜚语

穿成真少爷的养母[穿书] 第31章 流言蜚语

作者:木子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22:39:50 来源:文学城

宋兰花笑了:“三姐想让灵灵和秀秀上卫校?”

顾来喜点头,去医院里上班挺体面,她问过两个孩子,她们都愿意学。

顾南城喝下最后一口粥,道:“怎么想着学医了,她们还在上学,学医不着急。”把小儿子放在地上,拍了拍他的头,“吃饱了出去玩。”见大牛和二壮也放下碗,“去找皓轩去吧。”

大牛和二壮答应一声,拉着顾小三离开。

顾小三看一眼养母,这辈子他们一家人的命运都变了,和前世的轨迹对不上,这样也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可陈伟该怎么办,养母打不算接人吗?

顾来喜有些忐忑,咬了咬唇:“我觉得医生挺好,像兰花这样,别人提起来都会夸一句。”

宋兰花医术好,待人客气,看见谁都笑呵呵的,不像有的医生,冷言冷语,找她看过病的人都喜欢她,尤其是小孩子,指名让兰花看病。

顾来喜沾了宋兰花的光,去哪里都被人热情问候一句。

这让备受家暴的她受宠若惊,尤其是去副食厂买菜的时候。

副食厂的人见了她就问:“你是宋医生的姐姐吧,宋医生医术真好,人也好。”末了,买东西称都高高的,显然是多给了。

她也希望女儿受人尊重,到哪里都有人称赞,就算不像宋兰花有本事,也不会太差,将来嫁人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不像她,被人磋磨大半辈子。

宋兰花:“大姐,孩子还小,现在还在上学,不着急。她们真对医术感兴趣,将来报考医科大学,出来当医生,学历也高,比上卫校强,青苗被耽误了,没法上高中,灵灵和秀秀不一样,以后的机会多着呢,咱们家的孩子,不会差了。”

顾来喜:“大学都停课了。”还能上高中吗?

她虽然在农村,消息还算灵通,来了岛上,知道很多事情,许多大学都不上课了。

“国家不会永远这样,或许他们上完初中或者是上完高中,国家就恢复高考了呢。”宋兰花道。

顾南城也道:“等人才都老了,国家会需要新的人才,青少年哪能不读书,主席对青年人说了: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是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要是字都认不全,还能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吗?所以任何时候都要以学习为主。”

三个女孩仿佛燃起了斗志,眼里闪着坚定。

顾来喜也一样。

宋兰花看着顾南城忽悠三个外甥女,也不忘加把火:“将来不论去哪里,都要带着课本,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向顾来喜,“看看你妈,为了当老师,还天天晚上抱着书学习呢,不会的就来问我,最近进步可大了。”

顾来喜不好意思,刚要说话,就见苏瑾进来,脸色有些不好。

宋兰花起身搬了把椅子给她:“姨,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还能有谁,就是那帮老娘们,今天说西家,明天说东家,就没有她们不说的,有本事都找个工作去,就会眼红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眼珠子在血水里面泡过呢。”苏瑾坐下气愤道。

宋兰花一听这事,就知道和她有关系,问笑着打趣:“眼珠子泡血水里,怎么说的?”

苏瑾解释:“眼红别人,眼珠子都流血了。”顿了顿,“我来就是和你提前说一声,你听了闲话别生气。”看一眼顾来喜道,“当初学校有名额,可以让来喜去上班的,就怕别人说,没让来喜去,没去不是照样被人说。”

宋兰花:“学校里还缺老师吗,要是缺的话,就让三姐去,三姐最近一直在学习,复习得差不多了,去教书完全没问题。”

顾来喜忐忑摆手:“不行,我不行,我还没准备好。”

宋兰花:“什么没准备好。你得空就去学校听课,还跟着灵灵和秀秀学习,书本上的内容早就学会了,怎么就不行了。高年级的教不了,低年级肯定没问题,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

“兰兰说得对,你可以去学校了。”顾南城见宋兰花她们都吃过饭了,开始收拾碗筷。

苏瑾惊讶:“南城还刷锅呢?”

