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贤妇不闲 > 第14章 汴京来客

重生之贤妇不闲 第14章 汴京来客

作者:望云临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40:44 来源:文学城

自上回同卢四娘她们参加游园会,姜蓉徒手抓蛇一事传开,她在女眷圈子里便一战成名。

以前还有人朝崔氏打探一二姜蓉的情况,现在可真的是无人问津了。

等崔氏听到这个消息时,也错愕了半晌。她喊来姜蓉调侃一番,顺便叫她一起查账,学学如何掌家。

自从她知道姜蓉在算学上颇有心得后,府中的账目她都喜欢叫来姜蓉核对。

原因无他,实在是太节省她的时间了。

一开始,崔氏看姜蓉不过花上一两息便能快速算出结果,她还自己拨弄算盘核对一二。

到后面崔氏发现她所算皆无错漏,崔氏也便将核算这个重任交付给姜蓉,这简直大大缩短了她花在中馈上的时间。

喜得她与姜蓉调笑:“要是离了你,我以后怕都不会算数了。”

姜蓉也是打趣回应:“不若我就不嫁人了,赖在干娘这儿当个管事娘子,每日不用想事,日子多舒坦。”

崔氏啐她一口,轻轻敲了她额头:“小小年纪,尽说糊涂话。你这样的天分,是多少掌家主母苦学数年都求不来的。”

说完她打量姜蓉一眼,戏谑道:“再则,你要是不嫁人,那青州的郎君怕得把我这门槛踏破。”

虽然那些夫人们对姜蓉鲜有问津,但最近这段时间,可多的是年轻郎君绕着她家围墙走。

崔氏把这事拿出调侃姜蓉,给姜蓉闹了个大红脸。她又何尝不想过安安稳稳的平静生活,只是她自己前程未卜,仇家不明,她又怎敢安逸。

这段时日,除了同夫子读书外,休沐日里姜蓉忙里偷闲,也偶尔会去同新结识的刘凌枫、计春华等好友一起聚会。

几人或赏景踏青,或读书谈心,倒让姜蓉有了岁月静好的闲适之感。

姜蓉最近陆陆续续从计春华那搜集到一大摞书单,可谓是收获颇丰。为了将书上的一些字啃明白,姜蓉点灯夜战,晚上睡得是更晚了。

因为她明白,家世上自己已经没法改变。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她才有更大的机会嫁去汴京。

有了她们的帮助,姜蓉在学习上的许多的疑问也迎刃而解。

但最近,城内突然传出有采花贼的风声。城中治安紧张,几人的交际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平日里只用书信互通。

姜蓉虽然背书很快,但她的字终究是少了一些功底。在夫子的嘱咐下,她每日散学后,回去都得练上半个时辰的字帖。

前几次李夫子所设的旬考,姜蓉表现都十分优异。让李夫子见才心喜,又开始每日分出两节课来教习她琴棋书画。

姜蓉虽启蒙晚,但李夫子发现她有个优点,极擅模仿。

她给她的字帖,不消几日,姜蓉便能模仿出几分风韵。这等天赋异禀,着实让李夫子惊叹不已。

她本以为接手了个烫手山芋,没曾想竟然是个聪明又上进的好苗子。

她不知,这已经是姜蓉收敛的结果。

姜蓉前世所绣大件绣品,之所以能卖上高价,很大的原因便是她极擅模仿名家画作。

虽然从没人教她如何描画,但她自己一通百通,将自己的模仿能力在刺绣上运用得炉火纯青。

现在只不过是将刺绣改为书画,姜蓉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她现在每日的生活十分规律,每天卯时正起床,开始背书。

等到辰时,便同夫子开始读书习字。午间她基本不歇息,照例练上几张字帖。等到下午,时间同样被她安排紧密,看书、练字、复习功课,偶尔做做刺绣,下个厨,忙得是昏天黑地。

之前她送给干娘的观音像她很是喜欢,姜蓉自然是闻弦知雅意,需得偶尔送上绣品或补汤孝敬。还有八郎那儿,她早已做出承诺,切不可失信于人。

毕竟没有血亲,再好的关系也需要悉心维护。

许是最近在卢家滋补太过,姜蓉有些羞涩的发现自己之前的小衣都有些紧绷了。

翠雯帮她换衣服的时候自然也发现了,见她有点不自在,于是柔声劝慰:“娘子这是气血充盈,身体康健。多少人想求还求不来呢,娘子莫要担忧。”

