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公主之后 > 第88章 第 88 章

穿成公主之后 第88章 第 88 章

作者:禁庭春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7:17:33 来源:文学城

赵琛插手,高沂如愿换了衙门,他如今在制造御前军器所,整日呆在营房里头钻研火器,只是他毕竟不了解具体使用情境,便递了折子说想去定州瞧瞧。

他其实更想去安肃军广信军,但也知道分寸,此二地与辽国接壤,是军事重地,他贸贸然去了也不合适,因而选了定州。

这是前头就定好的事,不会因为他成亲就改变。因着高沂要离京,婚期便有些紧,青黛一回来就又去了公主府帮着操持亲事。

玉竹和半夏留在赵琛身边伺候。原本应当是玉竹在外操持,但一来她年纪小,又常在在外,最不耐烦这些程序繁琐的事,二来,她不知从何处知道了剪秋做的事,同她大吵了一架,或者说是她单方面地吵,剪秋只是听着。

玉竹是赵琛眼前得用的人,平日里在公主府无人管束,又打理着京中几家铺子,她年小又是女子,在外难免叫人看轻,为了不叫人欺负,时日久了性子便愈发泼辣。

赵琛索性叫她回来。

一直到忙完了婚事,青黛才回到赵琛身边,玉竹在外头呆久了,在赵琛跟前虽乖巧,却也难免拘束,青黛一回来她就想走。

赵琛还未说什么,青黛先发了话,叫她去刺绣,不绣出个像样的香囊来便不许出宫,青黛年纪最长,玉竹刚来时还未满十岁,青黛照看她最多,青黛的话,她向来是听的,故而日日同那针线缠斗。

青黛本意是叫她回想一番当年剪秋替她做女红的日子,殿下既然没有问罪,她们更不该将事情闹的太难看。

青黛为赵琛挽发时提起这事,赵琛一笑置之。

“许久不曾为殿下挽发,生疏了。”

她从打开的妆奁中选了两支簪子,赵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在妆奁里看到了一支格外眼熟的。赵琛从没自己选过什么簪子,一贯是她们做主,在他看来,这些簪子都差不多,难得有他能记住的。

这一支的特色也很分明,上头镶嵌的是莹润的粉色珍珠。

当初在酒楼吃饭,萧远便是用这发簪讹了他一顿饭。

见他视线停留,青黛出言询问:“殿下可是要用这个?”

青黛自然知道这簪子的来路,千香阁的簪子,在外头名声很大,但天底下最优秀的工匠,终归是在大内的,粉珠难得,只是相对而言,赵琛妆奁中便是千金难求的南洋金珠也不是没有。

这簪子能入赵琛的眼,自然不是因为簪子本身。

赵琛有片刻犹疑,最后点了头,青黛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只是她从来不是多爱探求的人,赵琛说了她便照着做,摘了他已经戴好的发饰,又重新挽上发髻。

赵琛不知道换一支簪子还有那么多的讲究,早知如此方才他不会点头。

话都说了,赵琛也不会再反口,他看了镜子里的自己一眼,罢了,左右今日无事。

这几日边报不断抵京,萧远做了不少事,如今朝上还未传开讨论,赵琛提前知晓了,也要做些应对。

他掌权一年有余,做这些事驾轻就熟,但不知为何,这几日总是睡不踏实,昨夜又是辗转难眠,眼下便浮了层淡淡的青,青黛为他上了妆。

“玉竹怎么样?”

青黛笑道:“她是求到殿下这里来了么?”

赵琛没否认,高家在新城有一家纸伞铺子,不大,但是个旺铺,剪秋新入门,婆婆便带着她打理铺子,玉竹若是在外头,难保不会去找她麻烦,青黛将她拘在大内也好。

“她既然不爱女红,也不必强压着她学,叫她去司天监学一学算学。”

青黛笑着应下,玉竹这性子,说来也是殿下纵的。

不止是玉竹,赵琛对他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起身时他说:“剪秋如今是出阁了,你将来若改了主意,我也一样为你添妆。”

*

今日休沐,赵琛过午才到文德殿,在他将广信军送来的边报与川连寄回的信件反复看了几遍后,高沂来了。

剪秋和高沂一道,是来谢恩,也是来辞行。

高沂这两日高沂便要动身去安肃军,赵琛看向剪秋:“你随高沂一道?”

“是。”

赵琛点点头,没说话,这一路山遥水远,她留在京中也无可厚非,跟着去怕是要吃不少苦,不过日子终究是自己过,赵琛不会插手。

“若见了靖北王,代我问好。”

高沂是去安肃军,前几日赵琛收到消息,萧远在广信军停驻已逾半月,不知什么时候回安肃去,他准备的东西,萧远不在倒是不好送过去。

赵琛不论是想跟萧远传信,还是当真只是问个好,哪里用得着剪秋,这样普通人的问好,本就是带着不同寻常的意味的。

高沂不知赵琛身份,也没想这么多,这些日子街上的谣言听多了,他也好奇问过剪秋,殿下与靖北王当真是要成亲吗?

