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冲喜娘子种田当家记 > 第18章 第18章

冲喜娘子种田当家记 第18章 第18章

作者:申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7 00:25:20 来源:文学城

篱笆墙外,贺忠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放着旁人家不去非要来贺家大房这。

许是觉得这是自家大娘,又或者觉得自己这样可以气到偏心到家得亲娘。

反正不管是哪一种,他既然来了就没后悔。

屋内菀絮放下筷子,忍不住往外瞧看。

这个时辰谁能来他们家。

“娘。”贺凝文抓住贺母的衣袖,整个人躲在了贺母身后。

那些讨债的每次都天黑后来,难道又是他们?

“我怎么听着叫了一声大娘?”苏意安起身,准备往院里去。

贺兴晨紧跟其后,如今他可是小婶的忠实拥护者,小婶去哪他就去哪。

竹门打开,见到门外之人,苏意安有些诧异。

自那日在山上见过他们外,这已经快有小半个月了,怎么瞧着二人落魄不少。

“先进来吧。”苏意安看着贺忠怀中女子在不住的打颤,心软道。

贺二婶家的事她有所耳闻,再说贺二婶说过什么话她当时听的一清二楚。

她本不愿意掺和贺二婶家的事,可若眼睁睁把他们拒在门外她也做不到。

贺兴晨看清来人,转过身就往屋子中跑。

“阿奶,二奶奶家的二忠叔来了。”人还没进屋声音就传了进去。

“二忠?”贺母心生疑惑,但还是跟着过去瞧看。

贺忠搂着湿了裙摆的杏姐站在门边不好意思进来。

来时没有想太多,可眼瞧着人家一家子在屋中吃饭,他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

村里人一般不会在吃饭的点去旁人家,毕竟米面都要钱,一口也是钱。

“怎么衣裳还湿着。”贺母是个心疼人的,近了这才瞧见杏姐下面裙摆都湿透了,若不是掉进水里哪能弄成这个样子。

杏姐也不说话,整个人死气沉沉哪有当时成亲时的水灵模样。

贺忠不好意思进去,他就是想寻个地方给杏姐烤烤裙摆,这深秋的天已经越来越冷了,若身上一直湿着迟早冻病。

“大娘,我就是想借灶房用用。”用灶房就得用柴火,贺忠生怕她们不愿意,又道:“赶明我给您送柴火过来。”

“这能费几个柴。”贺母皱了皱眉,她可不爱听着话。

贺母带着人去了灶房,给他们生上火后又端了两碗热汤过来。

见他们没主动提,贺母也就没有问,给了东西便回了屋。

说到底她们家同贺二婶一家早就不成亲戚,若不是瞧贺忠那孩子品性不随那对老夫妻,贺母才懒得管。

“娘,二忠哥咋了。”贺凝文没忍住问道。

贺母把碗里最后一口饭汤吃完,这才回道:“不晓得,既然人家不愿说咱们也就别问。”

“其实上次我和苏姐姐去山上时就撞见杏姐哭着上山了。”贺凝文回想起上次见面情形,说道。

贺母皱眉:“多久了?”

贺凝文回忆一番,实话实说:“怎么也快半个月了吧,当时杏姐哭着上山,二忠哥在后面追来着。”

这事她们当时没放在心上,如今想来一切早有征兆。

夜色渐深,月亮挂在枝头。

屋外的寒风一阵一阵吹动着门板,苏意安将被褥给贺凝文掖好,这才抱起另外一床被子悄默声打开了门。

灶房顶是干稻草搭的,灶房里的窗子是烂的,前几日她们刚用竹子补上那个破洞,今夜风这么大,肯定漏风。

她敲了敲屋门,里面人打开后苏意安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有了被褥。

一问才知是贺母临睡前送过来的。

说不在意到底是不忍心,贺母还是心软,对着一个诅咒过自己断子绝孙的亲戚的孩子狠不下心。苏意安想。

被子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的,只是这会儿再躺在炕上苏意安心安了不少,没一会儿功夫便睡了过去。

