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 第7章 【第七章】

穿成反派他长兄(穿书)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孤荷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2 13:54:42 来源:文学城

【第七章】

庞礼臣是个豪爽武生,从云袖广袍之中摸出数块银锭,隔空抛了过去。

银锭归了温廷舜,盛着红参热汤的食盒,自然而然归顺至庞礼臣手上,温廷安怔怔地看着这一切,晌久才寻回自己的声音:“二弟,枉长兄一片赤诚之心,你竟做起买卖来。”

温廷舜拂落了窗格处的落雪霰沫,抚膝坐在铺毡的车座上,身上萦绕着极好闻的清郁竹香,似雪胜柏的修长指节,静静摩挲着衣袂处,他话辞沉寂如磐:“长兄适才不是与我打赌,假令有人出五两银子,你便喝了这碗参汤?”

温廷安忖度了一会儿,说是,却见温廷舜眼眸轻轻敛着,眸色憧憧,卧蚕处覆下一抹翳色笑意,“我没说出置银两的人一定是我,更未框定不能有人代长兄浅酌。”

少年的嗓音如雪瀑银线,衬出一种温和的况味来,但笑意却讥诮,无端让温廷安感到此人的城府之深,她一直觉得自己是胜券在握,因为这汤是她躬自吩咐厨房煲的,不可能对汤犯什么手脚,而温廷舜心性惕凛,并不信任她,她将计就计,假意顺着他的意堵一场,讵料,这厮扮猪吃老虎,假借她之名义,从庞礼臣那儿光明磊落得了五两锭子,还推他出去小试牛刀,好处全给自己占了,半丝不吃亏。

不过一桩寻常小事,但这人竟有这么深的算计在里头,有够可怖的。

温廷安想起原书对温廷舜的描述,『少年儒雅内敛的外表之下,藏着算计杀伐、冷血薄情的邪魔,他会盯着害过他的人,假意迎合友善,实质上,他一直在暗中蛰伏,让仇家毫无预兆地暴毙。』

温廷安心中陡沉,恰在此际,近旁那一辆保顶阔身的豪奢马车里,陡然传了庞礼臣的痛骂打滚之声,伴随着炉掀灯倒之声,家丁和书童乱作一团,急急大嚷四少爷怎么了,庞礼臣直喊肚子疼,要寻茅厕去,他捂着肚腹,容相愁云惨雾,身子摇摇欲坠,还不忘对温廷安不悦道:“温老弟你这汤怎么回事,怎么小爷我一喝,就要窜稀!槽他娘的……”

语罢,由书童一左一右搀着,匆匆辟道一侧,寻茅厕去了。

庞家三爷马车踅回,但阵仗之大,将周遭赶路的车轿都唬了一跳,甚至一度将行车的东教坊的御道塞住了。

温廷安嗡然一声,看得目瞪口呆,老半晌才定了定神,看回温廷舜,凝声道:“二弟可是在汤盅做了什么?”

温廷舜细打量对方,身子稍稍前倾,润物细无声地平视她,音腔淡到几乎毫无起伏:“这话应是我来问长兄。”

温廷安心里有些发急,但按捺住灼思,端起了架子:“你是怀疑为兄在汤里投了不干净的东西,是以刚刚一直对我多以戒备?”

温廷舜看着他,漫不经心道:“长兄不也一样,并不取信于我?”

温廷安凝了凝眉心,佯作痛心道:“我若是真有坏心,雪夜里又怎会冒死来救你?”

温廷舜:“我若对长兄心存戒意,你挨杖罚那日,我一定会作壁上观,看着你活活被打死。”

居然还揭她老底,温廷安暗自斜了他一眼:“我一心一意欲要治好某人的腿疾,让他恢复快些,连夜吩咐堂厨煲好热汤,但偏偏这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温廷舜顿了顿,片晌后,容色俨然:“若是在长兄眼中,我是这般大做文章之人,那倒也无妨,长兄常年荒于嬉,亦是该多读书多做文章才是,免得文章之中生了蠹虫也不知。”

两厢抵牾,车厢气氛剑拔弩张,王冕赶着车,替大少爷捏了一把汗,二人都有宿仇,淤积益深,那个温老太爷怎么能吩咐两个少爷同坐一骑呢?这不是给自家主子找不自在么?

再者,他一拍脑袋,乍然想起檀红交代过何事,她曾见过刘氏进出过堂厨,刘氏说温画眉嘴馋,命林师傅也煲一盅红参汤。林师傅是个憨实忠直之人,不可能害了大少爷,反倒刘氏,形迹可疑。没准庞四少爷闹了肚子,便与这位三姨娘脱不了干系。

他之前忘却告知大少爷了,万一这两位主儿闹出不虞,温老太爷拿他是问,那可就麻烦大了。

待到族学,书童推着温廷舜离却之后,王冕适才心急火燎将檀红要嘱咐的事儿告知温廷安。

不需点破,温廷安竟是彻底明白,她觉得自己差点着了三姨娘的道。

忖了忖也是,假令温廷舜真要置庞礼臣于死地,凭他的本事,有一百种神出鬼没的弑人手法,但在红参汤投泻药这一桩事体,格局小,不入流,想来也不是温廷舜的狠戾手笔。

温廷安捋顺了思绪,幡然醒悟,“看来,这个刘氏想要挑拨我们。”

