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科举文里的炮灰堂弟 > 第16章 第 16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炮灰堂弟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二月茧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2-01 21:20:45 来源:文学城

元若甫随母亲进了祖父的书房,立刻察觉出屋内的压迫气氛。

他悄悄抬眼,朝正位的祖父看了过去,果然就见祖父眉头拧紧,看着他母子的眼神似要迸出火来。

这氛围完全不似得知真相,要为他做主,反而更似准备问他的罪。

少时,元居正忽然眼眸一收,严厉开口,“你进书院才一个月,旁的没学会,倒学会攀附权贵了?!”

元若甫赶紧给祖父行了礼,忐忑地回说:“不知祖父指的是哪件事,还请祖父明示。”

“哼!礼部尚书林家,今早不都送到府门外了?”元居正稍微一顿,“能攀上林家,你是不是还挺得意?那林家从来自恃清高,很少与京城其他家族往来,怎的忽然就对你亲近起来?你没想过么?”

元若甫怔了一瞬,颔首回话,“我与林家林苏,只是书院同窗的简单关系,平日私下并无来往。若非要说出点不一样的,那便是我有意向他请教书道,却绝不是为了攀附什么。”

“请教书道?”元居正愕然怔住。

那林家林徽礼的确在书道上颇有造诣,十多年前就凭一手漂亮工整的字迹,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由官家钦点为探花郎。

但整个京城都知道的,林徽礼从不指点人书道。

哪怕是他元居正亲自找上门,希望林徽礼能指导元若显一二,都被林徽礼直言拒绝了。

如今,元若甫却说,林徽礼愿意指点他。

元居正自然是不信的,只怀疑元若甫在信口开河,乱扯借口。

其实想验证元若甫有无撒谎,只要用一个办法就行。

可不等元居正提出来,元若甫先开口说,“若是祖父不信,孙儿可当场写一幅字,让祖父验收一下,我是否学到了林家的一两点风骨。”

元居正微微点头,从书案后起身让出位置,示意他坐下好好写。

元若甫这边正要上前,被赵氏悄悄扯住袖口,听赵氏小声道,“你当真要写?”

轻拂赵氏的手,元若甫微笑道:“娘放心,我有分寸的。”

赵氏这才松开手,眼神却依然揪在一起。

书案上的纸笔墨皆是备好的,元若甫凝神想了会,慎重地在宣纸上写出“天道酬勤”四个字,放了笔后,冲旁边的元居正拱手道:“我写好了。”

元居正走了过来,他早注意到元若甫写了什么,却没直接评价,只从书案一角抽出另一份字稿,上面同样写着“天道酬勤”四字。

他将这两份并排放在一起,垂眸细细凝看、比较,始终觉得很不可思议。

虽说整体观感上,右面元若显的更胜一筹,但元若显七岁就开始学习书道,至今已有六年,而元若甫仅仅练了一个月,就能达到如此工整娟秀的程度。果然有高人指点,必能进步神速!

心如明镜,元居正面上却不显情绪,嘴上更是不泄露分毫,只勉励元若甫,“不可骄傲自满,求学路上,时刻要怀有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没夸一个字,可听在元若甫耳中,就当做是在夸自己了,“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另外,与林家接触时千万不可失了气节。二品官,与我国公府相比,还差得远。”元居正傲气地提醒。

“孙儿明白。”元若甫嘴上应道。

不过,今后他和林苏相处,并不打算采取高人一等的态度。

就像他一直坚持的那样,他和林苏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行得正,便不怕影子歪。

“对了,我还听说三郎前日经历考满,升了半阶?”

屋内正安静着,元居正话锋一转,将目光盯向了赵氏。

元若甫赶忙扭头,却见母亲面色紧张,双手不自觉地绞着衣摆,颤声开口道:“确有此事。”

仿佛父亲升职是多不该的事,母亲下一瞬竟直接跪了下去,着急解释起来,“三郎官满九年,虽是第一回升职,但只升了半阶,实在不足挂齿,儿媳没敢拿此事来打扰父亲大人!”

此话一出,元若甫发现祖父稍松了眉头。

祖父应是很满意母亲的态度,也认为他父亲的这点成绩,压根不值一提。

那真正让祖父在意的,又是什么。

难道是此次考满中,给父亲批语的吏部尚书,薛临山?

元若甫稳住思绪,又回忆了遍书中对薛临山的介绍。

他记得这位薛临山和祖父是有些不对付的,两人屡次在任命问题上闹过分歧。

而祖父这边早就看不惯薛临山,想一脚踢走薛临山,提拔大伯元齐运做吏部尚书,以稳固元家在朝中的地位。

可薛临山那只狐狸,用半阶官职做钓饵,利用他父亲忠厚的性子,轻而易举博得他一家三口的好感,是否就为了故意恶心祖父?

