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279章 争论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第279章 争论

作者:明月在心中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0 17:33:06 来源:转码展示1

张钊口齿伶俐,即便是面对皇帝最宠信重用的黄门侍郎褚遂良,亦气势咄咄逼人!

当然,这其中所谓的正气占了多少,嫉妒又占了多少,那就谁也不能分辨得出……

二人同为年青官员,同样出身世家豪族,褚遂良凭什么就受到皇帝重用,年纪轻轻就坐上黄门侍郎,可自己却干着个讨人嫌的监察御史,整日里只能琢磨着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想要往上爬就得往死里得罪人…

可是褚遂良呢?人家每天陪伴在皇帝身边,处理的是国家机要,打交道的是超品权臣、王公贵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满朝出身豪族世家的青年官员,嫉妒褚遂良的不知凡几,此时见到张钊怼上褚遂良,无论是不是同一阵线,不由得都在心里暗暗叫好!

可褚遂良是什么人?

是大书法家,皇帝身旁的红人,岂能没两把刷子,岂会被他这小小的手段压制…

褚遂良微微一笑,理都不理这个张钊,而是对李世民说道:“陛下,风闻奏事乃是本朝律例没错,此举可以广开言路,不因言获罪,实在是大唐皇帝开明之举,微臣衷心拥护!可微臣也知道,风闻奏事亦要核实真伪,诸位监察御史只是风闻奏事,即便可将那些罪大恶极之蠹虫给予严惩,却终究只是依靠陛下的圣旨申饬,凭借的是陛下的乾纲独断。若是能够查明事实,将那些罪恶滔天、利用手中职权恣意妄为之辈绳之以法,以正吾大唐国法,岂不更加公平?”

此言一出,张钊立马就变了脸色。

监察御史的最基本生存条件,便是风闻奏事的权利,任何事情、任何官员,只要自己想去弹劾,那便可以毫无忌惮的去弹劾,反正自己只是拥有弹劾权,终究的审判是要皇帝的乾纲独断,对错都不干他的事。

但是若事事都得调查个清楚,人证物证俱在,那他这个监察御史的权利将大打折扣,他们没有调查权啊!

御史从来都是不以言获罪,想弹劾谁就弹劾谁,风闻奏事嘛,那肯定就有疏漏的时候,这也是律法所允许的。不能证明对方有罪,但是对方也不能那证明自己无罪,迫于压力,皇帝最后还是很大可能要惩罚被弹劾之人,可是如此一来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张钊有些懵,他旁边另一位御史却断然道:“微臣赞同!吾等虽有风闻奏事之权力,但是亦要持心守正,本着严谨严肃公正无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次的弹劾。乾坤朗朗、国法严厉,是对是错逃不过上苍的眼睛,更逃不过陛下的明察秋毫,微臣的弹劾,请求陛下颁旨严查。”

御史台里也绝对不是一个派系,显然此人便不是与张钊同一阵营的。

张钊听着此人的慨激昂正气浩然的言语,差点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

特么的,这还没达到胜利呢,你就窝里反了?

这小子太阴了,居然不声不响的就给咱捅一刀……

李世民环视一周,目光阴沉,开口道:“诸位爱卿,可赞同褚遂良之意?”

文官这边顿时有些喧嚣,虽然弹劾长孙无忌的主力都是文官,但长孙无忌身居高位多年,自有一群衷心拥护的部署同僚,此时便要出班,却不想被武官这边抢了先……

身高马大的侯君集迈着大步出班,粗声粗气的启奏道:“末将赞同黄门侍郎的提议,国有国法,再是罪大恶极的坏蛋,那也得有证据才能定罪,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几句莫须有的言语,就能将人定罪?俺第一个不服!”

说到这风闻奏事,其实武将们在这上头可是吃了不少亏。

这帮武夫拎着脑袋造反打天下,为的是个啥?还不就是封侯拜将财富美女?这些人的性子历经生死,行事难免便随意了一些,只要不是关系到“忠诚”的原则问题,大都不是太在乎。

可正是因此,才被监察御史们当成升官的阶梯,整日里瞪着眼珠子瞪着寻找他们犯错的时候,一旦稍有不慎,那就立马被捅到皇帝眼前,一顿申饬那是轻的,搞不好就是一顿板子外加降职罚俸……

顿时,武将这边又站出来好几个,尉迟恭、程咬金等人一起赞同。

一个是为了给这些监察御史们填填堵,为以往受的弹劾出出气,而另一个,则是牵连到文武之争……

虽说天下尚未承平,边境仍旧战火不断,但是中原稳定,国家度过建国之初的连年战火,百废待兴,这文官的重要性便渐渐凸显出来。毕竟这些厮杀汉冲锋陷阵天下无敌,治理城池却是两眼一抹黑,而且抡起阴谋诡计朝堂争斗,那更不是对手。

此消彼长,眼看着武将勋贵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这难得的打击文官的机会又怎会放过?

眼见皇帝的意志有所松动,文官里边有些着急。

封德彝面无表情的站在首位,眼睛不经意的往身边的班列里抽了一眼,正巧跟一双看过来的眼睛对上。封德彝微微一点头,那人便站出班列。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风闻奏事乃是本朝法度,国法威严,岂能轻易更改?若是如褚遂良与侯君集所说,每一次监察御史的风闻奏事都要事先经过调查审核,那么风闻奏事的意义又何在?长此以往,恐怕御史懈怠、奸恶嚣张,言路堵塞,非是帝国之福!还请陛下三思!”

“微臣附和!”

“请陛下三思!”

文官里站出一大片,齐齐附和,扞卫清流文官风闻奏事的权利。

武将们眼看皇帝将要改变风闻奏事的权限,岂能善罢甘休,让其半途而废,于是齐齐上阵与文官争论起来。

李恪看着场上的局势,一阵头疼,转头看了看李孝恭,心想该这位大神出场了。

李孝恭看着小小的一个弹劾,居然演变成了文武之争,心里不由得大骂一声“废物!”

与此同时,李孝恭知道自己不能在等下去了,于是出班大声道:“臣李孝恭有本启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