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春雨绵绵的梅雨季,许天真一向觉得南方的梅雨天比冬季的严寒更难熬。绵绵细雨从周一上课下到周五下午,太阳才勉强露个头,红砖楼的水泥地板上都沁出一层水珠,感觉到处都湿漉漉的,不小心还会打滑。树荫下的石桌石凳边更是长满一层青苔。
最艰难的要数室外值日了,尽管穿着雨衣,但是绵密的细雨仍旧无孔不入,很多时候一个室外值日值完,回到教室时领口袖口都湿透了。而且浸了雨水的落叶都死死的粘在地上,值日生们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将地板扫干净。
周五值完室外值日的许天真一身寒气地回到教室,在教室门口被许铭恒叫住,塞给她一瓶热牛奶暖手。许天真不禁在心里感叹,怪不得暖男型男友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很有市场,这种时刻被记在心里的感觉真的很温暖。
不过以她的心理年龄,自然不会被一盒牛奶就感动得不知所谓,上辈子没有,这辈子就更不可能。路遥知马路,日久见人心,她和许铭恒也才认识一个学期,半年的时间,还是先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知识海洋当中吧。你若开花,蝴蝶自来,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不要放弃自己。
短短的一段插曲,激起短暂的涟漪后,很快随着早读铃响,被抛之脑后。今天语文的早读课会进行默写,同学们都拿着书本争分夺秒,谁都不想喜提到办公室找班主任默写的“荣誉”。
迈入新的月份,语文课前介绍的主题也变成《我的兴趣爱好》,周语涵和程紫菱早也已经轮过,今天站在讲台上介绍的男生叫陈新阳,在班级存在感不强,被这么多同学注视着,肉眼可见的紧张,甚至出现长时间的停顿。杨浩宇在下面带动男生们鼓掌表达鼓励,最后,陈新阳终于坚持着讲完今天的介绍。林老师虽然只打了7.8的低分,但还是以鼓励居多,让他今后上课时要多举手回答问题。
中午许天真还要留下清洗教室,闺蜜三人组每人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下肚后,苦逼的许天真就要回班级干活。
外面到处湿漉漉的,因此高中教学楼底的镂空挑高层就显得特别热闹,等许天真擦完玻璃,教室清洗完毕过来找人时,周语涵正和一名别班的女生你来我往的打着羽毛球,程紫菱则由李昭洋陪着,她的水平也就比初学者好那么一丢丢,达到能把球发出去的程度,许天真看着李昭洋总感觉有那么一丝生无可恋的味道。
许天真刚擦完玻璃不久,手冷冰冰的,便上前替代李昭洋,总感觉他交球拍特别痛快。她的上场,场面上终于“势均力敌”起来,变成菜鸟互啄大战,还好场地不够大,没拉上羽毛球网,不然以两人的水平,10个回球里至少有8个都是过不了网的。
不过许天真的目的是让手暖和起来,因此跑动得颇为勤快,打了10来分钟,她的目的便达成了。而程紫菱打得更久,早就不想再打了,旁边不知道谁没把仰卧起坐的卧垫收起,两人也不嫌弃垫子脏,一屁股坐下,偎依在一起边聊天边互相取暖边等周语涵,可怜的李昭洋就这么被晾在一边。
等周语涵运动完毕,许天真还有时间回教室趴着小憩一会儿,虽说被吵醒的时候压在下面的手已经麻了,但效果明显,人精神许多,要知道下午还有节数学课呢。她也不得不感叹,年轻真是好啊,累了想睡就能睡。
数学课上完,胡老师再次提醒大家,下周一就要进行奥数班的阶段性测试,到时将选出20人进入最后的冲刺班,现在的人数大概在50左右,差不多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会被淘汰。许天真和周语涵的成绩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周末少不了要再将之前讲的一些题型及错题再翻翻。因此这周的闺蜜约会就只能暂时取消。
最终许天真和周语涵两人如愿入选最后的冲刺班,加上数学学霸董浩翔及杨浩宇,6班最终有4位同学入选。其他的熟人里面就只有许铭恒、裴永俊和赵磊了。20人里只要最后测试通过,都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奥数竞赛,但如果没达到老师的要求,那也是还要筛下来的,用胡老师的话说,一中派出去的学生,就是奔着拿奖去的,不够格的就留下来多练练。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练习量明显大许多,难度也是再上一个新台阶。数学作业参加比赛的同学自己挑选着做,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平时成绩。
这个阶段对于许天真来说,已经不是能轻松应付的了,好在基本的思路还是有的,就是需要七拐八弯的绕很久,所以她现在已经停掉两天一练的语文阅读,英语暂时也只保留每天的听力练习,不过每天的晨练没有落下,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再怎么样身体健康一定是要保持的。就连古筝和毛笔字,都被拿来在思考数学的闲暇之余拿来放松脑子,真别说,效果还不错,有时被道题目绕得心烦气乱,索性停下来换换脑,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许天真,你填空的倒数第二题答案多少?”许天真走进教室,相熟的几个人都围在一起,正在讨论昨天发下来的课后练习卷。
“5。”她还没放下书包,便报出答案,因为昨晚这题也是将她绕得死去活来。
“又出现一个新答案,说下你的思路,我们其他人有3,也有-1。”许铭恒拿出空白草稿纸,示意许天真过来写思路。
“你和我前面几步都是一致的,就是到这里有了分歧,我是这样考虑的……”看完许天真写的大致思路,董浩翔说道。
“我被前面这个条件迷惑了,确实是应该套用你们这个公式。”杨浩宇一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答案应该就是两个,我们都只考虑到一种情况。”许铭恒一锤定音。
“啪啪啪”,不知何时,学校特地聘请来的奥数老师赵老师站在大家身后,拍拍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都回座位吧,现在开始讲评练习卷。就从大家最疑惑的填空倒数第二题讲起吧。刚才已经有同学讨论出来了,我再给大家捋一捋。这题其实用的就是昨天讲的第一个公式的变体……”
随着赵老师的娓娓道来,同学们在台下奋笔疾书,深怕记漏一个解题要点。