她本以为刘氏还会虚与委蛇一阵子,但没想到动作这般快,行离间之事,摆明儿要让兄弟阋于墙。纵使今儿温廷安不煲汤,但想必刘氏还有诸多花样儿候着她。

想来温廷舜方才那一番蠹虫之论,是藏有弦外之音的,温廷安立在族学南门,透过晨熹长街上的潇潇初雪,看着少年穆然端坐的背影,消失在了赶学的人潮之中。

族学的旧址,原是隶属于太学院之内,但仁宗庆玺年间,亦就是大邺先帝当政之时,举朝兴学,生员数目增多,太学院土地已不足容下庞大的莘莘学子,因此族学自太学院迁出,搬至了洛阳城东教坊的三舍苑,且将朝集院东西两庑并为校舍。

不远处,传了一阵木铎震铛之声,像是夺命催魂般,人潮沸腾又诚惶,加快了步子,往学舍奔步而去,本就窄仄的街路,此刻更壅塞了。

王冕敦促她快走,温廷安一面涌入人潮,一面循声望去,只见三舍苑中庭一座青石高台上,硕大的石刻日晷旁,矗立着一位儒生打扮的少年,他负手玉立,右掌执着木铎牵系的绳索,木铎不断撞击在铜铃内壁,发出叫魂般的课铃。

“这不就是那个姓沈的?”王冕又是鄙夷,又是讶然,道,“他不是寒门子弟么,怎能来族学念书?”此话不假,虽说新政令鼓励寒门进入官学科考,但能真正来族学的学子,绝大部分都是官居七品以上的子弟,沈云升幼年失恃,父亲仅是县衙里的野生郎中,连门槛都够不上,循理而言,他能来族学,是难上加难。

温廷安的视线落在他一袭儒生服上,前襟是白色滚银,腰系墨黲革带。

她又追溯起温廷舜的儒生服,前襟是白色银朱,腰系缨红蚕带。

论衣服的绣工、针线与用料,二人是相一致的。

白襟镶银,此则上舍生的衣识,精致且醒目,在泱泱学子之中身份斐然,无异于天之骄子。

温廷安穿得就是大部分生员都穿着的儒生服,青圆领袍,皂色铺底,造相拙朴寻常,这是外舍生的打扮。

许是沈云升课业极好,受到老太傅的举荐,族学为他破例录试,每月给他发放充沛的学廪和伙食费,供养他至春闱开考当日。

说起来,门生凭襟色识人,亦是凭腰带设色区别学目。族学里拢共有六门学目,依次是律学、算学、书学、画学、武学、医学,学目不同,生员腰系的带子材质与设色都不一致。

温廷舜腰系缨红蚕带,代表书学,当朝资政殿大学士官服便是以褐红为主,且修纂公文常以朱笔。沈云升腰系墨黲革带,代表医学,大内太常寺的御医仵作等辈,衣装便以玄色为主。

温廷安腰系螺灰胭红缠带,代表律学,大邺的吏部、大理寺官服设色,便是螺灰衬底,外滚金红。父亲温善晋系律学出身,早年官拜门下平章事时,与三大院编纂过大邺律法,因于此,温青松亦让她承父命。律学对温廷安而言,并不算难,在前世,她辅修过相关的专业,有扎实的根基。

眼下自己虽是毫不起眼的外舍生,但她相信,一步一脚印,有朝一日可以攀爬至上舍生的位置。

律学设在北部雍院,院内置有八十斋,斋容三十人,时值辰时牌分一刻,别了王冕,温廷安走入了其中一座学斋里,斋长正在执着名录,守在门槛处点名,看到她的时候,斋长觳觫一滞,舌头打了个结,连他名儿都叫不利索了。

温廷安温文尔雅地朝他揖了一礼,“祖迁兄。”

两人的关系其实谈并不上好,过去原主在族学作威作福时,吕祖迁常受牵累,要收拾他犯下的一堆烂摊子,吕祖迁打心底儿看不起这个混世纨绔,看她时,总是白眼居多。

吕祖迁凝着温廷安的得体仪姿,怔了数秒,回过神,想起律学博士老爹的嘱告,忙惕凛地说要验察她的书箧,唯恐里头装了樗蒲之物,结果一查,只有名贵墨宝、一沓生宣、一本《大邺刑统注疏》,还有通识课会论到的经义史籍,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温廷安问了位置,吕祖迁怔怔地指了个方向,那是最后一排靠窗的黄木桌榻,此则族学为她拨的位置。斋内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课试垫底的生员,就是坐在最后一排,又是偏僻,又是挨冻。

斋内其他生员看到了温廷安来了,俱是交头接耳起来,暗自谑笑。

温廷安莞尔,倒觉无妨,开始铺纸研墨之时,吕祖迁仍在不可置信地盯着她的侧颜看,仿佛生平头一回见这人似的。

温廷安的律学课业,分有律论与治事两大部分,今日第一堂课着重上律论,由太学博士吕鼋主讲。

吕鼋是位以严苛称著的大学儒,远近闻名,德高望重,同时兼上舍生、内舍生与外舍生的律课,所有上过吕鼋课的生员,都刻骨铭心的知晓他上课风格,第一堂课讲述律法,第二堂课便要设一回私试,以律法经义为主,而尤其以律论为重。

