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的古代生活 > 第3章 第 3 章

重生的古代生活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韵染青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0 13:04:18 来源:文学城

李明轩是被喧闹的人声吵醒的,起来就在爹娘的房间里,一个人都没有,李明轩拖着大棉被攀爬下床。外面已经没下雨了。拖着小草鞋,走出房间就看到堂屋聚了一堆人,大伯家的大堂哥正在跟爹说话,李明轩赶紧冲过人群,爬上爹的腿上。

大堂哥应该有半年没见过李明轩了,看到李明轩说到:”幺瓜怎么瘦了这么多。“

四嫂楞了一下,小心的看了李明轩一眼,李明轩举起自己的右胳膊做了个大力水手动作:“李明轩长高长大。”

大堂哥和蔼的回到:“是,李明轩长高了,今年李明轩就能跟着小叔一起祭祖了。”

李明轩已经满了一岁,可以加族谱了。原本紧张的氛围瞬间松快了不少,

李明轩不放过八卦机会,没听到前因后果忙问道“大堂哥来玩。”

娘看不过眼赶紧过来想抱走李明轩,李明轩不肯,一个劲的往爹怀里钻。还是爹摆手让娘放弃了,爹问到:”湘云李家来信是有什么事吗。我们祖上已经好久没联系了,虽然是同族同宗,但这无缘无故的来这么封信。可别是什么不好的事。“

大堂哥赶紧说到:”四叔,那边来信是想投奔我们,看信里说的,可能是在湘云那边遇到了什么事,想问问能不能过来我们这边,姥爷想着毕竟是同宗不好拒绝,你也知道我们村里,现在都开枝散叶,村里地又是我们族里占了大头,这事又是私事,不好再在村里挪位置,姥爷的意思是到时候那边来人就安排在您这边。现在您这边到底离山近了些,安排在附近也好有个照应。“

爹问”不用分田地给对面把。“

大堂哥回”那道不用,湘云那只主要靠读书晋升,那边不会种地,姥爷想着对面就算再怎么落魄也比咋们这些泥腿子强。如果对面来人,会读书,姥爷还想着让他们教教咋们这边的小子学学文化。总不至于做睁眼瞎。同宗同族也不是只有他们能读书。以前是咋们没条件,现在可是他们仰仗咋们“

听到这,堂屋里的人眼睛都是一亮,读书哇,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爹瞬间就拍板:“跟你姥爷说,这事没问题。别的不说,对面来人一定给安排的妥妥的。”

大堂哥满意的走了。家里却是开了锅,想当初刚下山那会,李家人多事众还是本地土著,旁边几个村还是别处随意迁过来的,为什么最后没争取到里长的位置,不就是那外来村有个前朝的童生,念过几年书,会写几笔字吗。最后还是姥爷做主让大伯家的长子娶了那童生的孙女这才没闹起来。

但这事族里一直耿耿于怀。

几个哥哥和嫂子喜笑颜开的,到是几个侄子还一脸懵懂,不知道自己以后即将面对的命运。

还是爹比较迫切:”反正也要给你们二伯娘准备建材,明天开始你们几个多去山里逛逛,多寻些好木料。也给湘云李家准备准备,到底以后又是同族又是邻居的。咋们也想着那边能帮咋教教娃。你们几个多表现表现。“顺便指了指村子那边大片的李家族人。

几个哥哥秒懂,就算那湘云李家的人愿意教,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啊。族里人多,不好分配,但是如果自己跟湘云李家关系好,对面愿意多带上家里几个,那其他人也没话说啊。这种事情还是得哥几个自己上心,。

李明轩也是眼前一亮,看着爹和几个哥哥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李明轩觉着自己还是受不了这苦,读书好啊,族里这边没人读过书,自己也不是一定要科举,学点知识不做睁眼瞎,随便去县里找个账房活,相信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九九乘法表不会太差。

几个哥哥被爹画的大饼圈住全都去了农具房,翻找起以前的木料。又开始计算起二伯家该建几座屋子。该给湘云李家准备多少木料,哪里有好的木材。

娘看了看李明轩现在还没套上的裤衩忧心道:”他爹,读书几个娃的衣服差了些。“

旁边几个嫂子瞬间激灵起来,大嫂连忙到:”现在农活也没多少了,我们几个把织机摆上,老二家的和我是做惯了的,老四家的你和老五家的先在旁边看着,等你们学会了,叫七爷给你们两也做架机子,摆六妹那屋刚好。也跟我和你们二嫂一样,一个早上一个下午,也给家里添置些布料。

娘看大嫂分配的不错,于是喊到“老大和老二去准备木料。老四,你明天带老五去找些苎麻回来,多准备些。前几年都没时间织布,我家李明轩都没裤子穿。趁这次把大家的都准备齐了,大丫二丫的衣服也小了。也别被那湘云李家看不起。”

大丫二丫听到有新衣服穿开心的跳了起来。去年底娶了五嫂进门,今年春又嫁了六姐,前几年省吃节用做的布都不够用。还去大伯家借了不少。这次也得还了。

哥几个都在屋里应了。以前摆织机的房间,现在被粮食占满了,几个嫂子急不可耐的准备好清洗的家伙事,又拉着哥几个先把以前那架织机在六姐的房间支了起来。以前还剩下的苎麻线团还有些,先支楞开。

