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干苦力活的能这么皮白肉嫩,说出来真是鬼都不信。
但兴许是出于某种人道主义精神,张居正叹了口气,拍了拍连嬅的脑袋。
“你愿意的话,就暂住在我家吧。等联系到你的亲人,再让他们来荆州接你。”
——那似乎不是很好联系,可能得等你考中进士了。
事实上,连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还知之甚少。
她的便宜爹嘉靖皇帝朱厚熜,本是湖广行省安陆州一个藩王的儿子。只是武宗皇帝朱厚照驾崩时无子,他的父亲孝宗又只留了这么一个独苗,于是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兴王世子朱厚熜承统,年号“嘉靖”。
嘉靖的生母,献太后蒋氏于去年十二月病逝。本来应该将嘉靖的父亲、从没当过一天皇帝的睿宗的棺椁迁至北京天寿山合葬。可嘉靖犹豫过后,力排众议,一定要将母亲梓宫南下。
于是浩浩荡荡的嘉靖南巡开始了。
在连嬅模糊的记忆里,她也是随行的一员。但究竟是怎么从安陆来到荆州,又是怎么半死不活倒在路边,却完全没有印象。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姑娘,从出生起就被锁在宫门内,母亲死得早,父亲待她也冷淡,没有任何染指权力的可能性,她能得罪谁呢?
想想那双看不见的幕后黑手,连嬅就对这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公主之位失去了所有兴趣。更何况还没有公主的封号。
大明的皇女,得等定了亲、嫁人前才能得到封号。
待在张家不好吗?每天看看大帅哥,陶冶情操,可比对着嘉靖那个喜怒无常的暴君好一万倍。
这世界上一切同盟关系都逃不过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甚至如果千百年后青史有名,还能来一个同人文学。
仇鸾与严嵩,本该处于第一阶段。
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从扳倒张孚敬后便在内阁一手遮天的夏言;也有共同的利益——只要夏言倒台,严嵩上位,那么权利和金钱都近在咫尺。
但此时此刻,仇鸾揉碎了严嵩传来的密信,怒火中烧,在荆州卫的卫所内踱来踱去,恨不得现在出发去承天府找这位大宗伯当面对质。
半个月前,陛下在显陵临时营帐内遇刺,大都督陆东湖赶到后,虽然杀退了那帮不要命的流匪,却发现皇长女失踪了。
这可是孝洁皇后与陛下的独女!据说她降生时口衔玉珠,紫气冲庭,因此有个小名唤作“玉奴”。陛下登极以来十五载,后宫内有且仅有这么一个孩子。直到十五年十月,太子降生,国本才算稳定下来。
皇长女不仅生而有异,还悟性颇高,极有仙缘。她三岁识字,六岁时已通读《道德真经》《冲虚真经》《玉皇经》等。七岁时陛下力排众议,甚至廷杖了几位上疏反对的给事中,将皇长女送到文华殿,由时任首辅的张孚敬代为教导。
其荣宠之盛,可见一斑。
这个金疙瘩丢了,负责营帐守卫的武官们哪一个不是噤若寒蝉,脖子凉嗖嗖?严嵩却主动为他仇鸾请缨,把吃力不讨好的寻找皇长女的任务往他头上揽。
甚至为了皇室颜面,这寻人还要幌作剿匪,暗中查探。
倘若找不到,或者只找到了尸体,他仇鸾别说乌纱帽能不能保住,项上人头也该掉了。
从承天府沿着流寇逃亡路径一路搜寻,好不容易在荆州府江陵县一家当铺找到了公主的玉佩,顺藤摸爪抓了几个人牙子,却只听见人丢了,没有下一步的线索。哪怕他把三个牙侩剥皮揎草挂在城门楼上,也查不到皇长女任何消息。
仇鸾心里猜测是凶多吉少了,报信给严嵩希望把他摘出去另派人来找,却只得到了一封口气强硬的回信,明里暗里指责他效率低下,推三阻四。
他看完信,气得一脚踢翻了正堂的黄花梨木桌。
另一边,连嬅已经进了张家的大门。她尽量克制自己膨胀的好奇心,绝不东张西望,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忐忑且人畜无害的样子。
张府是一个并不算大的四合院,布局和连嬅上辈子在农村的老家有点像。只有一道门,进去就能看见正对面的堂屋,左右两间厢房,加上堂屋两边的东西耳房,以及堂屋对面的倒座房,一共六间,被青灰色石砖垒成的院墙团团围住。
正中央的天井还算宽敞,右侧挖了一小片菜园,种着些常见的萝卜白菜,还有韭菜荠菜之类正当时令的蔬菜,左侧是一口手摇式压水井,一座石磨盘。西边厢房外还种了几棵竹子。
张家的人口放在这个常常四世同堂、甚至五室同堂的年代其实简单得很,只有住在正房的张居正的祖父张镇、住在东边厢房的父亲张文明、母亲赵氏,以及西边厢房里的张居正和两个弟弟,张居敬、张居易。
确如居正上徐阶书中所说:“非阀阅衣冠之族,乏金张左右之容”,但能在荆州府府治江陵县有这么一座青砖石瓦的四合院,还有一位乳媪、两个家奴,用连嬅所在的时代背景描述,那就是荆州市区小别墅配三个保姆和保安,也绝对不是什么穷苦人家。
张文明与友在外交游,尚未归家,张镇在辽王府当护院,还没到下值的时间,因此连嬅见到的只有张居正的母亲赵氏。
历史很少描绘女人。在连嬅看过的所有与张居正有关的史料里,她知道男神的祖父张镇既不读书也不治产,为人豪爽放浪,在辽王府当护院,嘉靖十九年张居正中举后,张镇醉死于辽王府,很有可能是辽王朱宪?怀恨在心,蓄意报复。她也知道男神的父亲张文明是个读了四十年书也没考上举人的老秀才,最后在张居正改革的紧要关头一命呜呼,造成了万历五年最风波汹涌的“夺情”事件。
但是张居正的母亲,这个生养、抚育了“大明第一首辅”的女人,并没有得到任何笔墨。
东厢房隔了三间屋,一间窄小的厅堂、一间卧室、一间书房。赵氏就坐在门口,借着霞光缝衣服,听见声音时从针线布料里抬起头,一张清秀的瓜子脸,约摸三十岁,眼角带着细纹,笑得一团和气:“白圭下学了,晚饭想吃点什么?”