大家为博应试,只能在两堂课之间的半柱香夹缝里,争分夺秒复习,纵使大家勤奋努力,但能真正通过吕鼋这门律课的生员,五十个人里不超过一个人,以至于诸多生员皆是谈鼋色变。

雍院的外舍生,是六大学目里人数最多的,弥足有两千余位,很大一部分是去岁公试落榜,今岁继续念书的。而今岁成功升入内舍生的,不足六十位,而晋入上舍生的生员更是凤毛麟角,人数屈指可数,这些上舍生是深受官家赏识的,是春闱之中能稳保进士一甲的奇才。

温廷安趺坐于棉絮织雾垫间,将暖炉拢在了膝头处,将冻僵了手指捂热后,适才徐徐摊展开今日要授课的律论内容,书页渗透着一缕若即若离的墨香,不知不觉间,她仿佛回溯到了学生时代。

参照了左邻右舍的学习进度,吕鼋上一堂课讲的是过失弑人的刑律,因内容庞杂艰涩,要分上下两堂课来讲,今日讲得一桩争墓木致死的案子,据闻截自上一个月刚移交给大理寺的卷宗。

卷宗大致内容是这般——

『江南有一户姓唐的村绅人家,其祖坟与隔屋而居的宋佃户的田宅相毗邻,唐家慎终追远,世以植墓木为生,但墓木高大阴翳,造相鬼祟,常碍着了宋佃户的田宅,宋佃户因此大为不满,带着傔从将唐家墓木劈削精光。唐家获悉此情,从外头匆匆赶至赶至墓林之时,正发现宋佃户的一位傔从正执大斧,大肆嚣张砍木削林。唐家勃然大怒,争执之时打死了这位傔从。

案情如上,请以大邺刑律谨对。』

只有案子详况,但至于江南府衙与京城提刑司如何定量该案,她所领到的纸帖上并未着墨。

温廷安看了三遍纸帖,心中逐渐有了数,才开始慢腾腾地临摹字帖。

昨夜温青松说,吕鼋崇仰先帝,上他的课,生员必须学练先帝开创的瘦金体,否则答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看了温廷安的毛笔字,温青松颇觉过于秀气阴柔,缺了刚阳风骨与豪阔文气,命她临碑帖,否则私试时,吕鼋很可能看也不看,便用朱笔批个黜落。

“不伦不类,形近神远。”一道苍老的嗓音在背后响起。

温廷安察觉来人后,忙起身躬身深揖。

吕鼋头扎皂巾,一身落拓青云大袍,足蹬谢公履,从院门外进来,偌大的学斋悄然寂止,众人敛眸垂目,俱是打了一个深揖。

吕祖迁也敛了名录,行将走至第一排中央位置的书榻,途经温廷安的桌榻时,他漫不经心扫了一眼,却是险些绊脚栽倒,印象之中温廷安是个胸无点墨之徒,那字儿跟狗啃似的,怎的现在字居然这么端秀齐整了?

这般好看的字,若真是不伦不类,那他的字岂不是无地自容了?

吕鼋捻起了讲义,见吕祖迁还立在温廷安的榻前观摩,庬眉冷厉:“斋长是对今日卷宗有了眉目,不妨给大家讲讲?”

老先生在内是慈霭老子,在外是的严苛夫子,训起人来连亲儿子都不认。

吕祖迁梗着脖子回到原位,但他既然能担任一斋之长,论学识与资质,自然是优秀的,他胸有成竹,侃侃而谈道:“大邺刑统曰,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若盗他人墓茔树者,杖一百,若是斫伐者,则是罪加一等,杖两百。在卷宗里,宋佃户砍了唐家墓木,按大邺刑狱,要被杖两百,而唐家人卫护墓林,纵使弑人,亦符刑律,当判无罪。”

吕鼋不置可否,没让吕祖迁坐下,扫视学斋一圈人,嗓音肃沉:“谁还有别的判法?”

大家缩肩塌背,一时都不敢吱声,吕祖迁是吕鼋的嫡子,师出吏部大族,律论成绩算是举斋生员里最好的了,若是他都答错,那他们更答不上了。

扫视一圈,无人举手,吕鼋毫不客气点了名:“新来的温生员,你来谈谈。”

这里考据比较浓,我解释一下:

*族学:相当于“大学”,我这里参考了国子监的设定。

*斋长:相当于一班之长

*儒生服:相当于校服,这里的族学有六大专业,每一个专业的校服都不同。

*舍生:外舍生=本科;内舍生=硕士;上舍生=博士、

目前女主的学历相当于本科一年级,男主居于上舍,已经是博士生了,你们应该可以体会到,要想从外舍升入上舍,难度系数相当于从本科直考博士。

古人要考到博士才能做官,所以古代的状元郎,尤其是二十岁出头,真的非常厉害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