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宠妾的欢愉 > 第3章 第3章

宠妾的欢愉 第3章 第3章

作者:姑苏山人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04 07:49:04 来源:转码展示1

景平三十七年的三月春,京里出了两件大事。zhongqiuzuowen

头一件,国子监祭酒孟长夫的小幺女即将嫁进静王府。

第二件和头一件有关,选秀当日景平帝一眼相中了一名西晋女子,封为娆嫔。当天夜里孟贵妃捧着羊蹄羹前去侍疾,正撞见景平帝宣了娆嫔觐见,景平帝对孟贵妃的宠爱不是假的,翻个牌子还想着瞒住贵妃,偏偏漏了陷,孟贵妃张口提了静王的婚事,景平帝一口答应,这才促成了宝缨这段姻缘。

静王下聘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棉衣从前厅打听了回来,宝缨在庭下提着笔描花样子,麻衣研着磨。

“自古男婚女嫁,六礼里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静王府倒好,前五样匆匆略过,谁家娶妻这样草率?简直闻所未闻。”棉衣耳朵里听了一路的闲言碎语,越想越不是滋味,“奴婢回来时,听见五姑娘和下人嚼舌根,拿先去的静王妃张氏说事,说静王为求娶张氏亲自登门,那都比上三顾茅庐了……”

“你这样说,那静王还挺深情的。”麻衣道。

棉衣道:“他若真的深情……”

“就怎么样?”麻衣不解。

“奴婢还听说啊,这事儿就不知是真是假了,”棉衣道,“选秀当日,不止陛下一眼相中娆嫔,静王对宁伯爵府的嫡女青睐有加,还提了一句宁姑娘当日的打扮像张氏少女时,可惜宁姑娘注定比不上张氏了,静王到头来也没有向陛下露出钟意的迹象。”

“奴婢就盼着能跟着姑娘过好日子。”麻衣才不管这些。

棉衣发起愁:“奴婢本想着,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郎君,静王虽三十有大好几了,可为人沉稳,年纪大了会疼人。宁家姑娘这出要是真的,奴婢可就不这样想了……”

“什么?”麻衣研磨的动作一顿,“静王还是个年纪这样大的鳏夫么?”

棉衣道:“静王府上的小世子和姑娘都差不了两三岁,据说还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驴脾气。”

麻衣惊的合不拢嘴:“什么?姑娘还得给人做后娘么?”

棉衣心里不踏实的没个底,一看宝缨放下狼毫,又提起布面,端详着,吩咐道:“麻衣,你拿去晒会儿。”

麻衣唉一声,接过。看着布面上描出芳华灼灼的花样纹路,却多出碍眼的一团团湿晕,像失手的笔渍,又不像。

*

宝缨去永禄堂陪老太太用午膳。

孟老太太抹了抹嘴,道:“你今早没陪我用膳,我倒不习惯了。”

“天快热了,我新描了个花样子,可以给祖母裱了做扇面,”宝缨道,“祖母不是最爱月季么?”

“我听说京里打扇都用缂丝。”孟老太太道,“贵妃娘娘这几日怎么不召你进宫了?她那里的缂丝一准好。”

孟贵妃估计这个月没有再抱怨只有自己一人在侍疾了。

“待会儿随我去逛逛园子。”孟老太太起身更了衣回来,没见到宝缨的人影,转头一看,宝缨枕着手肘在窗栏前,脸上铺着一层手绢帕子。

孟老太太乐了,当她一时疲了,上前掀开宝缨的帕子,少女眉眼温软,腻肌皎洁,眼尾欲语还休的走势微微上笼,眼睫泫泪,泛着清辉的光泽,始终没有落下来。

孟老太太正要开口训她,腰间一暖,宝缨将脸埋过来,一手抱着她老人家的袖口,“祖母,我不想嫁人。”

她声若蚊音。

宝缨看着地上的鹤鹿同春毯变得模糊。

孟老太太愣了下,抚过她的背:“胡说,你不嫁让祖母我替你嫁么?”

宝缨破涕而笑:“这样也不是不可以。”

孟老太太笑她傻气:“我还指望你接我去王府瞧瞧的,你姑母那里……皇帝老儿我是不指望啦,王爷是我正儿八经的孙女婿,这说出去多威风。”孟家往上刨三代都是本分的务农老百姓,到孟老太太这一辈,才靠儿孙兴旺享到福。

六丫头看着挺明白的,怎么糊涂起来了?孟老太太坐下决定要给她一棒槌醒一醒,道:“我儿长夫争气,举家迁进京城地界,好人家挑贵婿都从娃娃亲定起,家里也不算亏待你,从你十四岁想着给你说亲,到现在你年十七,嫁人的年纪已迟了。光说大房的姑娘里,你三姐四姐是汪大娘子生下的一对金花,大娘子娇惯的劲儿你又不是没见过,到头来,你三姐嫁了个举子,跟着夫家去了庐州上任,你四姐没远嫁,嫁了定国公家的庶次子。你五姐年前定了亲事,她生母崔小娘给她寻的亲事,商贾人家,算日子要比你晚嫁一个月。谁有你这样的好福气?”

