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 > 第18章 争执

穿成外室子的网文写手 第18章 争执

作者:芒果椰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1:03:59 来源:文学城

从邓文通入了《梁丘传》的坑以来,就在给同窗好友们不停地安利《梁丘传》,都是些家境不错的年轻学生,也不差那点闲钱,受到强烈安利,也会忍不住好奇的买来看看。

毕竟都是些学子,大家聚在一起,爱好话本的人数也是颇多。

即使是过于直白的大白话写法,让众人有点不适应,但看进去之后,反倒觉得这种白话文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人物动物、语言,还有景物描写如同场景再现一般,比之寻常话本更吸引人。

所以,一出场就与众不同的《梁丘传》,经过时间不长的传播后,在这些学子间,可谓是火热非常,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直白生动的话本,宛如作者亲身经历般的剧情,还有梁丘跟随母亲逃难时的种种异常艰辛的求生,在饥饿下的种种人性……

这些都是邓文通这类学子从未经历过得,只偶尔在史书上见过零星一点记载,那些残忍的乱世之象,人不如狗的世界,就这样血淋淋的通过直白的语言,展示到他们面前。

又是好奇,又是欣喜,甚至一位被邓文通推荐《梁丘传》的好友,为了查询《梁丘传》中事迹的真假,还专门跑去翻了各类农业书籍和相关典籍,最后才得出结论,原来有些草根和树皮确实是可以吃的,饿极了,观音土吃了也真有饱腹感。

原来两脚羊、易子而食,并不是《梁丘传》里的杜撰,原来大殷之前的朝代,真的会强行征兵,不管百姓死活。

可以说,一时之间,在邓文通他们这个小圈子里,要是有谁不看《梁丘传》,几乎就是落伍、不时髦、没有共同话题的。

本来在开学前,邓文通就听闻好友传来消息,《梁丘传》的第二册已经出来了,本来急冲冲的准备去书店买了再说,正好赶在开学前。

谁知道因为他上学期沉迷话本,课业考试成绩不佳,先生们还没给他一个好评论,家中老父亲买通了他书童,一听说他又要去买话本,直接禁止他出门,成天让蹲家里读书,直到开学马车送他去学院,都没机会去书店瞅瞅。

一想起关在家中,被逼读书的日子,邓文通想着想着就一阵气闷,更可恨的是,每日还要检查学业,一个不好又是家法伺候,要不是有娘亲在一旁拦着,他命都要被打没了。

好不容易来了书院,趁着还没正式开始上课,山门还没关,赶紧叫上好友溜到山下买书去了。

“文通,还是你有眼光,若不是你推荐,我怕真要错过《梁丘传》这么一部奇书了。”

好友在一旁拿着新买的书感概。

邓文通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确实,这【知言】的文字,虽不如子规先生那般华丽绚烂,文中更无女孩子的娇羞美丽,尽是些普通百姓,却意外的……让人觉得……,怎么说呢?”

“格局大气磅礴。”好友在一旁插嘴道。

“对对对,大气,【知言】先生虽通篇在写一个小孩的流民经历,可文字间却透露着山河破碎、国家危亡之感,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间,写尽了人性的自私、狠毒,但又处处充满小人物的温情,见微知著,单论格局,确实比子规先生大气不少。”

邓文通和好友在书肆里聊天,并没有避开旁人,一旁也有个学子模样的青年,听了邓文通最后一句,瞬间脸上就不好了,作为子规先生的忠实读者,怎么能容忍别人拿子规公子和一个写话本新人相比较,还说比子规公先生更好。

“我看你们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一个文字粗鄙不堪的人,也配与子规先生相提并论!给先生提鞋都不配!”

邓文通一听瞬间就气了,“粗鄙不堪?!你哪家书院的?这般没见识,知言先生用的明明是白话文,这是一种新的文字形式,我看你才是孤陋寡闻!没见识!”

那学子一听,更加不屑,眼白都要飞到天上去了。

“哼!什么白话文,就是一些下等人写给下等人看的东西,也值得你们这么追捧!一群庸人,也配妄谈文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旷古奇葩!”

这下不止邓文通生气了,一旁他友人也不满起来,本来在外边公开议论别人喜欢的话本作者,还说写的比不上新人,人家的追捧者听到,不高兴,找来理论,也是正常的。

可这人却是夸夸其谈,大声议论看白话文的就是下等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好似看个话本就能分个三六九等似的,从古至今,哪有这般的说法。

这友人出身将门,心中不满,也没说什么,只是默默撸起了袖子,撑着鼓鼓的肌肉,站到了邓文通前,加上高人一头的个子,压迫感十足。

刚才还一脸鄙夷的学子当场就退了一步,脸色一僵,一脸愤怒,“哼!粗鄙不堪!有辱斯文!哼!我懒得跟你们这些人计较!哼!”