她顿了顿,迟疑一瞬,笑着说道:“以后娘子成亲了自然就懂了。”

姜蓉面上若无其事的点点头,心里却尴尬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她自然是懂翠雯说的什么,但翠雯又没成亲,年纪轻轻的怎生语气比她还要老道。

到四月十七这日,姜蓉经崔氏同意,提前一天出府回家替桂云送嫁,顺便拜托李婶她们平日里给自家老宅照看一二。

她这次回家很是低调,也就旁边几户人家知晓。等她族中那些长辈听到消息,赶来想拉着姜蓉畅谈时,已经是次日辰时中。

姜蓉早在送完桂云出门便回了卢府。

她现在每天忙得很,根本没有闲工夫与那些人虚与委蛇。前世他们将她祖屋田地掠夺,赶出了小河村。她现在没有动手报复,已经是她最大的仁慈了。

姜蓉也在忙碌又充实的生活中迎来了夏天,此时正逢芙蓉盛开,繁采扬华之季节。

之前盛传的采花贼风波在官府贴了告示后,也逐渐平息。

每逢休假,姜蓉便与刘凌枫等好友相约赏花游园。偶然兴起,也会一同乘坐花舟夜游于顺清河上。

这一日,姜蓉刚从刘家回来。室外高温酷暑,姜蓉热得是香汗淋漓。

她正急着抄近路回后院冲凉,谁知在门头便被嬷嬷堵住,告知她家中来了贵客,请务必绕开前院避嫌。

姜蓉无奈,只得忍着身上黏糊糊的不适感改道回到自己房中。

哪料她刚坐到榻上,褪去褙子,卢四娘便风风火火就闯了进来。

“哐!”房门被她撞开,一阵劲风朝姜蓉袭来。

“姜蓉!”卢四娘冲了进来,直接歪到姜蓉身旁。

吓得姜蓉一颤,赶忙将衣服拉住。

卢四娘瞟了她一眼,那直勾勾的眼神。姜蓉心想,要是个男人,她早一巴掌扇过去了。

“咳咳。”卢四娘移开视线,不自在地清清嗓子。随即语气兴奋抓住姜蓉肩膀,问道:“你听说了吗?”

“听说了什么?”姜蓉疑惑。

卢四娘见她好像真不知情,心下稍安,毕竟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竞争对手。

前院新来的客人她早打听过了,不知道是大伯母本家哪里来的世交穷亲戚。若是有钱,何须到他们家借住。

在知道沈家客居了个小公爷后,她的心早已经飞到了沈家,做上了嫁入高门的美梦。

至于那破落亲戚,告诉姜蓉就当做个顺水人情吧。

“哦?你还不知道吗?前院来了几个客人。是大伯母娘家的世交侄儿,据说都是汴京世家的郎君呢。”她兴高采烈地将前院客人身份夸大几分。

心下却暗道最好姜蓉就此缠上那些人,免得待在卢家跟她争抢。

一听汴京,姜蓉心尖一颤。她之前见府内安排便察觉到卢家对这几位客人的重视,但卢四娘无缘无故,会这般好心特意上门告知她?

她瞥了卢四娘一眼,见她正小心翼翼观察自己。

姜蓉圆滑开口接话:“干爹干娘渊清玉絜,对我这农女都视同亲生。想来对待世交之子也会同样悉心关切,不知四娘你在担忧何事?”

卢四娘见姜蓉滑不溜秋的不接话,只得咬牙提醒她:“据说那几位郎君都年轻俊逸,称得上风度翩翩,一表人才。”

见卢四娘如此卖力,姜蓉心中不禁暗笑。看来真的是有更大的钩子在她面前了,要不然她怎会如此费劲赞美几个陌生郎君。

结合她们之前相看路上斗智斗勇的历史,姜蓉已有七八分确信这人想把自己拖在府内,而她自己另有算盘。

罢了,她本也无意与这小娘子争风吃醋,自己现下热得慌,浑身汗涔涔的,只想赶紧冲凉换身衣服。

于是她只好装作一副按耐不住惊喜的模样,低头羞答答地同卢四娘说道:“四娘,客人如何,那也是陌生郎君,与咱们闺阁娘子有甚关系?越是高门大户的郎君,便是没有成亲,那也多数是定了亲的。”

