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走仕途,封侯拜相(科举,官场) > 第73章 成熟的百姓会帮忙养马

时光飞逝,转眼已至秋日。

清丰县的官田里满是成熟的金色稻子,秋风拂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条。

“终于成熟了。”县衙负责记录的衙役激动不已。

聘来的农人们纷纷开始收割稻子,每块田地边上都有专人进行记录。

“大家都尽心些,沈知县在这上面可耗费了不少心血,拜托各位!”领头负责记录的书吏朗声嘱咐。

“大人放心,定不负所托。”有人笑嘻嘻的附和,也有人直接埋头干活。

自打这位沈知县任职,县里能用钱聘的都不会发徭役,加上县里财政支出透明,利民之事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位小知县算是心服口服。

每次只要沈知白有事,大把的人上赶着帮忙。

这次也不例外,书吏满意的点点头。

沈大人既然将此事交给自己,那就一定要办的漂亮。

此刻的沈知白在干嘛呢?

她在监考,是的监考,县学凡十五以上的学生必须参加,其他学子随意。

自从宋朝版的五三修订出来以后,清丰县的学子们简直开启了新的天地。

原来每月一考,变成了每七日一小考,每月一月考,每半年一次秋闱模拟考。

最可恨的是这一制度最初只在县学实行,慢慢的,族学、家学各类学堂纷纷有样学样,简直让人苦不堪言。

——更可恨的是,她还搞了个联考,所有参加模拟考的学生们,都会有一个排名,这个排名会在公示出张贴一月。

除了前三十名有嘉奖之外,后十名还有处罚!

虽说罚得并不重,但也够让这些文人丢脸了。

一时间清丰县里的学子们开始了严重的内卷行为。

三日后,结束了监考的沈知白终于回了县衙,又花了两天统计排名。

第六日时,麦子也已经收割完毕,还剩一部分尚在晾晒中,但大部分已经晾晒完毕,称好重量完成入库诸事。

负责记录和监工的书吏得到消息后,兴冲冲的赶回来向沈知白一众人等汇报收成。

“一号试验田,天一稻种,亩产两石出头,不足三石;二号田地一稻种,亩产三石...”书吏从一号田开始报收成。

一路听下来,虽然偶有一些收成较高的试验田,但大多数稻子的收成只比县里的平均值高一点点。

要知道这可是沈知白大半年的心血,大量的人力物力投了下去,没有达到理想的收成。

县尉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昨夜去看仵作验尸,后半夜才睡下,这会正昏昏欲睡。

县里二把手的县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捧着个茶杯一言不发。

主簿眉头紧锁,正思索着如何劝沈知白明年放弃额育种这事,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无数的人力、物力砸下去...就得了这么个结果。

半炷香后,书吏停了下来:“...目前就这些。”

主簿正准备去劝解,被沈知白抢先一步,她很是疑惑:“怎么还有几块田没有记录呢?”

说到这儿,书吏来了精神。

“剩下的几块田,因为种比其田晚些尚未成熟,其中天六稻种稍晚了两日才全部成熟,收成极好正在晾晒中,估计能比其他稻种的收成高上一倍不止。”

“啪哒--”

县丞放下手中的杯子激动地问:“当真?”

半睡半醒的县尉给吓得一机灵,险些从椅子上蹦起来,他心虚的擦了擦额见得汗,这才发现大伙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

沈知白长舒一口气,总算是找到了。

主簿不用她吩咐,找出登记册,查起种子的来源。

片刻后他指着其中一处:“是当初大人吩咐南下福建买的几种稻种中的一个。”

难怪了,南下买种子耽搁了种植时间,没想到晚种这么久还能同时成熟,

还好当初遣人四处买稻种,沈知白也没想到,这占城稻居然没在占城上贡的种子里,反而在福建买到了。

真是万幸,也算是求仁得仁。

沈知白立即吩咐下去:“遣人将此种稻种送往开封司农寺,一定亲手交给司农寺卿。”

