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 > 第19章 《金钗记》

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 第19章 《金钗记》

作者:芒果椰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1:03:59 来源:文学城

“严兄,我觉得知言先生单凭这《梁丘传》,定能超越子规公子,子规公子上一本《金钗记》,我早已看过,差知言先生远矣。”邓文通瞪着自己通红的双眼,一脸认真。

《金钗记》就是子规公子前两月刚出的新书,当时邓文通本来是奔着《金钗记》去的书肆购书,却因为临近新春,想着时间多,加上老板热情,买了不少话本,其中就有《梁丘传》,可以说,实实在在是个美妙的意外。

对于《金钗记》,故事确实不错,情节细腻,人物温婉多情,以往看的时候,只觉得子规公子应当也是个妙人,才能写出各式各样的风情的女子,如今对比《梁丘传》,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金钗记》里,赵家的大姑娘温柔秀美,颇得祖母喜爱,却受到娇蛮任性的妹妹的嫉妒。

大姑娘及笄之时,祖母送了一只华丽的金钗,希望大姑娘能找到良人,带着这只金钗成婚嫁人,后来不久,祖母就离世了,再后来家中父母给大姑娘相看了良多青年才俊,大姑娘都不满意。

说实在的,这赵家夫妇为了找个良婿,每每约这些青年才俊以指导文章的名义来家中交谈,大姑娘就躲在屏风后面偷偷观察,这样的构思着实精巧,细微处见女儿思。

可是这对谁都不满意的赵家大姑娘,却在寺庙里礼佛时,意外瞧上居住在寺庙里的穷小子周怀生,大姑娘每每带着兜帽偷偷与周怀生相见,每见一次情就更浓。

两人常常在寺庙的梅花下相逢,雪清梅香,才子佳人。

在听闻周怀生要上京赶考,赵大姑娘哽咽着拿出金钗,说等周怀生高榜提名,一定要来赵家找她,周怀生自然感念赵大姑娘的情深意重,在金榜题名后,毫不犹豫的……

娶了她妹妹!

惊不惊喜,刺不刺ji,意不意外!

原来赵大姑娘自以为背着家人与周怀生相见,其实都落在了二姑娘的眼里,那周怀生虽家境不好,人却才华横溢,对大姑娘更是温柔体贴、情话张口就来。

不仅赵大姑娘喜欢,二姑娘也喜欢,本就嫉妒姐姐的二姑娘,更加心生不快,凭什么好的全是她姐姐的。

想到姐姐每每与周怀生相见,都没有摘下兜帽,周怀生并不知道姐姐长什么样,而她与姐姐确是声音、外形都像极了,蒙了面,熟悉的人都不一定能分得清。

是以二姑娘在周怀生离去的前一天,去见了周怀生,告诉他自己是赵家二小姐,之前也一直是她在于周怀生相见,希望周怀生能记住自己的样貌,不要进了京城,乱花迷人眼,就把她忘了,说着,还很是悲伤的一阵哭泣。

周怀生看着身前哭的不能自己的娇俏女孩,虽觉得与之前隐约有些差别,但也以为是因为姑娘舍不得他,周怀生紧紧拽住手中的金钗,发誓绝不相忘,他一定会亲手用金钗为二姑娘的挽发。

赵二姑娘这才破涕为笑,一时间晶莹的泪水还挂在脸庞,娇艳的微笑却已绽放,迷的周怀生又是好一番温情细语。

这时还在心中埋藏着甜蜜的小秘密的赵大姑娘,不知道她妹妹早已骗了她的心上人,等到周怀生衣锦还乡,怀着满心的期待的赵大姑娘,被周怀生娶自己妹妹一事,惊的失了魂。

大姑娘想找周怀生说清楚,偏偏二姑娘却早早的放着,硬是让大姑娘找不到接近周怀生的任何机会。

只能在家中以泪洗面,赵家父母却不知为何,但大姑娘年纪实在应该结婚了,面对父母的逼迫,大姑娘有苦说不出,她总不能说其实自己早已和妹夫私定终身,妹夫应该娶得是她。

大姑娘身边的小丫鬟心知小姐的郁结所在,终于找到机会,堵住了回家探亲的周怀生,质问周怀生明明答应小姐,金榜题名,就来取小姐,为何又娶了二小姐。

周怀生这才起了疑心,回家暗中对已是他夫人的二小姐,言语试探,果然!这不是与他当年在寺中梅花下相遇的那女子。

可是如今,二姑娘已有身孕,两人结婚这么久,二姑娘娇艳生动,明丽热情,周怀生也早已动了心。

然后……

然后妹妹还了金钗,一番互诉衷肠后,就姐妹共侍一夫,姐姐温柔,妹妹娇憨,三人和和美美,日子红红火火。

当初李祁为了了解这个时代的话本,把当红的话本几乎都看了一遍,李祁虽觉子规公子书不错,却远远比不上宁官道人的《花妖》,也是因为这篇《金钗记》。

前面还好,将赵家女子的闺房之乐,少女的情思初动,还有姐妹之间的小矛盾,娓娓道来,还有赵家里的日常生活,衣食用度,也颇为考究。

但后面实在是个大败笔,妹妹之前那么娇蛮又嫉妒姐姐的女子,怎么突然就大气的和姐姐共侍一夫了?