按理说,以卢四娘的家世,早该定了亲。

只是她爹没有官位,又自觉有位当知州的伯父,不肯低嫁失了身份。普通士子她嫌弃别人寒酸,有底蕴的高门大户又不太可能看得上她。这才吊在半空,高不成低不就。

姜蓉又抬起头,看向卢四娘,笑得一脸真挚,道:“放心,若干娘那边有什么消息,我会叫人及时告知你的。”

卢四娘哪里还想听她什么消息,她现在乐开了花。姜蓉这只狡猾的狐狸,她早已摸清她的性格。她越是说不要,就越是想要。看她这遮遮掩掩的虚伪模样,想来是上了心。

目的已经达到,卢四娘心满意足。但为了不露馅,她只好硬着头皮点头同意,然后敷衍两句便匆匆离开了。

姜蓉叹了口气,她虽看出卢四娘的言不由衷,但心里终究也是记住了这回事。

她等这一天,已经等太久了。若是能借此机会相中一个汴京的郎君,那她便真能一解夙愿。

说起来他们青州虽地处繁华江南东道,但又岂能比得上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的国都呢。

崔氏出嫁多年,一直随着夫君辗转各地赴任,已经很多年未曾回过家乡了。

如今来了世交子侄前来借宿,崔氏心中很是高兴。一时间展现出极大的热情,她下令修整庭院,规训仆人,力求竭诚以待,让侄儿宾至如归。

这不,得知姜蓉回来,崔氏唤翠菱喊来姜蓉。让她在一旁协办这场接风宴,说来,这还是姜蓉第一次有机会操持宴会。

等真正参与其中,她才知道,看似普通的宴会,里面有多复杂。

光是食材采买与人员调配之事,就足够姜蓉喝上一壶。

更别提不同的客人还需配备不同规格材质的茶具碗碟,这中间又涉及到主客关系远近和瓷器品质优劣。

这些礼仪姜蓉以前从未接触过,实在是力有不逮。

姜蓉在崔氏那听了半天,心中的自信也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为了避免明日再度出现一问三不知的丢脸场面,她找嬷嬷们借来之前宴会账目和管事册子,晚上继续点灯鏖战。

看完这些册子,姜蓉发现有的陈列布置每次宴会几乎都无多少变动。她先将负责这些陈列的管事名字记上,待次日统筹安排。

她又翻出记载相似接风宴会的管事册子,细看之下,这才对这类宴会的陈列摆设、菜品数量,资金预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再结合下午从干娘那听来的几句指点,姜蓉终是长舒一口气安然入睡。

翌日,酉时正,卢家已经将宴席场地布置妥当。

因着男女大防,中间还是设了数道联排屏风以隔绝男女宾客。

姜蓉趁入座前的这个机会,在经过屏风前看到了那传闻中的几位贵客。

果真是青年才俊,各个身姿修长,气度不凡。

一位华冠丽服,通身贵气,正与卢正林谈笑风生。

另一位面容清癯,气质儒雅清冷,穿着襕衫,戴高冠巾帽,十足的士人装扮。他只安静坐在一侧,少有言语,但举手投足间,飘然秀逸,颇具风仪。

还有一位,姜蓉只远远瞟见一个侧脸,仿佛是个面如冠玉,灵动活泼的年轻小郎君。

光从几人衣着,姜蓉就能很轻易地将他们的身份区别开来。看来那正与人谈话的便是干娘的世侄,这位清冷些的,估摸就是他游学的同窗了。

姜蓉心中正沉思着,那位郎君好似察觉到姜蓉的目光,他剑眉微挑,目光如炬,径直朝姜蓉这边看来。

惊觉自己偷看被人发现,姜蓉吓得赶紧拿扇子挡住脸,快步走到屏风处借物遮挡身形。

然而那位郎君只是淡淡扫视一眼,随即转移了视线。

姜蓉靠在柱边,捂着胸口,半晌方缓过神来。她心下暗忖自己这可真是做贼心虚,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