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老远就注意到一男一女两个脑袋凑在一起嘴里还念念有词的画面。心想是有什么不得了的八卦,等凑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个非得挑这时候背书的笨蛋,瞬间感到索然无味。
但他身后的一帮兄弟们可不管氛围如何,只要是异性独处就必定有事。
而当事人们在一片意味不明的“哦~”声中出奇坦然。
汪寻只觉得这群男高中生烦人,打断了她的思绪不说,因为靠近而无法避免的汗水味还让她有些不适。
李佳明则更加平静,并不理会他们,仍在嘀咕背诵。
“帮忙看下衣服和水杯,谢了。”
姜卓没看到想看的,交代完也不等他们答应扭头就走。
台阶高,他步子迈得也大,配上骚包的皮质紧身裤,汪寻合理怀疑他会扯到蛋。很难想象这人将会代表他们班跑一千米。
吐槽完姜卓,她回头瞄到李佳明一身宽松的灰色运动套装,相较而言真是清爽极了。
本以为送走姜卓就可以安心背书的汪寻万万没想到又来一不速之客。
钱小茹握着一打便利贴一屁股坐在了汪寻边上。“不厚道啊你,醒了也不来找我,亏我还帮你要假条。”
汪寻肩膀突然被撞了一下,重心不稳向李佳明倒去。好在钱小茹眼疾手快,一把把她拎了回来。
这要是真倒下去,再被那群男生看见,假的也要说成真的了。
“别背书了,陆文文让我们写字条给比赛的同学加油。你们也一起想想呗。”
陆文文是他们的班主任。大学毕业没几年,平时看上去文文弱弱的,上课那叫一个生猛,完全勾起了汪寻对语文的兴趣。可以说,她选择文科班和填报汉语言专业受陆文文影响很深。
可世事难料,高二人家带的是理科班。
“二年级八班的运动健将,你们健勇的身姿,组成了操场上靓丽的风景线。加油!加油!加油!”
“一年级三班的张明亮同学,跳远比赛加油,你就是最棒的!”
汪寻推脱的话还没出口,耳边就响起了祝福参赛者的广播。她望向对面主持台,两个播报员身边围绕着不停来送小纸条的各班代表,不由得替他们觉得口干舌燥。
“吴迪迪,你是一九班唯一的神!一千米加油!”
……
“快点帮忙想想。”播报员念完了一张又一张加油稿,但他们班的名号至今没出现过,钱小茹忍不住催促道。
“要不百度吧。”汪寻提出了一个自以为有用的建议。
谁想钱小茹神神秘秘地拉住她,压低声音问:“你带手机啦?”不然干嘛这么说。
经她这么一提醒,汪寻才发现自己快二十四小时没碰过她的手机了。当代网民离了手机就像鱼离了水,那是一分钟都活不下去啊。怪不得她一直不得劲,原来是宝贝手机不在身边。要是她有手机,怎么会沦落到和别人共背一本书的境地。
“真有?”钱小茹见汪寻不吭声,怀疑她是真窝藏了“违禁品”。
“没,随便写写好了。”就算有,也是一只不堪大用的老年机。那时汪寻出去玩带它都嫌丢人。
“但陆文文要不一样的。”
“那你去找找其他人,不能只逮我一个,小同志。”
“还有没有同桌爱啊?再说这不只看到了你们两吗?”
得,怪她坐得太显眼了。
“我来试试。”觉得她们拉扯很没意义,被忽视良久的李佳明伸手拿过了便利贴和黑笔。
不一会,一张写着“一七一七,一鼓作气,一起拼搏,勇夺第一”的字条递到了钱小茹手里。
汪寻对此的评价是创新不足,但字如其人。
“汪女士,我是否有幸能同您一起观赛呢?”解决完差事的钱小茹猛地站起身,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来回做出“请”的动作,一脸诚挚。
钱小茹夸张的腔调和动作逗笑了汪寻,让她一瞬间有了种自己还是个简单懵懂的高中生的错觉。
虽然如此,她还是轻轻拍掉钱小茹的手,谢绝了这份好意。
“真的不去?马上男子一千米决赛就开始了,我们班女生说好一起去给姜卓加油的。”
“他就穿着紧身裤比赛?”凭姜卓一身的非主流穿搭,实在说不清是去比赛还是去卖弄的。
“想什么呢?会换的,他早上穿的短袖短裤有点冷才换的吧。”
怪不得汪寻前世不记得有这出。要是看到过姜卓小腿被不合身的裤脚管包裹而紧绷的样子,那她一定会觉得幻灭从而放弃不该有的幻想。
“看,我就说还挺简单的吧。你多读几遍就顺下来了。”汪寻沾沾自喜于自己还能一字不漏通关《前赤壁赋》,她还宝刀未老。
这回轮到李佳明没话说了,毕竟他刚刚真的以为汪寻在吹牛。没想到她记性真的很好。
学生的娱乐时间总是短暂。这刚三点半,操场上已经不见几个人了。
他们赶在班主任催促前溜达回了教室。小鸟即将出笼,大家的喜悦溢于言表,至于陆文文说了些什么已经无人在意。反正汪寻是完全没听。
只隐约在一片嘈杂中听到李佳明要在大门口等她。
等她?汪寻一愣,差点没想起来这茬。他们所在的南阳镇同年考上省中的就他俩,还很巧合地被分在一个班。两家家长出于安全和方便考虑,索性让两人做伴回家。如果大人有空的话,就把两人一起接回去。
不过这个不成文的约定在高二上学期就被打破了。主要不同班后周末放学时间不一致,文科班放的比较早。汪寻又是个不喜欢等人的主,几次苦等不来,她的耐心早已被消磨完,回家就和爸妈抱怨,于是这一起走的默契自然而然消失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今天李佳明爸爸正好有时间来接他们回家。
李刚长得比较憨厚,寒暄了几句以后,问出的话却十分尖锐:“汪寻考得怎么样?佳明这次月考一塌糊涂。”
还没等汪寻回答他又自顾自地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一直很聪明,平时多教教佳明,他比较笨……
汪寻有些窒息。虽然知道叔叔多少有些恭维的成分在,但走到哪都免不了被比较的感觉真是不好受。
“爸,别说了,好好开车。”
李佳明还算是有眼力,在李刚话掉地上前阻止了他。