然后她很自然地看到了站在儿子身后,头顶将将到儿子下颏的小姑娘:“这位是?”
连嬅心脏砰砰一阵跳。她给自己编了一路的身世,比如出生在顺天府官宦世家,父亲抛妻弃女当了道士,自己跟着母亲流离失所。母亲病逝后,不知道怎么流落到荆州地界,病倒后被心善的张居正救了,于是甘愿在张府当个婢女以报救命之恩云云。
说到“婢女”,一个现代人的内心总是难免别扭。但想想人家戚继光都愿意给张居正当“门下走狗小的戚某”,她比戚帅高贵在哪里?当个小小婢女也无妨嘛。
于是脑残粉就这么顺利地说服了自己。
但她还没来得及自陈,张居正却代她开了口:“是一位同窗的妹妹,他家里搬去顺天府了,这孩子留在荆州没人照顾,想在我们家暂住。”
连嬅愕然。但她反应很快地低下了头,配合地流露出几分羞怯难为情。
赵氏把她叫到跟前,看见一张微微泛红的杏脸,含羞低垂的眼帘,和水汪汪闪烁不定的眸光。她轻轻拍了拍女孩的肩头:“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连嬅。”
“乖吖儿。”赵氏又摸了摸她的头,“婶子屋里三个儿子,正好缺个女儿呢。你安心在这里住着,就当自己家。”
张府的下人里,一个看门跑腿的小厮,跟着张文明在外;一个是未满周岁的张居易的奶娘,以及一个负责做饭打理庭院的嬷嬷,姓王,都住在倒座里。
以连嬅现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尴尬年龄,她显然不能住在西厢房,正屋和东厢房也不行,倒座除了下人房就是杂货屋,于是只剩下两个耳房。东耳房已经改成了灶屋,西耳房虽然也堆了些杂物,但收拾收拾还是能住人的。
王嬷嬷清理了木板床上的尘灰,把桌上柜子里的书卷纸稿整整齐齐地码进木箱里。看着不多,却塞了满满一整箱。她乍一下竟然没抬起来。
连嬅主动请缨:“我来搬吧。”
就她那细胳膊细腿,别说搬不搬得动,不弄折了都算好的。王嬷嬷笑一笑,婉言劝退:“这箱子重得很——”
然后她目瞪口呆地看着连嬅轻松抱起了半人高的箱子,漏出半张跃跃欲试的脸:“嬷嬷,这要放哪?”
王嬷嬷呆愣在原地,手指了指西厢房的方向:“大公子的书房。”
在何太医那里休息了两天,连嬅的伤就差不多好全了。她上辈子从小皮实,头磕石头上,石头磕碎了,脑门也就肿两天包,什么感冒发烧的更是睡一觉就好了,对自己的恢复速度毫不意外。
像她这样闲不住的,病一好就想找点事做。眼看着王嬷嬷忙上忙下,早想搭把手了,可又不敢乱动屋里的东西,只能巴巴地站在一边看。
搬运就简单了,反正她力气大,只要知道目的地在哪,抱过去就行。
正在书房里练字的张居正听见拍门声,随口说了个“进”,一偏头,看见一个长了腿的大木箱子。
箱子顶上冒出半颗头,一对弯弯的柳叶眉,一双亮晶晶的水杏眼:“大公子,箱子搁哪里?”
他笔尖一顿,最后的“平”字被墨水晕成了一团。
先滑跪一个!
考据什么的尽力了,但是水平有限,如果哪里有明显错漏的,欢迎评论指出!
实在不好改的,就当我这是架空世界的大明吧呜呜呜呜,反正历史上嘉靖也没有这个长女……
(求收藏~求评论~有人看的话会更有动力码字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