李明轩还没见过这么古老的织布工艺,好奇的爬下了爹的腿,跟着大丫二丫一起去了六姐那屋子,屋子本来就不大,那织机一搭起来,几个人都没啥转身的地方了。

几个嫂子拿着水盆,把织机擦了又擦。

二嫂开心的不行,跟四嫂和五嫂说到:“我以前是一点不也会的,看着这大家伙完全摆弄不开,还是你们大嫂手把手教的我。你们别小看这织机,快的时候我和你们大嫂一天能织三四米呢。”然后又拍了大腿转头问大嫂:“大嫂,我们剩的线团不多了吧。“

大嫂询问娘:”娘,去年剩的只能织个几米,要不叫老大带着几个先去把苎麻割回来浸泡上。得费些时间呢。“

娘一脸豁达,也不管儿媳的话反了自己刚刚的安排,对还在装架子的哥几个说到:”木料也没那么快,先寻摸好,到时候叫上其他家的一起去搬。先把苎麻割回来泡上。她们几个也好有事做,大丫二丫也可以开始学着织布了,先从成线和搅团开始把。“

很快织机就架好了,这架子比李明轩前世看电视看到的大多了,至少占了3个平方的面积,只见大嫂把线团缠上,随意摆弄了下,就又指挥着大哥挪动了几个地方的。这才开始哐镗哐镗的传来织机的运动声。

四嫂五嫂以前都没见过,看的目不转睛,大嫂趁现在都在讲了些最基础的操作。

李明轩看着大嫂脚踩木架,手上木梭子规律的穿插,感慨这还是个体力活,那梭子和木架也忒大了点。

娘看架子周围都被几个好学的人围满了,抱起凑热闹的李明轩说到:“你又不用织布,凑那么近看干什么,陪娘去做晚饭。”

李明轩一想也行,这时候的农家厨艺是真不咋的,跟着娘去还能指点指点,改善一下伙食,免得浪费了六姐夫给的那么好的肉。

天都快黑了,想来大嫂他们也呆不了多久,李明轩和娘刚煮上饭,大嫂几个就进来了。二嫂看到娘抱着小叔刚刚盖好蒸饭的锅,马上接过娘手上的水瓢,说到“娘,我们来把,今天晚上拆了老六家送来的兔子。今天没时间去割草,应该养不住了。”

娘看了李明轩一眼,李明轩留着口水回到:”我叫曹姐夫在给我抓两个没受伤的兔子。“

前几天六姐家的姐夫知道要到收割期了,特意提前去深山里弄了些野味,想着劳力大都补补,秋天动物也都贴了膘,收获不错,特特送了老些过来,家里留了只还活着的兔子,黄鼠狼送去了大伯家,另外一只野鸡野兔分给了二伯娘和三伯。

还别说,至从今年春六姐结亲后,除了春天不好打猎,姐夫没进过山。夏至开始每过十天半月的就老能收到姐夫的野味。家里本来收了几次是绝不再收了,姐夫家就靠野味赚钱养家,但是经不住姐夫老来送,有时是只山鸡,有时是只野兔,山鸡有时把完毛也就一斤来骨架子,但是家里也不能吃独食,都是几个伯伯家都分点,分到个人就是更少了,但是比起以前来说,一年到头也是能吃上些肉食了。几个伯伯也不是白吃的,家里有了什么好东西也是几家人分的,讲实话,在这么拮据的生活环境下,这大几十号人,能在深山里活到下山,并不是没原由的。在现代活过几十年的李明轩也是从未感受过这种人情冷暖的。现在家里有了啥都是先想着另外三家,特别是大伯家还有爷奶在。更是大头,有时候东西少,都是直接把东西送去大伯家姥爷那,姥爷基本都是尝尝味,分给大伯家几个小点的曾孙。

姥爷今年都60好几的人了,在古代属于德高望重的古稀老人。这平均年龄30好几就算老年人的时候,爷奶都活着就是个招牌,就连县老爷也是敬着的,这县里有古稀老人都是算是县里的政绩,每年还得请去县里吃一餐饭。这时候的人都相信有老人的人家那是祖上有德,有人庇护。再加上李家这么庞大的人口体系,生存智慧,在这县里也是不小的力量。经过十年收养生息。家族正是要往上走的时候,家里几个堂哥不是找关系去了衙门,就是去了县里找活,但是没知识实在难出头。现在混的最好的还是大伯家的,娶了童生孙女的大堂哥。先是找关系当了衙役,后跟着童生学了几个字,干了7年后请主簿吃了不少饭转成了驿丞,算是终于进了不入流的官员体系。这职位就是个不入品的迎送活,主要干的就是在驿站接送经过的官员,车马。这活清苦,远离人群,不过还好,堂哥守的是咋们村子去下个县的官道,离县衙虽远但是靠近村子,过去走路也就半天时间。

至从大堂哥成了驿站的驿丞,驿站的补给一直是向李家村里买。所以每年收获粮食后,李家族人从未去县里低价卖过粮食。每隔十天半月村里专门安排人送新鲜的蛋和家禽过去,有时经过了好些老爷,吃用多,大堂哥还会派人来村里高价买些野物过去给老爷们尝尝鲜。

以前也大多是买的曹姐夫家的,现在就更加,曹家成了自家人,大伯家又时不时能吃到免费的野物,上次大堂哥还跟姐夫说让他多猎些放家里,这秋天到了,老爷们开始要往上述职,来的人多,他给推销推销,那野味消耗少不了。把姐夫高兴坏了。以前猎物并不是不能猎到,是县里市场就那么大,每次卖的时间比打猎还长,猎物死的久了还不好卖,经常被压价格,这也是姐夫经常情愿送岳父家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