宝缨无力反驳。

孟老太太道:“你嫁过去吃穿不愁,出行在外人人尊称你一声娘娘,有谁敢欺负了你去?”

孟老太太这话说的,静王成了个摆设,宝缨不是冲着人去嫁的。

“崔小娘母女在府上什么样?连我一个初来乍到的都能看出来。”孟老太太道,“人呐,要知足。”孟老太太有生之年也会劝人莫贪心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宝缨这样想着,能把自己给嫁出去,也不是一件坏事。

孟老太太满意的道:“行了,随我逛园子去,我这儿都积食了。”

宝缨:“……”

孟老太太则是看着老糊涂,心里精明的很。

这丫头跟自己在嘉兴住了三年,该不会是有心上人了?

孟老太太留意着宝缨的神色:“情爱往往不靠谱,活的自私一点才是长久之计。静王年轻气盛时,非要娶张氏女做王妃,张氏家世微薄,自己又是个短命的,我敢说让静王再选一次,他绝不会一头热的再娶张氏,登对和钟意是两码事,静王这年纪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你呢?”

宝缨敛下眼睫,道:“祖母说的是。”

“想想外头吃不上饭的流民。”孟老太太道,“不要放着太平日子不过。”

过了两个时辰,孟老太太这番话被原封不动的还给自己了,退一步越想越气。

起因汪氏来了一趟永禄堂,没见她敬过孝,讨债似的张口就来,要孟老太太出宝缨的嫁妆,孟老太太是吃不了亏的脾气,将汪氏数落了一通,汪氏没再忍气:“儿媳自问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老太太的事,主君早要将您接来,您不肯,心偏着长,林林总总这么些年算下来,不说宫里的贵妃娘娘,光是主君账上支出去的,就贴给三房多少铺子?”

孟老太太动了怒。

“您非要放着安生日子不过,”汪氏道,“三房有记过我家主君的好么?逢年过节难得往来一次,口口声声都是贵妃娘娘。”

孟老太太道:“宝缨族谱上是记在你名下的,你作为当家主母,连她的聘礼都想吞么?”

三月二十七日,宝缨的嫁妆有了着落。孟老太太据理力争,从三七分让步到五五分,和汪氏达成共识。

转眼到四月初的清明,孟老太太闹着要回老家祭祖,孟长夫夫妇二人为了将老太太哄住,要在府上靠着永禄堂建个戏台子。清明一过,孟贵妃命内务府送来一套嫁衣给宝缨,婚期太短,很多事情来不及赶,孟贵妃灵机一动,用了三年前就给宝缨做好的嫁衣改制。

宝缨命棉衣将凤冠霞帔妥帖收下。

孟老太太话糙理不糙,人是要为自己打算的。

宝缨大概是受了老太太的点拨,脸上呼之欲出的“我,一个没得感情的贵夫人”。按大邺的礼制,临出阁的喜帕盖头得自己绣,美名其曰讨彩头,宝缨随口将这件事交代下去了。

麻衣听后主动请缨:“府上都说姑娘的女红出了名的好,一手苏绣出神入化,那……奴婢献丑了。”麻衣熟练的一转话锋。

棉衣正要劝阻,宝缨扔了一袋金叶子出手:“绣好了,便赏你。”

麻衣日夜赶工绣出一方春花图,棉衣看完问她:“你为什么不绣鸳鸯戏水呢?”麻衣答曰不会,棉衣陷入沉默。

宝缨看了之后道:“我看着能入眼。”

麻衣乐呵呵的数起生平第一次收到的金叶子。

*

过了两日,孟贵妃邀上宝缨,同去城郊的栖音寺上香祈福。

官道上一早封了路。

孟贵妃等到宝缨踩着矮凳从马车上下来,一见跟在宝缨身后的孟微月,讶异道:“五姑娘怎么来了?”

宝缨在栖音山鸟语花香的树荫里行了礼,听孟微月答话。

“我小娘这几日染上风寒,我禀了老太太,老太太让我顺带跟着来的,老太太之前也说要来的,大娘子汪氏家里来亲戚,老太太留在府里见客了。”

孟微月今日穿了身桃红的缎花罗裙,看得出她连颈上都特意敷了粉,孟贵妃略失望的摇头:“你穿蔚蓝会更衬你些。”

孟微月被噎住,爬着石阶进庙的一路上成了闷葫芦。

孟长夫膝下有二子四女,崔小娘怀的第一胎早夭,汪氏生的二郎成了家中唯一男丁。宝缨去祖宅住了三年,孟贵妃却还是和宝缨来往最多。汪大娘子养出来的一对金花小时候讨喜,三姑娘长大了不爱说话,四姑娘活泼,却和孟贵妃聊不投机,庶出的五姑娘太会守规矩,就像三姑娘四姑娘爱听汪氏的话,五姑娘也是事事听崔小娘的。

