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走仕途,封侯拜相(科举,官场) > 第9章 孽障

重走仕途,封侯拜相(科举,官场) 第9章 孽障

作者:快乐加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9:52:38 来源:文学城

许小胖一哆嗦,本就被打的不轻,这一刺激,直接晕了过去。

许母将痒痒挠摔在地上,犹不解气。许员外顾不上地上的儿子,帮自家夫人着顺气。

“好了好了,玉不琢不成器,孩子还小,以后好好管教就行。”许员外安慰道,生怕一把年纪的夫人被气出个好歹来。

一旁的下人们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多嘴。

“愣着干什么?端茶啊!没瞧见夫人累着了?”许员外指了指地上的许小胖:“将这孽障抬回去!”

许夫人抽泣着,长叹一声:“是我错的厉害,总怕他吃苦受累,早该听你的严加管束。”

“没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孩子得一顿一顿的打。”

许小胖还不知道父母亲已经统一战线,以后没安生日子过了。

“对了,”许员外扶着夫人到廊下坐下,接过茶:“大舅哥那边...”

“唉,虽说哥哥本来也到年龄了,可免职查看,也未免太难看了些。”许夫人心情平复了些。

“吩咐下去,先别请大夫,明日抬着那孽障上门道歉去。”许员外叫来下人:“先去药铺抓些活血化瘀的药备着,明日回来再用。”

“还是你想得周到。”

“总不能让你和娘家离了心不是?这混小子自己干的蠢事,就让他自己担着吧。”

翌日一早,许小胖发起了低热。

许员外真带着人,将儿子抬去了周家。

周家的门房远远瞧着,连滚带爬的去叫老爷。

许小胖看着凄惨,浑身是伤还发着热,其实也就受点皮肉之苦,没有伤筋动骨。

只是他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样的责打?被人抬着这样招摇过市,将他含山小霸王的脸也丢尽了。

几时受过这等屈辱?

所以一路双眼紧闭,全当不省人事。只在颠簸时从牙缝中漏出一点呻吟。

周老爷出得门来,就见大门口躺着个拿被子蒙住半边脸的人。

打眼一看,豁,这不是他大外甥吗?

周老爷都懵了,扑上去就是一顿嚎:“我可怜的外甥啊!你死得好惨呐,可怜我那妹子,一把年纪才得了你呀,怎么小小年纪就走了呢?”

“你让你娘可怎么活啊!”

慢了一步的许员外一脸尴尬:“大哥,这混小子没事儿。就挨了顿揍。”

“...真吓死我了,你们两口子也是,好端端的,干嘛打孩子?”

其实小胖无法无天,也有他舅舅一份功劳。

平日里闯了祸,舅舅总给他收拾烂摊子,毕竟身居巡检之职管着县里的治安,捞他大侄子那不是捎带手的事儿吗?

谁能料到,有朝一日这臭小子当真能将天捅了,闹出的冤案被人捅到了知县面前!

“他这是活该!害得大哥丢官罢职落到这般田地,没打死他都算轻的!”许员外说的大义凛然。

“哎别别别,不至于不至于,就算没这事儿,我也到年纪致仕了,”周老爷招呼管家:“快去请大夫!”

“唉,你看我都这把年纪了,还不肯退下,挡着人家的路啦,没办法呀。坐在这位置上成日提心吊胆,如烈火油烹,能全身而退就不错了。

来走走走,进去说。不瞒老弟,脱了这枷锁反而自在...”

看大舅哥真没有介怀之意,许员外这才放下心来,跟着入了府,真心地道。

“都是小一辈不争气,苦了大哥这些年了。”

“唉,以后夹起尾巴做人,少惹是生非,日子也能过。”周老爷摆摆手,此事已成定局,只是难免有些伤怀。

许小胖则被送到后院等大夫了。

没人知道,许小胖被单之下的手悄然紧握。

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短短一月,四月的尾巴上,夏日已悄悄来临。

距离秋闱的日子还有三个多月,族学中不管年龄大小,有心秋闱的学子们都奔走起来。

宋朝科举考试一共分为三级;乡试、省试和殿试。

在参加第一级乡试秋闱、也就是解试之前,需要先取得参考资格,对自己有信心的都着手准备起来。

这其中并不包括江御,他在想办法说服母亲举家搬迁。

睢阳书院距离含山县直线距离四百多里,哪怕是走官道,也要花小半月在路上。

他可不放心将母亲和妹妹单独留在家中,最近正为了这事发愁,安土重迁,轻易不好挪地方。

家中在这里还有几分薄田,不说靠它挣钱,可一年下来也能产不少粮食。

并且因为取试资格中,要求本籍贯取试,到时候秋闱还得回来,田产房子暂时还动不得。

唉,麻烦。

虽然他将情绪收敛得十分好,但江母还是觉出些异常来。

一个月前,儿子的案子得以平反,对她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但她一介妇人都清楚,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有理,平反案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要不也不会有饿死不当贼,冤死不告状这句话。