这些疑问,元若甫从前没考虑过,一时也看不透薛临山的用意。

但有一点,他很明确,便是祖父不喜欢薛家人。

“罢了,”元居正幽幽喃道,“等三郎下朝,你一定转告三郎,别跟薛家走得太近,需认清自己的阵营。至于升官之事……你也告诉三郎,务必掂量好自己的斤两,别总想着抄近路走捷径!”

“儿媳明白。”赵氏卑微应下。

元若甫却难以认同祖父。

以他父亲的勤恳态度,若没有被上头大伯压制,绝不至于九年了连半阶都升不上去。

祖父什么都清楚,却一字不提他大伯的刻薄,单单只摁住他母亲说教,不过是利用他母亲软弱的奴性,逼母亲继续跪着罢了。

这便是庶子和媳妇的命运。

“白马书院那边……”

元若甫还在为母亲感到悲哀,又听祖父将话头甩给了他,忙认真看向祖父。

“恐怕刘嬷嬷已告诉你了,你堂哥被我罚去跪祠堂,但在这件事上,你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元居正语气低沉,说着,隔空点了点他。

元若甫听懂了这话里的意思,祖父怀疑是他将堂哥在书院作威作福的事迹散播出来的。

这也真是冤枉。

虽说他对堂哥没太多好感,却很明白一损俱损的道理。

堂哥遭人看笑话,于自己有什么好处?

毕竟他也姓元,和堂哥是同族!

心有不平,元若甫也不好当面辩解,以免落下忤逆长辈的罪名。

于是他轻咳两声,乖巧道:“孙儿知错了,下回再被人欺负了,必定先来找祖父说一说!”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元居正一怔,“算了,你堂哥已受了惩罚,这件事到此为止。还是那句话,同族兄弟要一条心,希望你永远记住。好了,你们走吧。”

元若甫得了逐客令,没再纠缠。

又施一礼,转身欲离开,膝盖却没架住,腿肚子一晃,整个人往旁边歪去,幸好被一旁的刘嬷嬷扶住。

“哥儿的腿是不是有伤啊?”刘嬷嬷垂眼,盯着元若甫发颤的腿。

“没有受伤!”赵氏两步冲上来,将刘嬷嬷挤到一边去,“就是没站稳。”

刘嬷嬷却眼疾手快,一把扯起元若甫的裤腿,霎时惊道:“哥儿这膝盖都肿了?!”

听言元居正也上来瞅了眼。

许是又误会了什么,元居正猛地瞪向赵氏,质问道:“孩子伤成这样,你都不知道么?你就这么照顾孩子的?”

又吩咐刘嬷嬷快去请大夫。

等大夫过府看诊的期间,元若甫被留在书房里,赵氏就守在旁边,她面色紧张,双手交握,一直在发抖。

元若甫见了,赶紧将自己的手递过去,与母亲的手握在一起,希望能给母亲一些力量。

“哥儿这是久跪造成的膝关节伤,一定好生休养,以免留下终生遗憾。”大夫看诊完,小心翼翼回报元居正。

元居正似是不太理解,眼神戏谑看着大夫,“什么叫终生遗憾?难不成,还有可能影响行走?”

大夫忙拱手行礼,口气坦诚,“不敢欺瞒大人!据观察,能让哥儿的膝盖伤得这么重,至少是跪了十个时辰吧!凡人的身子骨,哪儿经得住这么折腾?若是不小心阻塞下肢经络,行走困难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元居正沉思一瞬,又转头问赵氏,“昨日带孩子去过哪儿?”

赵氏答:“三清庙。”

“你!”元居正惊讶得愣住,“是你让孩子在佛堂里跪了十个时辰?你怎么敢……”

“不是的,”元若甫此时再不出声,他母亲又要被误会了,“不是母亲让我跪的,是……是……”

听他支吾半天,元居正便不耐烦了,催道:“到底是谁?”

元若甫又拖了一阵,扑通一声,跪下了。

膝盖碰地的瞬间,他头皮猛然一紧,额头都炸出了冷汗。

“孙儿可以说出来,但还请祖父先答应,无论此事与谁有关,都不要再追究下去。”

元居正没有回答,只轻轻朝一旁的大夫扫了一眼,那大夫忙识趣地告退,很快,刘嬷嬷也领着其他无关人员一起告退。

等书房只剩下三人,元若甫才把昨日发生在三清庙的荒唐事都讲给元居正听。

“……整件事,就是这样,我为了赎罪,在堂哥床下守了一夜。”

元居正听着,脸色越来越阴沉,而后,他不敢置信地摇起头,无力地挥了挥手。

“散了,都走,让我一个人安静会儿。”

元若甫由母亲扶着离开时,外头已是傍晚。

母子俩回去清荷院,路上一句话都没再说。

等进了自家院子,元若甫才放下了脸。

他这位祖父一向看中家族颜面,现在得知了堂哥和大伯母干出来的事,恐怕需要独自冷静好一阵,才能消化得了吧。

“三哥儿,咱今日把你大伯母彻底得罪了,以后她变本加厉针对咱们,可怎么办?”赵氏愁苦道。

元若甫抿着唇想了会,“娘别害怕,她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