剪秋说莫要妄议殿下是非,高沂心中就已经有了猜测。

他自己如愿抱得美人归,便也想全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下便说:“微臣听说靖北王常在安肃军,自当拜谒,只是微臣愚钝,难言殿下之意,殿下不若写了手信……”

他话为说完便被剪秋跪下,她忙道:“殿下恕罪。”

高沂心中一惊,抬头去看赵琛,见他神色如常,却不知为何,有些头皮发麻。

“你很聪明。”

高沂一点没有被夸奖的感觉,他冷汗都下来了,这不是在说他自作聪明么?当初他在大名府说出了赵琛的身份,后头沉船救水赵琛都未曾计较,他便忘了这是谁了么?

洞房花烛他有了,金榜题名虽然没有,却实实在在升了官,人生四大喜事他占了一个半,难免志得意满。正如剪秋所言,殿下和靖北王是真是假,都不是他可以妄议的。

殿内寂静无声,半晌,赵琛才道:“起来吧。”

赵琛神色仍旧未变,他伸手摘下那粉珠镶嵌的簪子,递给剪秋,青黛挽发不会依赖某一根簪子,缺了这一根,赵琛的发髻也没散开。

“你既然这样聪明,想来也知道该说什么?”

高沂即便不知道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赵琛也不在意他是不是真的知道,总归,剪秋是知道的。

高沂离京没几日,京中就下起了雪,在这之前只是零星地飘过些雪粒子,这样大的雪,还是今年头一遭。

随着大雪落下,朝中的情势也紧张了起来。

秋冬契丹人来犯多,去岁定了盟约两国贸易频繁,才算是好些,如今辽国太后病危,耶律弘温身后没了人,也不知盟约还能作数多久。

边报传来,契丹人并未大举入境,只是叩边劫掠的却不在少数。

因劫匪之故贸易也受了不少影响,如萧远所言这些劫匪不是辽军,甚至里未必都是契丹人,但他们这样猖獗,未尝不是辽国戍边军有意纵容。

只要劫掠的是楚人,辽军就睁只眼闭只眼放过了,去岁因盟书之故,有了辽国边军约束,边境便安生不少。

如今故态复萌,是在试探,萧太后一去,他们就按捺不住了。

这样小规模的劫掠毕竟不是大举入侵,放到朝中,激不起多大水花,更不可能因此就要开战,不过态度总是要有的,只是众人还未及表态,紧接着看见了下一封奏报,靖北王带人巡边。

这本是个好消息,不论萧远在朝中多么不招人待见,也不会有人怀疑他的能力,萧远巡边,多少可以震慑一二。

问题在于他没有将劫匪就地格杀,而是而是押到辽国戍边军安营之所不远处,依照大楚律一一审判,继而该斩首的斩首,余下的也没什么刺配流放,一律处鞭刑——多至于少鞭他说了算。

行刑之后,不论人是一截还是两截,有气或是没气,都一并送到辽**营。此举于烧杀劫掠之人而言是震慑,也大安了民心,但于辽国而言无异于挑衅。

只怕是给了他们一个开战的由头。

如今还没有到不得不打的时候,朝中绝大多数人还是主和的,战事一起必然是劳民伤财,能不打就不打,萧远这样挑衅人只怕过不了几日辽国就要大举压境了。

当即便有人道:“我大楚以仁孝治天下,靖北王此举恐有伤天和。”

赵琛却想到了萧远给他讲的那个故事,几十上百人放到朝中不值一提,对于那些被掳走的人而言却是灭顶之灾。

真正有伤天和的可不是萧远。至于战事,他们都清楚,只有想打不想打,余下的都不过是借口。

大楚若国力强盛远胜辽国,萧远做得再过分些也无人敢置喙。

萧太后摄政近三十年,耶律伋到近十年才能跟她分庭抗礼,如今太后重病,耶律伋又刚愎自用,不是多大度的人,他未必能容下萧太后旧部,朝中新旧更迭,正是动荡的时候。

至于耶律伋,忍了这么多年,终于翻身,难保他不会为了收拢人心转过头来一致对外。

说归说,只要不傻,都知道如今是不能真的将萧远如何的,最多不过是下旨斥责两句,这样的事武帝时也不是没有过。

下一道旨,对萧远来说不痛不痒,对皇帝来说能少听些唠叨,更是制衡之策。

武帝信任萧远,大面上却不会过于偏颇,但如今掌权的是赵琛。长公主与靖北王要成亲的传言纷纷扬扬,喧嚣甚上,此举也是在试探赵琛的态度。

赵琛若果真同萧远成亲,这天下是姓赵还是姓萧?

而赵琛的态度……他一向分得里外,自然是要向着自家人,这事无论是不是萧远做的,他都只有夸的。

“我不似诸位,饱读诗书通晓大道,我只知道,只要这天下一日姓赵,我大楚的子民,便容不得旁人欺凌。”

“况且,圣人有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诸位应当比我清楚。”

“靖北王不过依律而行,有何不妥?至于诸位所言的仁孝……”他轻笑,“他不是帮着劫匪落叶归根了么?”

前面说的还像话,最后一句活像是萧远坐在堂下说出来的,肆无忌惮,带着匪气。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猪儿乖乖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爱吃丸子 2个;zheng、3800216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阙刑宴。、君颜-微笑 10瓶;栀子莫得感情 4瓶;君权 2瓶;吧唧吧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8章 第 8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