翌日,贺家人醒来时发现院里原本没有搭起来的晾衣的架子已经立了起来,上面晒着的正是昨夜贺母送去的那床被子。

也不知道贺忠夫妻二人是什么时候弄的,她们竟一点声响也没听见。

苏意安过去摇晃了一下,没想到这架子稳当的很,仔细一瞧这下面竹尖插的深。

“小婶,你瞧这有柴火。”贺兴晨指着门口的一捆柴火道。

不用猜便知道这是谁一大早放在这的。

贺母叹了口气,这贺二婶一家竟能生出这脾性的孩子。

也不知道贺忠回去后会如何,不过这到底是他们二房的家事,关起门还得他们自己解决。

“娘,今个有三个蛋。”贺凝文站在小鸡窝里高兴的把手中鸡蛋举了起来。

这三只母鸡还是上次苏意安去镇上时买回来的那几只。

一开始那几日都不下蛋,悔的苏意安以为自己买错了。

后来在院中用石头搭了鸡窝,把它们放在了院里,这三只母鸡才开始下蛋,不过也不多,有时候三日才两个蛋。

贺母说这也不少了,天越来越冷母鸡是懒得下蛋的。

所以谁也没想到今日会在鸡窝中摸出三个蛋。

“加上这三个蛋,有十个了。”贺凝文把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在竹篮中,生怕碎一个。

最近村里有人收蛋,听说三文钱一个,比夏日贵了一文。

这十个鸡蛋,就是三十文呢。

“今个吃俩,剩下的再卖。”苏意安接过篮子从里面拿出两个鸡蛋,一边往灶房走一边说。

这鸡买回来本就是为了下蛋给家里人吃,当然若是下的蛋多拿去卖也是好的。

“是去镇上卖吗?”贺凝文追了上去,笑眯眯的看着苏意安。

小孩心里想什么压根不用猜,全写在了脸上。

苏意安把竹篮放好,也没回身,“今个吃了早饭就去镇上,家里绣线用的差不多了得买点回来。”

“那我给苏姐姐提着篮子。”贺凝文高兴道。

贺母一进灶房就听见这么一句,她忍着笑意戳了戳贺凝文的额头:“你苏姐姐什么时候说带着你了。”

若是放在以前贺母是不敢让两个小的一起去镇上,可现在苏意安去镇上都会同云娘夫妻一起,多个汉子就不怕事。

“苏姐姐,我还可以背着背篓。”贺凝文恨不得现在就把背篓背在身上,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带你去带你去。”苏意安把鸡蛋在碗中打散,爽快地说。

她又点了火,挖了一小勺猪油放在铁锅中,见油热了这才把打散的鸡蛋放进去。

热油把鸡蛋煎的喷香,贺凝文咽了咽口水,也不吵着要去了。

苏意安把鸡蛋盛出来,又把贺母洗好的小野菜剁碎扔进锅中,小野菜蹭了个猪油锅底,也算沾上了荤腥。

两个菜,几个干馍馍,一人一碗粥,这便是贺家今日的吃食。

两个鸡蛋炒出来也就小小一盘,贺母分成了两盘,她们一盘,里屋炕上二人一盘。

剩下这些一人夹一筷子便没得东西贺母没舍得吃。

家中养病的这俩不说,菀絮还怀有身孕呢。

里屋中,贺允淮他们小桌案上也放着一小盘炒鸡蛋。

两人瞧了彼此一眼,谁也没动筷子。

等吃的差不多了这才让贺兴晨把他们的东西收下去。

“爹和小叔说吃饱了。”贺兴晨把那一瞧就没动过的炒鸡蛋放在桌上,认真道。

明眼人哪里瞧不出来,这是专门省下来的。

虽说这几日吃过几次荤腥,但家中肉已经没了,银钱上更是没有进项,日子可不能这么过。

“我也吃饱了。”贺凝文放下筷子,她其实还有一点饿,但若是再吃娘一定把鸡蛋分给她。

“阿奶,我也吃饱了。”贺兴晨偏过脑袋不看桌上。

再好的东西大家不吃他也不吃。

苏意安摇了摇头,无奈道:“你们这俩小的这是做什么,家里还能短了鸡蛋不成,以后养的鸡多了就有吃不完的鸡蛋。”