2010年琴水市的城市发展还在规划筹备阶段,许多要道都在翻新重建中,市中心的交通路段可谓是堵得一塌糊涂。碰上学校放假,更是雪上加霜。
可惜从市中心到南阳镇的高架要等她高中毕业后才能修好,不然半小时就能到家。
虽然路上一个多小时的颠簸仍是在所难免,但对于经历过春运的人来说,实在是有点小儿科了。何况未经开发满是低楼大树的琴水也别具一番风味。
车子驶入南阳镇,其实两家并不同路,但李刚出于安全考虑执意要送她到家,汪寻假意推脱了两句就闭了嘴。
村口的水泥路还没修好,三人只好就着坑坑洼洼的路上,摇摇晃晃地拐进了她家附近的巷子口。
他们就此分别。汪寻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家。家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还是那套两层半的乡村“小别墅”,只不过它现在还很新,就像她的家人们现在还算年轻。
“心心回来啦,快来吃饭。”
第一个发现她的是奶奶孙翠红。她把汪寻拉扯长大,一起生活了十五年。这一下子分开十天半个月的,难免想念。她从早上开始就在盼孙女回家,现在总算等到了。
也不知道后来汪寻大半年才回趟家,老人家是什么感受。
为了慰藉孙女读书之苦,晚饭算的上丰盛。只不过都是偏淡口,让吃惯了辛香咸辣外卖的汪寻觉得有些没滋没味。
草草吃完,她迫不及待躺倒在床,摸出藏在床板的手机。
虽然今年市场已经出现了智能手机,但价格普遍偏高,况且汪寻一直没被富养过,所以她用的还是带有九键键盘的老年机。
好在还能上网,就算3G网速慢了点,她也知足了。
在现有的各大网站搜了一圈,和重生有关的蛛丝马迹是一个没有,反倒被她找到几本看起来还不错的重生小说。
不对,现在不是看小说的时候。还是先把□□空间的矫情文字删了吧,这期间顺便欣赏了一把其他人的黑历史。
看着正入迷,冷不丁被推门而入的周春娥吓了一跳。
她的第一反应是抱怨:“妈,说了多少次进房间要敲门!”
“你什么时候说过啦?”
周春娥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是因为女儿从没跟她这么大声过,二是因为女儿手里的赫然是个手机,而自己没给她买过。最重要的是,这玩意肯定是她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
于是她也不在意汪寻说了什么,直接质问手机哪来的。
这个老年机是汪寻初三攒钱买的,父母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毕竟过去了太久,她早已把这事抛在了脑后,也就忘了遮掩。
周春娥见她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眉头皱得更深,上前抢过手机,“到底哪来的?爸爸给买的?没收了。知不知道我们供你上学多辛苦,你还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看看排名掉到哪里去了……”
汪寻握了下空荡荡的右手,最终没有反抗。她恍惚间觉得前两天还在电话里和她为相亲争执不下的母亲具象化了起来。
原来周春娥从没变过。她要的只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儿,只是汪寻以前太会装了,装到连自己都觉得她是一个乖乖女。
其实汪寻想说考成这样和手机一点都没关系,就是自己不如别人。考进省中的都是学霸,人城里的学生更是佼佼者。而且老师说初中讲过的知识点她根本没学过。甚至当初她能考进去多少也有点运气的成分。
但她清楚不能这么说,说了就是找借口,就是不努力。然后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因为这根本没有对错之分。
汪寻不想吵架,这些年多少学会了点怎么应付周春娥,谎话张口就来:“同桌借我的,这个她不怎么用。我们约好一起去图书馆,有手机好联系。”
看着周春娥明显不信的样子,她又补了句:“李佳明可以作证,他也去。”
“问李佳明有什么用,他还不是向着你。”
“那你拿走好了,到时候还不出来再让爸爸跑一趟学校呗。”汪寻装作随意,她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爸妈谎话连篇。
周春娥接触到女儿笃定的目光,有些松动,犹豫一下还是把手机递给了汪寻。同时嘴里还在碎碎念:
“那你回学校后赶紧还给人家。哪有人把手机随便借给同学的,她成绩一定不好吧?以后别和她玩了。”
钱小茹,对不住了。汪寻在心里默默给她的冤种同桌道歉。
察觉到周春娥逐渐平静,她开始乘胜追击:“对了妈妈,要不你给我买个手机,这样放假同学就不会联系不到我了。”
“有事不能打座机?”看来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那我们买个电脑吧,学长学姐说寒暑假会上网课。”
这不算骗人。他们市确实有这项课程。只不过和十二年后的网课不同,他们是全市高中生分年级一起上几节课,算是巩固知识,让他们在寒暑假别玩得太疯。
不过她的目的当然不是上网课,而是用来玩,毕竟这小手机真的不顶用。
这回周春娥没有明确拒绝,她也听亲戚说过网课的事。早买晚买都得买,但她不能这么快承诺女儿,只说先和爸爸商量。
这大概率是成了,看来上辈子寒假才到来的电脑这辈子要提前了。
等周春娥退出房间,汪寻马上给李佳明发了条□□消息防止露馅,谁知道她妈会不会真的去问。
打工五年,归来仍是怕妈妈的小姐姐一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