顾南城:“我们家我刷锅洗衣服。”

宋兰花看他一眼:“大部分都是三姐做,你做过几次。”

顾南城别有深意道:“想做很多次,可某些人不愿意。”

这句话一语双关,宋兰花想起昨晚顾南城缠人的样子,瞪他一眼,让他滚一边去。

顾南城笑笑,端着碗走了。

苏瑾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以为是洗碗,道:“男人做家务挺好,能解决不少家庭矛盾,老秦就不爱做家务,每次让他做,他都让小李做。”

“姨父是司令,比一般人要忙,也没时间做家务。”宋兰花话题一转,又说道顾来喜去学校的事。

苏瑾很乐意,带着宋兰花和顾来喜去了康校长家。

康校长的爱人是东海舰队某师部参谋,姓季。

两人都是早年的革命家,得知顾来喜是初中生,小学课程又自学一遍,就让她简单讲讲课。

顾来喜不敢,宋兰花道:“你现在不敢,面对全班同学更胆怯,别害怕,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竭尽所能,不会差的。”

苏瑾也鼓励她。

康校长看向宋兰花,道:“这就是顾团长的妻子吧,听你说话学历不低,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张老师,工资不比医院差,还有寒暑假。”

苏瑾不干了,把宋兰花拉到身后:“不行,她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你们缺老师,我们医院更缺医生,军人都等着我们治病呢。你可不能和我们抢人。”

宋兰花答应苏瑾去医院上班,就不会食言,更不会半途而废,委婉拒绝:“我三姐不错,有耐心,责任感强,性格温柔,会是个合格的老师,假以时日,定能成为优秀的老师。”

顾来喜脸颊爆红,摇头摆手,道:“我哪有你说得那样好。”

苏瑾也夸了几句。

康校长知道宋兰花不会当老师,颇为遗憾,不再强求,找出一本一年级的数学书给她,让她讲一讲,学校里正好缺一名数学老师。

顾来喜很紧张,抬眸看向宋兰花,见她满脸赞扬,渐渐放松下来,拿起课本开始讲起来,且越讲越流畅。

她忘记了紧张,仿佛置身于课堂之上,最后加上了肢体语言,引得康校长连连点头。

康校长说,顾来喜有教书的天分,比一般的老师都强,当即同意她去部队小学当数学老师。

从季家出来,苏瑾还忍不住夸顾来喜,说她有天分。

宋兰花:“天分固然有,三姐的汗水更多,自从来到岛上准备当老师,三姐就开始看书学习,还跑到学校,站在教室外面听别的老师讲课,回来都做成笔记。再继续研究揣摩,才有了今天校长的认可。”转头看向顾来喜,“三姐,你是好样的,我相信你会成为最优秀的老师。”

顾来喜不好意思,脸红到了脖子根,一个劲儿摇头:“哪有你们说的那样好。”

苏瑾拍了拍顾来喜的肩膀:“果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突然想起什么,问宋兰花,“那些流言怎么办?”

宋兰花心里早已有了主意,道:“还得找到这件事的源头,查查这件事谁说的。”她心里已有了猜测。

苏瑾也能猜到是谁:“嫉妒你的人呗,你说怎么办,这次我都听你的。”

宋兰花:“您去打听肯定打听不出来,您找林师长爱人,让她请和她交好的人打听一下。”

苏瑾也想到了其中关键,答应下来,拉着宋兰花去医院上班。

宋兰花道:“我就不去了吧,都传出流言了,我要是再去,别人更会说三道四,等这件事解决了,我再去。”

苏瑾多聪明的人,立刻看出宋兰花的打算,笑着道:“行,都依你。”

康校长同意顾来喜去学校,顾来喜也不耽搁,收拾一下第二天就去了学校。

宋兰花反而闲了下来,因为她没去上班,承担起家务活。

这天,她去副食厂买菜,遇到了以前的病人问她,宋医生怎么没去上班,是休息吗。

宋兰花直接停下来,说:“不去上班了,有人说我走后门进医院,我哪好意思再去,以后都不去了。”

副食厂人多,她又是新来的,大部分都认识她。刚才说话时声音不小,所有人都听到了。

这个岛上人不是太多,又没有多少娱乐项目,谁家发生点什么事,不到一天全岛都能知道。

宋兰花给不少人看过病,医术不说出神入化,也马马虎虎,看好不少人。

她去上班第二天,副食厂都知道军医院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医生,人美心善,对病人态度也好,最关键一点,宋兰花正骨不要钱,针灸也不要钱。

许多人得了病,尤其是孩子们,有点擦伤或扭伤,都去军医院找宋兰花看。

现在听说她不给人看病了,众人顿时心急,问她为啥。

当然,更多人是存了八卦看戏的心思。

宋兰花没瞒着,道:“说实话,我的医术算是祖传的,都说中医是‘四旧’,看不了病,没有西医好,其实那些人只是学了一些皮毛,你想啊,西医才成立多少年,在古时候没有西医的时候,咱们华国人是怎么活下来的,不就是靠着中医吗。中医要是学精学透,不比西医差。不管中医也好,西医也罢,都得用来救人,人命才是最关键、最宝贵的,大家说是不是?”