话虽说了一通,但最后剩下的一小盘鸡蛋谁也没吃,贺母见状便说留到晌午再吃。

饭后没一会儿功夫,云娘夫妻就来了。

上次来贺家时这小院还没围成,如今一瞧比他们那个看着要严实许多。

“怪不得当时你要多砍些竹子,原是想弄成这样。”云娘摸着竹篱笆道。

苏意安把菀絮绣好的五个荷包严严实实的包裹好这才放进怀中。

“还不是怕有贼,在山脚下就这点不好,周围没个邻里。”苏意安伸手将贺凝文肩膀上的背篓撤下,换自己背了上来。

“今个我带着小妹。”她说。

多一个人罢了,云娘没觉不妥。

再说上山砍竹子那几日,这小妹一直跟着,她也熟稔。

因这次带着鸡蛋,所以几人仍旧选择坐牛车。

她们一上去,原本热闹哄哄的车上一下子静了声。

尤其是村中妇人,瞧苏意安和贺凝文的眼神都带着打量。

贺凝文低着头不敢瞧她们,虽然她在家咋咋呼呼,可被这么一群人用审视的眼光看着她还是怯懦。

“几位婶婶瞧着眼熟,可是在院外见过。”苏意安牵过贺凝文的手,漫不经心的问。

许是没想到她会开口,对面坐着的几位妇人皆是一愣,随后道:“上山路过了两次,没想到你记性这般好。”

“村里人不常来,多见几次便眼熟了。”苏意安目光落在那妇人的篮子上,“婶子可是去镇上卖鸡蛋。”

一说到鸡蛋,大家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也不再瞧看贺凝文。

“这镇上鸡蛋贵,听说前两日有人来咱们这收鸡蛋,三文钱一个,结果呢人家镇上要四文钱,转头就挣一文。”

“年年如此,我们家今年都攒着呢,等到了冬天还能卖的更贵。”

“我说庄婶子,你咋今年这么早就卖去。”坐在庄婶子旁边的妇人低头看了一眼,问道。

这鸡蛋就放在篮子里,也没什么可瞒的,庄婶子笑着说:“家里儿媳妇有孕了,这不拿点出来卖了买些黑糖回去。”

有孕是喜事,大家一听连连说了些吉祥话。

原本死气沉沉的氛围因着这事又热闹起来。

贺凝文一直到下了牛车才敢说话。

她小脸皱着,有些犹豫的看向苏意安,“苏姐姐,要不这鸡蛋咱们也不卖了,等价贵了再卖。”

八个鸡蛋呢,若以后五六文一个,那可比现在多了小十文。

“不差这一时,再说这鸡蛋也会放坏,万一放的日子久了坏了咋办。”苏意安逗她。

“那还是卖了吧。”贺凝文一下子泄了气。

八个鸡蛋实在是少,好在云娘他们也带了些鸡蛋过来。

两家凑了二十多个,正好卖给了集市上卖包子的摊贩。

也不知是不是来的巧,镇上鸡蛋昨日从四文涨价到了五文。

单这八个鸡蛋,苏意安便卖了四十文。

贺凝文后悔的不行,若早个没吃那两个鸡蛋,就可以多卖十文钱。

“小小年纪,怎么这么惦记赚钱。”苏意安捏了捏她的小脸。

“有钱就可以早早还了债。”贺凝文老实道,她实在害怕讨债的人上门。

苏意安还以为她会说可以买肉买布,却没想到她会说还债。

十来岁的孩子,肩上就压着重担。

“那就慢慢攒钱,一定会还上的。”苏意安从荷包中掏出一文钱递给了她。

贺凝文脑袋和拨浪鼓一样,一个劲的摇头,“苏姐姐,我不要。”

“家中的鸡是不是你每日喂的,鸡蛋是不是你每日拾的。”