一边骂着一边往外走,这将门的友人也不说话,就默默瞪着,看着那人踉跄往外跑。

等那人慌忙的跑远了,邓文通才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瞧他这怂样,哈哈哈哈哈哈……”

“行了行了,咱们先回去吧,今晚书院就要清理人数了,还有这些书藏严实点,别又被先生收了。”

“好了好了,知道了,对了严兄,你说这知言先生,会不会是个书香门第,是以家中有许多藏书,各种古籍单本?像那王粲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再此之前我就从未见过,问过好几个人,他们也表示没见。”

“应该是,不然这么苍凉悲壮,古今难出其右的诗,若非孤本,我们怎会没听过。”

邓文通心念着赶回书院看《梁丘传》,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在《梁丘传》的第一册里写到,梁丘天生神力,母亲死后意外进了军队,还救了一位名为韩语堂的小书生,期间对韩语堂的描写不多,但三言两语足以见得这是一个聪明的少年。

特别是韩语堂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来分析蛮族军队形式,根据周围的情况就知道这里是否有人来过,有多少人、带了多久,是些怎样的人。

更别提其中韩语堂只通过些不经意的话语,就能套出其他人口中的秘密,逻辑缜密,看得人大呼过瘾。

邓文通凭借自己多年看话本的经验,敢肯定,这韩语堂一定是个重要人物。

还有第一册的最后,梁丘已经有了好些可以生死相交的兄弟,有着共同的心愿,驱赶蛮族,还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让妇女不再受欺凌,孩子们可以平安长大,没有战争,没有流离失所。

这群年轻的士兵们,他们到底能不能实现心中那个朴实简单的梦。

怀着满心的激动和好奇,无数个读书人,如同邓文通一般,打开了《梁丘传》第二册。

“这可真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梁丘竟然能想出这样精彩的打法,难怪韩语堂说他是天生将才。”

“梁丘带着二十猛将,在那蛮族的军队里六进六出,吸引了蛮族的目光,实际上后营却早被韩语堂带人摸了进去。”

邓文通边看边喃喃自语,“这知言先生莫不是将门出身,这些战场计策运用的如此娴熟。”

其实不止邓文迪这么以为,看了李祁《梁丘传》第二册的人,都是心底默默猜测着【知言】的身份。

他们哪知李祁其实也是看的多了,前世信息发达,消息传送方便,只要感兴趣,古今中外多少战绩都能查到,像一些出了名的战事,不仅老师会讲,连看小说都能遇到魔改的。

李祁也是如此,虽不曾系统学过兵法,但从古至今出名的战役总是看过不少的,根据话本中梁丘的处境,想出合适的战术,再贴合话本情况的描述描述,自然就塑造出了让读者惊叹不已‘天生将才’梁丘。

当然,别看李祁写的这么生动,运筹帷幄,跟真的上过战场一样,真让他带兵打仗,可能还比不上赵括。

桌案上的烛台慢慢燃烧,照出并不明亮的光。

梁丘带着韩语堂,还有他手下那些满腔热血、忠心耿耿的士兵,终于赶跑了驻守在一小城池里的蛮族,站在城楼之上,抬头四望,满目苍凉、良田荒废、百姓流离。

看着他含着泪,对着那些百姓说,“梁丘在,城就在。”

邓文通几乎瞬间就要落泪,这一路上,太不容易,无数的人死了,无数的人又加入,最初的那些战友,死的死,伤的伤。

他们没有粮食,没有土地,明明这里就是他们的家,却像个流浪汉,四处躲藏、四处征战……

总算……现在,有了个家。

总算,姓梁的小兵,也成长为了梁将军。

邓文通合上书,站起身,走向天刚蒙蒙亮的屋外,看着空空的双手,只恨没有长枪在手,跟着梁将军驱外敌、杀蛮人,收拾旧山河。

可恨他只是一介书生,满身心血、一腔抱负,难以实现……

“邓文通,这么早,你干什么呢?”同屋的人被吵醒,不满的向邓文通询问道。

“你说,等我读完书,去参加征兵怎么样?”

室友还有些没睡醒的脑子努力转了转,他也没听清邓文通到底说了些什么,只隐约好像是‘读书’‘征兵’?

“什么啊?你动静小点,我在睡会儿。”

邓文通……

这室友真是不知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之苦,庸人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