也不知道谁先带头鼓掌,周围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一个卖鱼的大妈道:“宋医生,你说得太好了,你医术好,人品更好,那咋不去上班了,我家老头子有关节炎,都说你医术好,我还想让老头子找你看看呢。”

宋兰花心想,终于说到上班了事了,叹息一声道:“不是我不想去上班,是有人不想让我去上班,说我走了后门托了关系进的医院,为了避嫌,我不能去医院上班了。”眼看卖鱼的大娘要急眼,又说,“大娘,你别急,不去医院上班,我也可以给大爷看看病,你让他去找我就行。”

“妈,俺牙疼。”突然从旁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

宋兰花循声看去,一个孩子捂着腮帮子,满眼泪看着一个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听了,抬手就打孩子,一边打一边骂:“你个小混蛋,说了不让你吃糖,你非吃,牙疼也活该,我让你吃糖,让你吃。”

宋兰花放下菜篮子,走过去拉住那孩子,挡住中年妇女的手:“同志,别打孩子,孩子要是不难受,也不会和咱们说。”

中年女人看了孩子一眼,眼眶一下子红了:“宋医生,你不知道,这孩子就爱吃糖,上次都说牙疼,我不让他吃,也不给他买,他从家找点吃的,就和人换糖吃。只要有机会,他就吃,孩子爸爸走得早,我要上班,还要照顾他的姐姐哥哥,根本没时间管他,才让他有机会吃糖的。”说完抹了把泪。

宋兰花想,她应该想起了去世的男人,有人告诉宋兰花,中年妇女是烈士军属,门口挂着光荣之家的牌子。

男人前两年出任务走了,留下孤儿寡母挺可怜的,部队给她安排了副食厂的工作。

宋兰花摸了摸孩子头:“走吧,跟我回家,我给你扎几针,一会儿牙就不疼了。”

小孩听了,立刻跑开大喊:“我不扎针。”

见到这一幕,宋兰花等人笑出声,孩子母亲也破涕为笑,指着跑远的孩子,说要揍他。

买好所有菜,宋兰花牵着小孩回家,让他在走廊里等一会儿,她进屋拿出银针。

小孩怕疼,捂着脸不让扎,转身就想走。孩子妈妈按住他,说什么也不让他走。

宋兰花劝了一会儿,她妈也劝,这才让扎针。

针扎下去一会儿,他不敢置信问宋兰花:“你怎么做到的?”扎针不疼,有点麻。

妈妈带着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说牙长了蛀虫,要把那颗牙拔掉。

他看见了钳子,想都没想,转头就跑,从那以后再也不去医院,靠近都不靠近。

要不是宋兰花说不去医院,他才不来。

宋兰花收起针,看了看他的牙:“你这颗牙坏了,最好是拔了。”顿了顿又问他几岁了,得知小孩才七岁,刚到换牙的年龄就说,“不拔牙也行,等着换牙,等换了新牙,可别吃糖了。”

“不吃了,再也不吃了。”小孩说,可疼死他了,这次最疼,想躺地上打滚。

中年女人见孩子不哭不闹让兰花扎针,道了谢还和宋兰花聊家常,半晌才从惊愕回神:“这就好了?”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就扎几下,好了?

“我给他扎了针,能缓了疼痛,但牙没好,以后不要再吃糖了。”宋兰花把菜放盆里,去压水井边洗。

中年女人再次道谢,见宋兰花很忙,带着孩子离开,回到副食厂,大肆宣扬宋兰花的医术,把宋兰花赞成华佗再世。

宋兰花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每天买菜做饭做家务。

再次去副食厂,明显感到副食厂的人热情很多,买东西时,称总是高高的。

她知道怎么回事,也没说明,客气和人道谢,回到家收拾所有活儿,得了空带三个儿子出去玩一会,日子还算充实。

过了两天,宋兰花在包饺子,顾南城回来,站在厨房门口紧紧盯着她问:“宋医生,说说吧,你做了什么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流言蜚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