贺凝文懵懵点点头。

“那就拿着,这是你自己劳作挣得钱。”苏意安说完便把铜钱塞进她的手中。

虽是一文钱,但贺凝文还是珍重的摸了又摸,最后塞进了自己的小荷包中。

卖完鸡蛋,她们这才去了绣庄。

菀絮绣活好,一点不输云娘,掌柜的瞧看一番后便将她们的绣品都收了去。

贺凝文站在柜前,犹豫好一会儿,见那掌柜的给了好些铜钱,她这才把自己的帕子拿出来。

“掌柜的,这条帕子您收吗?”她声音小小的,若不仔细听都察觉不到。

那掌柜的正在兴头上,见着帕子便接了过去。

帕子上绣花不多,就边角处有两三朵桃花,好在绣工不错,虽用的粗布但勉强可以接受。

最后这一方帕子,贺凝文得了四文钱。

苏意安带来的那几个荷包一共卖了一百四十文,刨去成本能赚个八十来文。

半个多月八十来文,这钱是真的不少了。怪不得古人常觉绣娘好,女子有赚钱养家的本事那能不好?

“今日要来,是不是就为了卖帕子。”苏意安算是瞧出来了,这丫头并不是真的想来镇上看看。

贺凝文脸颊一红,只笑笑没出声。这算是默认了。

卖了东西赚了钱,苏意安又去割了二斤猪肉,上次做的香肠大家都说好,想到家中还剩下好些的肠衣,她想着这次做了拿去卖。若能挣到钱下次再多买些。

就猪肉一样,七十文眨眼就没了,不过屠户送了根棒骨当做饶头。

回去的路上苏意安猛地想起牛车上庄婶子说的黑糖,她忙去寻了地方也买了一块,四四方方一小块便要了她三十文,果然在古代糖这种东西就是贵物。

看着刚刚还鼓囊的荷包一下子瘪了下去,苏意安长叹一口气,心中赚钱的念头愈发强烈。

-

贺家院里,贺兴晨一边抹泪一边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大字。

他就不知道怎么每次他一转身,他婶母就走了,不管是上山还是去镇上,次次都那么赶巧。

“哭完了?”贺颂元坐在炕上,扒着窗户往外瞧热闹,也不嫌冷。

贺兴晨不愿理会自己亲爹,刚刚他就是被亲爹叫进屋的,等他出来小婶就走了。

“别哭了,怎么现在这么爱掉泪,哪还有男子汉的样。”贺颂元晃动着手中麻袋,笑道:“来玩竹牌,看看能不能模中。”

上次听苏意安的话,把竹牌刻出来染上色后,每日得空他们几人都会玩一会儿。

规则简单,就是摸出来放在九宫格上,一样的就再摸一次。

贺允淮运气最好,有一次硬生生抽出来六十块竹牌,差点把贺颂元刻的竹牌都摸出来。

为了这事,贺颂元连日又刻了好些出来,硬生生把竹牌增加到了一百个,若有人能一连气把这一百个竹牌都摸出来,那真是福星降世。

贺兴晨头也没抬便拒绝了自己亲爹:“我才不要,我还要写大字,一会儿小婶回来还要看。”

“不来就不来,我和你小叔来。”贺颂元嗤笑一声,关上了窗子。

正当他转身准备把炕上另外一人唤醒时,却见本应老老实实躺在炕上的人竟坐在了炕边。

贺允淮双手撑着身子,一点点用下肢使力。

双脚结结实实踩在地上后,他慢慢撒开手一步一步往前挪动。

“你。”贺颂元大气不敢喘,呆愣得看着眼前人。

贺允淮迈出去步子后整个人都有了信心,他又往前走了两步,一直走到门边。

只要迈过这个门槛,他就能走出这个困了他一月有余的屋子。

“娘,快进来。”见人马上就能出去,贺颂元激动的把窗子推开,对着院中大声喊道。

他话刚出口,正欲抬腿的贺允淮被这声响吓了一跳,一个没站稳整个人直挺的摔了过去。

贺允淮:...

贺颂元:....

闻声进来的贺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