孟贵妃的肚子没动静,不是没想过要过继一个女儿养着,比如宝缨,挺招人疼的孩子,免得在孟府给养小家子气了,和汪氏提了,不咸不淡的妯娌关系更淡了,汪氏没肯,孟贵妃便没有再提。

姑侄三人在大雄宝殿上香。

孟贵妃摇着签。

竹签子掉下。

“大喜,上上签。”宝缨上前捡起。

“我去解签。”孟贵妃道,“陛下这些时日不知怎么的,到了吃药的时辰丢了魂儿似的。”孟贵妃找住持解完签,匆匆启程回宫,说是以后要敦促陛下老实喝药。

宝缨和孟微月没急着下山。

孟府马车停在半山腰,孟微月要去挂平安锁。

栖音山上有一棵千年古树,用百姓俗话称为姻缘树,上面系着往来僧侣香客的祈愿符带,红绸飘飘。

孟微月在庙里求了两块锁,一块是自己的,宝缨问她另一块,孟微月道是崔小娘的。

宝缨瞄到上面的崔字,不再多问。

“都说栖音寺的平安锁很灵验,好事成双,求一双灵,求姻缘更灵。”孟微月试着去够近前的树梢,“你怎么不给自己求对锁?”

宝缨道:“你不是也要出嫁了么?为什么求的是自己和崔小娘的。”

孟微月费尽力气没够着。

求了平安锁,自然是想往高处挂的。

棉衣个头是这里最高的,上前帮孟微月拽下一枝树杈,孟微月感激的看她一眼,用一段祈愿符带将锁系好。

宝缨仰着脸,看婆娑树影的光,枝如虬龙里,看不到头。

宝缨想起来,自己是求过平安锁的。她的锁和苏起的系在同一道红绸里。

孟微月不知她心里所想,以为宝缨存心拿婚事做比较,自己无疑是嫁的没她好,有些蹩脚的道:“我听说啊,京里的说书先生讲淮上侯加了段新的绎文,说苍龙门最近蹊跷得很,一到夜里就闹鬼,之所以苏起会在苍龙门雕像成塑是为了镇风水。谁不知道苍龙门是淮上侯的出山战场,当年野火一役后白骨遍野,头颅成山。”

“……苍龙门真的闹鬼么?”宝缨只是问。

“说不准咯。”孟微月想起崔小娘和自己说过的话。

宝缨对外记在大娘子名下,大娘子对三姐四姐什么样,府里有目共睹,崔小娘说宝缨十有**是大娘子的陪嫁丫鬟怀上的,孟微月起初不大瞧得起宝缨,自己在府里谨小慎微的度日,以为宝缨会和自己同病相怜,宝缨并没有这个自觉,后来正因为孟长夫和大娘子都忽视六姑娘的存在,孟微月才稍稍多了那么点分量。

宝缨当真不是嫡出么?孟微月想看到宝缨会过成什么样,却又怕看到宝缨过的比自己如意。

若自己是大娘子生的就好了,也用不着会妒忌人。孟微月有时候会这样想,可是崔小娘待自己才是真心,她甚至想问问宝缨有没有过类似纠结的念头。

“毕竟从前清平侯府的小侯爷凭着一张好皮相就能在京里横行霸道,不知有多少姑娘偷偷摸摸将自己名讳和那样的人物挂一块儿。”孟微月系好锁。

宝缨抿了抿唇,没作声。

孟微月道:“我记得是小时候吧?唯一一次姐妹们一起进宫。陛下给独女嘉定公主选伴读,孟贵妃想借着生辰宴让我们露个脸。三姐当晚丢了陛下赏给孟贵妃的荷包,怕挨骂,如今想想是我们没见过世面显得太蠢,怪不得嘉定公主一个没看上。我们陪三姐偷偷去找荷包,碰上离席的苏小侯爷,他问我可是庶出,我答是,他便再没和我说过话,倒是和三姐多说了几句,三姐年长出落的早,四姐性子讨喜,苏小侯爷当时亲口夸过一句。六妹妹有印象么?”

“不记得了。”宝缨立即作答,“我说呢,好端端的,你提不相干的人做什么?”

孟微月苦笑:“也是,像六妹妹这么标致的小美人,要飞上枝头了,哪儿会记得这些?”

宝缨有点想劝她去找老太太聊一聊。

关于苏起,宝缨当然知道。

那时候都是说清平侯这一对上阵父子兵如何,说到苏起也是用清平侯之子来表述,权色乡里长出来的天之骄子,仗着一脉单传,眼高于顶。

孟微月凑近,拉着她小声说:“将来六妹妹成了亲,等六妹妹的郎君平步青云,淮上侯可是要跪着给你叩头的。”

“五姐姐说笑了。”宝缨淡淡道。

从栖音寺回孟府的当夜,宝缨梦见她和苏起那段冤孽的最初,十九岁的苏起噙一抹慵懒又玩世不恭的笑向她折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