“另外让人拿着稻穗,去福建大量采买这种稻子,动作要快。”新稻刚成熟,估计能买来不少。

这边如火如荼的买稻种,那边安肃县的养马一事也走上了正轨。

沈知白中和王安石改革中的养马之法,帮本来就有心让百姓养马的江御,草拟出一份计划书。

江御在此基础上上书朝廷,并请将安肃县作为一个试点,若此法可行在进行推广。

皇帝赵炅和心腹一番探讨后,觉得此法可行,反正安肃县就是一个边陲小县,就算试验失败,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大手一挥,准了,顺带批下来第一批用来养马的款项,若此事可行,那就是解决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从辽国换回来的马匹也能有效的改良马种,谁不知辽国多良驹,奈何除了从战场上清缴,实在没有其他途径获得。

知州知道此事,对江御也是高度支持,知州和通判兼领马政事务,本州府若有人能将此事做好,与他而言也是大功一件。

收到旨意的江御,开始有条不紊的将养的半大的马儿们下发给县里愿意养马的百姓。

早在一月前,江御就张贴了关于养马的一应事宜,并派人进行传达,几乎县里人人都知道此事。

县衙以户为单位,每户人家可以领养一匹小马,每十户养马的人家为一保,共同承担养马事宜,大家彼此照应,不至于耽误农活的同时,还能共担风险。

养马的人家免除养马期间的徭役。

时下徭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衙门内的衙役这种,算是吏役,这些人大多风光,但胥吏之子不得走科考之路,可即使这样,这种吏役之位也是供不应求。

而另一种,也是当下绝大多数人所要面对的一种徭役——夫役,主要承担官府主持的地方建设性劳役。

如修筑城池、堤堰、驿路,运输物资等,种类繁多,不仅强度较大,而且很可能误了农时。

加上养马的人家也不必自己出钱买草料,官府会每月补贴一笔钱财,用来养马,出了毛病也可以找专人免费治病。

说起来千般好,但最后一条上也明白的写着,若所养马匹死亡,折算成银钱,损失由官府和百姓各承担一半。

只是百姓的这一半,是由共同养马的十户人家均摊。

其实安肃县水草丰茂,自然放牧下马儿都能吃饱,购买草料的补贴一多半要进养马人的口袋。

而风险则由十户人家共同承担,大家伙早等着马儿到手了。

江御为了换到更多的马匹,也为了打消皇帝的顾虑,春日时换的都是些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马驹。

担心县民们没有经验,难以养活,硬是将这些马养到半大,这才准备挑选第一批养马人家。

当初的流民马大婶一家被选中了,现在马达的马儿被送官差送到了马大婶家。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让同样等着分配马匹的邻居们很是有些眼红。

他们是最后来的流民,现下住的自然最远,所以最晚接到通知,上报的时间比其他人要晚上些许。

“哎,马大婶,为啥你家选上了我们都没选上呀,不都是一起去上报的吗?”

官差转头一看,左邻右舍都探出头来看热闹,赶紧解释。

“哎,当初上门时可说清楚了,可以差人去县衙里帮忙养马,县里也给出钱。

马大婶家小武可积极,学得也好,连那几个姓奚的都赞一声呢。有养马经验的当然是首选。”

官差接过马大婶递过来的凉茶一饮而尽,擦擦嘴:“你家是最后一家,小的得赶回去复命了,告辞。”

“哎哟,早知道当初该让闲在家中的丫头小子去学一学了。”邻居拍着大腿,肠子都悔青了。

马大婶轻嗤一声,当时帮忙养马所开的工钱极低,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去,去的都是些真正养过马,或对马儿感兴趣的人。

江御对第一批养马人挑的极为谨慎,这些人有了养第一批马的经验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十户养马人中的挑头人,加上跟着辽人学过一段时间,处理一些突发情况也比较在行。

第二批养马人会以这些人为圆心进行挑选。

那边的小武搂着几乎比自己还高的马驹,蹭着它的脖子十分亲昵的说着悄悄话。

那马儿也并不挣扎反抗,一看就很是相熟。

周遭的人这才闭了嘴。

京城中,司农寺卿收到了沈知白给的稻种,看着信上对这‘占城稻’的介绍。

“耐旱、生长周期短,约为一百日成熟,产量为每亩四至五石。”他猛的瞪大眼睛:“四至五石?那不得五六百斤?”

“这女娃不是框我吧?”不怪司农寺卿这么诧异,实在是现下的稻子平均亩产也就三百多斤,约摸两石到三石。

因为地理原因,南方的亩产高于北方,但也只在三至四石,还从没听说那个地方有超过五石的亩产。

趁着目前天气还算暖和,他急忙亲自去京郊的官田中试种。

希望能在年前迎来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