那段时间御哥儿就是这样,表面粉饰太平,其实忧心忡忡,还成日往城中跑。

也不知是不是结交了什么贵人,帮着他平了案子,还带着御哥儿挣了些钱。

可儿子一身伤痕的回家,也是不争的事实。

终于在用完晚饭,哄睡二妞后,江母主动挑破了这层纸。

“御哥儿可是有心事?这几日总有些魂不守舍。”

江御正温书,抬头看见母亲端着碗绿豆汤走进来。

扬起笑脸:“没事的...”

一把将井水镇过的汤,塞进江御手中,拿走了他的书。

“别瞒着我,虽然为了寻回你爹,掏光了积蓄...可你有事,我是一定会想办法的,大不了就将地卖了。”

江母打断江御的话,叹口气:“你是娘的心头肉,你没事才是最重要的。”

“御哥儿,我们谈谈吧。”

江御愣住,还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了,看来下次得更加注意才行。

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确实有件事想跟母亲商量一下,这次科考我尚在服丧期,下次得等到三年之后了,”

这些情况江母早就知道,并不意外。

“之前在狱中,儿子机缘巧合结实了一位朋友,他举荐我去睢阳书院进学,只是...”

江御索性摊开了说:“只是放心不下家里,我有心想举家前往宋州,这几日正想着怎么和您说。”

江母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还以为儿子遇着什么难事,瞎超心了。

“没事,御哥儿你放心去,家里不需操心,这么多年乡里乡亲的,真遇上什么事儿,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话虽这么说,可江御的担忧却并没有被打消。

只能慢慢劝了,至少先让母亲有个心理准备。

第二日,族学考试,这还是江御进学以来第一次考试,很是有些新奇。

开考前,四个家族一起凑钱,请了个举人老爷,帮忙讲解秋闱事宜。

族学前,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人头攒动。

门口的举人看上去上了年纪,一把胡子饱经风霜,有些花白。

刚走上前,底下的年轻学生们便开始小声蛐蛐。

“咳!”

江夫子在旁边咳嗽一声,底下声音霎时小了不少。

举人开了口:“不必笑我之年龄,方知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台上的人轻抚了扶胡子,自得的一笑:“直到为什么要请我来吗?”

“不是给我们讲秋闱吗?”一个少年高声回答。

陈举人摇了摇头“是,也不是!”

“难不成来给我们上课?”

“哈哈哈哈,老夫忙着会试,哪来这闲工夫,要不是江老哥再三相邀,我也不会来。”

眼看底下讨论得沸沸扬扬,陈举人不在卖关子了。

“是因为,你们四族,目前为止没有出过一位举人。”

轻飘飘一句话,字字千斤,蓦的将众人压得喘不上来气。

“自国朝建立二十六年以来,每三年一考,加上开的恩科,前前后后不下数十次科举。

咱们以太祖为例,我大宋第一榜进士,录取十九人,第二榜十一人,此后每次录取都在十人左右,开宝三年,太祖开恩科,取进士一百零九人。”

看着下面的少年们惊掉下巴,陈举人冲着太空拱了拱手:“太祖在位十六年,一共录取进士一百八十八人,平均到每州不足一人,这是真正的抡才大典。”

“所以各位,进士科是最难考的一科,多的是六七十还在考的,可这也是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在一夕之间。”

少年们被浇得透凉的心,又火热了起来。

“在这之前呢,我们需要了解进士考什么,对,就是诸位学习的六经和四书。当然了要考的远不止这些...”

陈举人在上面讲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们只恨自己没带纸笔,不能把这些记下来。

江御听他说着倒是心里有数,大部分要考的和他所在的朝相差并不大。

只是取士显得更加公平些,至于这举人所说的录取人数稀少,更加深了他必须去绥阳书院的心。

就算他学富五车,那也得清楚科举都考什么,以及怎么考。

而这族学这么多年,连个举子都不曾有,再呆下去也没有意义。

睢阳书院地处宋州,那里文人聚集,夫子们才是真正的当世大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孽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