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展的镁光灯下,苏晚晴正要签署与美国摩托罗拉的芯片协议,腰间汉显寻呼机突然震动。当看到"今晚八点老地方"的密语时,签字笔在合同上洇出墨点——这是他们约定的紧急联络方式。
梧桐山废弃气象站里,顾长风正用示波器连接老式磁芯存储器。军用帐篷的绿漆剥落处露出1964年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的核试验成功消息旁,有她母亲穿着白大褂的模糊侧影。
"你父亲不是普通工人。"顾长风启动磁带机,1977年雨夜的电话录音带着电子杂音响起,"当年通知手术费获批的老工程师,是参与两弹结合的功勋技术员。"
苏晚晴摸出贴身戴着的机械表。当顾长风将表冠旋转到特定位点,暗格里滑出的胶卷显影后,竟是母亲与顾老在罗布泊的合影——他们身后的铅罐上,六芒星标记正与苏联图纸重合。
山风穿林而过,顾长风忽然将她被露水打湿的发丝别到耳后。这个动作让苏晚晴想起1992年暴雨夜,他在实验室为她修表时,睫毛在精密仪器冷光下投出的阴影同样温柔得令人心颤。
九江大堤的探照灯刺破雨幕时,苏晚晴正用卫星电话指挥抗洪物资调度。忽然有战士高喊:"苏总!下游发现渗漏!"她抓起救生衣冲进雨帘,却撞进一个带着火药味的怀抱。
顾长风浑身泥浆,军工包里的抗渗材料还泛着实验室的低温白雾。他们在及腰的洪水中传递沙袋,他掌心的枪茧摩挲过她手腕内侧,如同摩尔斯电码在皮肤上敲击出心跳频率。
"纳斯达克敲钟那天..."顾长风突然开口,浪涛声吞没了后半句。苏晚晴转头时,他正用防水胶布将怀表残片缠在她手腕,金属边缘在闪电中映出两行俄文刻痕。
**"Когдавремясвернётсявкольцо"**(当时光蜷缩成环)
**"Мы встретимсявначаледождя"**(我们将在雨开始处重逢)
冲锋舟的马达声由远及近,苏晚晴在颠簸中抓住顾长军的肩章。当二十年记忆如集成电路般在脑海中点亮,她终于看清每个命运转折点的雨夜里,都有他沉默守护的身影。
1998年8月28日9时15分,在裹挟着泥沙的长江水中,他们第一次接吻。远处堤坝上"众志成城"的横幅正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像面见证时代的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