姐姐被妹妹抢了心上人,在家中以泪洗面,怎么揭开真相后,归还金钗后,很快就原谅了?还开开心心去做了妾?

周怀生既然对大姑娘情深,怎么结婚这么久都没认出人不对?要知道姐妹两人性格全然不同啊。既然没认出,又说婚后对妹妹有了真情,真情就是再取个姐姐?

当然,李祁看后,虽然觉得后期是在太崩,但也知道,这《金钗记》其实写的就是这个时代男人们心中隐秘的渴望,别说这个时代,即使多年后,依然有白玫瑰与红玫瑰之争,依然有同享姐妹的心愿。

而这个时候的邓文通虽觉得《金钗记》没什么不对,但依然认为《梁丘传》更好。

与他交谈的严兄听着邓文通的话,也是点点头,显然认同他的说法,“现在写话本的当子规公子居首,本以为宁官道人凭借《花妖》异军突起,已是难得,不想现在又有了《梁丘传》这般的奇书。”

邓文通听着好友话,显然说到了他的心上,一脸赞同之意,“《金钗记》细腻多情,《花妖》清奇无双,《梁丘传》浑厚大气,三位话本家,就是三种不同风格。”

又顿了顿,补充道,“只是这知言先生的《梁丘传》,每每看完一册,都要等下一册,是在令人挠心。”跟着就是声长长的叹息。

“你要是好奇,就写信去问问,说不准知言先生会给你回复呢?这《梁丘传》的出版书肆是个叫丰来书肆的,就在京城。”

邓文通困顿的双眼瞬间睁开,“严兄你已经打听过了?”

那高壮的青年一脸自傲之色,“这是自然,只是这丰来书肆虽然新开,但背后应该有些门路,只知道这背后的东家,是为高门的公子哥,关于知言先生的身份,掩护的太紧,更是无从知晓。”

“哎,知道能往丰来书肆寄信给知言先生就够了,这些书肆,各个都将写话本的先生们藏得死死的,就怕别人掳了去似的。”

而京城另一边的李祁,还并不知道又有两个书迷准备给他写信,这时他和秦禄明两人,正为陈静萱的手段震惊着。

在陈静萱的运作下,虽谈不上京城人人话《梁丘》,但也确实比之前更热闹的许多。

在此之前,买梁丘传的大多是些家境不错的年轻学子,他们本来就是各类话本的主要购买者,自然也愿意看看跟别家封面不太一样的《梁丘传》。

而现在购买《梁丘传》的人,却不在局限于学子之间,多了不少的普通百姓,当然由于题材所限,男性的购书人偏多。

想到之前陈静萱妹子夸下的海口,两周之内将他们印刷的第一版,五千本卖完,现在时间才刚过去一半,就卖的差不多,确实令人惊讶。

可作出这番成绩的人,却陷入了苦恼之中。

“我之前估算错了,京城的人数众多,而且人们的收入闲钱也多,这五千本还是太少了。”

李祁……

‘大佬你说什么都对。’

“啊,对了,李公子,之前你不在,我与表弟已经谈好外地的书商了,估计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收到那边销售带来的分层了。”

“多谢陈姐姐。”

秦禄明也微笑着眯起眼,却意外的让李祁觉得他今天仿佛有些慎重。

“秦兄今日可是有什么事要对我们说?”

秦禄明微微有些惊讶,又开怀一笑,“贤弟你可真是个人精,外面那些看《梁丘传》都以为这作者是个有些将门背景的中年人,谁能想到是你这么个小子。”

李祁无奈,“秦兄你可别打趣我了。”

“行,那我就说正是吧 ,今日我叫你前来,除了告诉你《梁丘传》卖的不错以外,还有另外一事。”

李祁正身,疑惑不已。

“这丰来书肆如今也算真正走上正轨,若是没有贤弟和表姐,也没有如今的丰来书肆,我相信,只要有你们在,丰来书肆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如果单单是感谢,秦禄明没必要如此正经,李祁没有插嘴,等着秦禄明继续往下说。

“所以,我希望,能将丰来书肆所有权拆为三份,贤弟与表姐占三分,我有其中四分。”

“这怎么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